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提高学习效率,有经验的人请进!
本人现在高三了!学习可以说是马马乎乎,我想在这9个月多一点的时间里把学习拉上来!我也知道不能乱学,如果没有效率的话,纯粹是浪费时间,因为我现在就是在和时间赛跑!如果哪为有...
本人现在高三了!学习可以说是马马乎乎,我想在这9个月多一点的时间里把学习拉上来!我也知道不能乱学,如果没有效率的话,纯粹是浪费时间,因为我现在就是在和时间赛跑!如果哪为有经验请告诉我,谢谢了!
我还想要合理科学的学习作息时间,在最大限度学习的基础上,保证身体不超负荷,象什么时间记忆啊,什么时间做题,什么时间看书,还要考虑高三的课程紧~~~(我学的是理科)
因为明年公办高中不开复读班了,这是我最后机会,就是没有退路了!所以~~~~~~~~~我拼了!还有就是有些同学明明很努力,可学习就是上不来,所以我想要有效率的学习!
我在这里先谢谢了! 展开
我还想要合理科学的学习作息时间,在最大限度学习的基础上,保证身体不超负荷,象什么时间记忆啊,什么时间做题,什么时间看书,还要考虑高三的课程紧~~~(我学的是理科)
因为明年公办高中不开复读班了,这是我最后机会,就是没有退路了!所以~~~~~~~~~我拼了!还有就是有些同学明明很努力,可学习就是上不来,所以我想要有效率的学习!
我在这里先谢谢了! 展开
13个回答
展开全部
提高学习效率方面:
1、不妨给自己定一些时间限制。连续长时间的学习很容易使自己产生厌烦情绪,这时可以把功课分成若干个部分,把每一部分限定时间,例如一小时内完成这份练习、八点以前做完那份测试等等,这样不仅有助于提高效率,还不会产生疲劳感。如果可能的话,逐步缩短所用的时间,不久你就会发现,以前一小时都完不成的作业,现在四十分钟就完成了。
2、不要在学习的同时干其他事或想其他事。一心不能二用的道理谁都明白,可还是有许多同学在边学习边听音乐。或许你会说听音乐是放松神经的好办法,那么你尽可以专心的学习一小时后全身放松地听一刻钟音乐,这样比带着耳机做功课的效果好多了。
3、不要整个晚上都复习同一门功课。我以前也曾经常用一个晚上来看数学或物理,实践证明,这样做非但容易疲劳,而且效果也很差。后来我在每晚安排复习两三门功课,情况要好多了。
除了十分重要的内容以外,课堂上不必记很详细的笔记。如果课堂上忙于记笔记,听课的效率一定不高,况且你也不能保证课后一定会去看笔记。课堂上所做的主要工作应当是把老师的讲课消化吸收,适当做一些简要的笔记即可。
经验二:
学习效率这东西,我也曾和很多人谈起过。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情况:某同学学习极其用功,在学校学,回家也学,不时还熬熬夜,题做得数不胜数,但成绩却总上不去其实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也是十分着急的,本来,有付出就应该有回报,而且,付出的多就应该回报很多,这是天经地义的事。但实际的情况却并非如此,这里边就存在一个效率的问题。效率指什么呢?好比学一样东西,有人练十次就会了,而有人则需练一百次,这其中就存在一个效率的问题。
如何提高学习效率呢?我认为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劳逸结合。学习效率的提高最需要的是清醒敏捷的头脑,所以适当的休息,娱乐不仅仅是有好处的,更是必要的,是提高各项学习效率的基础。那么上课时的听课效率如何提高呢?以我的经历来看,课前要有一定的预习,这是必要的,不过我的预习比较粗略,无非是走马观花地看一下课本,这样课本上讲的内容、重点大致在心里有个谱了,听起课来就比较有针对性。预习时,我们不必搞得太细,如果过细一是浪费时间,二是上课时未免会有些松懈,有时反而忽略了最有用的东西。上课时认真听课当然是必须的,但就象我以前一个老师讲的,任何人也无法集中精力一节课,就是说,连续四十多分钟集中精神不走神,是不太可能的,所以上课期间也有一个时间分配的问题,老师讲有些很熟悉的东西时,可以适当地放松一下。另外,记笔记有时也会妨碍课堂听课效率,有时一节课就忙着抄笔记了,这样做,有时会忽略一些很重要的东西,但这并不等于说可以不抄笔记,不抄笔记是不行的,人人都会遗忘,有了笔记,复习时才有基础,有时老师讲得很多,在黑板上记得也很多,但并不需要全记,书上有的东西当然不要记,要记一些书上没有的定理定律,典型例题与典型解法,这些才是真正有价值去记的东西。否则见啥记啥,势必影响课上听课的效率,得不偿失。
作题的效率如何提高呢?最重要的是选"好题",千万不能见题就作,不分青红皂白,那样的话往往会事倍功半。题都是围绕着知识点进行的,而且很多题是相当类似的,首先选择想要得到强化的知识点,然后围绕这个知识点来选择题目,题并不需要多,类似的题只要一个就足够,选好题后就可以认真地去做了。作题效率的提高,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作题之后的过程,对于做错的题,应当认真思考错误的原因,是知识点掌握不清还是因为马虎大意,分析过之后再做一遍以加深印象,这样作题效率就会高得多。
评:夏宇同学对于听课和做题的建议,实际上反应了提高学习效率的一个重要方法--"把劲儿使在刀刃上",即合理分配时间,听课、记笔记应抓住重点,做习题应抓住典型,这就是学习中的"事半功倍"。
经验三:
学习效率是决定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那么,我们如何提高自己学习效率呢?
第一点,要自信。很多的科学研究都证明,人的潜力是很大的,但大多数人并没有有效地开发这种潜力,这其中,人的自信力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无论何时何地,你做任何事情,有了这种自信力,你就有了一种必胜的信念,而且能使你很快就摆脱失败的阴影。相反,一个人如果失掉了自信,那他就会一事无成,而且很容易陷入永远的自卑之中。
提高学习效率的另一个重要的手段是学会用心。学习的过程,应当是用脑思考的过程,无论是用眼睛看,用口读,或者用手抄写,都是作为辅助用脑的手段,真正的关键还在于用脑子去想。举一个很浅显的例子,比如说记单词,如果你只是随意的浏览或漫无目的地抄写,也许要很多遍才能记住,而且不容易记牢,而如果你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运用联想的方法去记忆,往往可以记得很快,而且不容易遗忘。现在很多书上介绍的英语单词快速记忆的方法,也都是强调用脑筋联想的作用。可见,如果能做7到集中精力,发挥脑的潜力,一定可以大大提高学习的效果。
另一个影响到学习效率的重要因素是人的情绪。我想,每个人都曾经有过这样的体会,如果某一天,自己的精神饱满而且情绪高涨,那样在学习一样东西时就会感到很轻松,学的也很快,其实这正是我们的学习效率高的时候。因此,保持自我情绪的良好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当有较为开朗的心境,不要过多地去想那些不顺心的事,而且我们要以一种热情向上的乐观生活态度去对待周围的人和事,因为这样无论对别人还是对自己都是很有好处的。这样,我们就能在自己的周围营造一个十分轻松的氛围,学习起来也就感到格外的有精神。
经验四:
很多学生看上去很用功,可成绩总是不理想。原因之一是,学习效率太低。同样的时间内,只能掌握别人学到知识的一半,这样怎么能学好?学习要讲究效率,提高效率,途径大致有以下几点:
一、每天保证8小时睡眠。
晚上不要熬夜,定时就寝。中午坚持午睡。充足的睡眠、饱满的精神是提高效率的基本要求。
二、学习时要全神贯注。
玩的时候痛快玩,学的时候认真学。一天到晚伏案苦读,不是良策。学习到一定程度就得休息、补充能量。学习之余,一定要注意休息。但学习时,一定要全身心地投入,手脑并用。我学习的时侯常有陶渊明的"虽处闹市,而无车马喧嚣"的境界,只有我的手和脑与课本交流。
三、坚持体育锻炼。
身体是"学习"的本钱。没有一个好的身体,再大的能耐也无法发挥。因而,再繁忙的学习,也不可忽视放松锻炼。有的同学为了学习而忽视锻炼,身体越来越弱,学习越来越感到力不从心。这样怎么能提高学习效率呢?
四、学习要主动。
只有积极主动地学习,才能感受到其中的乐趣,才能对学习越发有兴趣。有了兴趣,效率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高。有的同学基础不好,学习过程中老是有不懂的问题,又羞于向人请教,结果是郁郁寡欢,心不在焉,从何谈起提高学习效率。这时,唯一的方法是,向人请教,不懂的地方一定要弄懂,一点一滴地积累,才能进步。如此,才能逐步地提高效率。
五、保持愉快的心情,和同学融洽相处。
每天有个好心情,做事干净利落,学习积极投入,效率自然高。另一方面,把个人和集体结合起来,和同学保持互助关系,团结进取,也能提高学习效率。
六、注意整理。
学习过程中,把各科课本、作业和资料有规律地放在一起。待用时,一看便知在哪。而有的学生查阅某本书时,东找西翻,不见踪影。时间就在忙碌而焦急的寻找中逝去。我认为,没有条理的学生不会学得很好。
评:学习效率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学习之外的其他因素,这是因为人的体质、心境、状态等诸多因素与学习效率密切相关。
【总结】
学习必须讲究方法,而改进学习方法的本质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学习效率。
学习效率的高低,是一个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体现。在学生时代,学习效率的高低主要对学习成绩产生影响。当一个人进入社会之后,还要在工作中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这时候,一个人学习效率的高低则会影响他(或她)的工作成绩,继而影响他的事业和前途。可见,在中学阶段就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拥有较高的学习效率,对人一生的发展都大有益处。
可以这样认为,学习效率很高的人,必定是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言外之意,学习成绩好未必学习效率高)。因此,对大部分学生而言,提高学习效率就是提高学习成绩的直接途径。
提高学习效率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长期的探索和积累。前人的经验是可以借鉴的,但必须充分结合自己的特点。影响学习效率的因素,有学习之内的,但更多的因素在学习之外。首先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合理利用时间,另外还要注意"专心、用心、恒心"等基本素质的培养,对于自身的优势、缺陷等更要有深刻的认识。总之,"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
理解能力的办法:
就个人知识的获得来说,一般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通过亲自实践获得大量感性知识,然后通过思考上升为理性知识,这些构成了个人知识的一小部分来源。另一方面则是直接把人类在长期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知识继承过来,把社会的知识转化为个人的知识,这是中学生知识的主要来源或大部分来源,正如恩格斯所说:“每一个体都必须亲自去体验,这不再是必要的了;他的个体的经验,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由他的历代祖先的经验的结果来代替。”在继承知识的各条途径中,可以说阅读是一条主要途径。
实际上,在校学习时,仅仅依靠上课是无法理解全部知识的。可以说,学生时代的学习一天也离不开阅读,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要用书,离开书,离开阅读,学习就会十分困难。要知道,老师上完课就走了,而书籍却始终伴随着我们。
中学阶段是人生的黄金时代,要珍惜这无忧无虑、精力充沛的宝贵时光。要充分利用这一阶段多读点书,多继承点人类的宝贵知识财富,为一生的事业打下雄厚的基础。同时在阅读活动中增长起来的阅读能力,将为一生中不断地自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要不断改进阅读的基本条件
阅读需要哪些条件呢?
