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导孩子阅读?
【核心观点】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让孩子爱上阅读是第一步,让孩子学会阅读是第二步,让孩子享受阅读是第三步。这篇文章谈的如何让孩子学会阅读,方法就是:提问!
2018年2月20-24日,第一期亲子悦读会在深圳青青世界举行。10个家庭11位小朋友,其中幼儿园大班2人、二年级4人、3年级3人,5年1人,7年级1人。读书会,最理想的情况是结合孩子年龄和阅读能力,同一层次的在一起阅读。但由于这次聚会的主要目的是教会家长引导孩子学习,所以没有考虑到孩子们的年龄,一勺烩。
21号我引导孩子们学习了两本书:《爱看书的林肯》和《一个人需要多少土地》。这两本虽然都是绘本,但后者是初三语文中的课文,两篇文章在内容的复杂性和思想的深度上相差都比较大。
为了检验家长们的学习,晚上我把第二天要引导的《活了100万次的猫》发给家长,让家长们设计引导阅读的问题。文章不长,我放在下面,请大家看完后也可以尝试设计几个问题:
活了100万次的猫
有一只100万年也不死的猫。其实猫死过100万次,又活了100万次。他是一只漂亮的虎斑猫。有100万个人宠爱过这只猫,有100万个人在这只猫死的时候哭过。可是他连一次也没有哭过。
有一回,猫是国王的猫。猫讨厌什么国王。国王爱打仗,总是发动战争。而且,他还把猫用一个漂亮的篮子装起来,带到战场上。有一天,猫被一支飞来的箭射死了。正打着仗,国王却抱着猫哭了起来。国王仗也不打了,回到了王宫,然后,把猫埋到了王宫的院子里。
有一回,猫是水手的猫。猫讨厌什么水手。水手带着猫走遍了全世界的大海和全世界的码头。有一天,猫从船上掉了下来。因为猫不会游泳,水手连忙用网子捞了上来,可猫还是淹死了。水手抱着湿得像一块抹布似的猫,大声地哭起来。然后,把猫埋到了遥远的港口小镇的公园的树下。
有一回,猫是马戏团魔术师的猫。猫讨厌什么马戏团。魔术师每天把猫装到一个箱子里,用锯子锯成两半儿,接着再把完好无损的猫从箱子里取出来,换来一片拍手声。有一天,魔术师失手了,真的把猫锯成了两半儿。魔术师两手拎着两半儿的猫,大声地哭起来。这次,谁也没有拍手。魔术师把猫埋到了马戏场的后面。
有一回,猫是小偷的猫。猫讨厌什么小偷。小偷和猫一起,在漆黑的小镇上,像猫一样轻轻地转来转去。小偷只偷养狗的人家。趁着狗冲猫叫的时候,小偷撬开保险箱。一天,猫被狗给咬死了。小偷抱着偷来的钻石和猫,在夜晚的小镇上一边大声地哭,一边走。然后,回到家里,把猫埋到了小小的院子里。
有一回,猫是一个孤零零的老太太的猫。猫讨厌什么老太太。老太太每天抱着猫,从小窗户看着外面。猫整天在老太太的腿上睡大觉。不久,猫老死了。摇摇晃晃的老太太抱着摇摇晃晃的死了的猫,哭了一整天。老太太把猫埋到了院子的树底下。
有一回,猫是一个小女孩的猫。猫讨厌什么小女孩。
小女孩有时把猫背在背上玩,有时紧紧抱着猫睡觉。她哭的时候,还会用猫的后背来擦眼泪。有一天,猫被小女孩后背的带子给勒死了。小女孩抱着耷拉着脑袋的猫,哭了一整天。然后,她把猫埋到了院子的树底下。猫已经不在乎死亡了。
有一回,猫不再是别人的猫了。成了一只野猫。猫头一次变成了自己的猫。猫太喜欢自己了。怎么说呢,漂亮的虎斑猫终于变成了漂亮的野猫。
不管是哪一只母猫,都想成为猫的新娘。有的送条大鱼当礼物,有的献上新鲜的老鼠,有的送来了少见的木天蓼,还有的去舔猫那漂亮的虎斑纹。可猫却说:“我可死过100万次呢!我才不吃这一套!”因为猫比谁都喜欢自己。
只有一只猫连看也不看他一眼,是一只美丽的白猫。猫走过去说:“我可死过100万次呢!”
