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个回答
展开全部
根据《标准》的要求,在教材中编排了“解决问题的策略”,但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很多教师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效果不佳,教学过程费时低效,对教材把握不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没有得到提高和发展,学生学习困难以及“两极分化严重“等问题也更加突出。对于这些存在的问题使数学教师感觉困惑,如何进行有效地教学,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为教师面对并希望解决的问题。面对这样的改变与困惑,我们希望通过这次研讨会,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以及教育理论、结合教学案例,构建出操作性强的 “解决问题策略”的教学策略。
一、解决问题的基本理念。
(1)数学的工具性、应用性。
(2)信息化、数字化、市场经济等时代的要求。
数学的工具性和应用性伴随着数学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从20世纪中叶以来信息技术、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数学及其应用得到了极大发展,渗透到了各个科学领域。学生必须学会数学及其应用,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
二、解决问题的教学目标
《标准》中对解决2解决明确提出下面四个目标:
1.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2.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
3.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
4.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三、解决问题和应用题的比较
1.解决问题与应用题概念的区别。
应用题的概念:根据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用文字、语言、图形叙述出一些已知数量和未知数量,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运用四则运算求出未知数量的数学题,叫做应用题。
传统的应用题教学题材封闭,给学生提供整理好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剥夺了学生从现实生活中收集信息、整理信息,形成数学问题的机会,使学生感到只是在做题而不是解决实际问题;呈现形式单调,几乎都是用语言文字表达的,分析数量关系时,用成人的思考代替学生的思考,以至思路狭窄、单一。解决问题时不能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只是安排大量的模仿练习,用反复操练强化教材中的解题思路。
而现在的解决问题其题材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用图画、对话、表格等形式呈现现实的生活场景。有些题目还具有开放性,要求学生从现实场景中收集、整合信息,自己提出数学问题,再用自己的策略去解决这些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解决问题与应用题的内容和结构的异同。
在课程标准中,没有把解决问题作为一个独立的内容领域,而是在教学目标中把解决问题独立提出来,因此,实验教科书没有把解决问题独立编排成单元,而是在各种知识的应用上进行研究。
而在通用教科书中,应用题是作为一个独立的内容编排的。
应用题教学把应用题归成类,集中一类问题进行思考,强调速度和技巧;而解决问题强调的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换句话说就是在一种新的情境中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使问题更具挑战性,可能一个问题跟着一个问题。
(1)教学内容安排
应用题教学内容的编排是采用独立式,教学目标中把应用题独立提出来。由于繁杂的应用题分类体系将各种题型编排成一个相对应的数量关系式,学生的解题过程就成为简单化的解题过程。
而解决问题教学内容的编排则采用分散式。内容丰富,信息量大,问题多样,答案不唯一。要求学生具有独立见解和创造性,以便学生发展数学思维能力,学习数学思想和方法。
(2)问题呈现方式
应用题是以文字形式呈现,形式比较单一。对学生的吸引不大,特别是低段学生,觉得枯燥乏味,缺乏兴趣。
而解决问题具有开放性。主要有纯图片、半文字半图片、纯文字的。信息内容以关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更贴近学生的现实,信息趋于多样化和开放性。让学生主动通过探索和实践来解决问题,这样可以更好的激起学生兴趣和探索热情。
(3)学生培养目标
应用题教学时多采用综合法和分析法帮助学生分析,教学中心就是分析数量关系间存在的唯一的运算关系,把找到“解题方法”为目标。
而解决问题教学时则没有现成的类型和解法套用,需要学生通过个人或小组的形式探索和实践来解决,具有新颖性和挑战性。解决问题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
3.实验教科书“解决问题”的编排有新的突破:
一是与计算教学紧密结合。例如三年级上册《笔算乘法》,教材首先呈现了与学生生活有密切联系的情境图。主题图画的是3个小朋友在画画,每人身边都有一盒彩笔,由此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已知一盒彩笔是12枝,那么3盒彩笔一共有多少枝?由小精灵提出:怎样算一共有多少枝?