(1)要掌握常用的字、词、句、段、篇的基本知识
阅读就是要通过与字、词、句、段、篇打交道,从中获取知识,如果不掌握这些知识,那么,阅读就变成看“天书”了。
中学生如能掌握5000个字,阅读一般文章就问题不大了。有的学生之所以阅读能力差,就是因为没掌握足够数量的字、词(主要是实词)和词组的表达概念,而概念是思维的“细胞”。句是用词按一定的语法规律联结而成的语言单位,一般用来表达判断,表达相对完整的思想。对句的理解不单要求掌握词义,还要求掌握语法。没有语言,思维就不存在了,由此可见,阅读的重重困难,往往是由不识字词,看不懂句子的意思带来的。因此认真学好语文,在阅读中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语言知识是十分重要的。
科学家用他们的亲身体会,明确地指出了学好语文的重要性。
有一位数学家说:“很难想象一个文理不通、错字连篇的人,能把逻辑严谨的数学内涵表达出来。”著名数学家苏步青说:“我从小打好的语文基础,对我学习其他学科提供了很大的方便。我还觉得学好语文对训练一个人的思维很有帮助,可以使思想更有条理。这些,对我后来学好数学都有很大好处。”人们赞誉苏步青为“数学诗人”。
(2)要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
不掌握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就会给阅读带来很多不方便,甚至困难重重。有人说,到了21世纪,如果不懂生物化学,不懂生态学,可能连报纸都看不懂。现在报上经常出现“生态平衡”、“生态系统”、“遗传工程”、“基因”等专用名词,不少人似懂非懂,就是因为缺乏高中生物的基础知识。可见,要想在现代化社会里提高阅读能力,必须尽快掌握基本的科学文化知识才行。
(3)要会用工具书
在阅读时难免有些字不认识,也有的一时想不起来,这时,如果手头有《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和《汉语成语词典》等工具书,就可以及时地查一下,以扫除阅读中的障碍。当然,根据阅读的需要,准备一些相应的参考书籍,准备随时查找也是必要的。
如果工具书齐备,查找熟练,阅读起来就会顺利得多。当然,通过查找工具书,又可以使自己的知识进一步丰富起来。
(二)要有目的,有计划地读书
面对浩瀚的书海,如果读书没有目的和计划,将会无所适从。
中学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课堂上度过的,每天又要完成当天的学习任务,因此,可供阅读的时间,尤其是课外阅读的时间并不多,如果读书再没有目的和计划,就会使宝贵的阅读时间得不到充分地有价值地利用。
中学生的阅读应以达到这样的目的为出发点:
有利于基础知识的学习,有利于发挥自己的特长,有利于弥补自己的弱点,有利于阅读能力的提高。
安排阅读计划时要注意:
围绕课本阅读一些有关的课外书。例如,读一些与课内学习有关的科技史,人物传记,这样有助于提高课内学习的兴趣,充实课内学习的内容,使思维更加活跃。
围绕自己的爱好或特点读一些有关的课外读物,一个爱好理科的学生,可以定期到阅览室读有关的报纸杂志,一个喜欢文科的学生,可以定期去读各种文学刊物,也可以利用假期阅读文学名著。
至于课外书的选择,可以请教老师,请教高年级的优秀生或同班的同学,也可以请教家长。把他们的好经验学过来,实在是一种省时间的好办法,选好一本书,就可以用较少的时间得到较大的收获。
书选好了,再把读书的时间分配好,不仅可以提高读书的效率,也不至于冲击课内的学习。长期坚持下去,学习中的弱点就可以得到弥补,个人的特长就可以得到发展,既促进了课内的学习,又丰富了课外的精神生活。
不少学生读书缺乏目的和计划,一昧地从兴趣出发,常常看一些侦探小说、武侠小说,达到了爱不释手的地步,为看这些书而开夜车,不完成作业,结果严重干扰和影响了课内的学习,这是一种不好的读书倾向。
(三)要处理好博览和精读的关系
博览就是广泛地看书,目的是针对书的内容作一般了解,以发现书内精华的部分和急需的知识。广泛阅读可以博采众长,正如鲁迅所说:“如果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
博览就是观大略,在短时间内阅读大量书籍,为精读创造条件。观大略的方法是:看目录,从目录中发现有用的内容,再翻阅有关部分,到书店选书就是用这种办法;看内容提示,看书的开头几段和结尾几段,以掌握书的大概内容;也可以用快速阅读法,就是用较快速度读一遍,了解大致的内容。
在博览的基础上,在同类的书中选出一本最好的进行精读。精读之后再阅读同类的其他书籍。精读时,要“细嚼慢咽”,要多动脑筋,要反反复复地读,还要认真做读书笔记。
数学家张广厚在谈起学习一本数学小册子时说:“这篇论文一共20多面,我反反复复地念了半年多,因为老用手摸这几页,白白的书边上,留下了一条明显的黑线。这样反复学习,对我们研究工作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我的爱人说:‘这哪叫念书啊!简直和吃书一样。’”
精读过的书,要做到:一懂,就是对书的基本内容要达到理解的程度;二记,就是要记住所理解的内容;三会,就是会运用这些理解了的知识;四熟,就是能熟练地将从书本内学到的知识表达出来或运用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中学是基础教育,是打基础的阶段,因此要把精读的目标指向教科书和主要参考书。
(四)要勤于思考
爱因斯坦说:“在所阅读的书本中找出可以把自己引向深处的东西,把其他一切统统抛掉,就是抛掉使头脑负担过重和会把自己诱离要求的一切。”就是说,阅读时要抓住书中的精髓,实现由浅入深的转化。
英国诗人柯勒律曾把读者分为四类:第一类好比计时的沙漏漏沙,注进去,漏出来,到头来一点痕迹也没有留下;第二类好像海绵,什么都吸收,挤一挤,流出来的东西原封不动,甚至还脏了些;第三类像滤豆浆的布袋,豆浆都流了,留下的只是豆渣;第四类像开掘宝石的苦工,把矿渣甩一边,只要纯净的宝石。这段话的意思是说,阅读时,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华罗庚说:“高中程度的同志可以回想一下过去学过的小学算术、初中代数在脑子里还有那么多吗?没有那么多了。因为我们理解了,会运用了,这就是说书变薄了。”这段话的意思是说,阅读时要实现由多而杂到少而精的转化。
综上所述,阅读时,要竭尽全力,力求做到“留下宝石”,“引向深处”和“把书读薄”,为此,就要勤于思考。
具体说要做到以下几点:
(1)力求理解
读书应当边读边想,力求理解,弄懂书中所说的中心思想和基本原理,阅读时,应当每看一段就想一想,把道理弄懂;在全文读完之后,再串起来看一看,想一想,找到各段之间的联系,以便从整体上理解一篇文章,一节课文或一章内容。
(2)理清思路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文章有思路,遵路识斯真。”意思是每一篇文章都体现着作者的思路,遵循这一思路阅读,才能理解文章的实质。可见理清思路对阅读多么重要。
在阅读自然科学著作时,对书上提出的原理、规律、定律、公式,不仅要理解结论,尤其要理清文章的思路,看看这些结论是怎么推导出来的。李政道博士说:“当读完一段之后,就应当把书合上,自己把思路走一下,如果走不出来,再去看书,想想自己为什么走不出来,别人为什么走通了。”阅读时,只记现成结论,而不考虑这些结论是怎么得出来的,那么思维能力就很难在阅读中提高。
(3)要能提出问题
阅读中发现的问题一般有两类:一类是根据自己所具备的知识,认为书中的一些见解不正确、不完整,提出异义或补充;一类是因为自己具备的知识还不够,因而有不懂的问题。中学生随着知识水平和能力的提高,阅读时发现第一类问题会逐渐增多,而第二类问题会慢慢减少。
一旦发现问题,再深入阅读有关书籍,并且深入思考,收获会更大,还有可能发现新的知识,获得新的见解。
(4)要独立回忆,学会准确表达
阅读后,要通过回忆再检查一下阅读的效果。对已经理解的内容要善于用简练的语言表达出来,写在读书笔记上,以备日后查用。钱伟长说过:“读一本书,只要清楚它的梗概,了解它的主要精神和主要问题,先把最重要的东西学到手,然后回顾一下,看自己解决一些什么问题,还有哪些没有解决?对一时无法解决的问题,最好用小本子记录下来,以便以后解决。”
(五)要记好阅读笔记
威廉·李卜克内西在《忆马克思》一文中说:“只要有一点可能,他任何时候总要工作的。就是去散步,他也要带一本笔记簿,并且时时在上面写点什么。”为了写《资本论》,仅在 1850年 8月至 1853年 6月,马克思就摘录了70个不同作者的著作,写了24本有关政治经济学的笔记。在写《资本论》的过程中,他摘录的书有1500多本,写的笔记至少有100多本。
马克思在笔记的封面上写明做笔记的时间和地点,编上笔记的序号,有的还加上标题……每本笔记都编有页码,为了日后查阅方便,很多笔记都做了目录和内容提要。
黑格尔读书学习,也有一个独特的习惯,就是把读过的书,按语言学、美学、几何学、心理学等分类,把它们放到贴有标签的文件夹里。这样,当需要什么材料时,随时可以拿到。这种习惯,他坚持了一生。
鲁迅写作《中国小说史略》光摘抄的卡片就有5000张。
(1)加深理解,巩固记忆
做笔记的过程,就是一个加深理解、加强记忆的过程。有人说:“眼看千遍,不如手抄一遍。”就是做最简单的摘录,也需要动动脑筋,以摘录最精彩的地方,至于写体会,那就更要动脑筋了。因此,有了“要做笔记”的愿望,必然会促使你专心阅读。再加上与书籍相比,笔记自然要简明、深刻和概括得多,不仅利于理解,也利于记忆。
(2)利于积累资料,使知识“外贮”
经过长期阅读之后,就可以通过笔记积累起符合自己需要的大量资料,弥补头脑记忆的不足。因为用头脑记忆,往往不够准确和持久,难免忘记、记错或记混。如把资料分门别类保管好,则可以长期为学习及以后所从事的工作服务,只要不丢,就没有“忘记”的问题,只要使用之前看一看,这些“外贮”的资料又可转为“内贮”的记忆,使知识的运用得心应手。保尔·拉法格在回忆马克思时说:“他有这么一种习惯,隔一些时候就要重读一次他的笔记和书中做上记号的地方,来巩固他非常强而且精确的记忆。”
不少中学生在阅读时,轻信自己的记忆力,懒得动笔,以致到需要运用阅读的收获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时,忘记得一干二净,感到很后悔。
还有的中学生笔记记了不少,但不知道定期分类、整理,不知道妥善保存,因此当需要运用时,又因太乱而难以查找,使笔记成了“死材料”。
一般精读的书,可用笔记本做笔记,而博览的书,可用活页纸做笔记,然后定期分类、整理。
如果在中学时代,就学会做读书笔记,学会积累和整理资料,那么,天长日久,不仅可以促进课内的学习,而且还能帮助学生学会一套阅读的方法,提高阅读的能力,这必将给走上工作岗位后的自学带来极大的好处。
1、不妨给自己定一些时间限制。连续长时间的学习很容易使自己产生厌烦情绪,这时可以把功课分成若干个部分,把每一部分限定时间,例如一小时内完成这份练习、八点以前做完那份测试等等,这样不仅有助于提高效率,还不会产生疲劳感。如果可能的话,逐步缩短所用的时间,不久你就会发现,以前一小时都完不成的作业,现在四十分钟就完成了。
2、不要在学习的同时干其他事或想其他事。一心不能二用的道理谁都明白,可还是有许多同学在边学习边听音乐。或许你会说听音乐是放松神经的好办法,那么你尽可以专心的学习一小时后全身放松地听一刻钟音乐,这样比带着耳机做功课的效果好多了。
3、不要整个晚上都复习同一门功课。我以前也曾经常用一个晚上来看数学或物理,实践证明,这样做非但容易疲劳,而且效果也很差。后来我在每晚安排复习两三门功课,情况要好多了。
除了十分重要的内容以外,课堂上不必记很详细的笔记。如果课堂上忙于记笔记,听课的效率一定不高,况且你也不能保证课后一定会去看笔记。课堂上所做的主要工作应当是把老师的讲课消化吸收,适当做一些简要的笔记即可。
经验二:
学习效率这东西,我也曾和很多人谈起过。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情况:某同学学习极其用功,在学校学,回家也学,不时还熬熬夜,题做得数不胜数,但成绩却总上不去其实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也是十分着急的,本来,有付出就应该有回报,而且,付出的多就应该回报很多,这是天经地义的事。但实际的情况却并非如此,这里边就存在一个效率的问题。效率指什么呢?好比学一样东西,有人练十次就会了,而有人则需练一百次,这其中就存在一个效率的问题。
如何提高学习效率呢?我认为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劳逸结合。学习效率的提高最需要的是清醒敏捷的头脑,所以适当的休息,娱乐不仅仅是有好处的,更是必要的,是提高各项学习效率的基础。那么上课时的听课效率如何提高呢?以我的经历来看,课前要有一定的预习,这是必要的,不过我的预习比较粗略,无非是走马观花地看一下课本,这样课本上讲的内容、重点大致在心里有个谱了,听起课来就比较有针对性。预习时,我们不必搞得太细,如果过细一是浪费时间,二是上课时未免会有些松懈,有时反而忽略了最有用的东西。上课时认真听课当然是必须的,但就象我以前一个老师讲的,任何人也无法集中精力一节课,就是说,连续四十多分钟集中精神不走神,是不太可能的,所以上课期间也有一个时间分配的问题,老师讲有些很熟悉的东西时,可以适当地放松一下。另外,记笔记有时也会妨碍课堂听课效率,有时一节课就忙着抄笔记了,这样做,有时会忽略一些很重要的东西,但这并不等于说可以不抄笔记,不抄笔记是不行的,人人都会遗忘,有了笔记,复习时才有基础,有时老师讲得很多,在黑板上记得也很多,但并不需要全记,书上有的东西当然不要记,要记一些书上没有的定理定律,典型例题与典型解法,这些才是真正有价值去记的东西。否则见啥记啥,势必影响课上听课的效率,得不偿失。
作题的效率如何提高呢?最重要的是选"好题",千万不能见题就作,不分青红皂白,那样的话往往会事倍功半。题都是围绕着知识点进行的,而且很多题是相当类似的,首先选择想要得到强化的知识点,然后围绕这个知识点来选择题目,题并不需要多,类似的题只要一个就足够,选好题后就可以认真地去做了。作题效率的提高,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作题之后的过程,对于做错的题,应当认真思考错误的原因,是知识点掌握不清还是因为马虎大意,分析过之后再做一遍以加深印象,这样作题效率就会高得多。
评:夏宇同学对于听课和做题的建议,实际上反应了提高学习效率的一个重要方法--"把劲儿使在刀刃上",即合理分配时间,听课、记笔记应抓住重点,做习题应抓住典型,这就是学习中的"事半功倍"。
经验三:
学习效率是决定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那么,我们如何提高自己学习效率呢?
第一点,要自信。很多的科学研究都证明,人的潜力是很大的,但大多数人并没有有效地开发这种潜力,这其中,人的自信力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无论何时何地,你做任何事情,有了这种自信力,你就有了一种必胜的信念,而且能使你很快就摆脱失败的阴影。相反,一个人如果失掉了自信,那他就会一事无成,而且很容易陷入永远的自卑之中。
提高学习效率的另一个重要的手段是学会用心。学习的过程,应当是用脑思考的过程,无论是用眼睛看,用口读,或者用手抄写,都是作为辅助用脑的手段,真正的关键还在于用脑子去想。举一个很浅显的例子,比如说记单词,如果你只是随意的浏览或漫无目的地抄写,也许要很多遍才能记住,而且不容易记牢,而如果你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运用联想的方法去记忆,往往可以记得很快,而且不容易遗忘。现在很多书上介绍的英语单词快速记忆的方法,也都是强调用脑筋联想的作用。可见,如果能做7到集中精力,发挥脑的潜力,一定可以大大提高学习的效果。
另一个影响到学习效率的重要因素是人的情绪。我想,每个人都曾经有过这样的体会,如果某一天,自己的精神饱满而且情绪高涨,那样在学习一样东西时就会感到很轻松,学的也很快,其实这正是我们的学习效率高的时候。因此,保持自我情绪的良好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当有较为开朗的心境,不要过多地去想那些不顺心的事,而且我们要以一种热情向上的乐观生活态度去对待周围的人和事,因为这样无论对别人还是对自己都是很有好处的。这样,我们就能在自己的周围营造一个十分轻松的氛围,学习起来也就感到格外的有精神。
经验四:
很多学生看上去很用功,可成绩总是不理想。原因之一是,学习效率太低。同样的时间内,只能掌握别人学到知识的一半,这样怎么能学好?学习要讲究效率,提高效率,途径大致有以下几点:
一、每天保证8小时睡眠。
晚上不要熬夜,定时就寝。中午坚持午睡。充足的睡眠、饱满的精神是提高效率的基本要求。
二、学习时要全神贯注。
玩的时候痛快玩,学的时候认真学。一天到晚伏案苦读,不是良策。学习到一定程度就得休息、补充能量。学习之余,一定要注意休息。但学习时,一定要全身心地投入,手脑并用。我学习的时侯常有陶渊明的"虽处闹市,而无车马喧嚣"的境界,只有我的手和脑与课本交流。
三、坚持体育锻炼。
身体是"学习"的本钱。没有一个好的身体,再大的能耐也无法发挥。因而,再繁忙的学习,也不可忽视放松锻炼。有的同学为了学习而忽视锻炼,身体越来越弱,学习越来越感到力不从心。这样怎么能提高学习效率呢?
