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未来发展趋势
推荐于2021-01-28 · 知道合伙人公共服务行家
ytddc
知道合伙人公共服务行家
向TA提问 私信TA
知道合伙人公共服务行家
采纳数:22581
获赞数:82874
2007年注册百度帐号,2010年通过专家号认证,2011年创建扬州百问知道团,目前专职于扬州分类问题义务解答。
向TA提问 私信TA
关注
展开全部
扬州未来5年的整体规划详情 2011-9-8 扬州网
近日,我市未来5年发展情况详情已经和我们见面了,在这次整体的规划中,针对扬城目前现状为基础,各方面都已经考虑到了,力争将我们扬州打造成为一个与时俱进,国内一流的文明城市。至于更多详细的内容以及具体的规划详情就随小编来一起了解一下吧。 根据《扬州市城市建设“十二五”发展规划》,“十二五”期间,我市将以“完善功能、提升品质、彰显特色”为重点,以项目建设为载体,以科学管理为手段,通过加快路网建设、发展城市综合交通、精心保护古城、彰显城市特色等举措,加快推进城市建设。未来5年,“一体两翼”大扬州都市区格局将基本形成。东联西进,北拓南下,扩展城市空间。到2015年建成区面积达到160平方公里,人口达到135万。全面保持古城总体风貌 规划提出,推进传统民居修缮。充分调动民间投资改造传统民居的经济性,按照统一立面设计、政府适当补贴、居民自主修缮等原则,加强老城区传统民居的修缮速度,每年修缮不少于200户,老城区传统民居30%-40%得到修缮和维护,居民生活得到根本改善。
扩容提升瘦西湖景区。丰富完善万花园、宋夹城文化游览内涵,实施唐子城大遗址保护利用工程,建设相别路一线国际休闲度假集聚区、长春路一线文化休闲康体旅游产业带,开通扬州环城水上游览线,把瘦西湖景区打造成国际著名、国内一流的旅游景区。
保护性改造历史街区。继续推进东关街、南河下、仁丰里、湾子街等历史街区的改造和复兴,加快整治国庆路、渡江路、广陵路、甘泉路等四条古城干道街景;继续实施老城区盐商建筑的保护利用,重点修缮蔚圃、刘庄、周扶九住宅、岭南会馆、匏庐等一批古宅名居;在考古发掘的基础上,充分展示唐宋城大遗址城河体系和历史景观。 整治主城区旧街巷老小区
根据规划,“十二五”期间,着力推进与市区人民群众衣、食、住、行等密切相关的项目建设,完成主城区内农贸市场、公共厕所、环卫、公共健身、邻里中心、无障碍、公共停车场等便民设施的配套建设和改造,完成主城区内旧街巷的整治和1990年以前的老住宅小区整治,全面完成现有危旧房和老农贸市场改造任务,以及解决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难点问题,不断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条件和居住环境,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通过公共租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含发放政策性购房补贴、低收入家庭租赁补贴)、廉租住房(含发放租赁补贴)建设,结合城市危旧房改造,基本解决约2.2万户中低收入家庭、约4.7万名新就业和外来务工人员住房困难。发展城市外围交通体系 根据规划,大力发展城市外围交通体系。沟通完善“一体两翼”联系通道,建成环古城、环主城区、环城高速的城市快速道路,健全完善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等层次分明的市区路网体系,打通交通“卡点”和“堵点”,全面提高道路畅通水平。抓紧实施苏中江都机场、京沪高速公路南延及长江公路大桥、扬州港“一港三区”等一批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新兴交通运输方式,按照宁镇扬同城化发展和融入长三角都市圈的要求,加快宁扬轻轨和沪泰宁城际铁路规划的编制,实施宁启铁路复线电气化改造、淮扬镇铁路等轨道交通建设,着力打造半小时宁镇扬都市圈、一小时长三角都市圈的对外交通网络。
