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你是如何进行教材的整合和取舍的 初中历史
4个回答
展开全部
如何科学合理地把握初中历史教科书
历史教科书是历史课程资源的核心,在历史教学中处于最基础的地位。历史教师所持的教材观、处理教材的能力、处理教材的方式等,都将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这就意味着,教师过去翻开教材就开始讲,严格按照教材的编排顺序、面面俱到地教学的情况已成过去;所以新的历史课程改革给历史教师带来的严峻挑战之一,就是真正摆脱“教教材”的模式,思考怎样去依据课标、依托教材,大胆合理的对教材内容在宏观上进行整合和整体设计,微观上适当的进行取舍,引领学生实现对课本的超越。
一、高屋建瓴把握教材
(一)把握主题立意
根据《历史课程标准》要求,新教材以“主题”形式呈现教学内容,领会和把握教材,必须领会和把握各个主题的主旨,只有这样才能把本主题的众多内容统率起来。各主题的主旨往往有深邃的含义,需要我们多层次多角度去认识,其中尤需注意的是两点:一是主题标题的含义,二是各课是如何阐释主题主旨的。如第六主题为“繁荣和开放的社会”。该主题的主旨是,从“繁荣”、“开放”以及二者相互关系的视角讲述隋朝和唐朝的历史,“再现”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时段。为此,本主题安排了以下内容:描述开皇、贞观、开元时代的繁荣(第1、2、3课),描述对内开放(第5课)和对外开放(第6课),说明科举制度为繁荣与开放的社会提供了人才资源的保证(第4课),描述隋唐文化的繁荣及其成果(第7、8课)。
(二)把握各课内容
新教材各主题下设“课”,各“课”下设若干“子目”。教师应在课与《标准》、课与主题、课与课,课内各子目的联系中去把握各课教材的内容。
1、依据主题内各课联系,明确各课地位,把握各课内容。如《开元盛世》和《辉煌的隋唐文化》讲述的都是隋唐时期的盛世景象,只不过角度不同,一课是从经济的角度讲,一课是从文化的角度说。
2、依据课内联系把握各课内容
(1)依据课名和子目,把握本课中心。《贞观之治》一课中心自然是“贞观之治”的盛世景象及出现的原因。
(2)依据子目之间的关系把握本课内容。《科举制的创立》一课,依次讲述的是科举制的诞生、完善(过程)、影响。
(3)依据课文和插图把握本课重点。插图多是围绕重点设计的,《辽、北宋、西夏形势》、《金、南宋对峙形势》、《岳飞像》是《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一课的重点。
二、实事求是整合教材
1.紧扣课标,合理取舍
历史教科书是历史教学的主要素材,但没有完美的教科书。由于学生不同、环境不同、教学目标不同,任何教科书都有改变和调整的余地。因此教师要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依据课标、依托教材,借鉴教学参考资料的合理成分,根据自己和学生的特点大胆合理地对教材内容进行选择,创造性地编制教学方案。对于那些《课程标准》不作要求的、内容比较简单的、不利于教学整体设计的教材内容,或者少讲,或者不讲,让学生根据自身的情况阅读(如五代十国、北宋与西夏的关系);对于那些学生不好理解又是《课程标准》要求的内容,教师就要增设背景材料,辅助学生学习(《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血染卢沟桥”一目和“南京大屠杀” 一目之间跨度大、跳跃性强,补充淞沪会战内容)。整合教材即知识整合,这样处理完教材后知识完整,学生理解起来更容易,克服教材内容杂乱的不足。
2.注重基础,贴近时代
教材内容跨度大、跳跃性强,涉及的知识面广。哪些要详细讲、哪些略讲,哪些不讲?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制定恰当的教学目标,切忌降低或过分拔高课程难度和拓展课程内容,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教科书的知识点多,如果要求学生全部掌握,既增加学生负担,也不符合课改的要求。课堂教学内容应该丰富,而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应该少而精。
3.细节的整合和舍弃
纷杂的历史事件中,学生不易理出头绪。因此对于复杂的历史过程我们应该尽可能的将其条理化、清晰化。教师对于教材可以根据自己教学的实际需要进行有效的整合和舍弃,也可以重新编排教材内容上课。
三、精雕细琢,合理运用
教科书采取课题体,每课由主干系统和辅助系统两部分组成。主干系统由课题、宋体字正文和楷体字阅读课文构成。辅助系统由导入框、文献资料、图画(含历史地图)、动脑筋、练一练、活动与探究、自由阅读卡构成。
(一)如何使用课前提示
1、可作为导语。导语是讲授新课的第一个重要环节,有如戏剧中的“序幕”,一开始就能立即抓住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的兴趣。而新教材的课前提示往往是根据学生求知欲旺盛和好奇的心理特点,精心编拟了许多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悬念,使学生产生对知识的关切和渴望。如《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一课的课前提示:……“契丹是怎样兴起的?宋朝又是怎样建立的?为什么称这个时期为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这样的课前提示简直就是准备好的设疑、悬念导入,类似的课前提示几乎每课都有,教师在设计导语时可以适时采用。
2、可作为教学提纲或作为指导学生自学的阅读提纲。新教材的课前提示本身就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它揭示了本课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基本线索,为教师准备好了本课的教学提纲。对学生来说,一打开课本,首先看到的是语言精炼生动、又富于启发性的课前提示,一开始就把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起来,学生可带着课前提示中的问题一步步进入历史知识的王国。根据“开元盛世是怎样取得的?”的提示引导学生阅读“开元盛世”一目,“当时社会又繁盛到何种景象呢?”的提示可引导学生阅读“盛世经济的繁荣”一目。就这样学生依据课前提示中的问题,一个一个地去寻觅答案,就会了解这一课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线索。