四、学习要主动。
只有积极主动地学习,才能感受到其中的乐趣,才能对学习越发有兴趣。有了兴趣,效率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高。有的同学基础不好,学习过程中老是有不懂的问题,又羞于向人请教,结果是郁郁寡欢,心不在焉,从何谈起提高学习效率。这时,唯一的方法是,向人请教,不懂的地方一定要弄懂,一点一滴地积累,才能进步。如此,才能逐步地提高效率。
五、保持愉快的心情,和同学融洽相处。
每天有个好心情,做事干净利落,学习积极投入,效率自然高。另一方面,把个人和集体结合起来,和同学保持互助关系,团结进取,也能提高学习效率。
六、注意整理。
学习过程中,把各科课本、作业和资料有规律地放在一起。待用时,一看便知在哪。而有的学生查阅某本书时,东找西翻,不见踪影。时间就在忙碌而焦急的寻找中逝去。我认为,没有条理的学生不会学得很好。
评:学习效率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学习之外的其他因素,这是因为人的体质、心境、状态等诸多因素与学习效率密切相关。
【总结】
学习必须讲究方法,而改进学习方法的本质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学习效率。
学习效率的高低,是一个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体现。在学生时代,学习效率的高低主要对学习成绩产生影响。当一个人进入社会之后,还要在工作中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这时候,一个人学习效率的高低则会影响他(或她)的工作成绩,继而影响他的事业和前途。可见,在中学阶段就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拥有较高的学习效率,对人一生的发展都大有益处。
可以这样认为,学习效率很高的人,必定是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言外之意,学习成绩好未必学习效率高)。因此,对大部分学生而言,提高学习效率就是提高学习成绩的直接途径。
提高学习效率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长期的探索和积累。前人的经验是可以借鉴的,但必须充分结合自己的特点。影响学习效率的因素,有学习之内的,但更多的因素在学习之外。首先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合理利用时间,另外还要注意"专心、用心、恒心"等基本素质的培养,对于自身的优势、缺陷等更要有深刻的认识。总之,"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
理解能力的办法:
就个人知识的获得来说,一般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通过亲自实践获得大量感性知识,然后通过思考上升为理性知识,这些构成了个人知识的一小部分来源。另一方面则是直接把人类在长期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知识继承过来,把社会的知识转化为个人的知识,这是中学生知识的主要来源或大部分来源,正如恩格斯所说:“每一个体都必须亲自去体验,这不再是必要的了;他的个体的经验,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由他的历代祖先的经验的结果来代替。”在继承知识的各条途径中,可以说阅读是一条主要途径。
实际上,在校学习时,仅仅依靠上课是无法理解全部知识的。可以说,学生时代的学习一天也离不开阅读,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要用书,离开书,离开阅读,学习就会十分困难。要知道,老师上完课就走了,而书籍却始终伴随着我们。
中学阶段是人生的黄金时代,要珍惜这无忧无虑、精力充沛的宝贵时光。要充分利用这一阶段多读点书,多继承点人类的宝贵知识财富,为一生的事业打下雄厚的基础。同时在阅读活动中增长起来的阅读能力,将为一生中不断地自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要不断改进阅读的基本条件
阅读需要哪些条件呢?
(1)要掌握常用的字、词、句、段、篇的基本知识
阅读就是要通过与字、词、句、段、篇打交道,从中获取知识,如果不掌握这些知识,那么,阅读就变成看“天书”了。
中学生如能掌握5000个字,阅读一般文章就问题不大了。有的学生之所以阅读能力差,就是因为没掌握足够数量的字、词(主要是实词)和词组的表达概念,而概念是思维的“细胞”。句是用词按一定的语法规律联结而成的语言单位,一般用来表达判断,表达相对完整的思想。对句的理解不单要求掌握词义,还要求掌握语法。没有语言,思维就不存在了,由此可见,阅读的重重困难,往往是由不识字词,看不懂句子的意思带来的。因此认真学好语文,在阅读中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语言知识是十分重要的。
科学家用他们的亲身体会,明确地指出了学好语文的重要性。
有一位数学家说:“很难想象一个文理不通、错字连篇的人,能把逻辑严谨的数学内涵表达出来。”著名数学家苏步青说:“我从小打好的语文基础,对我学习其他学科提供了很大的方便。我还觉得学好语文对训练一个人的思维很有帮助,可以使思想更有条理。这些,对我后来学好数学都有很大好处。”人们赞誉苏步青为“数学诗人”。
(2)要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
不掌握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就会给阅读带来很多不方便,甚至困难重重。有人说,到了21世纪,如果不懂生物化学,不懂生态学,可能连报纸都看不懂。现在报上经常出现“生态平衡”、“生态系统”、“遗传工程”、“基因”等专用名词,不少人似懂非懂,就是因为缺乏高中生物的基础知识。可见,要想在现代化社会里提高阅读能力,必须尽快掌握基本的科学文化知识才行。
(3)要会用工具书
在阅读时难免有些字不认识,也有的一时想不起来,这时,如果手头有《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和《汉语成语词典》等工具书,就可以及时地查一下,以扫除阅读中的障碍。当然,根据阅读的需要,准备一些相应的参考书籍,准备随时查找也是必要的。
如果工具书齐备,查找熟练,阅读起来就会顺利得多。当然,通过查找工具书,又可以使自己的知识进一步丰富起来。
(二)要有目的,有计划地读书
面对浩瀚的书海,如果读书没有目的和计划,将会无所适从。
中学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课堂上度过的,每天又要完成当天的学习任务,因此,可供阅读的时间,尤其是课外阅读的时间并不多,如果读书再没有目的和计划,就会使宝贵的阅读时间得不到充分地有价值地利用。
中学生的阅读应以达到这样的目的为出发点:
有利于基础知识的学习,有利于发挥自己的特长,有利于弥补自己的弱点,有利于阅读能力的提高。
安排阅读计划时要注意:
围绕课本阅读一些有关的课外书。例如,读一些与课内学习有关的科技史,人物传记,这样有助于提高课内学习的兴趣,充实课内学习的内容,使思维更加活跃。
围绕自己的爱好或特点读一些有关的课外读物,一个爱好理科的学生,可以定期到阅览室读有关的报纸杂志,一个喜欢文科的学生,可以定期去读各种文学刊物,也可以利用假期阅读文学名著。
至于课外书的选择,可以请教老师,请教高年级的优秀生或同班的同学,也可以请教家长。把他们的好经验学过来,实在是一种省时间的好办法,选好一本书,就可以用较少的时间得到较大的收获。
书选好了,再把读书的时间分配好,不仅可以提高读书的效率,也不至于冲击课内的学习。长期坚持下去,学习中的弱点就可以得到弥补,个人的特长就可以得到发展,既促进了课内的学习,又丰富了课外的精神生活。
不少学生读书缺乏目的和计划,一昧地从兴趣出发,常常看一些侦探小说、武侠小说,达到了爱不释手的地步,为看这些书而开夜车,不完成作业,结果严重干扰和影响了课内的学习,这是一种不好的读书倾向。
(三)要处理好博览和精读的关系
博览就是广泛地看书,目的是针对书的内容作一般了解,以发现书内精华的部分和急需的知识。广泛阅读可以博采众长,正如鲁迅所说:“如果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
博览就是观大略,在短时间内阅读大量书籍,为精读创造条件。观大略的方法是:看目录,从目录中发现有用的内容,再翻阅有关部分,到书店选书就是用这种办法;看内容提示,看书的开头几段和结尾几段,以掌握书的大概内容;也可以用快速阅读法,就是用较快速度读一遍,了解大致的内容。
在博览的基础上,在同类的书中选出一本最好的进行精读。精读之后再阅读同类的其他书籍。精读时,要“细嚼慢咽”,要多动脑筋,要反反复复地读,还要认真做读书笔记。
数学家张广厚在谈起学习一本数学小册子时说:“这篇论文一共20多面,我反反复复地念了半年多,因为老用手摸这几页,白白的书边上,留下了一条明显的黑线。这样反复学习,对我们研究工作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我的爱人说:‘这哪叫念书啊!简直和吃书一样。’”
精读过的书,要做到:一懂,就是对书的基本内容要达到理解的程度;二记,就是要记住所理解的内容;三会,就是会运用这些理解了的知识;四熟,就是能熟练地将从书本内学到的知识表达出来或运用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中学是基础教育,是打基础的阶段,因此要把精读的目标指向教科书和主要参考书。
(四)要勤于思考
爱因斯坦说:“在所阅读的书本中找出可以把自己引向深处的东西,把其他一切统统抛掉,就是抛掉使头脑负担过重和会把自己诱离要求的一切。”就是说,阅读时要抓住书中的精髓,实现由浅入深的转化。
英国诗人柯勒律曾把读者分为四类:第一类好比计时的沙漏漏沙,注进去,漏出来,到头来一点痕迹也没有留下;第二类好像海绵,什么都吸收,挤一挤,流出来的东西原封不动,甚至还脏了些;第三类像滤豆浆的布袋,豆浆都流了,留下的只是豆渣;第四类像开掘宝石的苦工,把矿渣甩一边,只要纯净的宝石。这段话的意思是说,阅读时,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华罗庚说:“高中程度的同志可以回想一下过去学过的小学算术、初中代数在脑子里还有那么多吗?没有那么多了。因为我们理解了,会运用了,这就是说书变薄了。”这段话的意思是说,阅读时要实现由多而杂到少而精的转化。
综上所述,阅读时,要竭尽全力,力求做到“留下宝石”,“引向深处”和“把书读薄”,为此,就要勤于思考。
具体说要做到以下几点:
(1)力求理解
读书应当边读边想,力求理解,弄懂书中所说的中心思想和基本原理,阅读时,应当每看一段就想一想,把道理弄懂;在全文读完之后,再串起来看一看,想一想,找到各段之间的联系,以便从整体上理解一篇文章,一节课文或一章内容。
(2)理清思路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文章有思路,遵路识斯真。”意思是每一篇文章都体现着作者的思路,遵循这一思路阅读,才能理解文章的实质。可见理清思路对阅读多么重要。
在阅读自然科学著作时,对书上提出的原理、规律、定律、公式,不仅要理解结论,尤其要理清文章的思路,看看这些结论是怎么推导出来的。李政道博士说:“当读完一段之后,就应当把书合上,自己把思路走一下,如果走不出来,再去看书,想想自己为什么走不出来,别人为什么走通了。”阅读时,只记现成结论,而不考虑这些结论是怎么得出来的,那么思维能力就很难在阅读中提高。
(3)要能提出问题
阅读中发现的问题一般有两类:一类是根据自己所具备的知识,认为书中的一些见解不正确、不完整,提出异义或补充;一类是因为自己具备的知识还不够,因而有不懂的问题。中学生随着知识水平和能力的提高,阅读时发现第一类问题会逐渐增多,而第二类问题会慢慢减少。
一旦发现问题,再深入阅读有关书籍,并且深入思考,收获会更大,还有可能发现新的知识,获得新的见解。
(4)要独立回忆,学会准确表达
阅读后,要通过回忆再检查一下阅读的效果。对已经理解的内容要善于用简练的语言表达出来,写在读书笔记上,以备日后查用。钱伟长说过:“读一本书,只要清楚它的梗概,了解它的主要精神和主要问题,先把最重要的东西学到手,然后回顾一下,看自己解决一些什么问题,还有哪些没有解决?对一时无法解决的问题,最好用小本子记录下来,以便以后解决。”
(五)要记好阅读笔记
威廉·李卜克内西在《忆马克思》一文中说:“只要有一点可能,他任何时候总要工作的。就是去散步,他也要带一本笔记簿,并且时时在上面写点什么。”为了写《资本论》,仅在 1850年 8月至 1853年 6月,马克思就摘录了70个不同作者的著作,写了24本有关政治经济学的笔记。在写《资本论》的过程中,他摘录的书有1500多本,写的笔记至少有100多本。
马克思在笔记的封面上写明做笔记的时间和地点,编上笔记的序号,有的还加上标题……每本笔记都编有页码,为了日后查阅方便,很多笔记都做了目录和内容提要。
黑格尔读书学习,也有一个独特的习惯,就是把读过的书,按语言学、美学、几何学、心理学等分类,把它们放到贴有标签的文件夹里。这样,当需要什么材料时,随时可以拿到。这种习惯,他坚持了一生。
鲁迅写作《中国小说史略》光摘抄的卡片就有5000张。
(1)加深理解,巩固记忆
做笔记的过程,就是一个加深理解、加强记忆的过程。有人说:“眼看千遍,不如手抄一遍。”就是做最简单的摘录,也需要动动脑筋,以摘录最精彩的地方,至于写体会,那就更要动脑筋了。因此,有了“要做笔记”的愿望,必然会促使你专心阅读。再加上与书籍相比,笔记自然要简明、深刻和概括得多,不仅利于理解,也利于记忆。
(2)利于积累资料,使知识“外贮”
经过长期阅读之后,就可以通过笔记积累起符合自己需要的大量资料,弥补头脑记忆的不足。因为用头脑记忆,往往不够准确和持久,难免忘记、记错或记混。如把资料分门别类保管好,则可以长期为学习及以后所从事的工作服务,只要不丢,就没有“忘记”的问题,只要使用之前看一看,这些“外贮”的资料又可转为“内贮”的记忆,使知识的运用得心应手。保尔·拉法格在回忆马克思时说:“他有这么一种习惯,隔一些时候就要重读一次他的笔记和书中做上记号的地方,来巩固他非常强而且精确的记忆。”
不少中学生在阅读时,轻信自己的记忆力,懒得动笔,以致到需要运用阅读的收获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时,忘记得一干二净,感到很后悔。
还有的中学生笔记记了不少,但不知道定期分类、整理,不知道妥善保存,因此当需要运用时,又因太乱而难以查找,使笔记成了“死材料”。
一般精读的书,可用笔记本做笔记,而博览的书,可用活页纸做笔记,然后定期分类、整理。
如果在中学时代,就学会做读书笔记,学会积累和整理资料,那么,天长日久,不仅可以促进课内的学习,而且还能帮助学生学会一套阅读的方法,提高阅读的能力,这必将给走上工作岗位后的自学带来极大的好处。
展开全部
如何提高学习效率
一、学习问题自我评价
l.时间安排问题
学习不良者应该反省下列几个问题: (1)是否很少在学习前确定明确的目标,比如要在多少时间里完成多少内容。(2)学习是否常常没有固定的时间安排。(3)是否常拖延时间以至于作业都无法按时完成。(4)学习计划是否是从来都只能在开头的几天有效。(5)是否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学习上了。
2.注意力问题
(1)注意力完全集中的状态是否只能保持10至15分钟。(2)学习时,身旁是否常有小说、杂志等使我分心的东西。(3)学习时是否常有想入非非的体验。(4)是否常与人边聊天边学习。
3.学习兴趣问题
(1)是否一见书本头就发胀。(2)是否只喜欢文科,而不喜欢理科。(3)是否常需要强迫自己学习。(4)是否从未有意识地强化自己的学习行为。
4.学习方法问题
(1)是否经常采用题海战来提高解题能力。(2)是否经常采用机械记忆法。(3)是否从未向学习好的同学讨教过学习方法。(4)是否从不向老师请教问题。(5)是否很少主动钻研课外辅助读物。
二、自我改进法
1.SQ3R法
罗宾生(Robinson)提出的SQ3R法是提高学习效率的一种好方法。SQ3R是由Survey,Question,Read,Recite,Review几个单词的第一个字母缩写成的。
(1)概览(Survey):即概要性地阅读。当你要读一本书或一段文章时,你必须借助标题和副标题知道大概内容,还要抓住开头,结尾及段落问承上启下的句子。
(2)问题(Question):即在学习时找一找自己有哪些不懂的地力。如果是学习课文,预习中的提问可增加你在课堂上的参与意识。要是研究一个课题时你能带着问题去读有关资料,就能更有的放矢。
