“唯小人与女子为难养也”正解: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论语・阳货》:“子曰:唯小人与女子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逊),远之则怨。”在封建社会,孔子的这句话成为歧视妇女的“理论根据”,一提到“小人”,则必联想到“女子”。对此,鲁迅先生辛辣地讽刺道:“女子与小人归在一类里,但不知道是否也包括了他的母亲。”(鲁迅《关于妇女解放》)五四运动以后很长一段时间,中国的文化界都持着类似鲁迅这样的观点。我们知道,孔子是一个极重孝道的人。在孔子看来,孝是自然的人性,父母天然地爱子女,子女也自然地爱父母,这是自然的状态,应当尊重。他的学生宰我认为父母死了要服三年的丧,时间未免太长了,孔子觉得宰我这是不孝,便骂宰我不仁,“予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论语・阳货》)。因此,孔子在说“唯小人与女子为难养也”这句话时,肯定不包括自己的母亲。
孔子曾说过“丧欲速贫,死欲速朽”的话,意思是丢了官就应该快点穷,死了就应该快点腐烂。孔子的学生有子感到奇怪,因为这与孔子的所作所为是矛盾的。古人埋葬时有棺有椁,椁是套在棺材外面的大棺材。孔子在鲁国做官时曾规定“四寸之棺,五寸之椁”,既然连棺材的厚度都规定了,可见孔子是不愿速朽的;至于“丧欲速贫”也不符合孔子的生平,他想到楚国做官,先后两次派自己的学生子夏和冉有打前站,由此也可见孔子丢了官并不想很快贫穷。但这两句话又确实出自孔子之口。其实,孔子这两句话都是在特定的语境下说的。宋国有个人叫桓�,为自己造石椁三年而不成,孔子见其如此奢侈,于是说:“若是其靡也,死不如速朽之愈也。”也就是说,像这样浪费,还不如死了快点腐烂呢。“死欲速朽”是针对桓�的奢靡而言的,从此反倒可以看出孔子对丧事的重视,只是厚葬不能过于劳民伤财,因此他在《论语・八佾》中说:“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另外一句话“丧欲速贫”是针对南宫敬叔说的,南宫敬叔曾失官离开过鲁国,后返回鲁国时带了很多宝货,想行贿以求复位,所以孔子说:“若是其货也,丧不如速贫之愈也。”也就是说,像这种通过行贿来复位,还不如丢了官很快就贫困了呢。(事见《礼记・檀弓上》)孔子所说的“丧欲速贫,死欲速朽”,不过是“夫子有为言之也”,是孔子就事论事,不是他以一贯之的思想。“唯小人与女子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逊),远之则怨”,也应该是孔子“有为言之”一类的话。
那么孔子所指的“小人”与“女子”到底指什么人呢?从“近之则不孙(逊),远之则怨”看来,这里所谓的“小人”与“女子”应该是孔子生活圈内的人,否则的话“孙(逊)”与“怨”孔子不仅不知道,也大可不管不闻。首先我们看看孔子身边的小人。樊迟请学稼、请学圃,孔子在樊迟背后骂曰:“小人哉,樊须也!”(《论语・子路》)孔子在陈绝粮,子路很不高兴,质问孔子说:“君子亦有穷乎?”孔子回答:“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论语・卫灵公》)实际上也是暗示子路是不能固穷的小人。孔子身边有没有“近之则不孙(逊),远之则怨”的“女子”呢?有的。孔子的婚姻生活很不幸福,他和妻子离婚之后,妻子死了,过了一年儿子孔鲤还常哭母,孔子不屑地说:“嘻!其甚也!”(事见《礼记・檀弓上》)又《韩诗外传》卷一载孔子南游适楚,至于阿谷之隧,有处子佩璜而浣者。孔子使子贡借故观其语,致使浣纱女不胜烦,忿然作色曰:“其行客之人,嗟然永久,分其资财,弃之野鄙。吾年甚少,何敢受子?子不早去,今窃有狂夫守之者矣。”狂夫,妻之称夫也,犹后世之称拙夫。《玉台新咏》卷六梁何思澄《南苑逢美人》:“自有狂夫在,空持劳使君。”此即称夫为狂夫。孔子遣子贡调阿谷浣女不成,反被抢白一阵,在孔子看来自然是“近之则不孙(逊)”了。
