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这个世界的主宰是恐龙,经历沧海桑田的变迁,恐龙遭遇浩劫,从世界上消失,如今,这个世界的主宰是人类。同时,虽然恐龙大灭绝,对于当时地球生物来说几近灭顶之灾,但是也有不少生物顽强存活了下来。
其实我们现在家里出现的“小强”,也就是“蟑螂”,也是和恐龙同时期存在的生物。除了“蟑螂”,乌龟中的“真鳄龟”,其祖先也可追溯到距今二亿多年前的三叠纪恐龙时代,那个时候,地球上就有“原鳄龟”存在。
那么乌龟是凭借其什么特点活到现在的呢?颜小二正好也养了一只巴西龟,现在大概两岁了,基于对其习性的了解,下面来说说让乌龟从恐龙时期延续到现在的特点。
1、乌龟的适应能力强说实话,我们生活里比较常见的家养宠物,大多是适应能力强、好养活的存在。猫和狗就不必说了,小众宠物中,大多数人选择养的仓鼠、乌龟这类动物,在适应能力方面,也存在巨大优势。这些小家伙有其“萌点”,而且比较好养活。
颜小二家里的乌龟是同学“送”的,说是送,也属于“强塞”。同学一时兴起买了它,但并不打算长养它,看我比较喜欢养小动物,就催促着让我带回家“养”。本不想接手,也是看小家伙可怜,便手下了。
我没有养龟经验,便在网上搜寻了其吃喝拉撒需要注意的要素,称不上多上心,这一养,就养了快两年。小乌龟不用我花太多心思,定期换水,偶尔晒太阳,准备好食物,冬天注意冬眠,现在也活得好好的。
这其实也侧面反映出乌龟的适应能力是很强的,想必这也是乌龟作为和恐龙同时期存在动物,但依旧能延续到现在的主要原因之一吧。
2、可以长期不进食现在是11月,颜小二这边前几天温度还有20多度,今天就到了10度以下,家里的乌龟也冬眠了。根据去年的经验,它这一睡,大概会睡到明年春暖花开的时候。也就是说,乌龟可以长期不进食。
我们回顾当年恐龙时期的物种大灭绝。一些生物在大灭绝中消失,除了栖息地消失以外,还有一些生物虽然对环境适应力强的,但最后却死于饥饿。而可以长期不进食的动物,往往面对大灭绝的困境,更能存活。比如蟑螂,再比如乌龟。
因此,颜小二分析,乌龟可以长期不进食的特点,也是它得以从恐龙时期延续到现在主要原因。
自然法则更趋于“优胜劣汰,适者生存”。能不能存活下去,更多看生物对周边环境的适应性以及在恶劣环境下的“生存本领”。有些生物的特性,让它们有很强的适应性,比如乌龟。
面对“天灾”,乌龟强大的适应力,以及可以长期不进食的特点,让它成为“优胜劣汰,适者生存”之自然法则下的佼佼者。
乌龟的龟甲很坚硬,龟的腹部也有甲片,四肢粗壮,龟的壳,头、尾和四肢都有鳞,头、尾和四肢都能缩进壳内。
一般将龟另称为乌龟,龟是以甲壳为中心演化而来的爬行动物。龟最早见于三叠纪初期,当时即有发展完全的甲壳。早期龟可能还不能够像今日一样将头部与四肢缩入壳中。龟已经在地球生存了几千万年,和恐龙系同时期的动物。
龟有三类:水龟,陆龟,半水栖龟。而真正的乌龟是指草龟,这种龟的雄性成体会变成黑色,所以叫乌龟。在动物分类学上隶属于爬行纲、龟鳖目、龟科、龟亚科,是最常见的龟鳖目动物之一。
乌龟属半水栖、半陆栖性爬行动物。主要栖息于江河、湖泊、水库、池塘及其它水域。白天多陷居水中,夏日炎热时,便成群地寻找荫凉处。性情温和,相互间无咬斗。遇到敌害或受惊吓时,便把头、四肢和尾缩入壳内。
乌龟是杂食性动物,以动物性的昆虫、蠕虫、小鱼、虾、螺、蚌、植物性的嫩叶、浮萍、瓜皮、麦粒、稻谷、杂草种子等为食。耐饥饿能力强,数月不食也不致饿死。
乌龟为变温动物。水温降到10℃以下时,即静卧水底淤泥或有覆盖物的松土中冬眠。冬眠期一般从1月到次年4月初,当水温上升到15℃时,出穴活动,水温18℃~20℃开始摄食。
龟,龟壳可熬制成龟胶,是常用的中药。有时把龟鳖目的棱皮龟科、海龟科为大型或中型的海龟,四肢变成桨状,产于热带、亚热带海洋中。它们的肉多含有脂肪,可制油,卵可食用,甲也可作中药。部分品种的龟类寿命很长,有的可达300多年。常见的大型陆龟种类有象龟,体长1.5米,重200千克,可以载人爬行而著名。绿毛龟是人们喜爱的展览动物,它实际上是背甲上生育绿藻的金龟或水龟。 龟鳖目主要特征为身体的重要器官藏在一保护壳内。无齿,大部分品种的龟行动缓慢,无攻击性,体长从不到10公分(4吋)至2公尺(6.5呎)以上都有。四肢粗壮、适于爬行,脚短或有桨状鳍肢(海龟),具有保护性骨壳,覆以角质甲片。壳分为上、下两半,上半部即背甲,下半部即胸甲,背甲与胸甲两侧相连。