(3)阅读(Read)
(4)背诵(Recite):读了几段后,合上书想想究竟前面讲了些什么,可以用自己的语言做一些简单的读书摘要,从中找出关键的表达词语,采用精炼的语言把思想归纳成几点,这样做既有助于记忆、背诵或复述,又有助于提高表达能力,且使思维更有逻辑性。这种尝试背诵的方法比单纯重复多遍的阅读方法效果更好。
(5)复习(Review):复习的最主要作用是避免遗忘。一般来说,及时复习是最有效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复习可逐渐减少,但经常性地复习有助于使学习效果更巩固,所谓“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即是此意。
2.自我塑造法
(1)选择一个适当的目标。某些学生在接受长辈一顿训斥后,立即制定一个宏大的学习计划,其实这种计划十有八九是执行不下去的。我在学英语时,有一天忽然下决心要从阅读原版小说入手,结果我借了一世界名著《马丁.伊登》,并且向朋友宣布,我要花一个月时间啃下此书。结果呢,我连第一页都没能读完,因为里面的生词查不胜查。后来我选择了比较适中的学习目标,先从世界名著简写本入手,结果越读兴趣越浓,不再视英语为畏途了。
( 2)对症下药。如果你注意力不集中,那么你应分析不集中的原因。在寝室读书不集中,则应责令自己到教室里去读。如果读半小时后不集中,则应略为休息一下,或改变一下学习内容。如果原因是对读书不感兴趣,则首先努力去读自己有兴趣的书或改变单调枯燥的读书方法,将读书与工作、娱乐、陶冶性情结合起来,或给自己的学习以一定的奖励。坚持一段时间后,随着良好习惯的形成,学习兴趣就会逐渐浓厚。
三. 发现最佳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人分为“猫头鹰”与“白灵鸟”型。如巴尔扎克经常通宵达旦地工作。莫扎特的创作时间是在晚上,他的著名歌剧《唐璜》就是在一个夜里写成的。门捷列夫等科学家也都是在晚上工作的。与此相反,拿破仑则是从早晨3一4点就始了自己一天的工作。
最佳的记忆时间: 早晨和晚上临睡前是记忆效果最好的时间。因为早晨,大脑没有睡前学习材料的干扰临睡,不再受新学习的干扰。每天临睡前,把一天内学习的主要内容,象过电影一样在脑子里过一遍,这对记忆的巩固很好。晚上记的材料,第二天早晨再记一遍,效果会更好。
合理用脑: 合理用脑使大脑皮层的不同部位轮流兴奋和抑制,有助于增强记忆力,使人保持不疲劳的状态。长时间啃一门课不如不同课程交替学习的效果好。内容相似的课程不要挨着复习。平时我们在较多地复习文科内容后,应该用复习理科内容来调剂。(科学家做过实验,一个人右手疲劳的时候,一种办法是让两手都休息,另一种办法是在右手休息情况下,让左手适宜地活动,结果用第二种方法,右手握力恢复得较快。马克思喜欢在紧张阅读、写作的间隙,用解高等数学习题作为一种调剂)学习时用的是右半脑,听音乐、歌曲是用左半脑。左半脑兴奋几分钟、右脑就可休息一下。用音乐来调节,作到合理用脑,在世界各大学里已被广泛重视。
【黄磊】
我认为,要提高学习效率,首先便是提高上课的效率。记住,老师上课的细节千万不要漏掉,许多考试都在这些细节上会难倒你的,而这些细节往往是老师兴致所致,上课处于极好状态时,将大脑中的那些知识点下意识地说出来,且常常不书写在黑板上的。捕捉这些细节,往往会提高你上课的注意力及效率和知识面。利用好了课堂上45分钟,下去后无需过多时间就能熟练掌握,事半功倍,做题复习效率也极高;反之只能事倍功半,花去大量时间,还容易丢三落四,知识掌握不完全,不熟练,对做题和今后复习造成隐患。当然,我不是说整个听课和学习时间,神经都要绷得紧紧的,而是要紧跟老师的思路,抓住知识要点。不管是听课还是自习,都要一心一意。对于注意力极易分散的人,学习效率的提高就比较困难了。而且必须注意知识的前后承接,一旦前面掌握不好,容易造成恶性循环,所以学习效率高是建立在扎实的基础之上的。
高中阶段,过多的自学往往会使自己失去更多的东西,所以我不赞成高中过多的自学。当然更重要的是抓紧时间了。在学习时,如果能够只想到学习,并且比如做数学题只想到数学,而不想到物理、化学等就一定会对学习有帮助。但我更认为,学习效率是培养出来的,是后天的一种习惯。学习上的高效率是思路开阔,思维敏捷,有充分自信心的结果。
我从小就有这种习惯:在复习功课时,喜欢多看参考书,广纳各家思想,尤其象《中学生数理化》这样教做题思路、方法的杂志,我都是十分注重的。因此,很长时间的积累之后,我的学习视野开阔了,思路多样了,思维敏捷了,于是对学习起了个极大的促进作用,学习效率自然提高,学习时兴趣增加,专心程度自然也增加,学习效率自然又更进一步提高。这样的良性循环对自己来说,当然越来越有利了,学习当然不再成为负担,而是兴趣和乐趣了。
评:黄磊同学实际上强调的是"专心"和"兴趣"对学习效率的主导作用。大家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对"专心学习"想必都会有较为深刻的认识。
【李渝】
如何提高学习效率?这是我特别需要强调说明的一个问题,它也是能不能学好知识的关键。效率指对时间的利用率,学习效率高的人不会让每一分钟闲过,不会总犹犹豫豫:这道题该不该做?这个难点该不该问?这个知识讲过没有?讲了就看,没讲又怎么办?由此学习效率的高低是显而易见的。
大家同在一个屋檐下学习,都坐在书桌前,可是有的同学专心致志、全神贯注、笔耕不辍,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问题,攻破了一个又一个的难点。还有的同学坐着、东找一本书做做,碰了钉子又换另一本书做,再咬着笔头发发愣,看看表还有多久下课。或许这些都是无意识的,可是仔细想想,难道不曾发生过吗?这样的学习效率只会受到时间的嘲讽。显然,只有效率高,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的东西,才会有更多的思考去认识和理解问题。怎么才能提高学习效率呢?我想至少应该做到这样两方面的内容:
第一、要精神高度集中,这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前提条件,学习的时候就应该全神贯注、心无杂念,不要一边看书,一边想着球赛的战况,想着午饭吃什么,想着笔尖是不是歪的。时间飞逝而过,发会儿愣、看会儿书是很容易骗过自己的,可当下课后翻翻书、看看本子,反而纳闷了:怎么看了半天一无所获呢?所以要把精力集中在本上、书上、笔上,全身心地投入进去。
第二、就是要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更好地利用时间,更大地提高学习效率。怎样才是好的学习习惯呢?这是因人而异的。总之,所有对学习有利的习惯,就是好习惯。
这里我有一些学习习惯可以参考给大家:
1、 英语每天必练、必读,而且一定要读出声来,多读才能有好的语感。
2、 对物理化学的常规题要做出速度来,不妨经常试试一个小时能做出多少题来。
3、 数学的计算是难免出错的,刻意地找一些烦琐的计算来锻炼耐心与能力。
4、 对整套的题不要舍这去那的,拿出表来,两个小时内完成。认真对待之,如考试一般核对计分总结,会有很大的收获的。
5、 习惯于请教老师,与同学砌磋,这是提高水平的好方法,但一定要三思之后。
三思是有含义的,一个问题琢磨不透,可暂时放一段时间,学习其它内容,也许回过头来便迎刃而解了。这就是"触类旁通"的道理。如再不明白,就去请教,这样印象才会深刻。诸如此类的学习方法还有很多,同学们可自己探索。提高学习效率是每个好学生都应时刻铭记的。
评:踏实的学习习惯,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途径。有的同学东一榔头,西一棒槌,没有条理,只会愈加浮躁。在自我的学习中,建立一种"秩序",是很有必要的。
【卢树】
怎样提高学习效率呢?
要提高学习效率,首先要搞清自己的生理规律和有关外因,合理地安排学习的时间、地点和内容。拿我来说,早晨适合记忆,背诵,下午适合理解疑难问题,晚上适合巩固知识和进行联想式复习。一天之中,有三个睡眠高峰:一、上午九点,正是课间操时间,我有来闭目养神;二、下午一点,正好睡;三、晚上十点多,上床休息。我平时不在家复习功课,家中太吵,家里人有他们说话做事的自由,不能为你一个人的学习限制别人的自由。教室里学习气氛好,我可以迅速进入角色。有时,我去学校附近幽静的山林,大声朗读英语或者诗词,或者拉一个同伴互相问有关内容。既不被人干扰也不干扰别人。
要提高学习效率,要切记"张弛结合","不会休息的人就不会学习",一定要保证睡眠充足,也别忘了体育运动。高三时也许抽不出整天的时间来锻炼,那就抓紧零碎的时间。比如,跑步上学或回家;课间跳绳、踢毽子;体育课上打乒乓……这样锻炼了体魄,不至于因为感冒、发烧等小病耽误学习,同时放松了神经,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
要提高学习效率,可以在独自钻研之余请教师友,共同探讨。"只学不问,不是学问。"在阐述自己见解的过程中,你可进一步理清思路,修补漏洞;在倾听别人的过程中,不仅可学到"死"的方法,还可启发"活"的思路,想出更高明的招儿。回忆高三,和同学、老师之间的探讨,曾给孤军奋进的学习生活带来多少情趣!
要提高学习效率,有时也需要一点"好读书,不求甚解"的观念,不去钻牛角尖,死胡同。特别是英语、语文,有些"只能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更忌生搬硬套,死纠不放,浪费时间和精力。
要提高学习效率、在平时做作业时也要自己规定一定的时间限制,尤其是考试时感觉时间紧张、不够用的同学,平常就要训练自己,加快做题速度。
评:卢树同学的"不求甚解"观点,是有关学习效率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学习中,我们千万不要死钻"牛角尖"。有的同学为了弄懂一个定理的来龙去脉,广泛查阅各种资料,有的同学则非要对某一原理提出质疑,甚至想方设法力求推翻它。切记:这种探求精神是对的,但对于面临高考的中学生来说,无疑是"不知轻重缓急"的做法,白白耽误了宝贵的学习时间。做人必须"务实"一些。
【王瑜】
如何提高学习效率呢?我有以下几点建议:
1、不妨给自己定一些时间限制。连续长时间的学习很容易使自己产生厌烦情绪,这时可以把功课分成若干个部分,把每一部分限定时间,例如一小时内完成这份练习、八点以前做完那份测试等等,这样不仅有助于提高效率,还不会产生疲劳感。如果可能的话,逐步缩短所用的时间,不久你就会发现,以前一小时都完不成的作业,现在四十分钟就完成了。
2、不要在学习的同时干其他事或想其他事。一心不能二用的道理谁都明白,可还是有许多同学在边学习边听音乐。或许你会说听音乐是放松神经的好办法,那么你尽可以专心的学习一小时后全身放松地听一刻钟音乐,这样比带着耳机做功课的效果好多了。
3、不要整个晚上都复习同一门功课。我以前也曾经常用一个晚上来看数学或物理,实践证明,这样做非但容易疲劳,而且效果也很差。后来我在每晚安排复习两三门功课,情况要好多了。
除了十分重要的内容以外,课堂上不必记很详细的笔记。如果课堂上忙于记笔记,听课的效率一定不高,况且你也不能保证课后一定会去看笔记。课堂上所做的主要工作应当是把老师的讲课消化吸收,适当做一些简要的笔记即可。
【夏 宇】
学习效率这东西,我也曾和很多人谈起过。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情况:某同学学习极其用功,在学校学,回家也学,不时还熬熬夜,题做得数不胜数,但成绩却总上不去其实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也是十分着急的,本来,有付出就应该有回报,而且,付出的多就应该回报很多,这是天经地义的事。但实际的情况却并非如此,这里边就存在一个效率的问题。效率指什么呢?好比学一样东西,有人练十次就会了,而有人则需练一百次,这其中就存在一个效率的问题。
如何提高学习效率呢?我认为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劳逸结合。学习效率的提高最需要的是清醒敏捷的头脑,所以适当的休息,娱乐不仅仅是有好处的,更是必要的,是提高各项学习效率的基础。那么上课时的听课效率如何提高呢?以我的经历来看,课前要有一定的预习,这是必要的,不过我的预习比较粗略,无非是走马观花地看一下课本,这样课本上讲的内容、重点大致在心里有个谱了,听起课来就比较有针对性。预习时,我们不必搞得太细,如果过细一是浪费时间,二是上课时未免会有些松懈,有时反而忽略了最有用的东西。上课时认真听课当然是必须的,但就象我以前一个老师讲的,任何人也无法集中精力一节课,就是说,连续四十多分钟集中精神不走神,是不太可能的,所以上课期间也有一个时间分配的问题,老师讲有些很熟悉的东西时,可以适当地放松一下。另外,记笔记有时也会妨碍课堂听课效率,有时一节课就忙着抄笔记了,这样做,有时会忽略一些很重要的东西,但这并不等于说可以不抄笔记,不抄笔记是不行的,人人都会遗忘,有了笔记,复习时才有基础,有时老师讲得很多,在黑板上记得也很多,但并不需要全记,书上有的东西当然不要记,要记一些书上没有的定理定律,典型例题与典型解法,这些才是真正有价值去记的东西。否则见啥记啥,势必影响课上听课的效率,得不偿失。
作题的效率如何提高呢?最重要的是选"好题",千万不能见题就作,不分青红皂白,那样的话往往会事倍功半。题都是围绕着知识点进行的,而且很多题是相当类似的,首先选择想要得到强化的知识点,然后围绕这个知识点来选择题目,题并不需要多,类似的题只要一个就足够,选好题后就可以认真地去做了。作题效率的提高,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作题之后的过程,对于做错的题,应当认真思考错误的原因,是知识点掌握不清还是因为马虎大意,分析过之后再做一遍以加深印象,这样作题效率就会高得多。
评:夏宇同学对于听课和做题的建议,实际上反应了提高学习效率的一个重要方法--"把劲儿使在刀刃上",即合理分配时间,听课、记笔记应抓住重点,做习题应抓住典型,这就是学习中的"事半功倍"。
【肖丽】
提高学习效率就是提高成绩的关键。前面说到安排复习计划,其实就是提高学习效率很重要的一点。合理地安排好时间,大脑可以随时得以调整,最大限度地调动起积极性,比如说一个上午的时间全用来做英语的话,大脑最后势必会疲惫不堪。这时若是很及时地改为做数学的话,对大脑是一种新的刺激,不但可以保持同样高的效率,也是另一种形式的休息。良好的睡眠、经常的体育锻炼同样为保持充沛的精力,这对提高学习效率起着重要的作用。
高三一年,我有一个很深的体会,每个人都有着很大的潜力,关键是要战胜自己惰性。比如老师发下来一份很难的试卷,不要求当堂上交的话,这时一定有同学已做好了思想准备,白天做不完,晚上就熬一会儿夜。反正题目很难自然要多花一点时间,疏不知一旦产生了这种念头大脑就在不自觉中懈怠下来了,结果这份题果真花了很长时间才完成。而若是在一次意义很大的考试中来做这份题的话,我想大多数人是能按时完成的。因为这时的大脑是处在高度兴奋中,答题时调动了自己最大限度的能力,我想,这其中的对比就体现了惰性这个问题。一些同学学习很辛苦,却收效并不显著,或许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吧。
评:克服惰性是挖掘个人潜力的关键。正如肖丽同学的建议,在主观上为自己限制时间,把每一份练习试卷都当作高考,是很有必要的做法。建议做题一向比较慢的同学,在答卷时保持这种带有高考现场感的"满负荷"状态,你会对自己的潜能有新的认识,而且会发现自己的学习时间在"增多"。
【闫子波】
我认为学习应该看重于学习效率,而不在于时间,这一点对于高三的学生来说尤其重要。
人的大脑就象一台机器,如果让一台机器长时间地工作,它的工作效率就会越来越低。同样,如果一个人长时间使用大脑而不让它休息,它的效率也会降低。最后,你用两个小时学的东西,不如大脑兴奋时半小时所学的东西多。
讲到这里,大家也许会问如何提高效率,其实提高学习效率的方法很多,它是需要各个方面共同作用,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让大脑有充分的时间休息,这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必要前提,大脑如没有充分的休息,它的内部细胞往往部分地处于半睡眠状态,而不能活跃起来,为了使大脑充分活跃起来,达到兴奋状态,必需要有充分休息的时间,否则,要想提高学习效率,只是一句空话。
如果一个人长时间工作于一件事上,往往易于疲劳,而当换上一件新事物时,他马上会产生浓厚的兴趣,也许这就是人们常说?quot;喜新厌旧"的坏习惯。人的大脑有同样的坏毛病。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首先要了解到这一点。在长时间学习某科目后,要适当换一下课程,改变一下自己的思维方式,这对提高学习效率是大有益处的。例如,在你做了很长时间的数学题后,何不学习一下英语,背些单词,变抽象的数学思维为记忆思维,这往往会收到良好的效果。但这里所说的"科目更换"不是那种频繁地交换,频繁地交换学习科目,实际上是浪费时间,根本学不到东西。有时也常常会出现这种情况,在你更换科目后,仍然感觉自己的大脑达不到兴奋状态,这时我认为你的大脑确实累了,应该让它临时地休息一下。