同时,加快构建城市快速通道。建成瘦西湖地下隧道,中心城区形成“三纵四横”快速路网规划方案,规划总长度为60公里,快速路与路网中主要道路相交时采取立体交叉。“三纵”为:润扬路、运河路、沙湾路;“四横”为:北环路、江阳路—施井路、扬子津路、沿江高等级公路。开工建设瘦西湖地下通道和江都路延伸、开发路东延、运河南路南延、西三环连接、大学南路南延等道路,打通交通“堵点”、“卡点”,优化城区路网体系,提高道路通行能力。此外,进一步完善畅通市区路网。
古运河风光带加快建设
根据规划,深入开展城区水环境整治。加快建设茱萸湾至瓜洲古运河沿线30公里风光带,逐步搬迁沿河企业和居民住户,启动建设三湾湿地公园,重点改造南门外街,整治高旻寺周边环境,提升运河两岸景观,全线开通古运河水上游览线。 同时,通过截污、清淤等手段,显著提高城市河道水质,全面消灭劣ⅴ类河道,达到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目标,明显改善沿岸环境景观,逐步满足人居环境需求。全面保护城市水系,将水环境整治与滨水绿地开发建设、城河历史再现相结合,与防洪排涝相结合,加强水源地保护,提高供水安全性。进一步挖掘和展示古运河深厚的文化底蕴,突显“古、文、水、绿、秀”的地方特色。 城市绿地增100万㎡/年 根据规划,“十二五”继续实施城市绿地工程。以古运河、城河水系和大运河构成滨河带状绿地网络,以沪陕高速公路、扬溧高速公路、宁启铁路及城市道路构成沿路带状绿地网络,在展示历史城区格局的同时,有机联系各类公园绿地,确保每年新增城市绿地100万平方米以上。
合理布置相对均衡的市级公园和区级公园。规划在主城区建设市级公园7处,区级公园14个,专业类型公园9个(部分结合市级、区级公园设置),结合现状补充小型绿地(如街头绿地、小游园、游憩绿化带等)。
规划形成“两廊、两片”区域生态绿地格局。“两廊”是指沿邵伯湖、廖家沟、芒稻河等形成的南北生态廊道和沿仪扬河、夹江形成的东西廊道;“两片”是指北洲与北山生态区,由特色农业生产区构成。 东联西进 北拓南下
全面推进广陵新城建设。充分利用沿河滨江优势,高标准推进城市cbd核心商务区建设,重点完善细化cbd建设规划,加快建成“京杭之心”、“商业水街”等一批重点项目,积极启动“扬州外滩”开发建设工程,加快推进信息服务业基地和广陵产业园建设,努力打造城市发展新地标。
积极实施开发区新城建设。策应沿江开发战略,加快推进“两城”(南部临港新城、开发区二城)、“两园”(扬子津科教园、港口物流园)建设,进一步优化和提升开发区整体配套功能,加快建设“扬州智谷”,大力推进“三新一网一书”产业发展。
加快提升新城西区建设。按照建设“功能齐全、环境优美、适宜人居”的要求,继续完善新城西区城市功能,重点打造大型商业休闲和文化娱乐健身业,积极发展金融、保险、商贸、房地产、会展中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努力集聚人气。
重点实施片区建设。积极实施蜀冈生态新区、蒋王片区的开发建设,加快汊河、瓜洲、湾头的规划建设,重点打造朴席、杨庙、甘泉、槐泗、泰安、李典六个卫星镇,加快推进市区城乡一体化发展。
全力推进“八老”改造
加大旧城改造力度,全力推进老城区、老小区、老宿舍、老宅子、老庄台、老校舍、老厂房、老街巷等“八老”改造,着力提升旧城形象。
重点加大“城中村”改造力度。对大学路以西、邗江路以东、南绕城公路以北,四望亭路至念四桥路、平山堂西路以南的西部区域和古运河以东、京杭大运河以西、江阳路以北、漕河路以南的东部区域内的105个“城中村”进行全面改造,加快企业“退城进园”步伐。
有序实施街景整治。重点加强新老城区交接处、城市出入口、主次干道、河道沿线的景观塑造,加强文昌路、扬子江路、江阳路、友谊路、文汇路、大学路、江都路、运河路、淮海路、南通路、泰州路、盐阜路一线的城市景观设计,有重点分路段逐步改造沿街建筑立面,做到免维护;同时加强对沿街新建建筑的规划管理。