3、指出了重点、难点。大部分课前提示往往是围绕本课重点、难点提出要思考的问题。这些问题往往是本课重点、难点,教师在教学中要高度重视。如“隋炀帝专为看琼花开通大运河的说法对不对?大运河对我国历史发展有什么重要作用?”就是本课的重点,而“隋朝为什么能完成这样大的工程?”则是本课的难点。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围绕导入框中的问题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4、可作为课后小结的依据。结尾是课堂教学的基本结构,是不可忽视的最后环节。好的结尾可以使知识得以概括、深化,使整个课堂教学结构严密、紧凑、和谐、完善。第14课《匈奴的兴起和汉朝的和战》的导入框引用了董必武的诗句“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见识高。”如果在教学中把董老的诗放在昭君出塞后的小结部分来讲,说明古人和今人对这件事都给予了很高评价,这样就显得自然顺畅了。
总之,新教材的课前提示有利于教和学,教师应充分利用课前提示的功能,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二)如何处理正文和小字
历史新教材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富有弹性。它采用大小字结合编排的方式,其中大字言简意赅,简明扼要,是全课的骨架,深入浅出地勾勒出历史发展的脉络和特征,使学生对这一阶段的重要历史人物、现象、事件有一个初步的、轮廓式的了解,是教师必讲、学生必学的内容;小字则丰富活泼、具体形象,是一课的血与肉,在教学中不作要求,由教师自行掌握。这使教学要求层次更加鲜明了。(“大字”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得出相应结论,“小字”激发学生兴趣。)那么,怎样去把握并恰当处理好大小字的关系呢?我以为,应该在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的原则下,在保证大字教学的基础上,将小字内容有选择地揉进教学、以实现大小字的交融统一。在《“和同为一家”》一课中,“大字”写“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只有四句话:但这一句话包括时间、地点、人物、过程、意义等知识构成要素,需要学生精读,老师也可以精讲。但如果教材仅写这几句话,就太枯燥了,所以还写了一段“小字”,具体记叙文成公主的事迹,数字为“大字”的几倍。大小字结合这一目教材就因为有骨架有血肉而丰满起来。但小字一段由学生阅读,教师不必再讲述或补了.利用小字内容有助于强化重点、突出主题,如岳飞的事迹的小字对大字具有很好的解释和补充作用。
(三)图像和文献资料
图像丰富是本教材的特点之一。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意教材文字,还要注意图像的利用。很多语言难以描述的历史现象,看了图一目了然。运用图像时,要注意以下两点:
1、抓住重点图像。由于各课的图都不止一幅,不抓重点会分散学生的注意。教师应从每课的图中,选出二三幅作为重点,要求学生重点识读。如第一课有各种图5幅,而重点应是“隋朝大运河示意图”;第九课有图8幅,重点应是《对峙》、岳飞图像。
2、引导学生对重点图像进行“解读”。“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此话适用于读图,要看门道就要对图进行“解图”。如在《大变革的时代》一课思考题中的“牛尊”:“牛的鼻上套一圈环,说明牛已被用来干活。”这就解读了“牛”与“牛耕”的关系,教师可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对其他各课的重点图像进行类似的解读.主要方法:(1)描绘法。《赵州桥》桥型优美,结构新颖,很像古人所说,如出云初月,雨后彩虹。可用明人祝万祉诗“百尺高虹横水面,一弯新月出云霄”等句子,增强这一古建筑的艺术感染力。(2)联想法。讲《焚掠后的圆明园残迹》时,可以引导学生从两个方面进行想像,一方面,虽然只是残砖断瓦,但仍然可以想像圆明园曾经的辉煌。另一方面,它也是西方侵略者野蛮摧残人类文化的见证,又是文明古国“落后就会挨打”的证明。 联想法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想象力。 (3)启发法。历史插图能使比较抽象的史实事因或史事意义具体起来。如对阎立本的《步辇图》演示,可组织讨论以下问题,从而启发学生理解唐初对少数民族的开明政策和唐蕃之间的友好关系。①坐在步辇上的人是谁?②为什么唐太宗要接见吐蕃的使者?③从这幅图中可以反映出哪些社会现实?试举例说明。
(四)动脑筋
对于教师来说,此栏目要注意两点:第一、备课一定要备“动脑筋”,对发散思维强的题目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尽可能设想学生可能做出多个答案。对此,教师用书上一般都作了提示,可供参考。第二、对学生的答案,不要轻易说“不”。凡是有一点道理的,老师都应肯定或鼓励。一时弄不清楚的,老师可指出这也是一种看法,对与不对,可以继续研究。轻易否定,往往会使自己被动。但对学生也不能无原则的“捧”,对明显的错误也应指出,不过态度一定要谦和,切忌损伤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
(五)练一练: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题,检验自己对本课核心知识的理解和把握。是必做的内容。
(六)自由阅读卡和活动与探究
自由阅读卡:可视为补充的阅读材料,要求接近于课文中的“小字”,但更强调由学生自主阅读。活动与探究:有1—3项,可任选。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因校因班因人制宜。
总之,教材的把握对于上好每一堂课都至关重要。只要我们加强理论学习、更新观念、勇于实践、不断创新,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将会是一个更广阔的施展教学才华的舞台。
历史教科书是历史课程资源的核心,在历史教学中处于最基础的地位。历史教师所持的教材观、处理教材的能力、处理教材的方式等,都将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这就意味着,教师过去翻开教材就开始讲,严格按照教材的编排顺序、面面俱到地教学的情况已成过去;所以新的历史课程改革给历史教师带来的严峻挑战之一,就是真正摆脱“教教材”的模式,思考怎样去依据课标、依托教材,大胆合理的对教材内容在宏观上进行整合和整体设计,微观上适当的进行取舍,引领学生实现对课本的超越。
一、高屋建瓴把握教材
(一)把握主题立意
根据《历史课程标准》要求,新教材以“主题”形式呈现教学内容,领会和把握教材,必须领会和把握各个主题的主旨,只有这样才能把本主题的众多内容统率起来。各主题的主旨往往有深邃的含义,需要我们多层次多角度去认识,其中尤需注意的是两点:一是主题标题的含义,二是各课是如何阐释主题主旨的。如第六主题为“繁荣和开放的社会”。该主题的主旨是,从“繁荣”、“开放”以及二者相互关系的视角讲述隋朝和唐朝的历史,“再现”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时段。为此,本主题安排了以下内容:描述开皇、贞观、开元时代的繁荣(第1、2、3课),描述对内开放(第5课)和对外开放(第6课),说明科举制度为繁荣与开放的社会提供了人才资源的保证(第4课),描述隋唐文化的繁荣及其成果(第7、8课)。