【张帆】
高中三年转瞬即逝,升学竞争激烈,学习压力很大,许多同学会感到时间不够用。"抓紧时间"成了教师、父母督促我们学习的口头禅。时间确实必须抓紧,其中的道理无庸赘述,但我觉得更应引起我们注意的,是如何发挥单位时间内的学习效率。
要提高学习效率,首先一条,就是要学会管制自己的意志。无论是听课还是阅读,都要集中自己的注意力,不让各种杂念来扰乱自己的思想感情,认真进行思考。我家对门就是歌舞厅,一到夜晚,管弦之声不绝于耳,父母很担心这会影响到我的学习。但我只要往书桌前一坐,对各种喧嚣之声就可充耳不闻。有的同学上课不注意听讲,课余花了几倍的时间来理解、消化;有的同学自习时心猿意马,几小时过去了,却不知究竟有什么收获,对于这些同学来说,要把学习搞好,首先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学习时一定要专心致志,要全身心投入,专心致志地学习两个小时,比有时漫不经心地学习四小时的效果还显著。
其次,要特别注意提高做题的速度,锻炼思维的敏捷性。这既是为了提高学习效率,也是高考实践的需要。要分秒必争,能够两个小时做完的题目决不拖到三个小时,宁可把节余下来的一个小时用于休息、娱乐,也不要养成拖拉、疲沓的坏习惯,我在高中准备参加数学竞赛时,自己找了大量的习题做,每次做完,都在练习本上记下花费的时间,其目的是为了检验自己的熟练程度,训练自己以适应正式竞赛的时间要求,我参加全国数学冬令营第一天的竞赛,4个半小时的题量,只用了一个多小时就完成了,这就是平时练习时特别注意培养思维敏捷性的结果。我们知道,每次高考时,总有考生感到时间不够用,因此,加强解题速度方面的训练就显得很有必要。
还有,学习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不要搞简单的重复、不要把大量的时间用在做简单的习题上,不要搞所谓的"题海战术",而应抓住重点、难点、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正确认识记忆与遗忘的规律,也是提高学习效率的一个重要途径。高中阶段,英语单词、古代汉语、数理化公式、定理等等,很多东西都需要熟记。有些同学老喊"记不住",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不懂得记忆的规律与方法。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识记(记忆)分无意识记与有意识记两种,对于系统的知识,特别是系统的科学知识,决不是单凭"无意识记"就能掌握的。在事前有明确的目的,并在进行中作出积极的努力,才是"有意识记"。也就是说,集中注意地、自觉地和积极思考着阅读两遍课文,比漫不经心地读十遍课文还记得多。识记不能一劳永逸,巩固识记的基本条件是复习。需要懂得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在识记之后,遗忘一开始是很快的,后来速度就放慢了。经验表明,熟记一种材料之后,在前五天忘的量比后五天必定要大。根据这一规律,我们完全可以与遗忘作斗争。即复习次数应先多后少,这样,事半功倍。好比面对一个堤坝,我们应该在它发生渗漏时,及时加固,而不要等它崩塌之后再来重建。要预防遗忘,只要粗略地复习就够了,但要恢复已经遗忘的记忆,就需要花很多的工夫。
在学习上,还要注意避免记忆上的干涉作用。如刚学完历史,不休息又去学语文,语文对刚刚学的历史,会产生记忆上的干涉作用。因此,针对这种情况,第一是最好在时间上把两种内容近似的学科错开,第二是不能错开时,最好在中间安排一小段休息时间,往往有十分钟也就够了。这样做,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减轻大脑疲劳。
【张煜】
学习效率是决定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那么,我们如何提高自己学习效率呢?
第一点,要自信。很多的科学研究都证明,人的潜力是很大的,但大多数人并没有有效地开发这种潜力,这其中,人的自信力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无论何时何地,你做任何事情,有了这种自信力,你就有了一种必胜的信念,而且能使你很快就摆脱失败的阴影。相反,一个人如果失掉了自信,那他就会一事无成,而且很容易陷入永远的自卑之中。
提高学习效率的另一个重要的手段是学会用心。学习的过程,应当是用脑思考的过程,无论是用眼睛看,用口读,或者用手抄写,都是作为辅助用脑的手段,真正的关键还在于用脑子去想。举一个很浅显的例子,比如说记单词,如果你只是随意的浏览或漫无目的地抄写,也许要很多遍才能记住,而且不容易记牢,而如果你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运用联想的方法去记忆,往往可以记得很快,而且不容易遗忘。现在很多书上介绍的英语单词快速记忆的方法,也都是强调用脑筋联想的作用。可见,如果能做7到集中精力,发挥脑的潜力,一定可以大大提高学习的效果。
另一个影响到学习效率的重要因素是人的情绪。我想,每个人都曾经有过这样的体会,如果某一天,自己的精神饱满而且情绪高涨,那样在学习一样东西时就会感到很轻松,学的也很快,其实这正是我们的学习效率高的时候。因此,保持自我情绪的良好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当有较为开朗的心境,不要过多地去想那些不顺心的事,而且我们要以一种热情向上的乐观生活态度去对待周围的人和事,因为这样无论对别人还是对自己都是很有好处的。这样,我们就能在自己的周围营造一个十分轻松的氛围,学习起来也就感到格外的有精神。
【郑翔龙】
对于每一位考生来说,时间都是每天24小时,每年365天。而要在对大家都公平的时间里,榨取出更多的分数来,则要看朋友你是否会合理地利用时间了。
合理利用时间,首先要充分、合理的利用课堂上的时间。课堂45分钟,是老师灌输知识的时候,应该说是我们学习知识最容易、最高效的时候。古语说"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就是这个道理。这时候,应该做到分秒必争,寸时不让。成绩最好的同学,往往是上课最会听讲的同学。那种认为课内损失课外补,课上稀里糊涂,课后加班加点的做法,其实是最不名智的。具体地讲,合理利用课堂上的时间,就是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学到尽量多的知识。因此,一般的做法是课前预习,勾划出难点、疑点,做到心中有数;课上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善于思考,适当做笔记;课后适时作复习,温故知新。关于笔记,要依个人习惯而定,对基础较好的同学,完全可以不作笔记或只记难点。另外每天下课后,用2,3分钟回想一下这堂课到底学了些什么。长期坚持下去,必将收益无穷。
此为转帖,但是有用就行.
希望这些对你有用,祝你开心,我的朋友。
一、学习问题自我评价
l.时间安排问题
学习不良者应该反省下列几个问题: (1)是否很少在学习前确定明确的目标,比如要在多少时间里完成多少内容。(2)学习是否常常没有固定的时间安排。(3)是否常拖延时间以至于作业都无法按时完成。(4)学习计划是否是从来都只能在开头的几天有效。(5)是否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学习上了。
2.注意力问题
(1)注意力完全集中的状态是否只能保持10至15分钟。(2)学习时,身旁是否常有小说、杂志等使我分心的东西。(3)学习时是否常有想入非非的体验。(4)是否常与人边聊天边学习。
3.学习兴趣问题
(1)是否一见书本头就发胀。(2)是否只喜欢文科,而不喜欢理科。(3)是否常需要强迫自己学习。(4)是否从未有意识地强化自己的学习行为。
4.学习方法问题
(1)是否经常采用题海战来提高解题能力。(2)是否经常采用机械记忆法。(3)是否从未向学习好的同学讨教过学习方法。(4)是否从不向老师请教问题。(5)是否很少主动钻研课外辅助读物。
二、自我改进法
1.SQ3R法
罗宾生(Robinson)提出的SQ3R法是提高学习效率的一种好方法。SQ3R是由Survey,Question,Read,Recite,Review几个单词的第一个字母缩写成的。
(1)概览(Survey):即概要性地阅读。当你要读一本书或一段文章时,你必须借助标题和副标题知道大概内容,还要抓住开头,结尾及段落问承上启下的句子。
(2)问题(Question):即在学习时找一找自己有哪些不懂的地力。如果是学习课文,预习中的提问可增加你在课堂上的参与意识。要是研究一个课题时你能带着问题去读有关资料,就能更有的放矢。
(3)阅读(Read)
(4)背诵(Recite):读了几段后,合上书想想究竟前面讲了些什么,可以用自己的语言做一些简单的读书摘要,从中找出关键的表达词语,采用精炼的语言把思想归纳成几点,这样做既有助于记忆、背诵或复述,又有助于提高表达能力,且使思维更有逻辑性。这种尝试背诵的方法比单纯重复多遍的阅读方法效果更好。
(5)复习(Review):复习的最主要作用是避免遗忘。一般来说,及时复习是最有效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复习可逐渐减少,但经常性地复习有助于使学习效果更巩固,所谓“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即是此意。
2.自我塑造法
(1)选择一个适当的目标。某些学生在接受长辈一顿训斥后,立即制定一个宏大的学习计划,其实这种计划十有八九是执行不下去的。我在学英语时,有一天忽然下决心要从阅读原版小说入手,结果我借了一世界名著《马丁.伊登》,并且向朋友宣布,我要花一个月时间啃下此书。结果呢,我连第一页都没能读完,因为里面的生词查不胜查。后来我选择了比较适中的学习目标,先从世界名著简写本入手,结果越读兴趣越浓,不再视英语为畏途了。
( 2)对症下药。如果你注意力不集中,那么你应分析不集中的原因。在寝室读书不集中,则应责令自己到教室里去读。如果读半小时后不集中,则应略为休息一下,或改变一下学习内容。如果原因是对读书不感兴趣,则首先努力去读自己有兴趣的书或改变单调枯燥的读书方法,将读书与工作、娱乐、陶冶性情结合起来,或给自己的学习以一定的奖励。坚持一段时间后,随着良好习惯的形成,学习兴趣就会逐渐浓厚。
三. 发现最佳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人分为“猫头鹰”与“白灵鸟”型。如巴尔扎克经常通宵达旦地工作。莫扎特的创作时间是在晚上,他的著名歌剧《唐璜》就是在一个夜里写成的。门捷列夫等科学家也都是在晚上工作的。与此相反,拿破仑则是从早晨3一4点就始了自己一天的工作。
最佳的记忆时间: 早晨和晚上临睡前是记忆效果最好的时间。因为早晨,大脑没有睡前学习材料的干扰临睡,不再受新学习的干扰。每天临睡前,把一天内学习的主要内容,象过电影一样在脑子里过一遍,这对记忆的巩固很好。晚上记的材料,第二天早晨再记一遍,效果会更好。
合理用脑: 合理用脑使大脑皮层的不同部位轮流兴奋和抑制,有助于增强记忆力,使人保持不疲劳的状态。长时间啃一门课不如不同课程交替学习的效果好。内容相似的课程不要挨着复习。平时我们在较多地复习文科内容后,应该用复习理科内容来调剂。(科学家做过实验,一个人右手疲劳的时候,一种办法是让两手都休息,另一种办法是在右手休息情况下,让左手适宜地活动,结果用第二种方法,右手握力恢复得较快。马克思喜欢在紧张阅读、写作的间隙,用解高等数学习题作为一种调剂)学习时用的是右半脑,听音乐、歌曲是用左半脑。左半脑兴奋几分钟、右脑就可休息一下。用音乐来调节,作到合理用脑,在世界各大学里已被广泛重视。
【黄磊】
我认为,要提高学习效率,首先便是提高上课的效率。记住,老师上课的细节千万不要漏掉,许多考试都在这些细节上会难倒你的,而这些细节往往是老师兴致所致,上课处于极好状态时,将大脑中的那些知识点下意识地说出来,且常常不书写在黑板上的。捕捉这些细节,往往会提高你上课的注意力及效率和知识面。利用好了课堂上45分钟,下去后无需过多时间就能熟练掌握,事半功倍,做题复习效率也极高;反之只能事倍功半,花去大量时间,还容易丢三落四,知识掌握不完全,不熟练,对做题和今后复习造成隐患。当然,我不是说整个听课和学习时间,神经都要绷得紧紧的,而是要紧跟老师的思路,抓住知识要点。不管是听课还是自习,都要一心一意。对于注意力极易分散的人,学习效率的提高就比较困难了。而且必须注意知识的前后承接,一旦前面掌握不好,容易造成恶性循环,所以学习效率高是建立在扎实的基础之上的。
高中阶段,过多的自学往往会使自己失去更多的东西,所以我不赞成高中过多的自学。当然更重要的是抓紧时间了。在学习时,如果能够只想到学习,并且比如做数学题只想到数学,而不想到物理、化学等就一定会对学习有帮助。但我更认为,学习效率是培养出来的,是后天的一种习惯。学习上的高效率是思路开阔,思维敏捷,有充分自信心的结果。
我从小就有这种习惯:在复习功课时,喜欢多看参考书,广纳各家思想,尤其象《中学生数理化》这样教做题思路、方法的杂志,我都是十分注重的。因此,很长时间的积累之后,我的学习视野开阔了,思路多样了,思维敏捷了,于是对学习起了个极大的促进作用,学习效率自然提高,学习时兴趣增加,专心程度自然也增加,学习效率自然又更进一步提高。这样的良性循环对自己来说,当然越来越有利了,学习当然不再成为负担,而是兴趣和乐趣了。
评:黄磊同学实际上强调的是"专心"和"兴趣"对学习效率的主导作用。大家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对"专心学习"想必都会有较为深刻的认识。
【李渝】
如何提高学习效率?这是我特别需要强调说明的一个问题,它也是能不能学好知识的关键。效率指对时间的利用率,学习效率高的人不会让每一分钟闲过,不会总犹犹豫豫:这道题该不该做?这个难点该不该问?这个知识讲过没有?讲了就看,没讲又怎么办?由此学习效率的高低是显而易见的。
大家同在一个屋檐下学习,都坐在书桌前,可是有的同学专心致志、全神贯注、笔耕不辍,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问题,攻破了一个又一个的难点。还有的同学坐着、东找一本书做做,碰了钉子又换另一本书做,再咬着笔头发发愣,看看表还有多久下课。或许这些都是无意识的,可是仔细想想,难道不曾发生过吗?这样的学习效率只会受到时间的嘲讽。显然,只有效率高,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的东西,才会有更多的思考去认识和理解问题。怎么才能提高学习效率呢?我想至少应该做到这样两方面的内容:
第一、要精神高度集中,这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前提条件,学习的时候就应该全神贯注、心无杂念,不要一边看书,一边想着球赛的战况,想着午饭吃什么,想着笔尖是不是歪的。时间飞逝而过,发会儿愣、看会儿书是很容易骗过自己的,可当下课后翻翻书、看看本子,反而纳闷了:怎么看了半天一无所获呢?所以要把精力集中在本上、书上、笔上,全身心地投入进去。
第二、就是要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更好地利用时间,更大地提高学习效率。怎样才是好的学习习惯呢?这是因人而异的。总之,所有对学习有利的习惯,就是好习惯。
这里我有一些学习习惯可以参考给大家:
1、 英语每天必练、必读,而且一定要读出声来,多读才能有好的语感。
2、 对物理化学的常规题要做出速度来,不妨经常试试一个小时能做出多少题来。
3、 数学的计算是难免出错的,刻意地找一些烦琐的计算来锻炼耐心与能力。
4、 对整套的题不要舍这去那的,拿出表来,两个小时内完成。认真对待之,如考试一般核对计分总结,会有很大的收获的。
5、 习惯于请教老师,与同学砌磋,这是提高水平的好方法,但一定要三思之后。
三思是有含义的,一个问题琢磨不透,可暂时放一段时间,学习其它内容,也许回过头来便迎刃而解了。这就是"触类旁通"的道理。如再不明白,就去请教,这样印象才会深刻。诸如此类的学习方法还有很多,同学们可自己探索。提高学习效率是每个好学生都应时刻铭记的。
评:踏实的学习习惯,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途径。有的同学东一榔头,西一棒槌,没有条理,只会愈加浮躁。在自我的学习中,建立一种"秩序",是很有必要的。
【卢树】
怎样提高学习效率呢?