教学时,教师让学生先估一估大约有多少枝,然后要求每个学生先自己独立试做,再小组内交流各自的算法,最后在全班汇报各小组的代表算法,共同研讨解决问题的方案。这样设计让学生通过活动来感受、理解乘法的实际含义,其好处:
(1)、能调动学生学习计算的积极性。因为学习计算不仅学到了数学知识,而且解决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有利于探索计算方法。因为现实的情境是学生熟悉的能唤醒他们的生活经验,能激活已有知识。
(3)、能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因为经常联系现实生活学习数学,学生能感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能感受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二是与发展数学思考密切结合。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也是他们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的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用具体的数描述现实生活中简单现象的过程。例如五年级上册小数除法中的《解决问题》,教材呈现了一幅奶牛专业户情境图,反映一周的产奶量220。5千克,既与3头奶牛有关系,也与一周(7天)产奶时间有关系的数学问题,这样编排有利于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二是选用什么计算方法去解决问题完全由学生决定,教科书只通过两个学生的对话提示,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主动解决问题。鼓励学生多向思维,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但不能要求每个学生都掌握多种解题方法,造成不必要的负担。并要采取半扶半放的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解决问题的过程。这样帮助学生学习从量的角度分析数量关系,描述解题思路。三是例题中的某些已知数量不是直接告诉已知数量,题中“7天”这个条件通过“上周”这个词隐藏了起来,给学生分析题意时造成了一定的困难,这对学生来说既有现实性和趣味性,又有一定的挑战性;这有利于学生通过分析数量间的关系而选择正确的计算方法解决问题,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
三是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例如三年级上册p112页实践活动《数学广角》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了一些数学实践活动情境,重在向学生渗透排列与组合的数学思想,并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这也是《标准》是提出的要求:“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这部分内容的活动性和操作性比较强,可以采取学生动手实践、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教学。学生在活动中可以进一步经历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根据实际问题采用罗列、连线等方式,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与组合数,并能感受到有的与顺序有关,有的与顺序无关,在教学中尽量避免出现排列、组合这些术语,也不必跟学生解释。去体会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这样编排是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灵活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初步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应用,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四、为了更好地对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深刻理解,下面特提出几个观点:
什么都可以代替,唯有思维不能替代。
错误是一种问题,解决这个问题就是进步。
每个人在一生中都会遇到各式各样的问题,解决问题成了人生活中重要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中国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是将有问题的学生教得没问题,美国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是将没问题的学生教育的有问题。”由此可见,在不同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在教学中所处地位迥然不同。
昔日应用题教学与今天解决问题教学不仅仅是名称上的不同。从教材的呈现方式到教学目标,从教师的教学方式到学生的学习方式上都有了显著的变化。
应用题教学与计算教学相结合后教学内容的呈现更加丰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和计算、估算等有机的整合到一起,这也给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
对于传统的东西,我们要学会扬弃,学会选择。
探究性学习更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学会思考。
学生习惯于接受现成的知识,习惯于找标准答案,习惯于勤加练习、考出高分。而轻视了自我探究、小组合作等学习方式的合理运用,扼制了自己解决能力的发展。
现实生活中包含着许多数学问题、数学思想、数学方法。我们的教学应该挖掘这些素材。只有当问题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结合时,数学才是活的,富有生命力的,才是有价值的,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和解决数学问题的兴趣。
对于“应用题”更名为“解决问题”,主要是让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不要被原有的应用题所束缚,换成新的表达方式,能够更好的反映小学数学课程所应该追求的目标,所以就改为解决问题。国际上通常叫problem solving就是问题解决。按照我们国家的思维的习惯或者表达的方式,我们把它界定到解决问题。