(二)把握各课内容
新教材各主题下设“课”,各“课”下设若干“子目”。教师应在课与《标准》、课与主题、课与课,课内各子目的联系中去把握各课教材的内容。
1、依据主题内各课联系,明确各课地位,把握各课内容。如《开元盛世》和《辉煌的隋唐文化》讲述的都是隋唐时期的盛世景象,只不过角度不同,一课是从经济的角度讲,一课是从文化的角度说。
2、依据课内联系把握各课内容
(1)依据课名和子目,把握本课中心。《贞观之治》一课中心自然是“贞观之治”的盛世景象及出现的原因。
(2)依据子目之间的关系把握本课内容。《科举制的创立》一课,依次讲述的是科举制的诞生、完善(过程)、影响。
(3)依据课文和插图把握本课重点。插图多是围绕重点设计的,《辽、北宋、西夏形势》、《金、南宋对峙形势》、《岳飞像》是《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一课的重点。
二、实事求是整合教材
1.紧扣课标,合理取舍
历史教科书是历史教学的主要素材,但没有完美的教科书。由于学生不同、环境不同、教学目标不同,任何教科书都有改变和调整的余地。因此教师要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依据课标、依托教材,借鉴教学参考资料的合理成分,根据自己和学生的特点大胆合理地对教材内容进行选择,创造性地编制教学方案。对于那些《课程标准》不作要求的、内容比较简单的、不利于教学整体设计的教材内容,或者少讲,或者不讲,让学生根据自身的情况阅读(如五代十国、北宋与西夏的关系);对于那些学生不好理解又是《课程标准》要求的内容,教师就要增设背景材料,辅助学生学习(《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血染卢沟桥”一目和“南京大屠杀” 一目之间跨度大、跳跃性强,补充淞沪会战内容)。整合教材即知识整合,这样处理完教材后知识完整,学生理解起来更容易,克服教材内容杂乱的不足。
2.注重基础,贴近时代
教材内容跨度大、跳跃性强,涉及的知识面广。哪些要详细讲、哪些略讲,哪些不讲?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制定恰当的教学目标,切忌降低或过分拔高课程难度和拓展课程内容,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教科书的知识点多,如果要求学生全部掌握,既增加学生负担,也不符合课改的要求。课堂教学内容应该丰富,而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应该少而精。
3.细节的整合和舍弃
纷杂的历史事件中,学生不易理出头绪。因此对于复杂的历史过程我们应该尽可能的将其条理化、清晰化。教师对于教材可以根据自己教学的实际需要进行有效的整合和舍弃,也可以重新编排教材内容上课。
三、精雕细琢,合理运用
教科书采取课题体,每课由主干系统和辅助系统两部分组成。主干系统由课题、宋体字正文和楷体字阅读课文构成。辅助系统由导入框、文献资料、图画(含历史地图)、动脑筋、练一练、活动与探究、自由阅读卡构成。
(一)如何使用课前提示
1、可作为导语。导语是讲授新课的第一个重要环节,有如戏剧中的“序幕”,一开始就能立即抓住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的兴趣。而新教材的课前提示往往是根据学生求知欲旺盛和好奇的心理特点,精心编拟了许多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悬念,使学生产生对知识的关切和渴望。如《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一课的课前提示:……“契丹是怎样兴起的?宋朝又是怎样建立的?为什么称这个时期为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这样的课前提示简直就是准备好的设疑、悬念导入,类似的课前提示几乎每课都有,教师在设计导语时可以适时采用。
2、可作为教学提纲或作为指导学生自学的阅读提纲。新教材的课前提示本身就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它揭示了本课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基本线索,为教师准备好了本课的教学提纲。对学生来说,一打开课本,首先看到的是语言精炼生动、又富于启发性的课前提示,一开始就把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起来,学生可带着课前提示中的问题一步步进入历史知识的王国。根据“开元盛世是怎样取得的?”的提示引导学生阅读“开元盛世”一目,“当时社会又繁盛到何种景象呢?”的提示可引导学生阅读“盛世经济的繁荣”一目。就这样学生依据课前提示中的问题,一个一个地去寻觅答案,就会了解这一课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线索。
3、指出了重点、难点。大部分课前提示往往是围绕本课重点、难点提出要思考的问题。这些问题往往是本课重点、难点,教师在教学中要高度重视。如“隋炀帝专为看琼花开通大运河的说法对不对?大运河对我国历史发展有什么重要作用?”就是本课的重点,而“隋朝为什么能完成这样大的工程?”则是本课的难点。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围绕导入框中的问题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4、可作为课后小结的依据。结尾是课堂教学的基本结构,是不可忽视的最后环节。好的结尾可以使知识得以概括、深化,使整个课堂教学结构严密、紧凑、和谐、完善。第14课《匈奴的兴起和汉朝的和战》的导入框引用了董必武的诗句“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见识高。”如果在教学中把董老的诗放在昭君出塞后的小结部分来讲,说明古人和今人对这件事都给予了很高评价,这样就显得自然顺畅了。
总之,新教材的课前提示有利于教和学,教师应充分利用课前提示的功能,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二)如何处理正文和小字
