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线地质观测的记录方法
2020-01-15 · 技术研发知识服务融合发展。
6.2.3.1 野外观测记录的内容和要求
野外观测记录内容包括工作日期、天气、工作地点、观测路线(路线顺序号及路线经由的地理名称)、观测点号(顺序号,一般为数字前加点性代号,如D5、G10等)、点位(坐标位置和地理位置)、点性(地层分界点、构造点等,并评述露头情况)、观测内容描述、点间的沿途观测描述(从本点至下点沿途观测到的所有地质现象和测量的全部数据)等。
记录应客观、全面、真实,重点突出,层次分明,思路清晰。重要的或首次观察到的地质现象要详细描述。同一地质界线邻近的观测点或重复出现的现象可简略,只着重记录有变化的或特殊的现象。
重要地质现象应绘素描图或照相。素描图应有图名、比例尺、方向、图号。照相应有拍照地点、内容、镜向、编号等。
6.2.3.2 各类观测点描述内容和方法
(1)分界(界限)点
在点性后应以不同地质体代号注明。如地层分界点(Cm/Cw)。
(a)说明点两侧的地质(层)体单位,如点北西为马平组(Cm),南东为威宁组(Cw)。
(b)按路线观察先后顺序分别描述各地质体的岩石组合、各类岩层的岩性特征、古生物(种属、含量、埋藏情况等)、含矿性、分界(层)标志、各地质体的产状要素。
(c)阐明接触关系,接触面明晰程度。界线点一定要描述界线、界面情况,是平直紧叠接触还是中间有缝隙?缝隙的宽度?有无填充物?充填物是什么;界是平直的还是凹凸不平的;若为不整合接触或沉积间断,应描述接触面特征、产状,不整合或沉积间断的证据;若为侵入接触,应确认类型(超动、脉动或涌动)和穿插的先后关系、接触带特征、蚀变或矿化情况,并绘素描图或照相。
(d)描述其特征性,新发现的岩(矿)石或化石应采样和统一准确编号。
(2)构造点
(a)褶皱观测点:①描述褶皱名称,如小白岩山倾伏背斜;②描述核部地层单位、岩性组合、岩层特征;③分别描述两翼的地层单位、岩性组合、岩层特征,测量记录两翼同一层的产状;④测量枢纽产状、褶皱倾伏方向和倾伏角,目测轴面产状(倾斜方向及倾角);⑤观察描述褶皱形态、伴生构造、褶皱与矿产的关系;⑥素描和照相,并统一编号。
(b)断层观测点:①描述断层名称及编号,如中梁山断层(F7);②分别描述断层两盘的地层单位、岩性组合、岩性特征、岩层产状;③描述断层证据,断裂破碎带特征、宽度,伴生小构造,劈理、裂隙产状,构造透镜体形态、大小、长轴方向,小褶皱形态、轴面产状,摩擦镜面产状及擦痕方向等断层几何学、变形学、运动学资料,断层地貌及地下水特征等;④详细描述矿化和蚀变特征;⑤描述断层面形态、产状(走向、倾向、倾角);⑥阐明两盘岩层运动方向,断层性质;⑦素描和照相,并统一编号。
(3)水文地质点
描述内容为:①记录泉(井)的编号、标高;②描述周围的地层单位、岩性、地质构造特征、出水点的层位或构造名称;③说明涌水量及其与大气降水的关系、补给条件等;④描述水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⑤成因和评价。
(4)地貌点
描述内容为:①描述地貌景观类型,如岩溶、滑坡等;②描述几何形态特征、规模(长度、宽度及厚度)和发育状况;③观察发育的地理、地貌、构造和地层、岩性位置及其与构造、岩性的关系;④素描和照相。
(5)第四系观测点
描述内容为:①记录露头性质及沉(堆)积物类型;②描述沉(堆)积物(体)规模、剖面宽度、厚度;③描述各类沉(堆)积物的层序、颜色、成分、结构、构造、厚度、接触关系、含矿性等;④记录化石及文化遗迹;⑤素描和照相,并统一编号。
(6)沿途描述(或点间描述)
每个观测点至下一观测点之间,都要进行沿途观察和描述,沿途描述要分段描述,尽量细分并详细记录。
2024-11-19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