五.如何进行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教学
如何进行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教学已成为值得探讨的一个问题。随着社会的信息化发展,数学的应用也在不断地深化和扩展。我们就要更加注重在真实的情景中研究数学和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教学策略设计如下:
1、创设情境,收集信息
教师开始上课时,可以借助主题图或教学课件来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把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主题图或教学课件上的信息在一定意义上是为学生思维提供线索的。当学生汇报后,教师引导学生将收集的信息进行整理,找出要解决的问题。通过观察汇报也能为解决问题提供认知的基础,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焕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为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营造氛围。
2、小组协作,探究问题
当学生明确要解决的问题后,给学生留出充足的空间和时间,让每个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自主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方法和策略,还可以通过小组内的共同探究和交流,并形成初步的方案。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参与到小组中去及时获取信息,适当加以引导和调控。
3、交流评价,解决问题
交流评价是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有机结合的关键环节,教师的主要责任在于组织学生进行有成效的数学交流,激活学生的思维,拓宽学生的思路。理清思路后,让学生独立选择算法。当学生有了自己的想法后,再让学生通过小组交流进一步归纳整理算法。最后通过集体交流,明确算法。
4、巩固方法,拓展思维
学生掌握了方法,还要不断练习,在应用中深化理解。在这个环节中安排一些基本题,让学生用已掌握的知识进行解答,以达到巩固应用的目的。也安排一些发展性习题,让学生从不同角度灵活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问题,以拓展学生的思维,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六、在实施解决问题教学过程中的几点建议:
1、注重学生收集信息
从解决问题的步骤来看,收集信息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在低年级多是以图画、表格、对话等方式呈现问题,随着年级的升高,逐渐增加纯文字问题的量。在实际教学中,对于中低年级学生而言,最有效的途径是指导学生学会看图,从图中收集必要的信息。教师需要注意的三种情况:一是题中的信息比较分散,应指导学生多次看图,将能知道的信息尽量找到;二是题中信息比较隐蔽时,容易忽略,这时要引导学生仔细看图;三是信息的数量较多,要引导学生根据问题收集相关的信息。
2、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提出问题的能力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要求是不同的,但两者有一个共同的关键,那就是要能组合问题中提供的相关信息。只有认识到信息之间的联系,才能提出一个合理的数学问题。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缺乏这样的意识,有时是教师有这样的意识并给学生提供了机会,但学生却不提不出来,要么提出的问题都一样。因此,为学生营造大胆提出问题的氛围,引导学生学会提出问题,显得十分必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实际上是在唤醒学生探索的冲动,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勇气。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
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产生合作交流的需要。教师应根据学生解决问题的实际情况,当部分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不很清晰时或者当学生提出了不同的解题方法,特别是有创新意识的方法时,可组织学生进行合作交流。而学生合作交流时,教师要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一方面鼓励他们主动与同伴交流,表达自己的想法;另一方面,要让其他学生主动关心他们,为他们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提供帮助。从而加深对问题本身的认识和解题方法的理解,有助于解题策略的形成。
4、关注学生评价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除了教师恰当地评价学生的想法,注意激励学生外,还要组织小组之间、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开展积极有效的评价。让学生通过评价他人解决问题的过程,形成自己对问题的明确见解。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对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回顾和反思。一方面,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自己所经历的解题活动有正确的分析。在遇到困难时,能正视困难,不轻易放弃;在顺利的情况下,能保持谨慎的态度,善于发现被自己忽略的问题。另一方面,在解决问题的过程结束之后,还应完整地回顾分析和思考问题的过程,反思自己的结果是否合理,还有没有其他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不断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逐渐内化为成熟的解题策略。
