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中一个英雄的介绍 哪里找呀

和评价一次有名的战争.......两个都要呀!1111文学作品中一个英雄的介绍......介绍呀(不要只说名字)和评价一次有名的战争急..........星期1止... 和评价一次有名的战争.......两个都要呀!1111
文学作品中一个英雄的介绍 ......介绍呀(不要只说名字)和评价一次有名的战争 急..........星期1止
展开
 我来答
百度网友d048413
2007-09-25
知道答主
回答量:31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分析荷马史诗《伊利亚特》中阿喀琉斯的形象

作者:常彬

由《伊利亚特》和《奥德修纪》组成的荷马史诗是现存的最古的希腊文学作品,标志着希腊文学的辉煌的开端,它如实地反映了远古希腊社会发展的某些形态,艺术的再现了当时的文化。《伊利亚特》所记叙的主要是希腊人围攻特洛伊城的故事,其中成功地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性格鲜明的英雄人物形象,有赫克托耳、奥德修斯、埃阿斯、阿伽门农、墨涅拉俄斯、菲罗克忒忒斯、阿咯琉斯等,其中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任务形象是希腊英雄阿喀琉斯的形象。

从阿喀琉斯的出身来看,在史诗中,阿咯琉斯是一位英雄,和其他的古希腊英雄一样,他具有半人半神的特点。由于当时的社会科技和文化还不是很发达,所以人们对一些当时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都参杂进神祗的因素,在普通人当中若出现很多方面过人之处的人,当时的人们一般认为是神祗的后代,即英雄。所以,首先在鉴赏荷马史诗的人物方面,我们就不能将里面的人物同当今我们所看到的文学作品里的人物,甚至文艺复兴时期的理想化的巨人相并,而应该更侧重于当时的文化来分析当时的人物。

阿喀琉斯是《伊利亚特》的中心人物之一,希腊联军中最大的英雄。他是一个英勇善战、忠于朋友的人。首先,他在战场上几乎是百战百胜,杀死过无数的特洛伊英雄,从特洛伊人在没有他参战的希腊联军和有他参战的希腊联军时的不同反应的对比,就可以看出他的英勇善战,比如身着阿咯琉斯的黄金战甲的帕特洛克罗斯出击时,特洛伊人从远处看到他,以为是阿喀琉斯来了,即吓破了胆,阵脚大乱,自相踩踏致死的人无数,在阿喀琉斯罢战期间,特洛伊人在他们几次进攻中还取得过上风,都攻到希腊的战船上来了,若不是埃阿斯等希腊英雄的英勇抵抗,希腊人的战船可能都会给赫克托耳烧毁了,后来,阿喀琉斯重新武装上战场,希腊人又占了上风,特洛伊第一英雄赫克托耳被阿喀琉斯杀死,特洛伊人元气大伤。其次,阿喀琉斯忠于自己的朋友,当帕特洛克罗斯被赫克托耳杀死时,他真心实意的痛惜帕特洛克罗斯的牺牲,决心为他复仇,于是他又重新武装上战场,杀死了赫克托耳,并将他的尸体捆绑在战车上驱车游行,虽然这是阿喀琉斯凶残的体现,但这也是他忠于朋友的体现。因此,阿喀琉斯是一个英勇善战、忠于朋友的人

阿喀琉斯也有他的弱点存在,比如当大统帅阿伽门农侵犯了阿喀琉斯的战利品时,阿喀琉斯公开斥责他的损人利己,并拒绝战斗,他斥责阿伽门农的私心是正确的,但是顽固的罢战是不恰当的做法,他的罢战给希腊联军带来了不少的损失;他杀死赫克托耳后将他的尸体钉在战车上驱车游行,全然不顾特洛伊城的一片悲哀,手段是何其的残酷,这正符合当时正在向奴隶社会过渡的原始社会的部落首领的特点;后来他再次进攻特洛伊城,不顾太阳神阿波罗的劝阻,还对阿波罗口出狂言,最终被帕里斯暗箭射死。由以上三例可以看出,阿喀琉斯是也是一个残忍、任性和执拗的人。

