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流浪地球》和《上海堡垒》相比,赢在哪里?
《流浪地球》是刘慈欣早期的短篇小说,大刘作品的主要特点是宏大叙事和上帝视角,超空间时间尺度,他笔下的故事经常带有一种厚重的宿命感。《流浪地球》原著时间背景跨度上千年,空间更是整个太阳系。
《流浪地球》在原著加持下,世界观本身就宏大而苍凉,观众很容易沉浸在那种末世感中。故事方面,三条线推进,分别是刘启和朵朵的离岁拍家出走线,救援队营救发动机线,这两条线随着剧情发展汇合成一条线;刘培强太空救援线。剧情由小及大,逐层推进,还有反转,故事性十足,逻辑也经得起推敲。《上海堡垒》的世界观没能架构起来,对抗外星人这种关系到人类命运的重大事件,就几个中乎袭羡外委员操着英语就把决策定了。反而关键人物的背景被忽略,一些情节场景被去除,时代背景由原著的2008年改成了近未来。这样一来,人物被削弱,剧情逻辑变混乱,故事线变少。跟原著相比,故事的丰满度大打折扣。可以说,剧本的二次创作就先天不足。
《流浪地球》还是给人留下了几个印象深刻的全景CG画面,包括地球发动机开启,地球与木星的接近,地球上仰视木星的大红斑。反观《上海堡垒》,先说外星人的设计。母舰就没出现过全貌,应有的震撼感没有体现,设计构思也像极了《独立日》。外星人“捕食者”不用说美感,连稍微能让人惊叹的创意感都没有。六条腿,一个大脑袋,呆萌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