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让学生能够解决基本的、常规的数学问题,然后鼓励学生解决开放题等有挑战性的非常规问题,并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探寻解法。解决问题的教学是新课程中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新课程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让我们从低年级开始,注重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学好数学,最终达到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知识技能共同进步的目标。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小学数学教改实验的一个重要方向,也是新课程标准的一个基本要求,它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因而在实际教学中必须认真研究“解决问题”的策略。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 ,教师在教学中应努力研究“问题解决”的相关策略,通过“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的发展,为学生提供更多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创新精神。
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是新课程标准的一个基本要求,也是小学数学教改实验的一个重要方向。在新课程中,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是课堂教学的一种新模式。以前,教师认为做题就是解决问题,而新课程强调的是:通过设计真实、复杂、具有挑战性的开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参与探究、思考,让学生通过一系列问题的解决来进行学习。“解决问题”过程是学生的一种“再发现” ,“再创造” 。因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认真研究“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一、解决问题的基本理念。
(1)数学的工具性、应用性。
(2)信息化、数字化、市场经济等时代的要求。
数学的工具性和应用性伴随着数学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从20世纪中叶以来信息技术、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数学及其应用得到了极大发展,渗透到了各个科学领域。学生必须学会数学及其应用,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
二、解决问题的教学目标
《标准》中对解决2解决明确提出下面四个目标:
1.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2.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
3.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
4.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三、解决问题和应用题的比较
1.解决问题与应用题概念的区别。
应用题的概念:根据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用文字、语言、图形叙述出一些已知数量和未知数量,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运用四则运算求出未知数量的数学题,叫做应用题。
传统的应用题教学题材封闭,给学生提供整理好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剥夺了学生从现实生活中收集信息、整理信息,形成数学问题的机会,使学生感到只是在做题而不是解决实际问题;呈现形式单调,几乎都是用语言文字表达的,分析数量关系时,用成人的思考代替学生的思考,以至思路狭窄、单一。解决问题时不能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只是安排大量的模仿练习,用反复操练强化教材中的解题思路。
而现在的解决问题其题材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用图画、对话、表格等形式呈现现实的生活场景。有些题目还具有开放性,要求学生从现实场景中收集、整合信息,自己提出数学问题,再用自己的策略去解决这些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解决问题与应用题的内容和结构的异同。
在课程标准中,没有把解决问题作为一个独立的内容领域,而是在教学目标中把解决问题独立提出来,因此,实验教科书没有把解决问题独立编排成单元,而是在各种知识的应用上进行研究。
而在通用教科书中,应用题是作为一个独立的内容编排的。
应用题教学把应用题归成类,集中一类问题进行思考,强调速度和技巧;而解决问题强调的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换句话说就是在一种新的情境中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使问题更具挑战性,可能一个问题跟着一个问题。
(1)教学内容安排
应用题教学内容的编排是采用独立式,教学目标中把应用题独立提出来。由于繁杂的应用题分类体系将各种题型编排成一个相对应的数量关系式,学生的解题过程就成为简单化的解题过程。
而解决问题教学内容的编排则采用分散式。内容丰富,信息量大,问题多样,答案不唯一。要求学生具有独立见解和创造性,以便学生发展数学思维能力,学习数学思想和方法。
(2)问题呈现方式
应用题是以文字形式呈现,形式比较单一。对学生的吸引不大,特别是低段学生,觉得枯燥乏味,缺乏兴趣。
而解决问题具有开放性。主要有纯图片、半文字半图片、纯文字的。信息内容以关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更贴近学生的现实,信息趋于多样化和开放性。让学生主动通过探索和实践来解决问题,这样可以更好的激起学生兴趣和探索热情。
(3)学生培养目标
应用题教学时多采用综合法和分析法帮助学生分析,教学中心就是分析数量关系间存在的唯一的运算关系,把找到“解题方法”为目标。
而解决问题教学时则没有现成的类型和解法套用,需要学生通过个人或小组的形式探索和实践来解决,具有新颖性和挑战性。解决问题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
3.实验教科书“解决问题”的编排有新的突破:
一是与计算教学紧密结合。例如三年级上册《笔算乘法》,教材首先呈现了与学生生活有密切联系的情境图。主题图画的是3个小朋友在画画,每人身边都有一盒彩笔,由此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已知一盒彩笔是12枝,那么3盒彩笔一共有多少枝?由小精灵提出:怎样算一共有多少枝?