历史新教材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富有弹性。它采用大小字结合编排的方式,其中大字言简意赅,简明扼要,是全课的骨架,深入浅出地勾勒出历史发展的脉络和特征,使学生对这一阶段的重要历史人物、现象、事件有一个初步的、轮廓式的了解,是教师必讲、学生必学的内容;小字则丰富活泼、具体形象,是一课的血与肉,在教学中不作要求,由教师自行掌握。这使教学要求层次更加鲜明了。(“大字”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得出相应结论,“小字”激发学生兴趣。)那么,怎样去把握并恰当处理好大小字的关系呢?我以为,应该在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的原则下,在保证大字教学的基础上,将小字内容有选择地揉进教学、以实现大小字的交融统一。在《“和同为一家”》一课中,“大字”写“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只有四句话:但这一句话包括时间、地点、人物、过程、意义等知识构成要素,需要学生精读,老师也可以精讲。但如果教材仅写这几句话,就太枯燥了,所以还写了一段“小字”,具体记叙文成公主的事迹,数字为“大字”的几倍。大小字结合这一目教材就因为有骨架有血肉而丰满起来。但小字一段由学生阅读,教师不必再讲述或补了.利用小字内容有助于强化重点、突出主题,如岳飞的事迹的小字对大字具有很好的解释和补充作用。
(三)图像和文献资料
图像丰富是本教材的特点之一。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意教材文字,还要注意图像的利用。很多语言难以描述的历史现象,看了图一目了然。运用图像时,要注意以下两点:
1、抓住重点图像。由于各课的图都不止一幅,不抓重点会分散学生的注意。教师应从每课的图中,选出二三幅作为重点,要求学生重点识读。如第一课有各种图5幅,而重点应是“隋朝大运河示意图”;第九课有图8幅,重点应是《对峙》、岳飞图像。
2、引导学生对重点图像进行“解读”。“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此话适用于读图,要看门道就要对图进行“解图”。如在《大变革的时代》一课思考题中的“牛尊”:“牛的鼻上套一圈环,说明牛已被用来干活。”这就解读了“牛”与“牛耕”的关系,教师可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对其他各课的重点图像进行类似的解读.主要方法:(1)描绘法。《赵州桥》桥型优美,结构新颖,很像古人所说,如出云初月,雨后彩虹。可用明人祝万祉诗“百尺高虹横水面,一弯新月出云霄”等句子,增强这一古建筑的艺术感染力。(2)联想法。讲《焚掠后的圆明园残迹》时,可以引导学生从两个方面进行想像,一方面,虽然只是残砖断瓦,但仍然可以想像圆明园曾经的辉煌。另一方面,它也是西方侵略者野蛮摧残人类文化的见证,又是文明古国“落后就会挨打”的证明。 联想法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想象力。 (3)启发法。历史插图能使比较抽象的史实事因或史事意义具体起来。如对阎立本的《步辇图》演示,可组织讨论以下问题,从而启发学生理解唐初对少数民族的开明政策和唐蕃之间的友好关系。①坐在步辇上的人是谁?②为什么唐太宗要接见吐蕃的使者?③从这幅图中可以反映出哪些社会现实?试举例说明。
(四)动脑筋
对于教师来说,此栏目要注意两点:第一、备课一定要备“动脑筋”,对发散思维强的题目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尽可能设想学生可能做出多个答案。对此,教师用书上一般都作了提示,可供参考。第二、对学生的答案,不要轻易说“不”。凡是有一点道理的,老师都应肯定或鼓励。一时弄不清楚的,老师可指出这也是一种看法,对与不对,可以继续研究。轻易否定,往往会使自己被动。但对学生也不能无原则的“捧”,对明显的错误也应指出,不过态度一定要谦和,切忌损伤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
(五)练一练: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题,检验自己对本课核心知识的理解和把握。是必做的内容。
(六)自由阅读卡和活动与探究
自由阅读卡:可视为补充的阅读材料,要求接近于课文中的“小字”,但更强调由学生自主阅读。活动与探究:有1—3项,可任选。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因校因班因人制宜。
总之,教材的把握对于上好每一堂课都至关重要。只要我们加强理论学习、更新观念、勇于实践、不断创新,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将会是一个更广阔的施展教学才华的舞台。
展开全部
按时间线索,串联起来。应避免繁琐化,简化头绪,突出重点,加强整合,注重情感态度、知识能力之间的联系
1.做好初、高中教学的衔接
全新的教学理念、新颖的教材编写方式、崭新的学习方式,对刚升上高中的学生来说是一大挑战:
从教材模式看:打破历史学科严密的知识体系,突破王朝体系,改变编年史体例,从初中通史式的基础教学发展到高中中外合编的专题式教学模式,跳跃性较强。
从内容目标上看:为减轻学生负担,初中教材删减大量的基础知识,内容相对简化和浅化,高中教材却以专题教学,专业性较强;与初中相比,高中阶段的学习目标更多地强调宏观性、思想性和开放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出现较大的知识落差。
从教与学的方式:以教师为中心的教授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探究。
高中历史学习专题是在初中历史学习基础上进一步拓宽和深化,它们之间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了解初中的教材,做好初高中的衔接,才能使高中历史学习更顺利。
2.依托教材,灵活整合
(1)重视模块之间的内在联系
在课程结构上,改变了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的现状,以“模块”+“专题”的形式,构建了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的课程结构。高中历史分成3个必修模块和6个选修模块。必修模块包括25个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学习专题: <<< span="">历史I>>反映历史上重要的政治制度、重大政治事件。<<历史ii>>反映经济和社会生活领域,有助学生了解人类历史上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的基本史实;<<< span="">历史III>>则属于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领域的内容,有助学生探讨文化和科学技术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作用。选取历史学科的主干知识作为学生的必修内容,有利于打好历史学习的基础。选修课分为“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近代社会民主思想与实践”等六大模块,旨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历史视野,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各模块之间,既各有侧重,又有密切的联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相互参照,统筹兼顾。