近日,我市未来5年发展情况详情已经和我们见面了,在这次整体的规划中,针对扬城目前现状为基础,各方面都已经考虑到了,力争将我们扬州打造成为一个与时俱进,国内一流的文明城市。至于更多详细的内容以及具体的规划详情就随小编来一起了解一下吧。 根据《扬州市城市建设“十二五”发展规划》,“十二五”期间,我市将以“完善功能、提升品质、彰显特色”为重点,以项目建设为载体,以科学管理为手段,通过加快路网建设、发展城市综合交通、精心保护古城、彰显城市特色等举措,加快推进城市建设。未来5年,“一体两翼”大扬州都市区格局将基本形成。东联西进,北拓南下,扩展城市空间。到2015年建成区面积达到160平方公里,人口达到135万。全面保持古城总体风貌 规划提出,推进传统民居修缮。充分调动民间投资改造传统民居的经济性,按照统一立面设计、政府适当补贴、居民自主修缮等原则,加强老城区传统民居的修缮速度,每年修缮不少于200户,老城区传统民居30%-40%得到修缮和维护,居民生活得到根本改善。
扩容提升瘦西湖景区。丰富完善万花园、宋夹城文化游览内涵,实施唐子城大遗址保护利用工程,建设相别路一线国际休闲度假集聚区、长春路一线文化休闲康体旅游产业带,开通扬州环城水上游览线,把瘦西湖景区打造成国际著名、国内一流的旅游景区。
保护性改造历史街区。继续推进东关街、南河下、仁丰里、湾子街等历史街区的改造和复兴,加快整治国庆路、渡江路、广陵路、甘泉路等四条古城干道街景;继续实施老城区盐商建筑的保护利用,重点修缮蔚圃、刘庄、周扶九住宅、岭南会馆、匏庐等一批古宅名居;在考古发掘的基础上,充分展示唐宋城大遗址城河体系和历史景观。 整治主城区旧街巷老小区
根据规划,“十二五”期间,着力推进与市区人民群众衣、食、住、行等密切相关的项目建设,完成主城区内农贸市场、公共厕所、环卫、公共健身、邻里中心、无障碍、公共停车场等便民设施的配套建设和改造,完成主城区内旧街巷的整治和1990年以前的老住宅小区整治,全面完成现有危旧房和老农贸市场改造任务,以及解决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难点问题,不断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条件和居住环境,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通过公共租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含发放政策性购房补贴、低收入家庭租赁补贴)、廉租住房(含发放租赁补贴)建设,结合城市危旧房改造,基本解决约2.2万户中低收入家庭、约4.7万名新就业和外来务工人员住房困难。发展城市外围交通体系 根据规划,大力发展城市外围交通体系。沟通完善“一体两翼”联系通道,建成环古城、环主城区、环城高速的城市快速道路,健全完善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等层次分明的市区路网体系,打通交通“卡点”和“堵点”,全面提高道路畅通水平。抓紧实施苏中江都机场、京沪高速公路南延及长江公路大桥、扬州港“一港三区”等一批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新兴交通运输方式,按照宁镇扬同城化发展和融入长三角都市圈的要求,加快宁扬轻轨和沪泰宁城际铁路规划的编制,实施宁启铁路复线电气化改造、淮扬镇铁路等轨道交通建设,着力打造半小时宁镇扬都市圈、一小时长三角都市圈的对外交通网络。
同时,加快构建城市快速通道。建成瘦西湖地下隧道,中心城区形成“三纵四横”快速路网规划方案,规划总长度为60公里,快速路与路网中主要道路相交时采取立体交叉。“三纵”为:润扬路、运河路、沙湾路;“四横”为:北环路、江阳路—施井路、扬子津路、沿江高等级公路。开工建设瘦西湖地下通道和江都路延伸、开发路东延、运河南路南延、西三环连接、大学南路南延等道路,打通交通“堵点”、“卡点”,优化城区路网体系,提高道路通行能力。此外,进一步完善畅通市区路网。
古运河风光带加快建设
根据规划,深入开展城区水环境整治。加快建设茱萸湾至瓜洲古运河沿线30公里风光带,逐步搬迁沿河企业和居民住户,启动建设三湾湿地公园,重点改造南门外街,整治高旻寺周边环境,提升运河两岸景观,全线开通古运河水上游览线。 同时,通过截污、清淤等手段,显著提高城市河道水质,全面消灭劣ⅴ类河道,达到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目标,明显改善沿岸环境景观,逐步满足人居环境需求。全面保护城市水系,将水环境整治与滨水绿地开发建设、城河历史再现相结合,与防洪排涝相结合,加强水源地保护,提高供水安全性。进一步挖掘和展示古运河深厚的文化底蕴,突显“古、文、水、绿、秀”的地方特色。 城市绿地增100万㎡/年 根据规划,“十二五”继续实施城市绿地工程。以古运河、城河水系和大运河构成滨河带状绿地网络,以沪陕高速公路、扬溧高速公路、宁启铁路及城市道路构成沿路带状绿地网络,在展示历史城区格局的同时,有机联系各类公园绿地,确保每年新增城市绿地100万平方米以上。