教学时,教师让学生先估一估大约有多少枝,然后要求每个学生先自己独立试做,再小组内交流各自的算法,最后在全班汇报各小组的代表算法,共同研讨解决问题的方案。这样设计让学生通过活动来感受、理解乘法的实际含义,其好处:
(1)、能调动学生学习计算的积极性。因为学习计算不仅学到了数学知识,而且解决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有利于探索计算方法。因为现实的情境是学生熟悉的能唤醒他们的生活经验,能激活已有知识。
(3)、能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因为经常联系现实生活学习数学,学生能感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能感受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二是与发展数学思考密切结合。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也是他们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的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用具体的数描述现实生活中简单现象的过程。例如五年级上册小数除法中的《解决问题》,教材呈现了一幅奶牛专业户情境图,反映一周的产奶量220。5千克,既与3头奶牛有关系,也与一周(7天)产奶时间有关系的数学问题,这样编排有利于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二是选用什么计算方法去解决问题完全由学生决定,教科书只通过两个学生的对话提示,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主动解决问题。鼓励学生多向思维,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但不能要求每个学生都掌握多种解题方法,造成不必要的负担。并要采取半扶半放的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解决问题的过程。这样帮助学生学习从量的角度分析数量关系,描述解题思路。三是例题中的某些已知数量不是直接告诉已知数量,题中“7天”这个条件通过“上周”这个词隐藏了起来,给学生分析题意时造成了一定的困难,这对学生来说既有现实性和趣味性,又有一定的挑战性;这有利于学生通过分析数量间的关系而选择正确的计算方法解决问题,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
三是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例如三年级上册p112页实践活动《数学广角》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了一些数学实践活动情境,重在向学生渗透排列与组合的数学思想,并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这也是《标准》是提出的要求:“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这部分内容的活动性和操作性比较强,可以采取学生动手实践、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教学。学生在活动中可以进一步经历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根据实际问题采用罗列、连线等方式,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与组合数,并能感受到有的与顺序有关,有的与顺序无关,在教学中尽量避免出现排列、组合这些术语,也不必跟学生解释。去体会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这样编排是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灵活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初步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应用,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四、为了更好地对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深刻理解,下面特提出几个观点:
什么都可以代替,唯有思维不能替代。
错误是一种问题,解决这个问题就是进步。
每个人在一生中都会遇到各式各样的问题,解决问题成了人生活中重要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中国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是将有问题的学生教得没问题,美国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是将没问题的学生教育的有问题。”由此可见,在不同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在教学中所处地位迥然不同。
昔日应用题教学与今天解决问题教学不仅仅是名称上的不同。从教材的呈现方式到教学目标,从教师的教学方式到学生的学习方式上都有了显著的变化。
应用题教学与计算教学相结合后教学内容的呈现更加丰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和计算、估算等有机的整合到一起,这也给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
对于传统的东西,我们要学会扬弃,学会选择。
探究性学习更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学会思考。
学生习惯于接受现成的知识,习惯于找标准答案,习惯于勤加练习、考出高分。而轻视了自我探究、小组合作等学习方式的合理运用,扼制了自己解决能力的发展。
现实生活中包含着许多数学问题、数学思想、数学方法。我们的教学应该挖掘这些素材。只有当问题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结合时,数学才是活的,富有生命力的,才是有价值的,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和解决数学问题的兴趣。
对于“应用题”更名为“解决问题”,主要是让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不要被原有的应用题所束缚,换成新的表达方式,能够更好的反映小学数学课程所应该追求的目标,所以就改为解决问题。国际上通常叫problem solving就是问题解决。按照我们国家的思维的习惯或者表达的方式,我们把它界定到解决问题。
五.如何进行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教学
如何进行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教学已成为值得探讨的一个问题。随着社会的信息化发展,数学的应用也在不断地深化和扩展。我们就要更加注重在真实的情景中研究数学和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教学策略设计如下:
1、创设情境,收集信息
教师开始上课时,可以借助主题图或教学课件来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把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主题图或教学课件上的信息在一定意义上是为学生思维提供线索的。当学生汇报后,教师引导学生将收集的信息进行整理,找出要解决的问题。通过观察汇报也能为解决问题提供认知的基础,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焕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为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营造氛围。
2、小组协作,探究问题
当学生明确要解决的问题后,给学生留出充足的空间和时间,让每个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自主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方法和策略,还可以通过小组内的共同探究和交流,并形成初步的方案。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参与到小组中去及时获取信息,适当加以引导和调控。
3、交流评价,解决问题