同时,从一些细节也不难发现,阿喀琉斯也是一个具有善良的同情心,且热爱生活的人。比如当普里阿摩斯向阿喀琉斯赎回儿子赫克托耳的尸体时,他答应了对方的请求,再比如当阿伽门农夸口自己的箭术得罪了狩猎女神阿耳忒弥斯,致使阿耳忒弥斯逼迫阿伽门农将自己的女儿伊菲革涅亚献祭给她,否则就不让希腊的舰队前进时,阿喀琉斯也冒着被众将的斥责,前来搭救伊菲革涅亚;特洛伊战争结束以后,在大海上漂流多年的伊塔刻国王奥德修斯来到阴间寻找底比斯城的预言家提瑞西阿斯的灵魂询问他自己将来的命运时,巧遇阿喀琉斯的灵魂,他告诉阿喀琉斯的灵魂阿喀琉斯生前像神祗一般受人尊重,死后也一定是个伟大的阴魂,过得幸福的时候,阿喀琉斯却对奥德修斯说:“我宁愿在人间当奴隶,也不愿意在阴间当君王。”表明了自己热爱人间的生活态度。由以上三例观之,阿喀琉斯是一个具有善良的同情心,且热爱生活的人。

总之,阿喀琉斯是荷马史诗当中塑造得十分成功的人物形象,他的性格是鲜明多面的,他的形象体现了古希腊氏族社会英雄人物的特征。

2005年11月7日 于武昌桂子山

阿喀琉斯是《伊利昂纪》在特洛伊战争中着力描写的英雄之一,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特点。一种文化的土壤下往往会诞生出一种特定的英雄形象,不同的英雄又各自的表现。为此,我将其与其他的一些其他国家时期的英雄的形象做了比较,发现他们之间有许多时代文化的差异,颇为有趣。   阿喀琉斯是天神帕琉斯之子,骁勇善战,在特洛伊战争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其人作战勇猛以至所向披靡,然为人刚愎自用,自负任性,为了一时之辱即不顾大局撤出前线。在杀死赫克托耳之后拖尸以报充分表现出性格的残忍。可是人性的复杂性又使他还是具有恻隐之心,于是又应赫克托耳的老父哀求归还其子的尸体。于是,一个性情复杂而深刻的英雄形象跃然纸上。   赫克托耳是阿喀琉斯在特洛伊战争中的最大对手,双方均为一介匹夫,好勇斗狠。尤其是赫克托耳明知城不可守依然还要出城与之拼杀。除去他性格中的英雄主义成分之外,决定因素应该还是时代的背景。此时的战争目的就是为了掠夺,已经被看作是一种正常的行为,“甚至是分工”(恩格斯语)。在这样的大环境得条件下,这种“战争光荣”的思想自然深入人心。事实也是如此,很多荣誉都依据战场上的表现而决定分配。从文章也不难看出作者对此的歌颂:“双方的将领都是最伟大,最最光荣的,阿喀琉斯战无不胜所向披靡,赫克托耳像刚升起的太阳、、、、、、”由此,也无怪乎其出战的坚决了。当然不得不承认此时的客观实际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赫克托耳出战的必要性,因为武器和装备的简陋就使战争的胜败在相当的程度上为这些“匹夫”所掌握。   而《尼伯龙根之歌》中的齐格夫里特倒是与阿喀琉斯颇为相似:都是部落王子、都几乎刀枪不入英勇善战、都最终被暗算于“阿喀琉斯之踵”、、、、、、这些经历使他们身上带有了了许多共同点,但是齐格里夫特毕竟是中世纪德意志的神话英雄,更多的带有了当时的时代色彩。而且在流传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加入了许多封建时代的政治纷争、等级观念、忠君思想、、、、、、这些无不给他深深的打下了封建时代的烙印。反而言之,阿喀琉斯由于处在原始氏族社会向奴隶制社会的过渡期,更多的必须服从于当时的时代舆论,接受当时的道德规范,以氏族和部落的利益为高。所以当希腊联军频频失利之际,他又不得不继续出战。而他的拖尸泄愤之举也被作者乃至普通士兵所谴责。所以即使是战无不胜的英雄也必须服从于他自身所在的时代。古往今来,概莫能外。   赫拉克勒斯是古希腊最著名的英雄,也是体育和商业的保护神,是由人而神,而阿喀琉斯则是由神而人。如果单纯以“血统”论,后者似乎更为“高贵”但我们在古希腊的神话里面看到的更多的是这些半人半神在他们作为“人”的时候的强大力量。如赫拉克勒斯的12件大事便是在尚未升天的时候所完成。阿喀琉斯更不必言,始终作为一个部落王子、希腊联军的将领在战场上拼杀。由此不难看出虽然古希腊人对神相当认同,但并不盲目崇拜,已经是人神并重,依然是以人为本位的文化精神,同时意识到人自身的能力,在人神发生冲突时人也有反抗的能力甚至如赫拉克勒斯就曾以人的身份将天后赫拉打的落荒而逃。这就充分体现了古希腊人对人的肯定,对现实的追求。也使他们的形象更为真实可信。   一个英雄形象的诞生深深植根于其所处的文化之中,无论他是传说中的还是文学作品中的,他们,都不可避免的为时代精神所涂抹。在流传过程中由于主流意识形态出于种种考虑对他们进行了修改,从而既丰富了形象也使他们变得更为复杂。阿喀琉斯的典型意义也许就在于此。