合理布置相对均衡的市级公园和区级公园。规划在主城区建设市级公园7处,区级公园14个,专业类型公园9个(部分结合市级、区级公园设置),结合现状补充小型绿地(如街头绿地、小游园、游憩绿化带等)。
规划形成“两廊、两片”区域生态绿地格局。“两廊”是指沿邵伯湖、廖家沟、芒稻河等形成的南北生态廊道和沿仪扬河、夹江形成的东西廊道;“两片”是指北洲与北山生态区,由特色农业生产区构成。 东联西进 北拓南下
全面推进广陵新城建设。充分利用沿河滨江优势,高标准推进城市cbd核心商务区建设,重点完善细化cbd建设规划,加快建成“京杭之心”、“商业水街”等一批重点项目,积极启动“扬州外滩”开发建设工程,加快推进信息服务业基地和广陵产业园建设,努力打造城市发展新地标。
积极实施开发区新城建设。策应沿江开发战略,加快推进“两城”(南部临港新城、开发区二城)、“两园”(扬子津科教园、港口物流园)建设,进一步优化和提升开发区整体配套功能,加快建设“扬州智谷”,大力推进“三新一网一书”产业发展。
加快提升新城西区建设。按照建设“功能齐全、环境优美、适宜人居”的要求,继续完善新城西区城市功能,重点打造大型商业休闲和文化娱乐健身业,积极发展金融、保险、商贸、房地产、会展中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努力集聚人气。
重点实施片区建设。积极实施蜀冈生态新区、蒋王片区的开发建设,加快汊河、瓜洲、湾头的规划建设,重点打造朴席、杨庙、甘泉、槐泗、泰安、李典六个卫星镇,加快推进市区城乡一体化发展。
全力推进“八老”改造
加大旧城改造力度,全力推进老城区、老小区、老宿舍、老宅子、老庄台、老校舍、老厂房、老街巷等“八老”改造,着力提升旧城形象。
重点加大“城中村”改造力度。对大学路以西、邗江路以东、南绕城公路以北,四望亭路至念四桥路、平山堂西路以南的西部区域和古运河以东、京杭大运河以西、江阳路以北、漕河路以南的东部区域内的105个“城中村”进行全面改造,加快企业“退城进园”步伐。
有序实施街景整治。重点加强新老城区交接处、城市出入口、主次干道、河道沿线的景观塑造,加强文昌路、扬子江路、江阳路、友谊路、文汇路、大学路、江都路、运河路、淮海路、南通路、泰州路、盐阜路一线的城市景观设计,有重点分路段逐步改造沿街建筑立面,做到免维护;同时加强对沿街新建建筑的规划管理。
展开全部
网上的 近日,我市未来5年发展情况详情已经和我们见面了,在这次整体的规划中,针对扬城目前现状为基础,各方面都已经考虑到了,力争将我们扬州打造成为一个与时俱进,国内一流的文明城市。至于更多详细的内容以及具体的规划详情就随小编来一起了解一下吧。 根据《扬州市城市建设“十二五”发展规划》,“十二五”期间,我市将以“完善功能、提升品质、彰显特色”为重点,以项目建设为载体,以科学管理为手段,通过加快路网建设、发展城市综合交通、精心保护古城、彰显城市特色等举措,加快推进城市建设。未来5年,“一体两翼”大扬州都市区格局将基本形成。东联西进,北拓南下,扩展城市空间。到2015年建成区面积达到160平方公里,人口达到135万。全面保持古城总体风貌 规划提出,推进传统民居修缮。充分调动民间投资改造传统民居的经济性,按照统一立面设计、政府适当补贴、居民自主修缮等原则,加强老城区传统民居的修缮速度,每年修缮不少于200户,老城区传统民居30%-40%得到修缮和维护,居民生活得到根本改善。
扩容提升瘦西湖景区。丰富完善万花园、宋夹城文化游览内涵,实施唐子城大遗址保护利用工程,建设相别路一线国际休闲度假集聚区、长春路一线文化休闲康体旅游产业带,开通扬州环城水上游览线,把瘦西湖景区打造成国际著名、国内一流的旅游景区。