交流评价是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有机结合的关键环节,教师的主要责任在于组织学生进行有成效的数学交流,激活学生的思维,拓宽学生的思路。理清思路后,让学生独立选择算法。当学生有了自己的想法后,再让学生通过小组交流进一步归纳整理算法。最后通过集体交流,明确算法。
4、巩固方法,拓展思维
学生掌握了方法,还要不断练习,在应用中深化理解。在这个环节中安排一些基本题,让学生用已掌握的知识进行解答,以达到巩固应用的目的。也安排一些发展性习题,让学生从不同角度灵活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问题,以拓展学生的思维,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六、在实施解决问题教学过程中的几点建议:
1、注重学生收集信息
从解决问题的步骤来看,收集信息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在低年级多是以图画、表格、对话等方式呈现问题,随着年级的升高,逐渐增加纯文字问题的量。在实际教学中,对于中低年级学生而言,最有效的途径是指导学生学会看图,从图中收集必要的信息。教师需要注意的三种情况:一是题中的信息比较分散,应指导学生多次看图,将能知道的信息尽量找到;二是题中信息比较隐蔽时,容易忽略,这时要引导学生仔细看图;三是信息的数量较多,要引导学生根据问题收集相关的信息。
2、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提出问题的能力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要求是不同的,但两者有一个共同的关键,那就是要能组合问题中提供的相关信息。只有认识到信息之间的联系,才能提出一个合理的数学问题。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缺乏这样的意识,有时是教师有这样的意识并给学生提供了机会,但学生却不提不出来,要么提出的问题都一样。因此,为学生营造大胆提出问题的氛围,引导学生学会提出问题,显得十分必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实际上是在唤醒学生探索的冲动,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勇气。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
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产生合作交流的需要。教师应根据学生解决问题的实际情况,当部分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不很清晰时或者当学生提出了不同的解题方法,特别是有创新意识的方法时,可组织学生进行合作交流。而学生合作交流时,教师要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一方面鼓励他们主动与同伴交流,表达自己的想法;另一方面,要让其他学生主动关心他们,为他们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提供帮助。从而加深对问题本身的认识和解题方法的理解,有助于解题策略的形成。
4、关注学生评价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除了教师恰当地评价学生的想法,注意激励学生外,还要组织小组之间、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开展积极有效的评价。让学生通过评价他人解决问题的过程,形成自己对问题的明确见解。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对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回顾和反思。一方面,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自己所经历的解题活动有正确的分析。在遇到困难时,能正视困难,不轻易放弃;在顺利的情况下,能保持谨慎的态度,善于发现被自己忽略的问题。另一方面,在解决问题的过程结束之后,还应完整地回顾分析和思考问题的过程,反思自己的结果是否合理,还有没有其他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不断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逐渐内化为成熟的解题策略。
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让学生能够解决基本的、常规的数学问题,然后鼓励学生解决开放题等有挑战性的非常规问题,并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探寻解法。解决问题的教学是新课程中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新课程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让我们从低年级开始,注重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学好数学,最终达到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知识技能共同进步的目标。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小学数学教改实验的一个重要方向,也是新课程标准的一个基本要求,它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因而在实际教学中必须认真研究“解决问题”的策略。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 ,教师在教学中应努力研究“问题解决”的相关策略,通过“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的发展,为学生提供更多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创新精神。
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是新课程标准的一个基本要求,也是小学数学教改实验的一个重要方向。在新课程中,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是课堂教学的一种新模式。以前,教师认为做题就是解决问题,而新课程强调的是:通过设计真实、复杂、具有挑战性的开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参与探究、思考,让学生通过一系列问题的解决来进行学习。“解决问题”过程是学生的一种“再发现” ,“再创造” 。因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认真研究“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展开全部
如何培养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
(1)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与质量。
①帮助学生牢固地记忆知识;②提供多种变式,促进知识的概
括;③重视知识间的联系,建立网络化结构。
(2)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①结合具体学科,教授思维方法;②外化思路,进行显性教学
(3)提供多种练习的机会。
(4)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
①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②鼓励学生多角度提出假设,多角
度的分析问题解决的方案;③鼓励自我评价与反思,
(4)训练学生罗辑思维能力。
(1)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与质量。
①帮助学生牢固地记忆知识;②提供多种变式,促进知识的概
括;③重视知识间的联系,建立网络化结构。
(2)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①结合具体学科,教授思维方法;②外化思路,进行显性教学
(3)提供多种练习的机会。
(4)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
①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②鼓励学生多角度提出假设,多角
度的分析问题解决的方案;③鼓励自我评价与反思,
(4)训练学生罗辑思维能力。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