要提高学习效率,首先要搞清自己的生理规律和有关外因,合理地安排学习的时间、地点和内容。拿我来说,早晨适合记忆,背诵,下午适合理解疑难问题,晚上适合巩固知识和进行联想式复习。一天之中,有三个睡眠高峰:一、上午九点,正是课间操时间,我有来闭目养神;二、下午一点,正好睡;三、晚上十点多,上床休息。我平时不在家复习功课,家中太吵,家里人有他们说话做事的自由,不能为你一个人的学习限制别人的自由。教室里学习气氛好,我可以迅速进入角色。有时,我去学校附近幽静的山林,大声朗读英语或者诗词,或者拉一个同伴互相问有关内容。既不被人干扰也不干扰别人。
要提高学习效率,要切记"张弛结合","不会休息的人就不会学习",一定要保证睡眠充足,也别忘了体育运动。高三时也许抽不出整天的时间来锻炼,那就抓紧零碎的时间。比如,跑步上学或回家;课间跳绳、踢毽子;体育课上打乒乓……这样锻炼了体魄,不至于因为感冒、发烧等小病耽误学习,同时放松了神经,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
要提高学习效率,可以在独自钻研之余请教师友,共同探讨。"只学不问,不是学问。"在阐述自己见解的过程中,你可进一步理清思路,修补漏洞;在倾听别人的过程中,不仅可学到"死"的方法,还可启发"活"的思路,想出更高明的招儿。回忆高三,和同学、老师之间的探讨,曾给孤军奋进的学习生活带来多少情趣!
要提高学习效率,有时也需要一点"好读书,不求甚解"的观念,不去钻牛角尖,死胡同。特别是英语、语文,有些"只能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更忌生搬硬套,死纠不放,浪费时间和精力。
要提高学习效率、在平时做作业时也要自己规定一定的时间限制,尤其是考试时感觉时间紧张、不够用的同学,平常就要训练自己,加快做题速度。
评:卢树同学的"不求甚解"观点,是有关学习效率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学习中,我们千万不要死钻"牛角尖"。有的同学为了弄懂一个定理的来龙去脉,广泛查阅各种资料,有的同学则非要对某一原理提出质疑,甚至想方设法力求推翻它。切记:这种探求精神是对的,但对于面临高考的中学生来说,无疑是"不知轻重缓急"的做法,白白耽误了宝贵的学习时间。做人必须"务实"一些。
【王瑜】
如何提高学习效率呢?我有以下几点建议:
1、不妨给自己定一些时间限制。连续长时间的学习很容易使自己产生厌烦情绪,这时可以把功课分成若干个部分,把每一部分限定时间,例如一小时内完成这份练习、八点以前做完那份测试等等,这样不仅有助于提高效率,还不会产生疲劳感。如果可能的话,逐步缩短所用的时间,不久你就会发现,以前一小时都完不成的作业,现在四十分钟就完成了。
2、不要在学习的同时干其他事或想其他事。一心不能二用的道理谁都明白,可还是有许多同学在边学习边听音乐。或许你会说听音乐是放松神经的好办法,那么你尽可以专心的学习一小时后全身放松地听一刻钟音乐,这样比带着耳机做功课的效果好多了。
3、不要整个晚上都复习同一门功课。我以前也曾经常用一个晚上来看数学或物理,实践证明,这样做非但容易疲劳,而且效果也很差。后来我在每晚安排复习两三门功课,情况要好多了。
除了十分重要的内容以外,课堂上不必记很详细的笔记。如果课堂上忙于记笔记,听课的效率一定不高,况且你也不能保证课后一定会去看笔记。课堂上所做的主要工作应当是把老师的讲课消化吸收,适当做一些简要的笔记即可。
【夏 宇】
学习效率这东西,我也曾和很多人谈起过。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情况:某同学学习极其用功,在学校学,回家也学,不时还熬熬夜,题做得数不胜数,但成绩却总上不去其实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也是十分着急的,本来,有付出就应该有回报,而且,付出的多就应该回报很多,这是天经地义的事。但实际的情况却并非如此,这里边就存在一个效率的问题。效率指什么呢?好比学一样东西,有人练十次就会了,而有人则需练一百次,这其中就存在一个效率的问题。
如何提高学习效率呢?我认为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劳逸结合。学习效率的提高最需要的是清醒敏捷的头脑,所以适当的休息,娱乐不仅仅是有好处的,更是必要的,是提高各项学习效率的基础。那么上课时的听课效率如何提高呢?以我的经历来看,课前要有一定的预习,这是必要的,不过我的预习比较粗略,无非是走马观花地看一下课本,这样课本上讲的内容、重点大致在心里有个谱了,听起课来就比较有针对性。预习时,我们不必搞得太细,如果过细一是浪费时间,二是上课时未免会有些松懈,有时反而忽略了最有用的东西。上课时认真听课当然是必须的,但就象我以前一个老师讲的,任何人也无法集中精力一节课,就是说,连续四十多分钟集中精神不走神,是不太可能的,所以上课期间也有一个时间分配的问题,老师讲有些很熟悉的东西时,可以适当地放松一下。另外,记笔记有时也会妨碍课堂听课效率,有时一节课就忙着抄笔记了,这样做,有时会忽略一些很重要的东西,但这并不等于说可以不抄笔记,不抄笔记是不行的,人人都会遗忘,有了笔记,复习时才有基础,有时老师讲得很多,在黑板上记得也很多,但并不需要全记,书上有的东西当然不要记,要记一些书上没有的定理定律,典型例题与典型解法,这些才是真正有价值去记的东西。否则见啥记啥,势必影响课上听课的效率,得不偿失。
作题的效率如何提高呢?最重要的是选"好题",千万不能见题就作,不分青红皂白,那样的话往往会事倍功半。题都是围绕着知识点进行的,而且很多题是相当类似的,首先选择想要得到强化的知识点,然后围绕这个知识点来选择题目,题并不需要多,类似的题只要一个就足够,选好题后就可以认真地去做了。作题效率的提高,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作题之后的过程,对于做错的题,应当认真思考错误的原因,是知识点掌握不清还是因为马虎大意,分析过之后再做一遍以加深印象,这样作题效率就会高得多。
评:夏宇同学对于听课和做题的建议,实际上反应了提高学习效率的一个重要方法--"把劲儿使在刀刃上",即合理分配时间,听课、记笔记应抓住重点,做习题应抓住典型,这就是学习中的"事半功倍"。
【肖丽】
提高学习效率就是提高成绩的关键。前面说到安排复习计划,其实就是提高学习效率很重要的一点。合理地安排好时间,大脑可以随时得以调整,最大限度地调动起积极性,比如说一个上午的时间全用来做英语的话,大脑最后势必会疲惫不堪。这时若是很及时地改为做数学的话,对大脑是一种新的刺激,不但可以保持同样高的效率,也是另一种形式的休息。良好的睡眠、经常的体育锻炼同样为保持充沛的精力,这对提高学习效率起着重要的作用。
高三一年,我有一个很深的体会,每个人都有着很大的潜力,关键是要战胜自己惰性。比如老师发下来一份很难的试卷,不要求当堂上交的话,这时一定有同学已做好了思想准备,白天做不完,晚上就熬一会儿夜。反正题目很难自然要多花一点时间,疏不知一旦产生了这种念头大脑就在不自觉中懈怠下来了,结果这份题果真花了很长时间才完成。而若是在一次意义很大的考试中来做这份题的话,我想大多数人是能按时完成的。因为这时的大脑是处在高度兴奋中,答题时调动了自己最大限度的能力,我想,这其中的对比就体现了惰性这个问题。一些同学学习很辛苦,却收效并不显著,或许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吧。
评:克服惰性是挖掘个人潜力的关键。正如肖丽同学的建议,在主观上为自己限制时间,把每一份练习试卷都当作高考,是很有必要的做法。建议做题一向比较慢的同学,在答卷时保持这种带有高考现场感的"满负荷"状态,你会对自己的潜能有新的认识,而且会发现自己的学习时间在"增多"。
【闫子波】
我认为学习应该看重于学习效率,而不在于时间,这一点对于高三的学生来说尤其重要。
人的大脑就象一台机器,如果让一台机器长时间地工作,它的工作效率就会越来越低。同样,如果一个人长时间使用大脑而不让它休息,它的效率也会降低。最后,你用两个小时学的东西,不如大脑兴奋时半小时所学的东西多。
讲到这里,大家也许会问如何提高效率,其实提高学习效率的方法很多,它是需要各个方面共同作用,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让大脑有充分的时间休息,这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必要前提,大脑如没有充分的休息,它的内部细胞往往部分地处于半睡眠状态,而不能活跃起来,为了使大脑充分活跃起来,达到兴奋状态,必需要有充分休息的时间,否则,要想提高学习效率,只是一句空话。
如果一个人长时间工作于一件事上,往往易于疲劳,而当换上一件新事物时,他马上会产生浓厚的兴趣,也许这就是人们常说?quot;喜新厌旧"的坏习惯。人的大脑有同样的坏毛病。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首先要了解到这一点。在长时间学习某科目后,要适当换一下课程,改变一下自己的思维方式,这对提高学习效率是大有益处的。例如,在你做了很长时间的数学题后,何不学习一下英语,背些单词,变抽象的数学思维为记忆思维,这往往会收到良好的效果。但这里所说的"科目更换"不是那种频繁地交换,频繁地交换学习科目,实际上是浪费时间,根本学不到东西。有时也常常会出现这种情况,在你更换科目后,仍然感觉自己的大脑达不到兴奋状态,这时我认为你的大脑确实累了,应该让它临时地休息一下。
【张帆】
高中三年转瞬即逝,升学竞争激烈,学习压力很大,许多同学会感到时间不够用。"抓紧时间"成了教师、父母督促我们学习的口头禅。时间确实必须抓紧,其中的道理无庸赘述,但我觉得更应引起我们注意的,是如何发挥单位时间内的学习效率。
要提高学习效率,首先一条,就是要学会管制自己的意志。无论是听课还是阅读,都要集中自己的注意力,不让各种杂念来扰乱自己的思想感情,认真进行思考。我家对门就是歌舞厅,一到夜晚,管弦之声不绝于耳,父母很担心这会影响到我的学习。但我只要往书桌前一坐,对各种喧嚣之声就可充耳不闻。有的同学上课不注意听讲,课余花了几倍的时间来理解、消化;有的同学自习时心猿意马,几小时过去了,却不知究竟有什么收获,对于这些同学来说,要把学习搞好,首先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学习时一定要专心致志,要全身心投入,专心致志地学习两个小时,比有时漫不经心地学习四小时的效果还显著。
其次,要特别注意提高做题的速度,锻炼思维的敏捷性。这既是为了提高学习效率,也是高考实践的需要。要分秒必争,能够两个小时做完的题目决不拖到三个小时,宁可把节余下来的一个小时用于休息、娱乐,也不要养成拖拉、疲沓的坏习惯,我在高中准备参加数学竞赛时,自己找了大量的习题做,每次做完,都在练习本上记下花费的时间,其目的是为了检验自己的熟练程度,训练自己以适应正式竞赛的时间要求,我参加全国数学冬令营第一天的竞赛,4个半小时的题量,只用了一个多小时就完成了,这就是平时练习时特别注意培养思维敏捷性的结果。我们知道,每次高考时,总有考生感到时间不够用,因此,加强解题速度方面的训练就显得很有必要。
还有,学习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不要搞简单的重复、不要把大量的时间用在做简单的习题上,不要搞所谓的"题海战术",而应抓住重点、难点、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正确认识记忆与遗忘的规律,也是提高学习效率的一个重要途径。高中阶段,英语单词、古代汉语、数理化公式、定理等等,很多东西都需要熟记。有些同学老喊"记不住",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不懂得记忆的规律与方法。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识记(记忆)分无意识记与有意识记两种,对于系统的知识,特别是系统的科学知识,决不是单凭"无意识记"就能掌握的。在事前有明确的目的,并在进行中作出积极的努力,才是"有意识记"。也就是说,集中注意地、自觉地和积极思考着阅读两遍课文,比漫不经心地读十遍课文还记得多。识记不能一劳永逸,巩固识记的基本条件是复习。需要懂得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在识记之后,遗忘一开始是很快的,后来速度就放慢了。经验表明,熟记一种材料之后,在前五天忘的量比后五天必定要大。根据这一规律,我们完全可以与遗忘作斗争。即复习次数应先多后少,这样,事半功倍。好比面对一个堤坝,我们应该在它发生渗漏时,及时加固,而不要等它崩塌之后再来重建。要预防遗忘,只要粗略地复习就够了,但要恢复已经遗忘的记忆,就需要花很多的工夫。
在学习上,还要注意避免记忆上的干涉作用。如刚学完历史,不休息又去学语文,语文对刚刚学的历史,会产生记忆上的干涉作用。因此,针对这种情况,第一是最好在时间上把两种内容近似的学科错开,第二是不能错开时,最好在中间安排一小段休息时间,往往有十分钟也就够了。这样做,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减轻大脑疲劳。
【张煜】
学习效率是决定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那么,我们如何提高自己学习效率呢?
