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谡守街亭之所以不听从诸葛亮的告诫而在山上扎营,主要是因为马谡想打一场漂亮的仗,而且是主动的仗,不单单是诸葛亮说的守住街亭,而是想要取得更大的战果。虽不能说完全没有道理,但是他忽略了对手的实力。马谡之所以不听从诸葛亮的建议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马谡本身的缺陷,好纸上谈兵,虽才气高,但太自大。马谡守街亭时,诸葛亮担心马谡会出现什么纰漏,故让王平当副手,王平多次随军北伐,也算是一名有经验的老将。但是马谡丝毫不给老将王平留面子,当着王平的面直接就说王平大字不识几个,没资格跟他争辩。马谡跟王平是同事关系,却当着他的面羞辱王平,可见心气有多高。
二、马谡立功心切,急于想向诸葛亮证明自己。马谡自以为才华无人能敌,由于从未单独统兵打过仗,这也让他心里很是不爽,总想找个机会给众人、给诸葛亮展示一下自己的能力。其实马谡并不是不知道选择在山上扎营的弊端,但是在山上扎营更能体现出他想要死战的决心。
三、低估了对手张郃。张郃这个人谨慎老辣,马谡扎营山上本来的目的就是逼迫张郃上山一战,但是张郃知道那么狭窄的山路,冲上去的肯定被蜀兵射成刺猬;而且蜀兵山地战纵横天下,自己肯定占不到便宜。所以张郃围困而不攻,断了马谡的粮和水。
马谡本来在等张郃攻山,引诱张郃决战,此时却不得不下山求战,目的是能喝上水。山路狭窄,大军不能一下子冲下来,少量兵力下山,面对的却是几万大军,所以结局只能是输。
马谡是想置之死地而后生,想激发士兵的斗志,但这只是纸上谈兵而已。马谡遇到的对手是经验丰富的张郃,张郃直接把上山的必经之路占领,马谡没了水源、粮草以及援军,注定是要失败的。
诸葛亮交给马谡的任务是守住马亭,阻止张郃的大军继续前进,然而马谡却没有按照诸葛亮的吩咐去做事。马谡甚至不需要打胜仗,他只要能够拦住张郃,这个任务就是成功的。诸葛亮那边率领的军队是主力,马谡要做的就是配合诸葛亮牵制住张郃。一旦马谡的任务失败,蜀国的主力军将会面临腹背受敌的局面。
诸葛亮还派了另外的人协助马谡,只不过马谡觉得打仗需要掌握一定的主动权,才跑到山上扎营。诸葛亮派了王平辅助马谡,王平的部队虽然只有一千人,但是个个都是能打的,只不过马谡没有好好利用这一支军队。诸葛亮还派了高翔、魏延分别在街亭的左边右边接应马谡,诸葛亮已经为马谡铺好后路了,然而马谡非要按照他想的那一套来。
马谡在山上扎营,以为这样能够占据天险,殊不知这样只能让别人断了水粮。张郃知道马谡在山上扎营之后,当然不会傻乎乎地攻上山。他派兵阻断了马谡的后路,断了马谡的水源以及援兵,这样马谡就是瓮中之鳖。自己的计谋被对方轻松破解了,马谡只能干着急,诸葛亮交给他的任务就这样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