保护性改造历史街区。继续推进东关街、南河下、仁丰里、湾子街等历史街区的改造和复兴,加快整治国庆路、渡江路、广陵路、甘泉路等四条古城干道街景;继续实施老城区盐商建筑的保护利用,重点修缮蔚圃、刘庄、周扶九住宅、岭南会馆、匏庐等一批古宅名居;在考古发掘的基础上,充分展示唐宋城大遗址城河体系和历史景观。 整治主城区旧街巷老小区
根据规划,“十二五”期间,着力推进与市区人民群众衣、食、住、行等密切相关的项目建设,完成主城区内农贸市场、公共厕所、环卫、公共健身、邻里中心、无障碍、公共停车场等便民设施的配套建设和改造,完成主城区内旧街巷的整治和1990年以前的老住宅小区整治,全面完成现有危旧房和老农贸市场改造任务,以及解决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难点问题,不断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条件和居住环境,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通过公共租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含发放政策性购房补贴、低收入家庭租赁补贴)、廉租住房(含发放租赁补贴)建设,结合城市危旧房改造,基本解决约2.2万户中低收入家庭、约4.7万名新就业和外来务工人员住房困难。发展城市外围交通体系 根据规划,大力发展城市外围交通体系。沟通完善“一体两翼”联系通道,建成环古城、环主城区、环城高速的城市快速道路,健全完善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等层次分明的市区路网体系,打通交通“卡点”和“堵点”,全面提高道路畅通水平。抓紧实施苏中江都机场、京沪高速公路南延及长江公路大桥、扬州港“一港三区”等一批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新兴交通运输方式,按照宁镇扬同城化发展和融入长三角都市圈的要求,加快宁扬轻轨和沪泰宁城际铁路规划的编制,实施宁启铁路复线电气化改造、淮扬镇铁路等轨道交通建设,着力打造半小时宁镇扬都市圈、一小时长三角都市圈的对外交通网络。
同时,加快构建城市快速通道。建成瘦西湖地下隧道,中心城区形成“三纵四横”快速路网规划方案,规划总长度为60公里,快速路与路网中主要道路相交时采取立体交叉。“三纵”为:润扬路、运河路、沙湾路;“四横”为:北环路、江阳路—施井路、扬子津路、沿江高等级公路。开工建设瘦西湖地下通道和江都路延伸、开发路东延、运河南路南延、西三环连接、大学南路南延等道路,打通交通“堵点”、“卡点”,优化城区路网体系,提高道路通行能力。此外,进一步完善畅通市区路网。
古运河风光带加快建设
根据规划,深入开展城区水环境整治。加快建设茱萸湾至瓜洲古运河沿线30公里风光带,逐步搬迁沿河企业和居民住户,启动建设三湾湿地公园,重点改造南门外街,整治高旻寺周边环境,提升运河两岸景观,全线开通古运河水上游览线。 同时,通过截污、清淤等手段,显著提高城市河道水质,全面消灭劣ⅴ类河道,达到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目标,明显改善沿岸环境景观,逐步满足人居环境需求。全面保护城市水系,将水环境整治与滨水绿地开发建设、城河历史再现相结合,与防洪排涝相结合,加强水源地保护,提高供水安全性。进一步挖掘和展示古运河深厚的文化底蕴,突显“古、文、水、绿、秀”的地方特色。 城市绿地增100万㎡/年 根据规划,“十二五”继续实施城市绿地工程。以古运河、城河水系和大运河构成滨河带状绿地网络,以沪陕高速公路、扬溧高速公路、宁启铁路及城市道路构成沿路带状绿地网络,在展示历史城区格局的同时,有机联系各类公园绿地,确保每年新增城市绿地100万平方米以上。
合理布置相对均衡的市级公园和区级公园。规划在主城区建设市级公园7处,区级公园14个,专业类型公园9个(部分结合市级、区级公园设置),结合现状补充小型绿地(如街头绿地、小游园、游憩绿化带等)。
规划形成“两廊、两片”区域生态绿地格局。“两廊”是指沿邵伯湖、廖家沟、芒稻河等形成的南北生态廊道和沿仪扬河、夹江形成的东西廊道;“两片”是指北洲与北山生态区,由特色农业生产区构成。 东联西进 北拓南下