孔子作为儒家文化的创始人,他对于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但同时孔子也是一个很平凡的人。在孔子诸多的弟子中,孔子最欣赏、最钟爱的恐怕莫过于颜回了。对于颜回的志向、品行和道德,孔子曾赞誉:“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雍也》)颜回英年早逝,孔子悲伤得不能自已,说“天丧予!天丧予!”。(《论语・先进》)然而尽管如此,颜回还是被孔子怀疑了一回。孔子周游列国,困于陈蔡,“藜羹不斟,七日不尝粒,昼寝。”深感体力不支,只好白天睡觉了。颜回讨回米烧起饭来,孔子迷迷糊糊闻到了饭的香味,他眯着眼睛看颜回在灶上忙活。谁知,看到颜回“攫其甑中而食之”。此时孔子装作视而不见,内心对颜回颇为疑心。后来才知道刚才一块煤灰落入锅中,颜回觉得扔掉可惜,就将它吃掉了。孔子于是感叹:“所信者,目也,而目犹不可信。所恃者,心也,而心有不足恃。弟子记之,知人固不易矣。”(事见《吕氏春秋・任数》)可见孔子有时也像我们平常人一样,疑不当疑。孔子适郑,与弟子相失,孔子独立郭东门。郑人或谓子贡曰:“东门有人,其颡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若丧家之狗。”子贡以实告孔子。孔子欣然笑曰:“形状,末也。而谓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事见《史记・孔子世家》)以上记载使我们发现,孔子与弟子相处的时候,并不像后世所想象的那样高高在上。
正因为孔子在生活中平凡如常人,因此他也能碰到常人碰到的烦恼,有着常人在烦恼面前的窘相。比如孔子在卫,见南子。南子曾和人私通,名声不好,所以子路不悦。面对子路对拜见南子动机的质疑,孔子指天发誓:“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论语・雍也》)千载之下犹能感觉到孔子被看破内心秘密后的窘迫。孔子和学生的关系,总的来说还是不错的。即使是他批评最多、最反感的学生子路,在卫国内乱中丧生,孔子仍然“哭于庭”,表达了内心深切的悲痛。但作为性情中人,长期与学生朝夕相处,师生之间也难免会产生一些龃龉。尤其是子路,经常直面指责孔子,言辞毫不客气,口无遮拦,有时甚至让孔子很难堪。有一天子路问孔子:“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孔子说:“必也正名乎!”子路听了以后嘲笑孔子说:“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孔子也火了,骂子路说:“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而已矣!”(《论语・子路》)孔子谓小人“近之则不孙(逊),远之则怨”可能是冲子路这类学生说的。
封建社会时期,统治阶级把孔子尊为圣人,记载孔子言语的《论语》成为儒家最重要的经典之一,被奉为金科玉律。北宋宰相赵普甚至宣称“半部《论语》治天下”。(见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七》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确实是我国历史上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是举世公认的世界历史文化名人。生当春秋末世的孔子以“仁”为其学说的核心,以中庸辩证为其思想方法,重血亲人伦与道德修养,主张积极入世与改良世风。在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上,主张“有教无类”,学思结合,因材施教,倡导“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客观求实的治学态度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勤学敬业的高尚精神。以孔子思想为代表的儒家文化不但反映在汗牛充栋的古代典籍之中,也以非文本的形式鲜活地体现在历代的社会生活――如宗教礼仪、道德规范、起居习俗等等之中。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孔子思想对于塑造国人灵魂、民族气质、社会心理、群体性格都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就这个意义上说,推崇孔子及记载孔子言语的《论语》是无可厚非的。但问题是,《论语》是孔子语录,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对孔子言行的回忆与追记,有些话是真对特定事件在特定语境下说的,并不具有普遍意义。也就是说,《论语》中孔子说的有些话并不是孔子“一以贯之”的思想,后人不应该抓住孔子的只言片语就说孔子有什么思想,这是我们在读《论语》时应该注意的。基于以上原因,我认为仅凭孔子说过“唯小人与女子为难养也”一句话,很难说孔子有歧视妇女的思想。
