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兰性德词与李煜词的异同是什么?

 我来答
A雪拥蓝关
2011-12-13 · TA获得超过1600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46
采纳率:0%
帮助的人:89.7万
展开全部
纳兰性德与李煜分处词发展的一前一后两个时期,虽相距数百年之遥,但二人在气质及词风上却颇为相似。纳兰词继承了李煜词中意象的象征意义,同时也继承了传统诗词中的意象的某些特征,并且融入了许多个人情感,艺术手法上也有所创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特征。其一,悲剧命运造就了一样的天才词人。其二,个人偏好与性格差异。李煜生活圈子窄小,是其亡国后的突变,才升华忧国之愁。而纳兰好学,文武全才,境遇更广泛,惜其耽于个人情思过多。周之琦曾谓“纳兰容若,李重光后身也”;陈其年谓:“《饮水词》,哀感顽艳,得南唐二主之遗。”况周颐云:“寒酸语不可作,即愁苦之音,亦以华贵出之,饮水词人,所以为重光后身也。”唐圭璋云:“成容若雍荣华贵,而吐属哀怨欲绝,论者以为重光后身,似不为过。”梁启超也说:“纳兰小词,直追后主。”诚然,纳兰性德一直十分推崇李煜,他在《渌水亭杂识》中说:“花间之词,如古玉,贵重而不适用,宋词适用而少贵重,李后主兼有其美,更饶烟水迷离之致。”相比之下,纳兰词的内容则更丰富,既有妩媚风流的爱情词,缠绵绯恻的悼亡词,又有气魄雄浑的边塞词和寄托深远的咏物词。其艺术的风格也更多样,婉约与豪放兼而有之。凄惋处正是纳兰词最动人心魄之所在。纳兰词与李煜词都以善言情著称,其所言之情又均凄惋、缠绵,动人心魄,这也是二人词风相近的一个原因。纳兰词词风凄惋更多是来自于内心的审美倾向。可以说,李煜词风凄惋的主要原因在于受了外界的巨大打击。纳兰的一生虽然也有过对仕宦的失望,对人事无常的心灰意冷,但这只是他一生憔悴的一个侧面,而非主要原因。次从对感情的控制上来说。无论是李煜的前期词还是后期词,都流淌着一种无节制的、不计后果的宣泄。李煜其人,个性纯真,少有城府,心有所感便不加掩饰的形诸于笔。在言情的境界上说,李煜的境界更大,涵盖了整个人生及宇宙。他能跳出自己的一己哀愁,感悟到全人类的普遍哀愁,从而扩大了读者群。今人赵秀亭云:“论词境, (纳兰) 阔于温而浅于李。后主眷系家国,故重;容若萦系私谊,故轻。”所言极是。就言情的特色而言,纳兰词似泣,李煜词似叹。李煜及纳兰在语言运用上均可称圣手二人之词均有自然性灵的特点,他们不追求镂金错彩,而文采动人。比较而言,李煜之词以概括性强而见长,往往几个字就道出作者心中的所有苦闷,一句词就使读者的心灵震撼不已。纳兰之词以委婉曲折见长,虽不具备李词的超强概括力,但描摹生动,入木三分,另有一种动人心魄处。从写作手法上看,李词多是客观描写; 纳兰词多形象,十分突出。
Co灬
2011-12-15
知道答主
回答量:2
采纳率:0%
帮助的人:3.2万
展开全部
纳兰词继承了李煜词中意象的象征意义,同时也继承了传统诗词中的意象的某些特征,并且融入了许多个人情感,艺术手法上也有所创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特征。其一,悲剧命运造就了一样的天才词人。其二,个人偏好与性格差异。李煜生活圈子窄小,是其亡国后的突变,才升华忧国之愁。而纳兰好学,文武全才,境遇更广泛,惜其耽于个人情思过多。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Solitary_Life_
2011-12-17
知道答主
回答量:24
采纳率:0%
帮助的人:2.7万
展开全部
风格、手法都很相近
不同的是李煜后期的词大都是亡国时悲悯之作 感情不太一样
个人还是喜欢纳兰容若的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jghbmfaa
2011-12-15
知道答主
回答量:1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782
展开全部
ffer236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2)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