全面推进广陵新城建设。充分利用沿河滨江优势,高标准推进城市cbd核心商务区建设,重点完善细化cbd建设规划,加快建成“京杭之心”、“商业水街”等一批重点项目,积极启动“扬州外滩”开发建设工程,加快推进信息服务业基地和广陵产业园建设,努力打造城市发展新地标。
积极实施开发区新城建设。策应沿江开发战略,加快推进“两城”(南部临港新城、开发区二城)、“两园”(扬子津科教园、港口物流园)建设,进一步优化和提升开发区整体配套功能,加快建设“扬州智谷”,大力推进“三新一网一书”产业发展。
加快提升新城西区建设。按照建设“功能齐全、环境优美、适宜人居”的要求,继续完善新城西区城市功能,重点打造大型商业休闲和文化娱乐健身业,积极发展金融、保险、商贸、房地产、会展中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努力集聚人气。
重点实施片区建设。积极实施蜀冈生态新区、蒋王片区的开发建设,加快汊河、瓜洲、湾头的规划建设,重点打造朴席、杨庙、甘泉、槐泗、泰安、李典六个卫星镇,加快推进市区城乡一体化发展。
全力推进“八老”改造
加大旧城改造力度,全力推进老城区、老小区、老宿舍、老宅子、老庄台、老校舍、老厂房、老街巷等“八老”改造,着力提升旧城形象。
重点加大“城中村”改造力度。对大学路以西、邗江路以东、南绕城公路以北,四望亭路至念四桥路、平山堂西路以南的西部区域和古运河以东、京杭大运河以西、江阳路以北、漕河路以南的东部区域内的105个“城中村”进行全面改造,加快企业“退城进园”步伐。
有序实施街景整治。重点加强新老城区交接处、城市出入口、主次干道、河道沿线的景观塑造,加强文昌路、扬子江路、江阳路、友谊路、文汇路、大学路、江都路、运河路、淮海路、南通路、泰州路、盐阜路一线的城市景观设计,有重点分路段逐步改造沿街建筑立面,做到免维护;同时加强对沿街新建建筑的规划管理。
扩容提升瘦西湖景区。丰富完善万花园、宋夹城文化游览内涵,实施唐子城大遗址保护利用工程,建设相别路一线国际休闲度假集聚区、长春路一线文化休闲康体旅游产业带,开通扬州环城水上游览线,把瘦西湖景区打造成国际著名、国内一流的旅游景区。
保护性改造历史街区。继续推进东关街、南河下、仁丰里、湾子街等历史街区的改造和复兴,加快整治国庆路、渡江路、广陵路、甘泉路等四条古城干道街景;继续实施老城区盐商建筑的保护利用,重点修缮蔚圃、刘庄、周扶九住宅、岭南会馆、匏庐等一批古宅名居;在考古发掘的基础上,充分展示唐宋城大遗址城河体系和历史景观。 整治主城区旧街巷老小区
根据规划,“十二五”期间,着力推进与市区人民群众衣、食、住、行等密切相关的项目建设,完成主城区内农贸市场、公共厕所、环卫、公共健身、邻里中心、无障碍、公共停车场等便民设施的配套建设和改造,完成主城区内旧街巷的整治和1990年以前的老住宅小区整治,全面完成现有危旧房和老农贸市场改造任务,以及解决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难点问题,不断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条件和居住环境,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通过公共租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含发放政策性购房补贴、低收入家庭租赁补贴)、廉租住房(含发放租赁补贴)建设,结合城市危旧房改造,基本解决约2.2万户中低收入家庭、约4.7万名新就业和外来务工人员住房困难。发展城市外围交通体系 根据规划,大力发展城市外围交通体系。沟通完善“一体两翼”联系通道,建成环古城、环主城区、环城高速的城市快速道路,健全完善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等层次分明的市区路网体系,打通交通“卡点”和“堵点”,全面提高道路畅通水平。抓紧实施苏中江都机场、京沪高速公路南延及长江公路大桥、扬州港“一港三区”等一批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新兴交通运输方式,按照宁镇扬同城化发展和融入长三角都市圈的要求,加快宁扬轻轨和沪泰宁城际铁路规划的编制,实施宁启铁路复线电气化改造、淮扬镇铁路等轨道交通建设,着力打造半小时宁镇扬都市圈、一小时长三角都市圈的对外交通网络。