第一点,要自信。很多的科学研究都证明,人的潜力是很大的,但大多数人并没有有效地开发这种潜力,这其中,人的自信力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无论何时何地,你做任何事情,有了这种自信力,你就有了一种必胜的信念,而且能使你很快就摆脱失败的阴影。相反,一个人如果失掉了自信,那他就会一事无成,而且很容易陷入永远的自卑之中。
提高学习效率的另一个重要的手段是学会用心。学习的过程,应当是用脑思考的过程,无论是用眼睛看,用口读,或者用手抄写,都是作为辅助用脑的手段,真正的关键还在于用脑子去想。举一个很浅显的例子,比如说记单词,如果你只是随意的浏览或漫无目的地抄写,也许要很多遍才能记住,而且不容易记牢,而如果你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运用联想的方法去记忆,往往可以记得很快,而且不容易遗忘。现在很多书上介绍的英语单词快速记忆的方法,也都是强调用脑筋联想的作用。可见,如果能做7到集中精力,发挥脑的潜力,一定可以大大提高学习的效果。
另一个影响到学习效率的重要因素是人的情绪。我想,每个人都曾经有过这样的体会,如果某一天,自己的精神饱满而且情绪高涨,那样在学习一样东西时就会感到很轻松,学的也很快,其实这正是我们的学习效率高的时候。因此,保持自我情绪的良好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当有较为开朗的心境,不要过多地去想那些不顺心的事,而且我们要以一种热情向上的乐观生活态度去对待周围的人和事,因为这样无论对别人还是对自己都是很有好处的。这样,我们就能在自己的周围营造一个十分轻松的氛围,学习起来也就感到格外的有精神。
【郑翔龙】
对于每一位考生来说,时间都是每天24小时,每年365天。而要在对大家都公平的时间里,榨取出更多的分数来,则要看朋友你是否会合理地利用时间了。
合理利用时间,首先要充分、合理的利用课堂上的时间。课堂45分钟,是老师灌输知识的时候,应该说是我们学习知识最容易、最高效的时候。古语说"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就是这个道理。这时候,应该做到分秒必争,寸时不让。成绩最好的同学,往往是上课最会听讲的同学。那种认为课内损失课外补,课上稀里糊涂,课后加班加点的做法,其实是最不名智的。具体地讲,合理利用课堂上的时间,就是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学到尽量多的知识。因此,一般的做法是课前预习,勾划出难点、疑点,做到心中有数;课上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善于思考,适当做笔记;课后适时作复习,温故知新。关于笔记,要依个人习惯而定,对基础较好的同学,完全可以不作笔记或只记难点。另外每天下课后,用2,3分钟回想一下这堂课到底学了些什么。长期坚持下去,必将收益无穷。
此为转帖,但是有用就行.
希望这些对你有用,祝你开心,我的朋友。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我认为,要提高学习效率,首先便是提高上课的效率。记住,老师上课的细节千万不要漏掉,许多考试都在这些细节上会难倒你的,而这些细节往往是老师兴致所致,上课处于极好状态时,将大脑中的那些知识点下意识地说出来,且常常不书写在黑板上的。捕捉这些细节,往往会提高你上课的注意力及效率和知识面。利用好了课堂上45分钟,下去后无需过多时间就能熟练掌握,事半功倍,做题复习效率也极高;反之只能事倍功半,花去大量时间,还容易丢三落四,知识掌握不完全,不熟练,对做题和今后复习造成隐患。当然,我不是说整个听课和学习时间,神经都要绷得紧紧的,而是要紧跟老师的思路,抓住知识要点。不管是听课还是自习,都要一心一意。对于注意力极易分散的人,学习效率的提高就比较困难了。而且必须注意知识的前后承接,一旦前面掌握不好,容易造成恶性循环,所以学习效率高是建立在扎实的基础之上的。
高中阶段,过多的自学往往会使自己失去更多的东西,所以我不赞成高中过多的自学。当然更重要的是抓紧时间了。在学习时,如果能够只想到学习,并且比如做数学题只想到数学,而不想到物理、化学等就一定会对学习有帮助。但我更认为,学习效率是培养出来的,是后天的一种习惯。学习上的高效率是思路开阔,思维敏捷,有充分自信心的结果。
我从小就有这种习惯:在复习功课时,喜欢多看参考书,广纳各家思想,尤其象《中学生数理化》这样教做题思路、方法的杂志,我都是十分注重的。因此,很长时间的积累之后,我的学习视野开阔了,思路多样了,思维敏捷了,于是对学习起了个极大的促进作用,学习效率自然提高,学习时兴趣增加,专心程度自然也增加,学习效率自然又更进一步提高。这样的良性循环对自己来说,当然越来越有利了,学习当然不再成为负担,而是兴趣和乐趣了。
提高学习效率六大技巧
山东省邹平县月河中学 张廷芳
提高学习效率,就要讲究学习方法。所谓学习方法,就是人们在学习过程中所采用的手段和途径。爱因斯坦总结自己获得伟大成就的公式是:成功=刻苦努力+正确方法+不说空话。古今中外无数事实也证明了:科学的学习方法将使学习者的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越学越聪明,而且能带来高效率和乐趣,从而节省大量的时间;而不科学的学习方法,则会阻碍才能的发挥,越学越死,并且会给学习者带来学习的低效率和烦恼。由此可见,方法在获得成功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那么,如何讲究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呢?我以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间断学习法。
此法一般比集中时间学习效率更高,特别是在开始学习某一章内容或其他课目的时候。有些教师估计,二小时目的明确的间断学习,可以取得三小时集中学习的效果。如果组织合理,可以充分借助间断学习的优势,用很短的一段时间来复习功课。
2.计划学习法。
每天均需制定一个学习计划,但应留有充分时间来处理意想不到的事情和进行娱乐活动。计划定得愈合理,遵守它的可能性就愈大。
3.积极学习法。
如果你经常向自己提出一些问题,你会从中得到不小收获。研究表明,自我背诵和经常的自我测验能使学习效率提高40%以上。
在你听课、看书的时候,应该试着去设想下面要说什么。经常进行探索,寻求问题答案,经常将现成的原则应用于新形式,经常提出疑问的学习,最有可能造成有创造性思想的学生。
4.和谐学习法
每天有个好心情,做事干净利落,学习积极投入,效率自然高。另一方面,把个人和集体结合起来,和同学保持互助关系,团结进取,也能提高学习效率。
5.自由讨论法。
此法在教学中经常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它能给你举一反三的机会,而且让你用言语来表达你的思想。找出正确的方式表达你的看法和观点,会使你的思想富于条理。
6.兴趣记忆法。
要是书里或课上讲授的东西很有趣或者适用于其他场合,你就应饶有兴味地去运用它。最好的方法就是将它运用于你所感兴趣的领域之中。
高中阶段,过多的自学往往会使自己失去更多的东西,所以我不赞成高中过多的自学。当然更重要的是抓紧时间了。在学习时,如果能够只想到学习,并且比如做数学题只想到数学,而不想到物理、化学等就一定会对学习有帮助。但我更认为,学习效率是培养出来的,是后天的一种习惯。学习上的高效率是思路开阔,思维敏捷,有充分自信心的结果。
我从小就有这种习惯:在复习功课时,喜欢多看参考书,广纳各家思想,尤其象《中学生数理化》这样教做题思路、方法的杂志,我都是十分注重的。因此,很长时间的积累之后,我的学习视野开阔了,思路多样了,思维敏捷了,于是对学习起了个极大的促进作用,学习效率自然提高,学习时兴趣增加,专心程度自然也增加,学习效率自然又更进一步提高。这样的良性循环对自己来说,当然越来越有利了,学习当然不再成为负担,而是兴趣和乐趣了。
提高学习效率六大技巧
山东省邹平县月河中学 张廷芳
提高学习效率,就要讲究学习方法。所谓学习方法,就是人们在学习过程中所采用的手段和途径。爱因斯坦总结自己获得伟大成就的公式是:成功=刻苦努力+正确方法+不说空话。古今中外无数事实也证明了:科学的学习方法将使学习者的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越学越聪明,而且能带来高效率和乐趣,从而节省大量的时间;而不科学的学习方法,则会阻碍才能的发挥,越学越死,并且会给学习者带来学习的低效率和烦恼。由此可见,方法在获得成功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那么,如何讲究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呢?我以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间断学习法。
此法一般比集中时间学习效率更高,特别是在开始学习某一章内容或其他课目的时候。有些教师估计,二小时目的明确的间断学习,可以取得三小时集中学习的效果。如果组织合理,可以充分借助间断学习的优势,用很短的一段时间来复习功课。
2.计划学习法。
每天均需制定一个学习计划,但应留有充分时间来处理意想不到的事情和进行娱乐活动。计划定得愈合理,遵守它的可能性就愈大。
3.积极学习法。
如果你经常向自己提出一些问题,你会从中得到不小收获。研究表明,自我背诵和经常的自我测验能使学习效率提高40%以上。
在你听课、看书的时候,应该试着去设想下面要说什么。经常进行探索,寻求问题答案,经常将现成的原则应用于新形式,经常提出疑问的学习,最有可能造成有创造性思想的学生。
4.和谐学习法
每天有个好心情,做事干净利落,学习积极投入,效率自然高。另一方面,把个人和集体结合起来,和同学保持互助关系,团结进取,也能提高学习效率。
5.自由讨论法。
此法在教学中经常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它能给你举一反三的机会,而且让你用言语来表达你的思想。找出正确的方式表达你的看法和观点,会使你的思想富于条理。
6.兴趣记忆法。
要是书里或课上讲授的东西很有趣或者适用于其他场合,你就应饶有兴味地去运用它。最好的方法就是将它运用于你所感兴趣的领域之中。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怎样上课才能做到专心?
上课是学生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和发展能力的一个关键环节。按照上面要求做好课前自学后,就会"学然后知不足",才能切实懂得老师讲授的重要;同时带着问题听课,注意力就会高度集中,从而主动和灵活地接受老师的授课。无数成功和失败的事例都说明,作为学生,抓住课堂四十五分钟是取得好成绩的关键。
人的大脑好比汽车,一节课就是四十五分钟,有的同学开足马力、注意集中,驾驶自己的汽车跑了四十五分钟,有的同学跑了三十分钟,也有的同学跑了二十分钟就不再想开了,还有少数同学懒得出奇跑了十分钟就想开小差,这样一节课下来差别是可想而知的。假若连续三年都是这样,差异越积越大,有的同学到初中三年级毕业的时候也就相当于初中一年级的水平这是很正常的。虽然同学们坐在教室里的时间是一样的,但实际用在学习上的时间却相差很大,几乎一个同学一个样,你想对吗?假若符合实际,那怎样上课呢?
一、积极做好物质上的准备
物质的准备,是指上课前必须将上课用的教材、笔记本、基础训练、实验报告册、作业本及相关的文具准备好,以便在上课过程中随时方便使用,从而提高课堂效率。有些同学缺乏这些准备,上课了才去翻书包,既耽误了自己听课,又影响周围同学;由于事前未准备好笔或笔记本,意识到要做笔记时再去找,等找出来时,老师讲的内容已经讲完,这样能不影响学习吗?可见物质准备也很重要。
二、积极做好知识的准备
主要是指做好预习及老师要提问或通过其他方式要检查的内容。
三、生理和心理上的准备
良好健康的身体是顺利学习的保障,因此要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注意劳逸结合,使大脑保持清醒、兴奋状态,保证上课的效率。相反,如果长期开夜车,上课昏昏沉沉,只能是抓了芝麻丢了西瓜,得不偿失,学习效果必定不好。
在上课时,除了保持大脑清醒兴奋之外,还要保持专注、轻松、愉悦、乐学的心情。有些同学课间进行大运动量活动,或高谈阔论,上课时仍念念不忘刚才的活动或话题,不能将注意力转移到课堂上来,影响了课堂学习。因此,上课铃声一响就必须忘记一切与上课无关的事情和活动,从而专注于课堂学习。上课时还必须心情轻松愉悦、乐于学习。科学研究表明,上课时怀着迫切的学习愿望,虚心的学习态度,愉快的学习情绪,就容易收到较好的学习效果;相反,有厌学、畏难心理,缺乏主动积极的学习态度的同学,其学习效果必定差。
四、要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上课不仅是教师教的过程,也是学生学的过程,是师生双方的活动,因此消极地等待还是积极地去获取知识就成为学习成绩好与差的主要因素之一,所以,课堂听课必须做到如下几点:
(一)带着新课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和在课前自学中弄不懂的问题与词语,有目的地认真听讲和做实验。始终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认真观察,积极思维。防止开"小差"。力争当堂学习的内容,当堂理解并巩固。要使听课注意力集中,要努力使自己做到"眼观三路,耳听一方"。所谓"眼观三路",就是上课时应注意老师、黑板及相关的实验、投影等。课堂上老师既是导演,他要把自己对新知识的认识、理解传授给大家;有时又要当演员,老师的一举一动甚至某个面部表情都可能向我们暗示着某种知识。同时,目光注视老师,是使自己注意力集中的好方法,因此决不能"目中元人"。板书是老师精心设计的,一般来说,一堂课的新知识点、重点、难点都会在黑板上得到体现,因此要字字句句理解明白。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教学手段不断地进入课堂,各种投影、录像、实验、模型等,学生必须努力观察、实践,能加强记忆和理解。所谓"耳听一方",就是将所有听力集中在老师的讲或同学们的发言或录音上。因此将其他一切杂音,如教室外的喧闹声、个别同学的窃窃细语声摒弃于耳外。只有"耳听一方"才能"心往一处",才能跟上老师的讲课,积极思维,有选择地听出重点、疑点、难点,才能真正有所收获。如果上课时"耳听八方",分散注意力,老师讲的内容不能全部听清;或者走神,人虽在神已走,结果是"充耳不闻",怎么能提高学习成绩呢?