(2)模块内的专题整合
教师要建构起整体教学设计观,总揽全局,不要讲一课,备一课。而应该将教学设计置于课程模块的整体之中来考虑。就历史必修(I)这一模块而言,着重反映人类社会政治领域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涉及古今中外历史上重要的政治制度、重大政治事件和重要政治人物。本模块分为九大专题共25课,其中中国史专题五个,世界史专题四个。专题之间既有纵向联系,也可进行横向比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教学活动的需要对教材进行重新的整合:(以人教版为例,下同)
(1)、以问题为核心的系统化整合(第一、三、四、八单元)
----中国政治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2)、以对比为目的的局部整合
-----中西古代政治制度的不同特点(第一、六单元)
-----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的高峰与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第一、七单元)
(3)、世界背景与中国历史的整合
----战后世界形势的发展与新中国外交(第五、九单元)
---世界资本主义发展与社会主义运动的成长壮大(第八、九单元 注①)
(4)、中国近现代史阶段性特征的整合
-----中国人民抗争之路(第二、三单元)
------艰巨的民主法治之路(第三、四单元)
(5)、以横向比较为目的的整合
----近代中外民主政制的比较(第四、七单元)
----不同意识形态的碰撞与较量(第四、八、九单元)
通过整合,使历史专题的头绪更集中、主题更突出,不仅更好体现历史发展的时序性。同时也能横向反映人类文明发展的步伐、不同文明的相互交流与碰撞。如果说对教材进行灵活整合是属于宏观把握的话,那么,要取得优质、高效的教学效果,就必须在微观上对专题内教材内容进行精心的取舍。
三.紧扣课标 合理取舍
在教改实践的过程中,教师们普遍感到“三多二少”:内容多、头绪多、涉及面广;课时少、参考资料少。教学难度大,教学进度缓慢。要走出这个困局,教师必须深入研究教材,敢于大胆取舍:
1.紧扣课标,把握核心
课标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是课改赖以进行的纲领性文件。教师备课时应该认真研究课标,领会课标的意图,把握每个专题核心内容及每节课的学习要点。<<< span="">历史I>>就以人类政治活动发展主线为线索,精选能够反映一个历史时期基本特征的重要政治制度、历史性政治变革、重大政治事件和重要政治人物来作为学习内容。在进行教材处理时,可分二步:
(1)、确定专题的主线(或核心)。如第一单元<<< span="">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人教版,下同),其主线反映二千多年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产生与发展的过程。
(2)、根据课标的“学习要点”和“教学活动建议”,拟订各课的重点和难点。<<< span="">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分为四节课:1.“夏商周的政治制度”重点在宗法制和分封制。2.“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是本单元重中之重。课标要求:“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皇帝制、中央官制和郡县制在初中历史学习已有所涉及,本课重点应该着力引导学生探究中央集权制对秦朝及后世的影响。秦始皇开创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在长达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中产生巨大影响,以后历代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和发展。了解这一政治制度特点及其形成过程,就成为解开古代中国政治结构的钥匙。3.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反映了从汉至元这一时期中央政治制度、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应以时间纵线为线索,突出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继承与创新,从而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4.“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这一课反映中国封建社会晚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及影响。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这一课重点引导学生探究A.明清时期是怎样强化君主专制的?B.君主专制的加强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2.注重基础 贴近时代
教材内容跨度大、跳跃性强,涉及知识面广、知识点多。哪些要详细讲、哪些略讲,哪些不讲?令人迷惘。
<<< span="">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提出:“遵循高中历史教学规律,在内容的选择上,应坚持基础性、时代性,应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生活,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由此可见,遵循时代性、基础性的原则,高中历史课程内容必须精选素质教育必须的基础知识:在历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对现实仍具有一定影响或借鉴意义的重要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反映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全方位互动联系;与现代社会、科技发展及学生生活间的联系的内容为必须掌握的内容。至于深度、广度如何把握?还是以课标为依据,“内容标准”中“学习要点”提出了“知识与能力”目标,对有关知识及其能力层次的教学目标,作出了相对具体的要求和规定,这是必须达到的最低目标。值得注意的是,课标没有对教学目标的上限作出具体规定,这就给教学提供了较大的回旋空间,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制定恰当的教学目标,切忌过分拔高课程难度和拓展课程内容。