我想,读过荷马史诗的人,对于《伊利亚特》中阿喀琉斯这个人物,一定会留有很深的印象吧?阿喀琉斯是个了不起的英雄,他年轻、英俊、勇敢、威猛,他力大无穷,所向无敌……但这些只是作为阿喀琉斯行为的一个方面来写的,史诗还写出了另一个方面,即阿喀琉斯与平常人相同的气质和感情这一方面。史诗通过了一系列的情节与细节,把这一英雄人物性格的许多方面都揭示了出来。阿喀琉斯爱他的母亲特提斯;他跟随阿伽门农东征洛亚途中,因为自己所宠爱的女俘布里色斯被阿伽门农夺去,他痛哭,和阿伽门农争吵,感到自己的荣誉受到损害,便退居到自己的帐篷里,长期不参加战斗;他和帕屈罗克鲁斯与安惕洛库斯是最亲密的朋友,当帕屈罗克鲁斯被特洛伊大将赫克托战死后,阿喀琉斯要替爱友报仇,才出来参战;他对他的忠实的老仆人腓尼克斯充分信任,让他睡在自己的脚边;在帕屈罗克鲁斯的丧礼中,他对军中的老人涅斯托表示最崇高的敬礼。在作战当中,他容易发火,动不动就暴跳如雷,他复仇心强,对于敌人表现的十分凶狠,例如他在战死赫克托之后,把赫克托的尸体绑在他的战车后面,绕着特洛伊城拖了三个圈子。然而,当特洛伊的老国王普莱亚姆来到希腊军营,见到了阿喀琉斯,请求把他儿子赫克托的尸体交还给他,这时候,威猛、暴戾的阿喀琉斯的心肠却软了下来,他暗地里想自己的老父亲,把手伸出来给哭泣着的老普莱亚姆去握……

你看,产生于史诗中的英雄阿喀琉斯,竟是这样一个性格复杂、感情丰富的英雄。他有对母亲的热爱,对老人的敬爱,对朋友的挚爱,对弱者的怜爱;他有对强者的抗争,对敌人的残忍……试想,如果按照“四人帮”的“三突出”的理论,这个神界的阿喀琉斯,无疑地会被更加“神化”起来。可是,荷马所塑造的英雄阿喀琉斯,却具有人的多方面性格与极丰富的感情,从这一点上说,不仅那种“高、大、全”式的英雄人物无法与阿喀琉斯相比拟,就是许多塑造的不很成功的英雄形象,较之荷马笔下的英雄人物也是颇为逊色的。

