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代的“总兵”到底是多大的官?
总兵,其实是一种军事职务,中国历史上比较早就形成了衔(爵)、职相分离的官场体制,比较大路的官衔从正一品到从九品都有,爵位则是从王公侯伯子男……而具体到军事中,个人以为,总兵算是前线带兵征战的前敌指挥一类的要职,军事体制中,比较高的职务基本上就是兵部尚书,或者也可以说是秦汉时的大将军、大司马,宋朝时的枢密使、明朝时的五军都督府;而比较低的就多了,比如什么杂号将军、副将、守备、千总等等……
顾名思义,总兵,就是士兵中的老总(是不是觉得跟解放战争时期彭老总贺老总陈老总有点像?)有宋一代武将,以节度使、经略使、指挥使、兵马都监……尤其是宋祖赵匡胤立下了“崇文抑武”的主旋律,等到了元末明初朱元璋旗下战将如云,重八老兄就创造性滴设计了“总兵官”这么一个武将官职,说白了就是个临时工,比如上到徐达常遇春,下到沐英冯胜,都可能是某次战役的总兵官,战斗结束回朝将兵符交还。
或许是借鉴了宋朝的传统,明代兵制,练兵与统兵分离的很厉害,五军都督府-卫所-指挥司,这是军队的日常架构,需要派兵出站时才临时性派遣统兵武将出任总兵官……
但有明一朝来自塞北威胁不小,中后期倭寇扰边,末期又碰上女真和农民起义,所以尤其是边镇渐渐形成了固定任职的总兵官,明朝时的那些名将,比如戚继光、李成梁,包括被督师袁崇焕斩首的毛文龙,都是总兵职务……
要说明的是,总兵的级别可不低,标准的正二品官。但是呢,袁崇焕奉旨督师辽东时的全部职务是“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出镇行边督师蓟、辽、登莱、天津等处军务”,兵部尚书是虚职,本职是右副都御史,督师是派遣职务,由于袁崇焕并没有内阁大学士衔,所以这个级别最多也就是从一品,但毛文龙可不光是总兵官,他还挂了“左都督”的虚衔,这可算是明朝军方的最高职务了(兵部尚书属于军政体系),标准的一品官……但袁崇焕还是果断杀之,连到北京请个旨的形式都不用走……这其实也说明,在宋明崇文抑武的文官主导的体制下,武官的生存空间并不算大……
明朝总兵数量并不多,大概20几个,级别虽高,但实际的权力上却是受制于总督、督师和经略这些朝廷文官大员。反倒是明灭之后,以左良玉、高杰为代表的几大总兵实力膨胀,地位也变得尊崇,只可惜在满清的兵锋之下,一触即溃,不值一提……
清朝官制基本上沿袭明朝,所以总兵依旧存在,不过数量一度涨到了73个(陆路60、水路13),所以含金量有所贬值,虽然仍然保持了正二品,但地位有所下降,因为清朝又格外强调了“提督”的作用,这提督本来也是个临时官职,名字就叫“提督某省军务总兵官”……但在清朝时却升格为掌握一省军事的最高主官,一般情况下,清朝会设置12个陆路提督(3个水路提督),总兵就此成为提督的部下,比如台湾总兵,就归属福建提督管辖……
从清朝官制来说,军事方面的封疆大吏大体上包括了总督、巡抚、提督、总兵等级别,其实总兵要说是封疆大吏已经有点勉强了。太平天国战争时开始,记名总兵头衔泛滥成灾,比太平天国的王爷还离谱的多。这时候一个记名总兵的实际地位,只能看他的实际职位了。清朝编制内的总兵只有83人,比总兵更高一级的提督,只有20多人。提督和总兵是汉人武官在清代能出任的最高职位。
清朝虽然是承袭明朝制度,但两者的总兵一职,却有着非常大的差别!