教师一定要扭转知识教学的观念,把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紧紧联系在一起,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教科书的知识点多,内容繁杂,如果要求学生全部掌握,既增加学生负担,也不符合课改的要求,势必重陷“难、繁、偏、旧”的怪圈。课堂教学内容应该丰富,符合历史的真实,而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应该少而精,更注重学科能力的培养。
3.以人为本、自主探究
新课标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为目标,处处渗透以人为本的新理念。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体现了以人为本。课程目标有“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知识不再是独立的直接的目标,知识是培养能力、培养学习习惯和方法及进行德育教育的载体。
为了有效地完成获取历史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学习目标,学生需要在体验学习的过程中运用和初步掌握各种学习方法。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进行教学设计,尽可能给予学生实践和探究的机会。如《历史I(必修)》中的《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一课,如果采用教授式教学方法的话,美国的宪法规定艰涩难懂,学生觉得枯燥,2004年是美国大选年,我便以美国大选作为切入点,设计了《从美国大选看联邦宪法》的探究活动,同学们通过报章、互联网等多种途径收集、归纳、分析资料,并把探究成果在课堂上与其他同学分享,课堂上同学们对美国的选举制度、宪法规定的“分权与制衡”的原则、美国民主制度的优劣,进行了热烈的讨论,经过探究,同学们不仅对课文的内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教材只是一种材料和资源,一种帮助学生学习的工具,因此,教师不必完全忠实于教材、一味地照本宣科,教师可根据教材的不同特点,采取灵活的教学策略,适当开展探究、调查、访问、资料收集、演示、表演、交流与讨论、反思等方式、使学生乐于探究,主动参与、动手实践。新教材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大量素材。“学思之窗”“历史纵横”“资料回放”等等栏目的设计,既提供与课文内容有关的丰富多样的各种资料,同时还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以促进学生展开积极的历史思维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创新精神和学史能力。当然由于课时的限制,在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进行取舍。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若授人以渔。学生的学习方式是一个从教会(接受)、学会(理解)到会学(举一反三)的过程②。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参与、体验、感受,通过探究性学习、体验性学习、交往性学习和综合性学习,使学习过程成为培养兴趣、提高能力、展示个性、积累知识的活动过程。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关心,并从探究中总结出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教会他学习的方法,比教会具体知识更令他终身受益。
4.活用不同版本教材
目前出版发行的四个版本的历史教材,都是根据<<< span="">历史标准>>编写的,虽然选取的主要史实基本上是一致的,但由于对课标理解的差异、把握角度的不同,各个版本的侧重点便有较大差别。教师在备课时,可先研究课标的要求,然后再阅读、比较各个版本教材,这样对全面、深入理解课标,把握核心内容有较大帮助。同时,不同版本的教材各有特色,是非常好的课程资源,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善加利用,以博取众家之长。
总之,课程改革对广大教师来说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可谓机遇与挑战并存。在课改过程中遇到各种困难、挫败不足为奇。只要我们加强理论学习、更新观念、勇于实践、不断创新,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将会是一个更广阔的施展教学才华的舞台。
1.做好初、高中教学的衔接
全新的教学理念、新颖的教材编写方式、崭新的学习方式,对刚升上高中的学生来说是一大挑战:
从教材模式看:打破历史学科严密的知识体系,突破王朝体系,改变编年史体例,从初中通史式的基础教学发展到高中中外合编的专题式教学模式,跳跃性较强。
从内容目标上看:为减轻学生负担,初中教材删减大量的基础知识,内容相对简化和浅化,高中教材却以专题教学,专业性较强;与初中相比,高中阶段的学习目标更多地强调宏观性、思想性和开放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出现较大的知识落差。
从教与学的方式:以教师为中心的教授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探究。
高中历史学习专题是在初中历史学习基础上进一步拓宽和深化,它们之间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了解初中的教材,做好初高中的衔接,才能使高中历史学习更顺利。
2.依托教材,灵活整合
(1)重视模块之间的内在联系