当然,荷马史诗中的英雄与我们今天的文学作品中的英雄人物是无法相比拟的,因为时代不同了,他们不但有着时代特点的不同,而且存在着阶级本质的不同。无产阶级的英雄人物的性格的多重性和感情的丰富性,要受到阶级性的制约,无论是性格的多重性,还是感情的丰富性,都有着鲜明的无产阶级性。但是,要使我们今天的文学作品中的英雄人物具有较强的艺术生命力,荷马的史诗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我们在塑造英雄人物的问题上应从荷马史诗那里学习与借鉴什么呢?我以为有以下三点:一、写人;二、写英雄人物性格的多方面性;三、写英雄人物情感的丰富性。
潜溪迩g6
2007-10-01
知道答主
回答量:46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国难当头,2000藏军增援东南沿海战场。

1840年6月,中英鸦片战争爆发。由于清军的武器与英国军队相差甚远,再加上几十年的太平盛世,缺乏实战的洗礼,尽管清军官兵作战英勇,仍无法阻挡英军的进攻。战争开始后不久,英军一路北上,先后攻陷了舟山、宁波、定海等地,随后又占据了吴淞,逼近南京城,清朝南北交通命脉———京杭大运河面临着被切断的危险。情急之下,清政府只得从全国各地调集兵马,仓促应战。1840年底,清政府的调兵令传到了远离前线的藏族聚居区———四川嘉绒(今阿坝州)汶川县三江乡土司索衍的手中。面对国家危难,索衍当即决定,派瓦寺土司守备哈克里,会同大金土司阿木穰等人,率藏军开赴东南沿海,协助清军保家卫国。

在历史上,藏族人民一直有着协助中央政府保卫祖国的优良传统。清朝乾隆年间,瓦寺地区的藏族土司千总刘正祥、王保等人就曾率藏兵协助清军抵抗廓尔喀(今尼泊尔)对西藏的侵略。在清军总督福康安的统一指挥下,瓦寺藏军“六战六捷,杀敌四千,收复后藏”。在那场战斗中,许多藏兵为国捐躯。几十年后,当英国侵略者的隆隆炮声回荡在祖国边疆的危急时刻,藏族勇士们再次做好了为保卫国家而牺牲的准备。
1841年11月,2000名藏族远征军在松潘一带集结完毕,准备出征。四乡八里的父老为这些勇士举行了盛大的壮行仪式,喇嘛们祈求神佛的保佑,乡亲们献上洁白的哈达。藏军将士们跨在高头战马上,头戴虎皮帽,身着藏袍,个个显得精神抖擞,踏上了保卫国家的征程。

清军统帅不学无术,靠算命指挥作战

就在藏军出征前几天,道光帝的侄子、钦差大臣奕经,也从京师率部出发。但奕经并不懂军事,是个夸夸其谈的高手。

1842年2月,奕经一行抵达杭州。不久,各地增援前线的兵勇也陆续赶到。就在等待藏族援军到来之时,奕经听人说杭州西湖关帝庙最灵,就去求了一签。这支签上写道:“不遇虎头人一唤,全家谁敢保平安”。奕经百思不得其解。三天后,哈克里和阿木穰率藏族远征军千里迢迢赶来后,奕经恍然大悟。

藏军到达后,奕经惊喜地发现,藏兵们头戴虎皮帽,正好与签中的“虎”字相应。奕经天真地认为,只要按签上所示,让两支戴着虎皮帽的藏兵打头阵,定可保清军旗开得胜。于是,他不顾双方悬殊的武器差距,竟命令部下强攻英军,收回宁波和镇海。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奕经将进攻的时间选在1842年3月10日四更时分。

奕经之所以把日期定在此时,是因为这天是难得的“四寅期”,即虎年虎月虎日虎时!他又任命属虎的总兵段永福为大将,这样就凑足了“五虎”,此次反攻也被称作“五虎扑羊”之计,“羊”即指洋人。奕经认为,“五虎扑羊”之计再加上头戴虎皮帽的藏族远征军为先锋,清军自然会大获全胜。

血战宁波,“虎头”藏军成破城先锋

奕经“五虎扑羊”的谬论固然可笑,但哈克里和阿木穰率领的藏军确实英勇善战。每次发起进攻前,他们总是主动要求打头阵,不甘落在别的队伍后面,在作战中,他们更是表现英勇,视死如归。