首先,我们说下明朝的总兵:
大家知道,明朝的军事制度是卫所制度,通常是5600名军人为一卫,其最高掌管为卫指挥使司;一般每卫设左、右、中、前、后5个千户所,其中每个千户所约1120人,其最高军事长官为千户。据初步统计,在朱元璋时代,明朝共有卫547个,千户所2563个。
由于明朝的这些卫所大都分散驻扎在全国各地,为了方便管理他们,明朝政府又专门在各地方上设置了21个都司,每个都司负责管理一定数量的卫所,比如陕西都司管辖陕西境内的33个卫所,浙江都司管辖浙江境内的20个卫所等。
从某种意义上说,明朝的这21个都司,可以理解为明朝的21个军,其中每个卫就相当于是一个小型的师,每个千户所就相当于是一个小型的旅。当然,千户所下面还设有百户所、总旗和小旗,就相当于旅下面的连、排、班一样!
根据史书上记载,都司的最高指挥官是都指挥使,官阶为正二品,也就相当于现在的军长;都指挥使之下,是都指挥同知,官阶从二品,相当于现在的副军长或师长。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里的都指挥使和都指挥同知,差不多就是明朝地方上的最高武职官员。
在这21个都司之上,就是明朝的最高军事机构——五军都督府,即中军都督府、左军都督府、右军都督府、前军都督府、后军都督府。
这五个都督府,各自管理一定数量的都司,我们可以理解为明朝的五大军区,其最高军事掌管为左、右都督,正一品,相当于现在的军区司令员。
当然,与五军都督府平级的,还有一个兵部,通常情况下,五军都督府只负责日常管理和训练军队;如需战事需要调兵作战时,五军都督府需要先拿到兵部的的调令后,才能调动军队。
换句话说,五军都督府只有统兵权而无调兵权,兵部拥只有调兵权而无统兵权,两者相互节制互不统属。这样一种制度,也就构成了明朝的军事制度。
在这个制度中,并没有单独设置总兵这一职务,但等到遭遇战事时,在五军都督府得到兵部的调令后,通常兵部还会专门指派一个人去前线负责整个战事,这个人对外就会被称之为“总兵”,既总领全体士兵之意!
也就是说,明朝的总兵,它只是一个临时设置的官职,并没有固定的品级和编制,相当于战区最高指挥官,通常由公侯或地方都督来兼任。等到战事结束后,这个职位也就随即消失了。不过,等到明朝后期时,随着旷日持久的战事不断,总兵便成为定职常驻在地方,由此成为地方上最有实权的人物。
接下来,我们再说一说清朝的总兵:
大家知道清朝的兴起是倚靠它强大的八旗军力,包括前期的满八旗和后期的蒙古八旗与汉军八旗,但等到清朝入关后,虽然八旗军人数达二十万,但兵力仍远远不足。
在这种背景下,为了加强对领土的有效统治,清政府便以招降的明军和招募的汉人军队为核心,组织了一支新的军队驻扎在全国各地,即“绿营兵”。
绿营兵以绿旗为标志,以营为单位,每300-500人为一营,每2-5营为一协,每2-5协为一镇。
据统计,清朝中叶全国绿营分为66个镇、1169个营,兵员共计648345人。
绿营兵的最高军事长官为提督,官阶从一品,清帝国共有12名陆路提督和3名水师提督(福建水师提督、广东水师提督及长江水师提督),提督之下为总兵,官阶正二品,主管一镇的绿营,兵力从千人至两三千人不等。
从职能上来说,清朝的15个绿营,就相当于是明朝的21个都司,绿营的最高军事长官提督,就相当于是都司的最高军事长官都指挥使;至于提督的副手总兵,就相当于明朝都指挥使的副手都指挥同知。
套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明朝前期的总兵,相当于是战区总指挥官,至于后期的总兵,已经脱变成为大军区总司令;至于清朝的总兵,本质就只是一个师长的职位,而且还是一个二等兵(八旗军为一等兵)的师长,两者不可同日而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