“噢。”白猫只说了这么一声。
猫有点生气了,怎么说呢,因为他太喜欢自己了。
第二天、第三天,猫都走到白猫的身边,说:“你还一次也没活完吧?”
“噢。”白猫只说了这么一声。
有一天,猫在白猫面前一连翻了三个跟头,说:
“我呀,曾经是马戏团的猫呢。”
“噢。”白猫只说了这么一声。
“我呀,我死过100万次??”
说到一半的时候,猫问白猫:“我可以待在你身边吗?”
“行呀。”白猫说。
就这样,他一直待在了白猫的身边。
白猫生了好多可爱的小猫。
猫再也不说“我呀,我死过100万次??”了。
猫比喜欢自己还要喜欢白猫和小猫们。
小猫们很快就长大了,一个个走掉了。
“他们都成了漂亮的野猫啦。”
“是啊。”
白猫说,然后她的嗓子眼儿里发出了温柔的“咕噜咕噜”声。
白猫已经成了一个老奶奶了。
猫对白猫更温柔了,嗓子眼儿里也发出了“咕噜咕噜”声。
猫多想和白猫永远地一起活下去呀!
有一天,白猫静静地躺倒在猫的怀里一动也不动了。
猫抱着白猫,流下了大滴大滴的眼泪,猫头一次哭了。从晚上哭到早上,又从早上哭到晚上。哭啊哭啊,猫哭了有100万次。
早上、晚上??一天中午,猫的哭声停止了。
猫也静静地、一动不动地躺在了白猫的身边。
猫再也没有起死回生过。
在群里交流时,家长们觉得设计引导性的问题比较困难。而且,这个故事很深奥,谈的是爱情和死亡两个主题,而这两个主题对孩子们来说,还没有体验,引导起来会非常困难。
在我看来,是家长们想多了。孩子阅读,容易一掠而过。春节期间,三年级的侄女在我家,我让她阅读《看不见的大猩猩》,她一天就看完了。我问她:“看懂了么?”她说:“没看懂”。我继续问:“没看懂,怎么看得完?”她说:“就一直往后看、往后看,然后,就看完了。”
这就是孩子的阅读:无论有没有懂,他们都能“看完”一本书。在我看来,这样的阅读不能太多,家长必须引导孩子进行真正的阅读。我的方法是:提问题!家长设计一些问题,让孩子来回答,从而引发孩子的思考;同时,在孩子回答问题的时候,给予适当的引导,帮助孩子理解阅读材料。这样,才能阅有所得。
那么,如何设计问题呢?我的方法是:针对绘本的每一页内容设计问题。看到内容,就问自己:我可以问什么问题来让孩子回答?
比如,看到“1808年,亚伯拉罕林肯出生在美国??”针对“1808年”可以问:林肯如果活到今天,有多少岁?这个问题,虽然与这本书的主题没有关系,但可以让孩子参与进来。你也可以问:林肯大概活了多少岁?当孩子们给出自己猜想的数字后,你可以问:你为什么猜这个数字?
记住,问问题的目的不是要答案,而是1)和孩子进行互动;2)引发孩子的思考;3)了解孩子的想法。故,4)如果需要,可以展开追问。
还是在春节期间,我让三年级的侄女阅读《活了一百万次的猫》,然后请她替我设计问题。以下,就是侄女设计的问题:
为什么人哭猫不哭?
为什么小偷只偷有狗的人家?
为什么猫天天在老太太腿上睡觉?
猫为什么已经不在乎死不死了?
猫为什么太喜欢自己?
为什么他不接受母猫的求婚?
为什么他想待在白猫的身边?/他为什么喜欢白猫?