按照战役部署,由阿木穰率领的百余名藏族士兵负责攻打宁波城的西门。战斗打响后,在城里内应的配合下,藏兵擒杀了城门口的英军哨兵,打开城门,随后清军大部队迅速攻入城中。
攻入宁波城后,清军大队人马直奔英军指挥部。据史料记载,英军指挥部的所在地“门坚墙高”,进攻士兵无法攀登。英军用优势火力射击,将装备上处于绝对劣势的清军击退到宁波城狭窄的街道里。随即,英军又爬上临街的屋顶,对准拥挤在街心的清军进行射击。清军冒着弹雨发起强攻,但毕竟火力太弱,始终无法前进。不久,英军拉来了大炮轰击,清军伤亡惨重,阿木穰和他率领的百余名藏族士兵全部为国捐躯。

事后,曾有英国军官记载:“他们的尸体厚厚地乱摊在四旁,据说他们曾经决定不战胜即战死。他们的帽子是用老虎皮制的。”从英国军官的记述中可以肯定:这些英勇捐躯的将士,正是前面所提到的藏族士兵。

两战镇海,藏军肉搏战中重创英军

在宁波反击战打响的同时,由哈克里率领的另一队藏兵来到了镇海附近,作为清军将领朱贵的先头部队,他们的任务是夺取招宝山上的要塞威远城。由于人生地不熟,藏军在进军时迷了路。当他们赶到时,正遇到从镇海城败退下来的清军。两军随后合为一路,向招宝山发起了进攻。

攻山战斗开始后,哈克里率领藏族士兵冲上陡峭的台阶,杀向招宝山上的威远城。藏兵敏若猿猴,在英军的枪林弹雨中闪转腾挪,攻入威远城。山上的英军拼命用大炮向下射击,但命中率极低,没有对藏兵造成什么威胁。就在英军抵挡不住,准备四散逃命时,停泊在江中的英国军舰从背后向藏军开炮,腹背受敌的藏军为保存实力,不得不撤退到慈溪大宝山进行防御。

3月15日,英军从宁波出动近2000人前后夹击驻守在大宝山的清军。朱贵率领包括藏军在内的500多名清兵英勇抵抗。战斗中,朱贵手舞战旗,指挥部队作战,不幸被英军的炮弹炸断了右臂,他忍着剧痛改用左手指挥战斗,最后被英军子弹击中,壮烈殉国。他的儿子朱昭南继续指挥战斗,也在战斗中阵亡。

经过10多个小时的激烈战斗,清军已弹尽粮绝。眼见英军冲上了阵地,哈克里从腰间抽出战刀,与冲上来的敌人展开了肉搏战。在乱军中,他身中数枪,倒在了阵地上。战后,损失惨重的英国人仍心有余悸,承认“自入中国来,此创最深”。

由于在大宝山之战中伤亡惨重,英军不敢再次进攻,慈溪县城才得以保全。当地百姓为纪念清军的功绩,募捐建立了“交节祠”,祭奠为国捐躯的清军官兵。阿木穰、哈克里等藏族勇士的英名,也被安置在祠中祭祀。这些为保卫祖国而牺牲的藏族远征军的辫子,被剪下后送回了故乡汶川县的三江乡,人们在那里修建了一座“辫子坟”,以缅怀这些为祖国捐躯的勇士们。他们的英雄事迹也一代代流传至今。

