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著名的古代农田水利工程?

 我来答
生活导师上官姐姐

2020-11-11 · TA获得超过3.4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3.2万
采纳率:98%
帮助的人:883万
展开全部
1、历史上著名的水利工程-芍 陂

淮河流域著名古陂塘灌溉工程。又名安丰塘。位于安徽省寿县南。春秋楚庄王十六年至二十三年(公元前598-前591)由孙叔敖创建(一说为战国时楚子思所建)。迄今2500多年一直发挥不同程度的灌溉效益。芍陂始 见《汉书.地理志》,西汉设陂官专管灌溉维修。东汉建初八年(公元83),王景修芍陂稻田。1959年,安徽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曾在安丰塘越水坝地方,发掘出一座汉代水利工程(草土堰)遗址,伴随出土的有汉代都水官铁锤等文物。

芍陂主要水源是淠河。芍陂灌区面积,在4-13世纪常见记载,有灌田万顷、灌田五千余顷等说法。《水经.肥水注》详述芍陂源流,工程规模,并指出陂有五门(水口),吐纳川流。发展到隋代,经整修增辟为36门 。延续到宋代。这36水口仍可起到按照水量出入增减、调节灌溉用水先后次序的作用。明嘉靖《寿州志》详记当时36门的具体名称及其经流地点,灌渠总长达783里。清代芍陂水门迭有兴废增减,乾隆至光绪间均为28门。

关于芍陂工程的人为破坏,三国、南北朝时曾多次受到战争波及,唐宋以来,则多为地主土豪占垦和盗决。以芍陂陂区为例,到明代,被占塘面约长50里, 变塘为田达56967亩多。芍陂设置减水闸,明成化十九年(1483)始见记载。系因地主土豪占陂为田,蓄水面积缩小,雨季汛涨时,地主为避免私田被淹,便盗决陂堤泄水,涸出塘底,续行占垦。为防止盗决和占垦,故设置 减水闸进行控制。清乾隆二年(1737)始在众兴集以南,建筑滚水石坝。到民国年间,芍陂灌溉效益越来越低,1949年实灌面积仅8万多亩。现为淠史杭灌区的一个反调节水库。

2、历史上著名的水利工程-邗 沟

联系长江和淮河的古运河,中国最早见于明确记载的运河。又名渠水、韩 江、中渎水、淮扬运河、里运河。邗沟南起扬州以南的长江,北至淮安以北的淮河。春秋末年,吴王夫差北上争霸,于公元前486年筑邗城(今扬州市),开通邗沟。最初南端自长江引水北流,向北绕经一系列湖泊,以较短的人工渠道相连接,航道弯曲,到末口入淮河。东晋南北朝时,由于自然条件的变化,江水已不能引入运河,于上游开支河从今仪征引江水通航,并在运河口建堰埭、水门节水,河上亦建有多处堰埭。

隋代两次重开此河,成为南北大运河中的重要一段。唐代,长江中的沙洲扩大,并与北岸相边。开元二十二年(734),在扬子镇以南接开伊娄河,经瓜洲入江。从此,瓜洲运口与征运口并用。北宋,在邗沟上建有数十处闸、坝、涵、达等建筑物并且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船闸-复闸。元代开京杭运河,邗沟成为其中的一段,南口在瓜洲和仪征,北口仍在淮安北。

3、历史上著名的水利工程-引漳十二渠

中国战国初期以漳水为源的大型引水灌溉渠系。灌区在漳河以南(今河南 省安阳市北)。《史记》等古籍记为战国魏文候时邺(治今临西南四十里的邺镇)令西门豹创建(公元前422年)。第一渠首在邺西18里,相延12里内有拦河低溢流堰12道,各堰都在上游右岸开引水口,设引水闸,共成12条渠道。灌区不到10万亩。漳水浑浊多泥沙,可以落淤肥田,提高产量,邺地因富庶起来,东汉末年曹操以邺为根据地,按原形式整修,十二堰称为十二登,改名开井堰。

《吕氏春秋.乐成》记渠为魏襄王时邺令史起创建,在西门豹后约100多年,并批评西门豹不知引漳灌田。《汉书.沟洫志》采用这一说法,和《史 记》有矛盾。后人调和两说,说是西门豹先开渠,史起又开。东魏天平二年(535)改建为天平渠,并成单一渠首,灌区扩大,后变称万金渠。渠首在今安阳市北40余里,漳河南岸。隋唐以后这一带形成以漳水、洹水(今阳河)为源的灌区。唐代复修天平渠,并开分支,灌田十万亩以上。清代、民国还有时修复利用。1959年动工在漳河上修建岳城水库。两岸分引库水,灌田数百万亩,代替了古灌渠。
xzzxx0000
2020-11-11 · TA获得超过17万个赞
知道顶级答主
回答量:10.7万
采纳率:98%
帮助的人:1.2亿
展开全部
都江堰