这些问题,都是“一眼望过去”就可以想到的问题,孩子的回答,可能很深,也可能很浅。
比如“为什么小偷只偷有狗的人家”这个问题,有孩子回答:“有狗的人家有钱。”我继续问:“为什么这么说?”有的孩子回答:“没钱就养不起狗”,有的则回答:“如果钱不多,就没有必要养狗。”怎么样,有意思吧?
侄女的问题,基本上是按照故事的进度设计的,这是最基本的思路。在备课的时候,针对这个故事,我又增加了几个问题:
猫的重生,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
他为什么不愿意再活过来?
你建议他再活过来么?
猫生三阶段,你比较喜欢哪个阶段?
侄女设计的问题,属于过程性问题,帮助孩子熟悉故事。我设计的这些问题,属于综合性问题,体现引导者的想法。
第一个问题,目的是让孩子知道“身不由己”。在日常生活中,家长有“身不由己”的时候,老师有“身不由己”的时候,要学会站在对方的立场去思考问题,尽量理解对方。
第二个问题,是本次引导的重点。猫有6个主人,大概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利用猫的能力帮自己赚取利益,包括魔术师和小偷;一类是利用猫的性格满足自己的情感,包括国王、水手、老太太和小女孩。由此,可以引导出现代社会两种交换模式:基于利益和基于情感。
第三个问题,我们看到了性别差异。男生的回答是“建议猫再活过来”,理由是“还可以再找到深爱的猫”。女生则表示反对,不建议虎斑猫重生,因为它爱的白猫已死,不可能再找到爱人了。好专一啊。
第四个问题,尝试链接猫生与人生,用史蒂芬柯维的话来说,就是人格发展的三个阶段:依赖期、独立期、互赖期。
以上四个问题的设计,体现了引导者的价值观,也体现了引导者的水平,有点难度。
总结一下,家长在带孩子阅读的时候,通过提问题,引发孩子思考,进入深度阅读。家长可以从两个方面设计问题,一是针对书籍的每一页设计过程性问题:边看边问;一是针对这本书的主题以及选择这本书的出发点,设计问题。
很多家长都说孩子不爱看书,根本就坐不住,看一会就跑了或者随便翻翻,根本不能全神贯注的坐下来。孩子看书这件事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年龄小的孩子注意力集中不了几分钟,看书也只是养成各种阅读习惯。而且孩子喜欢看书也是需要营造好的读书环境,父母也要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父母不买书不读书,孩子不爱看书也是正常的。
1、给孩子购买适龄的图书,创造舒适的阅读环境。
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阅读的侧重点也不一样。0-2岁的孩子喜欢颜色丰富的,触摸起来有质感的书,或者是洞洞书和立体书,内容简单的图画书,既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又能帮助孩子建立审美能力。孩子能坐能爬的时候,建议你在家里孩子经常走到的地方放个矮书柜,,让孩子随手都能拿到手里,我一般还会在床头,沙发靠背上,桌子上都放上各种绘本,孩子无论在卧室还是客厅都能看到拿到书,让孩子熟悉有书的环境,这是培养的第一步。
2、亲子阅读
不管孩子多大,能不能理解你说的意思,选择适合于儿童特定年龄阶段特点的图书,家长用自然的气息,清晰而响亮的声音,正确而流畅的语音,读书给孩子听,能使孩子通过语言接受书籍的熏陶。给孩子朗读作品,对儿童早期的阅读提高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读书的过程也是增进亲子关系的过程。
3、给孩子读书的过程以孩子为主导
如果你的时间允许,和孩子一起读书,年龄小的孩子不容易集中注意力,父母可以按照孩子的兴趣和关注点孩子指哪里就讲哪里,而不是大人按照自己的习惯强行为孩子一页一页的阅读,这样容易让孩子产生强迫感。孩子再大一些,四岁左右可以和孩子一起讨论评价书中的内容,效果将更加理想。别要求孩子一字不差的复述内容,别总是打断和纠正孩子的复述过程,这时只关注孩子对书的兴趣就好。
阅读习惯的养成要从小做起,家庭氛围要建立好,家长以身作则。婴幼儿阶段,就要开始亲子阅读,需要家长长久地坚持,有耐心地引导孩子,让阅读变成习惯。
亲子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