鸦片战争期间,民族英雄林则徐一度驻节县城,水师提督关 天培曾在香山辖属的磨刀洋迎击英国侵略军,广大民众保家 卫国的英雄事迹更是广泛流传

北洋水师,是中国清朝后期建立的第一支近代海军舰队。北洋水师1888年12月17日于山东威海卫刘公岛正式成立,在1894年-1895年的中日甲午战争中全军覆没。

创建

1874年日本派兵登陆台湾企图将之占据,清兵以仅有之战船赴台将之驱逐。事件引起朝野的警惕,清政府于是决定每年拨出四百万两作为经费(实际用在购置军舰款项只为每年一百万两),加快建设海军。大清海军分为三洋:北洋负责山东及以北之黄海、南洋负责山东以南及长江以外之东海,两广负责福建、南海。后来当时之南洋大臣沈葆贞,以四百万年费同建南、北两洋舰队经费分散力量不足。而北洋舰队负责守卫京师,奏准优先集全力建造。 1875年,命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李鸿章创设北洋水师。 1875年,李鸿章通过总税务司赫德在英国订造4舰炮船,开始清朝海军向国外购军舰的历史。 1879年,向英国订造巡洋舰扬威、超勇。 由于对在英国定造的军舰不满意,1880年,经过反复比较向德国船厂订造铁甲舰定远、镇远。 1881年,先后选定在旅顺和威海两地修建海军基地。 1885年,海军衙门成立,李鸿章遣驻外公使分别向英国、德国订造巡洋舰致远、靖远与经远、来远。 1888年12月17日,北洋水师正式宣告成立并于同日颁布施行《北洋水师章程》。从此,近代中国正式拥有了一支在当时堪称世界第六、亚洲第一的海军舰队。 1888年以后,舰队经费大幅减少,多被政府挪置往其他各处,如修建颐和圆工程等等。时而正为海军技术突飞猛进之时,至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时北洋舰队已多年未置新舰,部份应进行之更新工程如更换新式火炮亦未能进行。原有的战舰已开始落伍,无论航速、射速皆落后于日本。

朱贵将军与英军殊死搏斗而阵亡的英雄事

鸦片战争时期民族英雄全表

陈化成(江南提督)
陈阶平(福建水师提督)
陈连升(广东三江口副将)
达洪阿(台湾镇总兵、提督)
邓廷桢(闽浙总督)
葛云飞(浙江定海镇总兵)
关天培(广东水师提督)
海龄(江宁副都统)
江继芸(金门镇总兵)
乐善(直隶提督)
林则徐(钦差大臣)
凌志(福建金门镇总兵江副将)
刘大忠(广东香山协副将、武功将军)
刘耀椿(福建兴泉永道兼金厦兵备道)
麦廷章(广东水师提标、左营游击)
沙春元(天津镇标右营游击)
史荣椿(直隶提督)
王鼎(军机大臣、“死谏”英雄)
王锡朋(安徽寿春镇总兵)
韦逢甲(乍浦同知)
祥福(湖南总兵)
谢朝恩(江苏狼山镇总兵)
姚怀祥(定海知县)
姚莹(台湾兵备道、按察使)
叶名琛(两广总督)
裕谦(两江总督、钦差大臣)
张然(福建水师后营游击)
郑国鸿(浙江处州镇总兵)
郑鼎臣(郑国鸿之子)
朱贵(浙江金华协副将)
陈棠(广州西关丝织业机行工人)
邓潜(广州城北三家店打石行业工人)
何玉成(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组织者)
林福祥(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组织者)
王韶光(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组织者)
韦绍光(广东南海县恩洲堡三元里村东华里农民)
徐保(浙东人民抗英力量“黑水党”领导者)
颜浩长(广东番禺县唐夏(今棠下)乡农民)
包世臣(清代爱国思想家)
丁拱辰(鸦片战争时期爱国志士、发明家)
龚自珍(清代著名思想家和爱国诗人)
何大庚(爱国知识分子)
林昌彝(鸦片战争时期爱国诗人)
钱江(爱国知识分子)
魏源(清代爱国思想家)
张际亮(鸦片战争时期爱国诗人和思想家)
张维屏(鸦片战争时期爱国诗人)
邹伯奇(鸦片战争时期爱国志士、发明家)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aiguolianguo
2007-09-22
知道答主
回答量:13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拿破仑
滑铁卢之战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囿好遠滚好遠
2007-09-22 · TA获得超过207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72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陈浩男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左忠義
2007-09-22 · 超过16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知道答主
回答量:98
采纳率:0%
帮助的人:52.4万
展开全部
说清楚点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3)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