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治牛口蹄疫?

冬天是口蹄疫的高发期,如何防治牛口蹄疫?... 冬天是口蹄疫的高发期,如何防治牛口蹄疫? 展开
 我来答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19-03-01 · 农业农村部直属的大型综合出版社
中国农业出版社
中国农业出版社(副牌:农村读物出版社)成立于1958年,是中国农业领域唯一的一家中央级大型综合性出版社。为社会奉献的图书品种累计达2万多种,总印数4亿多册。
向TA提问
展开全部
病因
该病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偶蹄兽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口蹄疫病毒属于口蹄疫病毒属,目前所知有7个主型、65个亚型,由于各型之间抗原性不同,彼此不能互相免疫,使诊断和防治工作复杂化。除绵羊、山羊发病外,牛、猪、骆及野生偶蹄兽也能发病,人也具有易感性。病畜和带毒动物为传染源,主要经消化道感染,也可经受伤的皮肤、黏膜及呼吸系统传播。在新疫区呈流行性,发病率达100%;而在老疫区,则发病率较低。常呈现一定的季节性。
症状
该病以口腔和蹄部皮肤发生水疱和溃烂为特征。患畜体温升高,精神不振,食欲低下。如单纯在口腔发病,则一般1~2周可痊愈;而当患及蹄部时,则2~3周方能痊愈。成年羊死亡率为1%~2%;幼畜常表现为恶性口蹄疫,死亡率达5%~10%,主要表现为胃肠炎和心肌炎。
防治
该病一般不允许治疗,要就地扑杀。
无病地区严禁从有病地区引进动物及其产品、饲料、生物制品等。来自无病地区的动物及其产品,也应进行检疫。发生疫情时,立即上报。按国家有关规定,严格实行划区封锁,紧急预防接种,搞好消毒工作。口蹄疫流行的地区和划定的封锁区应禁止人、畜及畜产品流动。
沐沐0105
推荐于2016-06-25 · 知道合伙人生活技巧行家
沐沐0105
知道合伙人生活技巧行家
采纳数:115 获赞数:35949
学生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1.平时要积极预防、加强捡疫,常发地区要定期注射口蹄疫疫苗。常用的疫苗有口蹄疫弱毒疫苗、口蹄疫亚单位苗和基因工程苗,牛在注射疫苗后14天产生免疫力,免疫力可维持4~6个月。
2严格执行卫生防疫制度,保持牛床、牛舍的清洁、卫生;粪便及时清除;定期用2%苛性钠对全场及用具进行消毒。
3加强检疫制度,保证牛群健康。不从病区引购牛只,不把病牛引进入场。为防止疫病传播,严禁羊、猪、猫、犬混养。
4定期接种口蹄疫疫苗。

已发生牛口蹄疫时的措施
【治疗方案】金牛三肽(1000kg体重每瓶)+ 头孢噻呋钠/天宇核酸肽(400斤/支),肌肉注射,1次/天,同时需配合地塞米松注射液(添加量25-30mg/瓶,现配现用)混合肌肉注射,一针见效,两针治愈!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chance迷你小城
推荐于2017-12-16 · TA获得超过1.3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1.6万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641万
展开全部
口蹄疫是一种人畜共患病,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本病是现有家畜传染病中最复杂、最受重视的疫病之一。 家畜中以牛最易感染口蹄疫,猪、羊次之,一般幼畜易感性大于成年家畜。常常一种动物发生后很容易引起另一种动物发病。 本病的潜伏期一般为2~4天,病牛体温升高到40-4iC,精神萎糜,食欲减退,反刍减少,乳量下降,常闭口、流涎。发病1~2天后,在唇内面、齿龈、舌面和颊部粘膜发生蚕豆至核桃大小的水泡,口角流涎增多,呈白色泡沫状。水泡用很快破裂,留下边缘整齐的红色浅表烂斑或连成一大片溃疡面。此时体温下降至正常,全身症状好转,烂斑逐渐愈合但留下斑痕。与此同时在指(趾)间、蹄冠的柔软皮肤也发生水泡。本病多良性经过,有时全身症状加剧,最后因心脏麻痹突然死亡犊牛主要表现出血性肠炎和心肌麻痹,死亡率很高。 针对本病发病特点,主要应采取综合性防疫措施,定期注射口蹄疫疫苗。发生疫情的地区要及时上报疫情,及时确诊,划定疫区,严格封锁,隔离消毒。一般采用2%火碱水或10%的新鲜石灰乳,对周围环境、用具进行消毒。对患病牛除加强饲养管理外,口腔可用清水或l%食盐水力.1%高锰酸钾溶液J%硼酸冲洗;溃烂面涂抹5%碘甘油或撒冰硼散。蹄部病变用3%来苏尔溶液洗净,涂擦紫药水或鱼石脂等。全身对症治疗。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暖鳞鲜方8878
2021-03-23 · TA获得超过1160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0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2)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