在课程结构上,改变了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的现状,以“模块”+“专题”的形式,构建了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的课程结构。高中历史分成3个必修模块和6个选修模块。必修模块包括25个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学习专题: <<< span="">历史I>>反映历史上重要的政治制度、重大政治事件。<<历史ii>>反映经济和社会生活领域,有助学生了解人类历史上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的基本史实;<<< span="">历史III>>则属于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领域的内容,有助学生探讨文化和科学技术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作用。选取历史学科的主干知识作为学生的必修内容,有利于打好历史学习的基础。选修课分为“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近代社会民主思想与实践”等六大模块,旨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历史视野,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各模块之间,既各有侧重,又有密切的联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相互参照,统筹兼顾。
(2)模块内的专题整合
教师要建构起整体教学设计观,总揽全局,不要讲一课,备一课。而应该将教学设计置于课程模块的整体之中来考虑。就历史必修(I)这一模块而言,着重反映人类社会政治领域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涉及古今中外历史上重要的政治制度、重大政治事件和重要政治人物。本模块分为九大专题共25课,其中中国史专题五个,世界史专题四个。专题之间既有纵向联系,也可进行横向比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教学活动的需要对教材进行重新的整合:(以人教版为例,下同)
(1)、以问题为核心的系统化整合(第一、三、四、八单元)
----中国政治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2)、以对比为目的的局部整合
-----中西古代政治制度的不同特点(第一、六单元)
-----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的高峰与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第一、七单元)
(3)、世界背景与中国历史的整合
----战后世界形势的发展与新中国外交(第五、九单元)
---世界资本主义发展与社会主义运动的成长壮大(第八、九单元 注①)
(4)、中国近现代史阶段性特征的整合
-----中国人民抗争之路(第二、三单元)
------艰巨的民主法治之路(第三、四单元)
(5)、以横向比较为目的的整合
----近代中外民主政制的比较(第四、七单元)
----不同意识形态的碰撞与较量(第四、八、九单元)
通过整合,使历史专题的头绪更集中、主题更突出,不仅更好体现历史发展的时序性。同时也能横向反映人类文明发展的步伐、不同文明的相互交流与碰撞。如果说对教材进行灵活整合是属于宏观把握的话,那么,要取得优质、高效的教学效果,就必须在微观上对专题内教材内容进行精心的取舍。
三.紧扣课标 合理取舍
在教改实践的过程中,教师们普遍感到“三多二少”:内容多、头绪多、涉及面广;课时少、参考资料少。教学难度大,教学进度缓慢。要走出这个困局,教师必须深入研究教材,敢于大胆取舍:
1.紧扣课标,把握核心
课标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是课改赖以进行的纲领性文件。教师备课时应该认真研究课标,领会课标的意图,把握每个专题核心内容及每节课的学习要点。<<< span="">历史I>>就以人类政治活动发展主线为线索,精选能够反映一个历史时期基本特征的重要政治制度、历史性政治变革、重大政治事件和重要政治人物来作为学习内容。在进行教材处理时,可分二步:
(1)、确定专题的主线(或核心)。如第一单元<<< span="">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人教版,下同),其主线反映二千多年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产生与发展的过程。
(2)、根据课标的“学习要点”和“教学活动建议”,拟订各课的重点和难点。<<< span="">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分为四节课:1.“夏商周的政治制度”重点在宗法制和分封制。2.“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是本单元重中之重。课标要求:“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皇帝制、中央官制和郡县制在初中历史学习已有所涉及,本课重点应该着力引导学生探究中央集权制对秦朝及后世的影响。秦始皇开创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在长达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中产生巨大影响,以后历代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和发展。了解这一政治制度特点及其形成过程,就成为解开古代中国政治结构的钥匙。3.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反映了从汉至元这一时期中央政治制度、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应以时间纵线为线索,突出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继承与创新,从而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4.“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这一课反映中国封建社会晚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及影响。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这一课重点引导学生探究A.明清时期是怎样强化君主专制的?B.君主专制的加强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2.注重基础 贴近时代
教材内容跨度大、跳跃性强,涉及知识面广、知识点多。哪些要详细讲、哪些略讲,哪些不讲?令人迷惘。