头较小,吻钝,头、颈处具黄绿相镶的纵条纹,眼后有1对红色斑块。背甲扁平,每块盾片上具有圆环状绿纹,后缘不呈锯齿状。腹甲淡黄色,具有黑色圆环纹,似铜钱,每只龟的图案均不同。后缘不呈锯齿状。趾、指间具丰富的蹼。花鳖腹部有较大黑斑,性格凶猛,动作灵活,比较好斗。且表皮光滑,体薄而裙边宽厚,脂肪色泽金黄。在口感、营养、安全等指标上均已胜过了野生甲鱼。
主要器官及生理功能:
一、皮肤
龟皮肤(除头部前端外)最大的特点是粗糙,表皮均有细粒状或小块状鳞片,有保护真皮、减少与外界的摩擦和减少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
二、龟的呼吸方式
龟以颈和四肢的伸缩运动来直接影响其腹腔的大小,从而影响肺的扩大与缩小。龟呼吸时,先呼出气,后吸入气,这种特殊的呼吸方式称为“咽气式”呼吸,又称为“龟吸”。龟的呼吸运动过程,可从龟后肢窝皮肤膜的收缩变化观察到。
三、嗅觉
龟头上有两个鼻孔,但只有一个鼻腔,鼻孔内骨块上均覆有上皮黏膜,有嗅觉功能。其中梨鼻器是它们主要的嗅觉器官。因为,龟在寻找食物或爬行时,总是将头颈伸得很长,以探索气味,再决定前进的方向。
四、视觉
龟的眼睛构造很典型,其角膜凸圆,晶状体更圆,且睫状肌发达,可以调节晶状体的弧度来调整视距,因为,龟的视野一般很广,但清晰度差。所以,龟对运动的物体较灵敏,而对静物却反应迟钝。据英国动物学家试验,大多数龟能够象人类一样分辨颜色,尤其对红色和白色的反应较为灵敏。
五、听觉
龟的听觉器官只有耳和中耳,没有外耳。而且最外面是鼓膜。所以,龟对空气传播的声音迟钝。而对地面传导的振动较敏感。因此,一般说来,龟几乎被认为时既哑又聋的动物。
概述:
因其头顶后部两侧有2对红色粗条纹,故得名。红耳龟在市面上更经常被叫做巴西龟,大多数种类产于巴西,个别种产于美国的密西西比河。最先引进的确实是巴西龟他的外形跟红耳龟一样只是没有红色的耳朵,现在已经被红耳龟所取代而人们也就称红耳龟为巴西龟了。这种龟头部两侧长有典型的红色条纹,有时头顶部还有一处红色斑点。红色条纹有时会断裂成两到三块斑点,颜色深浅也从橙色到深红有不同的变化。有些红耳龟没有这些红色条纹!典型的刚孵化的红耳龟有着迷人的绿色背甲和皮肤。甲壳上布满由黄绿色到墨绿色条纹所组成的完美图案。随着龟的长大,壳的颜色会发生变化。年轻成年个体的绿色底色,会被黄色所替代,最后成为较暗的褐橄榄色。壳上的图案由黑线,条纹及烟渍状的斑块组成,有时会夹杂着白色,黄色,甚至红色的斑点。在老年个体中,由于图案和甲壳颜色差异的减小,使得它们的背甲看上去更为一致。
乌龟雄性背甲长94~168mm,宽63.2~105mm;雌性背甲长73.1~170mm,宽52~116.5mm。头中等大小,头宽约为背甲宽的1/4~1/3;头顶前部平滑,后部被以多边形的细粒状小鳞;吻短,端部略微超出下颚,并向内侧下方斜切;上喙边缘平直或中间部微凹;鼓膜明显。背甲较平扁。有3条纵棱,雄性成体棱弱。颈盾小,略呈梯形,后缘较宽;椎盾5枚,第一枚五边形,宽长相等或长略大于宽,第二至第四枚六边形,宽大于长;肋盾4枚,较之相邻椎盾略宽或等宽;缘盾11对;臀盾1对,呈矩形。背甲盾片常有分裂或畸型,致使盾片数超过正常数目。甲桥明显,具腋盾和胯盾,腋盾的大小变异殊大。腹甲平坦,几与背甲等长,前缘平截略向上翘,后缘缺刻较深,前宽后窄;雄性腹甲的后中部略凹;喉盾近三角形;肱盾外缘较长,似呈楔形;腹盾缝>股盾缝>胸盾缝>喉盾缝>肛盾缝>肱盾缝。四肢略扁平。前臂及掌跖部有横列大鳞;指、趾间均全蹼,具爪,尾较短小。[3]
乌龟
头骨有一骨质颧弓;方轭骨与眶后骨,轭骨相切接;顶骨前缘平截,后端延伸至上枕骨末端;上枕骨脊后部略为上翘;鳞骨后部成锐角。上颚咀嚼面中等,无中央嵴。骨质内鼻孔位于眼眶后半部的同一平面上。下颚左右齿骨间的交角小于90度;冠状骨与下颚长之比为1:2.8。椎板8枚,略呈六边形,有的几呈矩形;肋板8对;缘板11对。腹甲与背甲以骨缝连接,甲桥弱。有较发达的腋柱和胯柱,向上仲达肋板外缘;肱胸盾缝横切于内腹板后部1/4或更少。生活时,背甲棕褐色,雄性几近黑色。腹甲及甲桥棕黄色,雄性色深。每一盾片均有黑褐色大斑块,有时腹甲几乎全被黑褐色斑块所占,仅在缝线处呈现棕黄色。头部橄榄色或黑褐色;头侧及咽喉部有暗色镶边的黄纹及黄斑,并向后延伸至颈部,雄性不明显。四肢灰褐色。雄龟有异臭。染色体数2n=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