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什么我们中国的电影就要配上英文字幕,也没见美国电影会配上中文字幕
首先英文是国际语言,中国电影配英文字幕是因为要在国际(如电影节)上映,而不是配合美国,如果美国电影在中国地区上映也会配上中文字幕,如在其他语言国上映则会配上相应语言的字幕。
相关介绍:
在中国,不同地区语言的发音差别很大,不能正确理解普通话的人很多。但是文字写法的差异并不大,看到普通话的文字后人们大都能理解。所以,近年来华语圈的影视作品中,对应普通话(或方言)的字幕大多被附加在节目中。
扩展资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国际电影节日渐增多,其中最主要的有1946年法国创办的戛纳国际电影节和捷克斯洛伐克创办的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另外,在40年代先后创办的还有意大利的圣万桑国际体育片电影节、瑞士的洛迦诺国际电影节、英国的爱丁堡国际电影节等。
进入50年代,国际电影节更加引人注目、迅速发展起来,从欧洲扩展到北美洲、亚洲、大洋洲、拉丁美洲、非洲。由40年代的几个,猛增到50多个。中国从1950年起参加国际电影节的映出,并派了许多电影代表团前去参加商业性和学术性活动。
首先是方便不同方言区的人共同欣赏,虽然咱们现在的普通话普及的很不错了,但是在一些方言较重的地区,还是有一些人跟不上普通话发音的台词,而且有些影视节目会有带口音的内容,十分容易让人混淆意思。
其次,咱们汉语自身的特点导致台词内容光靠听容易产生偏差,比如毒瘾和赌瘾的差别就相当大,至于古装剧就更不用多说了,拗口的文言文看都不一定看得懂,光靠听就想理解意思估计够呛。
1963年的时候,香港政府通过了一条法例,所有的电影都必须配备英文字幕。但是当时香港外地人众多,因为实际需要,大多数电影也配备了中文字幕,让不懂粤语和英语的人更容易理解电影内容。那时候香港的影响力非常大,在电影上加双语字幕就逐渐变成了一种不成文的行业规范。
美国电影院里播放的电影也不是都没有字幕,而是只在特定的条件下配字幕,字幕只要服务于外语片或者听障人士。而且英语虽然有口音,但是差别不是很大,并没有像国内这种巨大的南北差异。
2015-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