<<< span="">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提出:“遵循高中历史教学规律,在内容的选择上,应坚持基础性、时代性,应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生活,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由此可见,遵循时代性、基础性的原则,高中历史课程内容必须精选素质教育必须的基础知识:在历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对现实仍具有一定影响或借鉴意义的重要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反映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全方位互动联系;与现代社会、科技发展及学生生活间的联系的内容为必须掌握的内容。至于深度、广度如何把握?还是以课标为依据,“内容标准”中“学习要点”提出了“知识与能力”目标,对有关知识及其能力层次的教学目标,作出了相对具体的要求和规定,这是必须达到的最低目标。值得注意的是,课标没有对教学目标的上限作出具体规定,这就给教学提供了较大的回旋空间,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制定恰当的教学目标,切忌过分拔高课程难度和拓展课程内容。
教师一定要扭转知识教学的观念,把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紧紧联系在一起,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教科书的知识点多,内容繁杂,如果要求学生全部掌握,既增加学生负担,也不符合课改的要求,势必重陷“难、繁、偏、旧”的怪圈。课堂教学内容应该丰富,符合历史的真实,而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应该少而精,更注重学科能力的培养。
3.以人为本、自主探究
新课标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为目标,处处渗透以人为本的新理念。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体现了以人为本。课程目标有“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知识不再是独立的直接的目标,知识是培养能力、培养学习习惯和方法及进行德育教育的载体。
为了有效地完成获取历史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学习目标,学生需要在体验学习的过程中运用和初步掌握各种学习方法。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进行教学设计,尽可能给予学生实践和探究的机会。如《历史I(必修)》中的《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一课,如果采用教授式教学方法的话,美国的宪法规定艰涩难懂,学生觉得枯燥,2004年是美国大选年,我便以美国大选作为切入点,设计了《从美国大选看联邦宪法》的探究活动,同学们通过报章、互联网等多种途径收集、归纳、分析资料,并把探究成果在课堂上与其他同学分享,课堂上同学们对美国的选举制度、宪法规定的“分权与制衡”的原则、美国民主制度的优劣,进行了热烈的讨论,经过探究,同学们不仅对课文的内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教材只是一种材料和资源,一种帮助学生学习的工具,因此,教师不必完全忠实于教材、一味地照本宣科,教师可根据教材的不同特点,采取灵活的教学策略,适当开展探究、调查、访问、资料收集、演示、表演、交流与讨论、反思等方式、使学生乐于探究,主动参与、动手实践。新教材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大量素材。“学思之窗”“历史纵横”“资料回放”等等栏目的设计,既提供与课文内容有关的丰富多样的各种资料,同时还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以促进学生展开积极的历史思维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创新精神和学史能力。当然由于课时的限制,在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进行取舍。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若授人以渔。学生的学习方式是一个从教会(接受)、学会(理解)到会学(举一反三)的过程②。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参与、体验、感受,通过探究性学习、体验性学习、交往性学习和综合性学习,使学习过程成为培养兴趣、提高能力、展示个性、积累知识的活动过程。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关心,并从探究中总结出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教会他学习的方法,比教会具体知识更令他终身受益。
4.活用不同版本教材
目前出版发行的四个版本的历史教材,都是根据<<< span="">历史标准>>编写的,虽然选取的主要史实基本上是一致的,但由于对课标理解的差异、把握角度的不同,各个版本的侧重点便有较大差别。教师在备课时,可先研究课标的要求,然后再阅读、比较各个版本教材,这样对全面、深入理解课标,把握核心内容有较大帮助。同时,不同版本的教材各有特色,是非常好的课程资源,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善加利用,以博取众家之长。
总之,课程改革对广大教师来说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可谓机遇与挑战并存。在课改过程中遇到各种困难、挫败不足为奇。只要我们加强理论学习、更新观念、勇于实践、不断创新,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将会是一个更广阔的施展教学才华的舞台。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按时间线索,串联起来。应避免繁琐化,简化头绪,突出重点,加强整合,做一个坐标轴,竖轴为时间,横轴为国家或地区,加强初、高中的衔接,学完一课或一单元后做一个知识网络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按照时间的顺序整合,写出时间和事件简述,其他的多看就行。
也可以按照事件归类,我倾向于时间顺序,这样不杂不乱,但首先你要理解很多东西。
多看资料吧
也可以按照事件归类,我倾向于时间顺序,这样不杂不乱,但首先你要理解很多东西。
多看资料吧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