同时,加快构建城市快速通道。建成瘦西湖地下隧道,中心城区形成“三纵四横”快速路网规划方案,规划总长度为60公里,快速路与路网中主要道路相交时采取立体交叉。“三纵”为:润扬路、运河路、沙湾路;“四横”为:北环路、江阳路—施井路、扬子津路、沿江高等级公路。开工建设瘦西湖地下通道和江都路延伸、开发路东延、运河南路南延、西三环连接、大学南路南延等道路,打通交通“堵点”、“卡点”,优化城区路网体系,提高道路通行能力。此外,进一步完善畅通市区路网。
古运河风光带加快建设
根据规划,深入开展城区水环境整治。加快建设茱萸湾至瓜洲古运河沿线30公里风光带,逐步搬迁沿河企业和居民住户,启动建设三湾湿地公园,重点改造南门外街,整治高旻寺周边环境,提升运河两岸景观,全线开通古运河水上游览线。 同时,通过截污、清淤等手段,显著提高城市河道水质,全面消灭劣ⅴ类河道,达到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目标,明显改善沿岸环境景观,逐步满足人居环境需求。全面保护城市水系,将水环境整治与滨水绿地开发建设、城河历史再现相结合,与防洪排涝相结合,加强水源地保护,提高供水安全性。进一步挖掘和展示古运河深厚的文化底蕴,突显“古、文、水、绿、秀”的地方特色。 城市绿地增100万㎡/年 根据规划,“十二五”继续实施城市绿地工程。以古运河、城河水系和大运河构成滨河带状绿地网络,以沪陕高速公路、扬溧高速公路、宁启铁路及城市道路构成沿路带状绿地网络,在展示历史城区格局的同时,有机联系各类公园绿地,确保每年新增城市绿地100万平方米以上。
合理布置相对均衡的市级公园和区级公园。规划在主城区建设市级公园7处,区级公园14个,专业类型公园9个(部分结合市级、区级公园设置),结合现状补充小型绿地(如街头绿地、小游园、游憩绿化带等)。
规划形成“两廊、两片”区域生态绿地格局。“两廊”是指沿邵伯湖、廖家沟、芒稻河等形成的南北生态廊道和沿仪扬河、夹江形成的东西廊道;“两片”是指北洲与北山生态区,由特色农业生产区构成。 东联西进 北拓南下
全面推进广陵新城建设。充分利用沿河滨江优势,高标准推进城市cbd核心商务区建设,重点完善细化cbd建设规划,加快建成“京杭之心”、“商业水街”等一批重点项目,积极启动“扬州外滩”开发建设工程,加快推进信息服务业基地和广陵产业园建设,努力打造城市发展新地标。
积极实施开发区新城建设。策应沿江开发战略,加快推进“两城”(南部临港新城、开发区二城)、“两园”(扬子津科教园、港口物流园)建设,进一步优化和提升开发区整体配套功能,加快建设“扬州智谷”,大力推进“三新一网一书”产业发展。
加快提升新城西区建设。按照建设“功能齐全、环境优美、适宜人居”的要求,继续完善新城西区城市功能,重点打造大型商业休闲和文化娱乐健身业,积极发展金融、保险、商贸、房地产、会展中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努力集聚人气。
重点实施片区建设。积极实施蜀冈生态新区、蒋王片区的开发建设,加快汊河、瓜洲、湾头的规划建设,重点打造朴席、杨庙、甘泉、槐泗、泰安、李典六个卫星镇,加快推进市区城乡一体化发展。
全力推进“八老”改造
加大旧城改造力度,全力推进老城区、老小区、老宿舍、老宅子、老庄台、老校舍、老厂房、老街巷等“八老”改造,着力提升旧城形象。
重点加大“城中村”改造力度。对大学路以西、邗江路以东、南绕城公路以北,四望亭路至念四桥路、平山堂西路以南的西部区域和古运河以东、京杭大运河以西、江阳路以北、漕河路以南的东部区域内的105个“城中村”进行全面改造,加快企业“退城进园”步伐。
有序实施街景整治。重点加强新老城区交接处、城市出入口、主次干道、河道沿线的景观塑造,加强文昌路、扬子江路、江阳路、友谊路、文汇路、大学路、江都路、运河路、淮海路、南通路、泰州路、盐阜路一线的城市景观设计,有重点分路段逐步改造沿街建筑立面,做到免维护;同时加强对沿街新建建筑的规划管理。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