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出申诉

 我来答
lemonsy0819
推荐于2017-10-11 · TA获得超过2278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307
采纳率:80%
帮助的人:17.2万
展开全部
申诉,是指公民或者企业事业等单位,认为对某一问题的处理结果不正确,而向国家的有关机关申述理由,请求重新处理的行为。

诉讼上的申诉,申诉人申诉时,可以请律师予以帮助。对于民事案件和经济案件,还可以请律师担任代理人,代替申诉人申诉。对于非诉讼上的申诉,如果属于经济合同纠纷或者伤害赔偿等民事范围的问题,可用调解和仲裁方法解决的,根据《律师法》和《民事诉讼法》的规定,申诉人可以委托律师担任其代理人;对于其他问题的申诉,律师只能代写申诉书和提供法律、政策上的意见,却不能接受委托而担任代理人。

《律师法》第28条:
律师可以从事下列业务:
(一)接受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委托,担任法律顾问;
(二)接受民事案件、行政案件当事人的委托,担任代理人,参加诉讼;
(三)接受刑事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委托或者依法接受法律援助机构的指派,担任辩护人,接受自诉案件自诉人、公诉案件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的委托,担任代理人,参加诉讼;
(四)接受委托,代理各类诉讼案件的申诉;
(五)接受委托,参加调解、仲裁活动;
(六)接受委托,提供非诉讼法律服务;
(七)解答有关法律的询问、代写诉讼文书和有关法律事务的其他文书。

《民事诉讼法》第198条:
各级人民法院院长对本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发现确有错误,
认为需要再审的,应当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
最高人民法院对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上级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发现确有错误的,有权提审或者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

《民事诉讼法》第199条:
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
申请再审;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或者当事人双方为公民的案件,也可以向原审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当事人
申请再审的,不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
戚广利
推荐于2017-10-05 · 资深法律行家,专注法律问题
戚广利
采纳数:99401 获赞数:411847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一、哪些人可以申请再审
  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调解书提出再审申请,申请再审人应是原审当事人、法定代理人(被代理人的监护人,父母、有责任的监护单位等)以及原审当事人的权利义务继受人。
  二、申请再审应在什么时间范围内  
  当事人申请再审,应当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二年内提出;二年后据以作出原判决、裁定的法律文书被撤销或者变更,以及发现审判人员在审理该案件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之日起三个月内提出。
  三、申请再审应向哪一级人民法院提出  
  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
  四、对民事案件申请再审有无次数限制  
  1、申请再审人就同一民事案件向同一人民法院一般只能申请再审一次;
  2、对经两级人民法院依照审理监督程序复查均驳回的民事案件,申请再审人再次申请再审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3、对经作出生效裁判法院的上一级人民法院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审理后维持原判的民事案件,申请再审人再次申请再审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4、对最高人民法院再审裁判或者复查驳回的民事案件,申请再审人仍不服提出再审申请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五、对民事案件不得提出再审申请的几种情形  
  1、人民法院按照特别程序、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企业法人破产还债程序审理的案件;
  2、人民法院裁定撤销仲裁裁决和裁定不予执行仲裁裁决的案件;
  3、法院判决、调解解除婚姻关系的案件,但当事人就离婚案件已经处理的财产分割问题申请再审的除外;  
  4、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审理后维持原判的案件;
  5、人民法院对仲裁裁决依法裁定不予执行案件;
  6、民事损害赔偿案件当事人的再审申请超出原审诉讼请求,或者当事人在原审判决、裁定执行终结前,以物价变动等为由向人民法院申请再审的案件;
  7、上级人民法院对经终审法院的上一级人民法院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审理后维持原判或者经两级人民法院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复查均驳回的申请再审或申诉案件,一般不予受理;
  8、最高人民法院再审裁判或者复查驳回的案件,再审申请人仍不服提出再审申请的,不予受理。
追问
对行政判决生效后该怎样提出申诉?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