为了提高学习效率,提高注意力,也可以采用"五到听课法"。也就是上课做到:耳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
耳到即耳听。注意听老师的讲授,听同学的回答、老师的答疑。
眼到即眼看。认真看教材,老师的表情、手势,老师的板书、实验演示等。
口到即口说。复述老师讲述的重点、背诵重点的概念、定理、朗读指定的段落;大胆提间,大胆回答老师的提问。
心到即动脑筋。对接触的知识积极思考。
手到即手写。写教师讲授的重点,抄有价值的板书。听课时,边听边在教材上圈圈点点。圈重点、划出难点。
1986年上海市高考理科第一名王峻在介绍学习方法时就采用五到听课法。每节课都高效率地听讲和思考,所以步步为营,取得了理想的成绩。
(二)将自己通过课前自学而获得的对新教材的理解与老师讲课内容比较,加深对新教材的理解与记忆,纠正自己主动理解的错误,既做到"超前思考",也可做"事后诸葛亮"。
通过听课知道,如果对新教材的理解与老师的讲解是一致的,甚至有时的理解比老师的看法要深一些,就会感到学习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如果自己的理解与老师的不致,有时完全错了,就要认真思考问题,分析错误的原因,自觉地求得问题的解决。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爱因斯坦也说过:"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可见思考的重要。
所谓"超前思考",就是在老师未讲解之前,自己先对问题作深入思考。上课时,老师提出问题后,总是留有思考的时间,这时有的同学消极地等老师讲解,有的则积极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再将思考结果与老师的正确讲解相对照,相同则说明自己思考问题的方法正确,错则表明此法行不通,下次遇到类似问题也就不会走这样的弯路了,也就离成功地解决问题更靠近了一步。
"事后诸葛亮"就是在事后才明白所以然,这在日常生活中往往为人们所鄙视。而在学习过程中,我们不可能对每个问题都能独到地透彻理解,就需要老师的讲解,才能使我们豁然开朗,明白所以然,也是很好的方法。
(三)多举手发言。有的同学上课时不积极举手,怕回答错了同学嘲笑,这是很不正确的,因为有错我们才需要学习,多数的教师不批评答错的同学,因此,请同学们尽管大胆发言。特别是学习中等或偏下的学生,长时间不敢发问,就不可能提高自己的理解水平。问题闷在心中,长期得不到解决,越积越多,久而久之就会造成严重的知识缺陷。不敢提问题,是许多中学生学不好功课的重要原因。
但是也不要乱发问。有的同学有问题不举手,在下边乱发问,或者打断其他同学的发言,这是很不正确的,问问题必须举手,否则教室里乱哄哄的,影响学习效果。
也要想到,一个问题,常常有很多人举手要求回答,每个人都照顾到是不可能的。对举手的人来说,有两重意义,一是请求回答,二是增加上课的责任感,增强注意力。即使没有机会回答,也不要紧,第二种意义是最重要的。
(四)要积极参与讨论。有时课堂上老师要求同学们分组讨论,这时同学们千万别放过这个机会,别做局外人,不要"闭关自守",要自觉参与到小组或全班讨论中去。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法国有一群志同道合的青年,组成了一个"布尔巴基集团"的学习小组,经常讨论数学问题,并且雄心勃勃地对数学进行全盘改造。他们总是由一个人起草初稿,然后大家各抒己见,有时激烈到大吵大叫,初稿经常"粉身碎骨",之后再另起炉灶。一篇文章几经评判,大家不一致通过不准发表。后来被世界认为最权威的数学著作《数学原本》就这样在他们手中诞生了,而且他们当中涌现出了魏耳、狄东涅等一批世界一流的数学家。
由此可见,讨论对学习的重要性。
(五)要记好课堂笔记。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有的人曾做过研究,讨论过的内容,如不做书面记录,两星期后忘掉百分之九十以上。因此,上课必须做好笔记。
怎样记笔记呢?不要一字不漏地记,要一边听讲,一边理解老师讲课的内容,一边记录重点或难点;有时可记典型的题目;可以记黑板上的板书、板图;可以记下不理解没弄明白的内容,便于课下问老师;可以记老师补充的内容:老师归纳总结的重要规律。一定要有重点地记,如果记的内容过多,占用了思考的时间,反而会降低课堂学习效率。
有的学科如历史、政治、生物、地理、化学等学科内容,可以直接记在课本上的合适位置,不一定非要记在本子上,这样可以节省时间,便于复习。
(六)做好课堂练习。课堂练习是学习中从理论到应用的一种实践活动,是巩固知识和检验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绝大部分老师上课都安排近三分之一的时间用于学生做练习。
做练习时,要坚持理解消化,立足于懂,不要图快。要仔细审题,对练习题进行认真阅读,思考,弄清题的条件,要求做些什么?练习是课本知识的引伸、拓展、演化或迁移。如不仔细分析思考,就不能掌握实质,容易造成答题错误,有时因一字之差题目的内容要求却相差很大。还要认真答题,符号题的每一步都要遵循正确的思维规律。答完后,必须进行全面检查,检查是练习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有不少的同学愿意答题,但不愿检查,以致会做的题,由于马虎,错了也不知道,久而久之形成了不良习惯。检查时,重点检查做题的正确性,做题是否符合要求。
上课是学生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和发展能力的一个关键环节。按照上面要求做好课前自学后,就会"学然后知不足",才能切实懂得老师讲授的重要;同时带着问题听课,注意力就会高度集中,从而主动和灵活地接受老师的授课。无数成功和失败的事例都说明,作为学生,抓住课堂四十五分钟是取得好成绩的关键。
人的大脑好比汽车,一节课就是四十五分钟,有的同学开足马力、注意集中,驾驶自己的汽车跑了四十五分钟,有的同学跑了三十分钟,也有的同学跑了二十分钟就不再想开了,还有少数同学懒得出奇跑了十分钟就想开小差,这样一节课下来差别是可想而知的。假若连续三年都是这样,差异越积越大,有的同学到初中三年级毕业的时候也就相当于初中一年级的水平这是很正常的。虽然同学们坐在教室里的时间是一样的,但实际用在学习上的时间却相差很大,几乎一个同学一个样,你想对吗?假若符合实际,那怎样上课呢?
一、积极做好物质上的准备
物质的准备,是指上课前必须将上课用的教材、笔记本、基础训练、实验报告册、作业本及相关的文具准备好,以便在上课过程中随时方便使用,从而提高课堂效率。有些同学缺乏这些准备,上课了才去翻书包,既耽误了自己听课,又影响周围同学;由于事前未准备好笔或笔记本,意识到要做笔记时再去找,等找出来时,老师讲的内容已经讲完,这样能不影响学习吗?可见物质准备也很重要。
二、积极做好知识的准备
主要是指做好预习及老师要提问或通过其他方式要检查的内容。
三、生理和心理上的准备
良好健康的身体是顺利学习的保障,因此要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注意劳逸结合,使大脑保持清醒、兴奋状态,保证上课的效率。相反,如果长期开夜车,上课昏昏沉沉,只能是抓了芝麻丢了西瓜,得不偿失,学习效果必定不好。
在上课时,除了保持大脑清醒兴奋之外,还要保持专注、轻松、愉悦、乐学的心情。有些同学课间进行大运动量活动,或高谈阔论,上课时仍念念不忘刚才的活动或话题,不能将注意力转移到课堂上来,影响了课堂学习。因此,上课铃声一响就必须忘记一切与上课无关的事情和活动,从而专注于课堂学习。上课时还必须心情轻松愉悦、乐于学习。科学研究表明,上课时怀着迫切的学习愿望,虚心的学习态度,愉快的学习情绪,就容易收到较好的学习效果;相反,有厌学、畏难心理,缺乏主动积极的学习态度的同学,其学习效果必定差。
四、要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上课不仅是教师教的过程,也是学生学的过程,是师生双方的活动,因此消极地等待还是积极地去获取知识就成为学习成绩好与差的主要因素之一,所以,课堂听课必须做到如下几点:
(一)带着新课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和在课前自学中弄不懂的问题与词语,有目的地认真听讲和做实验。始终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认真观察,积极思维。防止开"小差"。力争当堂学习的内容,当堂理解并巩固。要使听课注意力集中,要努力使自己做到"眼观三路,耳听一方"。所谓"眼观三路",就是上课时应注意老师、黑板及相关的实验、投影等。课堂上老师既是导演,他要把自己对新知识的认识、理解传授给大家;有时又要当演员,老师的一举一动甚至某个面部表情都可能向我们暗示着某种知识。同时,目光注视老师,是使自己注意力集中的好方法,因此决不能"目中元人"。板书是老师精心设计的,一般来说,一堂课的新知识点、重点、难点都会在黑板上得到体现,因此要字字句句理解明白。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教学手段不断地进入课堂,各种投影、录像、实验、模型等,学生必须努力观察、实践,能加强记忆和理解。所谓"耳听一方",就是将所有听力集中在老师的讲或同学们的发言或录音上。因此将其他一切杂音,如教室外的喧闹声、个别同学的窃窃细语声摒弃于耳外。只有"耳听一方"才能"心往一处",才能跟上老师的讲课,积极思维,有选择地听出重点、疑点、难点,才能真正有所收获。如果上课时"耳听八方",分散注意力,老师讲的内容不能全部听清;或者走神,人虽在神已走,结果是"充耳不闻",怎么能提高学习成绩呢?
为了提高学习效率,提高注意力,也可以采用"五到听课法"。也就是上课做到:耳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
耳到即耳听。注意听老师的讲授,听同学的回答、老师的答疑。
眼到即眼看。认真看教材,老师的表情、手势,老师的板书、实验演示等。
口到即口说。复述老师讲述的重点、背诵重点的概念、定理、朗读指定的段落;大胆提间,大胆回答老师的提问。
心到即动脑筋。对接触的知识积极思考。
手到即手写。写教师讲授的重点,抄有价值的板书。听课时,边听边在教材上圈圈点点。圈重点、划出难点。
1986年上海市高考理科第一名王峻在介绍学习方法时就采用五到听课法。每节课都高效率地听讲和思考,所以步步为营,取得了理想的成绩。
(二)将自己通过课前自学而获得的对新教材的理解与老师讲课内容比较,加深对新教材的理解与记忆,纠正自己主动理解的错误,既做到"超前思考",也可做"事后诸葛亮"。
通过听课知道,如果对新教材的理解与老师的讲解是一致的,甚至有时的理解比老师的看法要深一些,就会感到学习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如果自己的理解与老师的不致,有时完全错了,就要认真思考问题,分析错误的原因,自觉地求得问题的解决。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爱因斯坦也说过:"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可见思考的重要。
所谓"超前思考",就是在老师未讲解之前,自己先对问题作深入思考。上课时,老师提出问题后,总是留有思考的时间,这时有的同学消极地等老师讲解,有的则积极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再将思考结果与老师的正确讲解相对照,相同则说明自己思考问题的方法正确,错则表明此法行不通,下次遇到类似问题也就不会走这样的弯路了,也就离成功地解决问题更靠近了一步。
"事后诸葛亮"就是在事后才明白所以然,这在日常生活中往往为人们所鄙视。而在学习过程中,我们不可能对每个问题都能独到地透彻理解,就需要老师的讲解,才能使我们豁然开朗,明白所以然,也是很好的方法。
(三)多举手发言。有的同学上课时不积极举手,怕回答错了同学嘲笑,这是很不正确的,因为有错我们才需要学习,多数的教师不批评答错的同学,因此,请同学们尽管大胆发言。特别是学习中等或偏下的学生,长时间不敢发问,就不可能提高自己的理解水平。问题闷在心中,长期得不到解决,越积越多,久而久之就会造成严重的知识缺陷。不敢提问题,是许多中学生学不好功课的重要原因。
但是也不要乱发问。有的同学有问题不举手,在下边乱发问,或者打断其他同学的发言,这是很不正确的,问问题必须举手,否则教室里乱哄哄的,影响学习效果。
也要想到,一个问题,常常有很多人举手要求回答,每个人都照顾到是不可能的。对举手的人来说,有两重意义,一是请求回答,二是增加上课的责任感,增强注意力。即使没有机会回答,也不要紧,第二种意义是最重要的。
(四)要积极参与讨论。有时课堂上老师要求同学们分组讨论,这时同学们千万别放过这个机会,别做局外人,不要"闭关自守",要自觉参与到小组或全班讨论中去。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法国有一群志同道合的青年,组成了一个"布尔巴基集团"的学习小组,经常讨论数学问题,并且雄心勃勃地对数学进行全盘改造。他们总是由一个人起草初稿,然后大家各抒己见,有时激烈到大吵大叫,初稿经常"粉身碎骨",之后再另起炉灶。一篇文章几经评判,大家不一致通过不准发表。后来被世界认为最权威的数学著作《数学原本》就这样在他们手中诞生了,而且他们当中涌现出了魏耳、狄东涅等一批世界一流的数学家。
由此可见,讨论对学习的重要性。
(五)要记好课堂笔记。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有的人曾做过研究,讨论过的内容,如不做书面记录,两星期后忘掉百分之九十以上。因此,上课必须做好笔记。
怎样记笔记呢?不要一字不漏地记,要一边听讲,一边理解老师讲课的内容,一边记录重点或难点;有时可记典型的题目;可以记黑板上的板书、板图;可以记下不理解没弄明白的内容,便于课下问老师;可以记老师补充的内容:老师归纳总结的重要规律。一定要有重点地记,如果记的内容过多,占用了思考的时间,反而会降低课堂学习效率。
有的学科如历史、政治、生物、地理、化学等学科内容,可以直接记在课本上的合适位置,不一定非要记在本子上,这样可以节省时间,便于复习。
(六)做好课堂练习。课堂练习是学习中从理论到应用的一种实践活动,是巩固知识和检验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绝大部分老师上课都安排近三分之一的时间用于学生做练习。
做练习时,要坚持理解消化,立足于懂,不要图快。要仔细审题,对练习题进行认真阅读,思考,弄清题的条件,要求做些什么?练习是课本知识的引伸、拓展、演化或迁移。如不仔细分析思考,就不能掌握实质,容易造成答题错误,有时因一字之差题目的内容要求却相差很大。还要认真答题,符号题的每一步都要遵循正确的思维规律。答完后,必须进行全面检查,检查是练习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有不少的同学愿意答题,但不愿检查,以致会做的题,由于马虎,错了也不知道,久而久之形成了不良习惯。检查时,重点检查做题的正确性,做题是否符合要求。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有句谚语说得好:"喜欢条理吧,它能保护你的时间和精力."
学习无序,没有条理,必然浪费时间.
学习有条理,既是最容易的事情,也是最困难的事情.
建议你在这九个月中,前3个月中夯实基础,把每科知识点做复习,让自己头脑中有一个知识网络,很清晰每个知识点,然后利用3个月时间来查缺补漏,做综合卷子,按时间规定去做,然后总结,看自己什么知识点还掌握不够,及时问老师,把问题弄明白了。最后3个月做名校习题,这时候时间很紧了,一定要学会选择好题来做,不要题海战术,这个时期很关键,不要心烦,要保持好的心态,对所做的题要细心,善于琢磨标准答案,你和标准答案有什么不同,及时和老师沟通,找出思维偏差,及时纠正。
关于时间分配上,我觉得早上和上午背一些知识点效率很高,而且英语和一些小知识点用零散时间来记忆就可以的,做题需要大块时间,做题很重要,但是总结更重要,利用晚间时间来做题,比较适合。最后,希望你要保持好的心态,坚定信心,成功属于你的!!!
学习无序,没有条理,必然浪费时间.
学习有条理,既是最容易的事情,也是最困难的事情.
建议你在这九个月中,前3个月中夯实基础,把每科知识点做复习,让自己头脑中有一个知识网络,很清晰每个知识点,然后利用3个月时间来查缺补漏,做综合卷子,按时间规定去做,然后总结,看自己什么知识点还掌握不够,及时问老师,把问题弄明白了。最后3个月做名校习题,这时候时间很紧了,一定要学会选择好题来做,不要题海战术,这个时期很关键,不要心烦,要保持好的心态,对所做的题要细心,善于琢磨标准答案,你和标准答案有什么不同,及时和老师沟通,找出思维偏差,及时纠正。
关于时间分配上,我觉得早上和上午背一些知识点效率很高,而且英语和一些小知识点用零散时间来记忆就可以的,做题需要大块时间,做题很重要,但是总结更重要,利用晚间时间来做题,比较适合。最后,希望你要保持好的心态,坚定信心,成功属于你的!!!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