周苇风,男,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先秦文学。
孔子曾说过“丧欲速贫,死欲速朽”的话,意思是丢了官就应该快点穷,死了就应该快点腐烂。孔子的学生有子感到奇怪,因为这与孔子的所作所为是矛盾的。古人埋葬时有棺有椁,椁是套在棺材外面的大棺材。孔子在鲁国做官时曾规定“四寸之棺,五寸之椁”,既然连棺材的厚度都规定了,可见孔子是不愿速朽的;至于“丧欲速贫”也不符合孔子的生平,他想到楚国做官,先后两次派自己的学生子夏和冉有打前站,由此也可见孔子丢了官并不想很快贫穷。但这两句话又确实出自孔子之口。其实,孔子这两句话都是在特定的语境下说的。宋国有个人叫桓�,为自己造石椁三年而不成,孔子见其如此奢侈,于是说:“若是其靡也,死不如速朽之愈也。”也就是说,像这样浪费,还不如死了快点腐烂呢。“死欲速朽”是针对桓�的奢靡而言的,从此反倒可以看出孔子对丧事的重视,只是厚葬不能过于劳民伤财,因此他在《论语・八佾》中说:“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另外一句话“丧欲速贫”是针对南宫敬叔说的,南宫敬叔曾失官离开过鲁国,后返回鲁国时带了很多宝货,想行贿以求复位,所以孔子说:“若是其货也,丧不如速贫之愈也。”也就是说,像这种通过行贿来复位,还不如丢了官很快就贫困了呢。(事见《礼记・檀弓上》)孔子所说的“丧欲速贫,死欲速朽”,不过是“夫子有为言之也”,是孔子就事论事,不是他以一贯之的思想。“唯小人与女子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逊),远之则怨”,也应该是孔子“有为言之”一类的话。
那么孔子所指的“小人”与“女子”到底指什么人呢?从“近之则不孙(逊),远之则怨”看来,这里所谓的“小人”与“女子”应该是孔子生活圈内的人,否则的话“孙(逊)”与“怨”孔子不仅不知道,也大可不管不闻。首先我们看看孔子身边的小人。樊迟请学稼、请学圃,孔子在樊迟背后骂曰:“小人哉,樊须也!”(《论语・子路》)孔子在陈绝粮,子路很不高兴,质问孔子说:“君子亦有穷乎?”孔子回答:“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论语・卫灵公》)实际上也是暗示子路是不能固穷的小人。孔子身边有没有“近之则不孙(逊),远之则怨”的“女子”呢?有的。孔子的婚姻生活很不幸福,他和妻子离婚之后,妻子死了,过了一年儿子孔鲤还常哭母,孔子不屑地说:“嘻!其甚也!”(事见《礼记・檀弓上》)又《韩诗外传》卷一载孔子南游适楚,至于阿谷之隧,有处子佩璜而浣者。孔子使子贡借故观其语,致使浣纱女不胜烦,忿然作色曰:“其行客之人,嗟然永久,分其资财,弃之野鄙。吾年甚少,何敢受子?子不早去,今窃有狂夫守之者矣。”狂夫,妻之称夫也,犹后世之称拙夫。《玉台新咏》卷六梁何思澄《南苑逢美人》:“自有狂夫在,空持劳使君。”此即称夫为狂夫。孔子遣子贡调阿谷浣女不成,反被抢白一阵,在孔子看来自然是“近之则不孙(逊)”了。
孔子作为儒家文化的创始人,他对于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但同时孔子也是一个很平凡的人。在孔子诸多的弟子中,孔子最欣赏、最钟爱的恐怕莫过于颜回了。对于颜回的志向、品行和道德,孔子曾赞誉:“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雍也》)颜回英年早逝,孔子悲伤得不能自已,说“天丧予!天丧予!”。(《论语・先进》)然而尽管如此,颜回还是被孔子怀疑了一回。孔子周游列国,困于陈蔡,“藜羹不斟,七日不尝粒,昼寝。”深感体力不支,只好白天睡觉了。颜回讨回米烧起饭来,孔子迷迷糊糊闻到了饭的香味,他眯着眼睛看颜回在灶上忙活。谁知,看到颜回“攫其甑中而食之”。此时孔子装作视而不见,内心对颜回颇为疑心。后来才知道刚才一块煤灰落入锅中,颜回觉得扔掉可惜,就将它吃掉了。孔子于是感叹:“所信者,目也,而目犹不可信。所恃者,心也,而心有不足恃。弟子记之,知人固不易矣。”(事见《吕氏春秋・任数》)可见孔子有时也像我们平常人一样,疑不当疑。孔子适郑,与弟子相失,孔子独立郭东门。郑人或谓子贡曰:“东门有人,其颡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若丧家之狗。”子贡以实告孔子。孔子欣然笑曰:“形状,末也。而谓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事见《史记・孔子世家》)以上记载使我们发现,孔子与弟子相处的时候,并不像后世所想象的那样高高在上。
正因为孔子在生活中平凡如常人,因此他也能碰到常人碰到的烦恼,有着常人在烦恼面前的窘相。比如孔子在卫,见南子。南子曾和人私通,名声不好,所以子路不悦。面对子路对拜见南子动机的质疑,孔子指天发誓:“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论语・雍也》)千载之下犹能感觉到孔子被看破内心秘密后的窘迫。孔子和学生的关系,总的来说还是不错的。即使是他批评最多、最反感的学生子路,在卫国内乱中丧生,孔子仍然“哭于庭”,表达了内心深切的悲痛。但作为性情中人,长期与学生朝夕相处,师生之间也难免会产生一些龃龉。尤其是子路,经常直面指责孔子,言辞毫不客气,口无遮拦,有时甚至让孔子很难堪。有一天子路问孔子:“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孔子说:“必也正名乎!”子路听了以后嘲笑孔子说:“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孔子也火了,骂子路说:“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而已矣!”(《论语・子路》)孔子谓小人“近之则不孙(逊),远之则怨”可能是冲子路这类学生说的。
封建社会时期,统治阶级把孔子尊为圣人,记载孔子言语的《论语》成为儒家最重要的经典之一,被奉为金科玉律。北宋宰相赵普甚至宣称“半部《论语》治天下”。(见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七》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确实是我国历史上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是举世公认的世界历史文化名人。生当春秋末世的孔子以“仁”为其学说的核心,以中庸辩证为其思想方法,重血亲人伦与道德修养,主张积极入世与改良世风。在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上,主张“有教无类”,学思结合,因材施教,倡导“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客观求实的治学态度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勤学敬业的高尚精神。以孔子思想为代表的儒家文化不但反映在汗牛充栋的古代典籍之中,也以非文本的形式鲜活地体现在历代的社会生活――如宗教礼仪、道德规范、起居习俗等等之中。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孔子思想对于塑造国人灵魂、民族气质、社会心理、群体性格都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就这个意义上说,推崇孔子及记载孔子言语的《论语》是无可厚非的。但问题是,《论语》是孔子语录,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对孔子言行的回忆与追记,有些话是真对特定事件在特定语境下说的,并不具有普遍意义。也就是说,《论语》中孔子说的有些话并不是孔子“一以贯之”的思想,后人不应该抓住孔子的只言片语就说孔子有什么思想,这是我们在读《论语》时应该注意的。基于以上原因,我认为仅凭孔子说过“唯小人与女子为难养也”一句话,很难说孔子有歧视妇女的思想。
周苇风,男,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先秦文学。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