成因: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岷江上的都江堰,始建于秦昭王末年,由秦蜀总督李冰和他的儿子领导建设,在防洪及灌溉上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渠首工程通过鱼嘴分水堤、宝瓶引水口和飞沙堰泄洪排沙的有机配合,科学地解决了江水自动分流、自动排沙、控制进水流量等问题

重大影响:都江堰的巧妙设计,消除了水患,使川西平原成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都江堰独步千古,历两千余年而不衰,至今灌区已达30余县市、面积近千万亩,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2018年被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郑国渠

成因:郑国渠建于秦王政元年(前246),地处陕西省泾阳县,由郑国设计和主持施工,西引泾水东注洛水,长达三百余里,灌溉面积四万余顷。当时韩国因惧秦,派水工郑国入秦,献策修渠,藉此耗秦人力资财,削弱秦国军队。

重大影响:郑国渠用含泥沙量较大的泾水进行灌溉,增加了土质肥力,使得雨量稀少、土地贫瘠的关中地区农业迅速发展起来。本是疲秦之计,却适得其反,使八百里秦川得到充足的灌溉,再无荒年,秦从而有了征战天下的粮草保证。除此之外,郑国渠还首开引泾灌溉之先河,秦以后,历代继续在这里完善其水利设施,对后世引泾灌溉发生着深远的影响。2016年被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太湖溇港

成因:4000多年前太湖先民已经掌握并运用了“竹木围篱透水”技术,为水中筑堤围圩、进一步开发太湖提供了技术支撑。吴越争霸时期,伍子胥与范蠡争相开挖溇港,成为有组织开发溇港圩田系统的先声。北宋时形成了完善的太湖溇港圩田水利体系,“苏湖熟、天下足”因此闻名。

重大影响:水利界泰斗郑肇经教授曾在《太湖水利技术史》中称太湖溇港“是古代太湖劳动人民变涂泥为沃土的一项奇特缔造,它在我国水利史上的地位可与四川都江堰、关中郑国渠媲美”。太湖溇港圩田系统中的智慧被后人深深推崇。其中“逼水归槽、束水冲淤”就被先后广泛运用到治理黄河、长江中去,嘉靖年间,潘季驯曾以该技术成功治理黄河,被授予“千古治黄第一人”的荣誉称号。历朝历代太湖先民的独特创举,使得太湖之水由此流向广袤的陆地,灌溉着太湖流域和整个杭嘉湖平原,沮洳泽国变为沃土良田,造就了江南的“鱼米之乡、丝绸之府”,时至今日仍发挥着重要的灌溉作用。2016年被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北京创典文化
高粉答主

2020-01-02 · 每个回答都超有意思的
知道顶级答主
回答量:7.3万
采纳率:98%
帮助的人:1336万
展开全部

我国农田水利建设,历史十分悠久,从夏禹治水算起,至今已有4000年了。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我国农田水利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由于我国的地势复杂,各地所要解决的水利问题有所不同,因而在我国的农田水利建设中,出现了多种多样的水利工程。

如渠系工程、陂塘工程、塘泊工程等。它们在农田灌溉上发挥了重要的历史性作用。

传说在原始社会末期的尧舜时期,我国黄河流域发生了一次大洪水。当时滔滔洪水,浩浩荡荡,包围了高山,吞没了田园,九州大地汪洋一片。

面对滔滔洪水,禹一面带头参加治河劳动,艰苦地劳动,一面进行调查和测量。在这个基础上,他总结了前人治水失败的教训,将治水的重点放在了疏导方面。

禹根据水流运动的规律,因势利导,开通河川,将洪水排入河川,引入大海。

在禹的领导下,经过13年左右的努力,人们终于战胜了洪水的为害,平息了水患。

这13年,禹三过家门而不入,没有因为恋家而忘了治水,表现了他公而忘私,一心治水,为民除害的高大形象。

夏禹治水,是我国人民大规模进行水利建设的开端,它是古代人民与大自然顽强搏斗的象征。因此,后世的人们更加注重水资源的利用,建设了许多农田水利工程。诸如渠系工程、陂塘蓄水工程、陂渠串联、圩田工程、堤垸工程、淀泊工程、海塘工程等。

渠系工程主要应用于平原地区,水利多以蓄、灌为主。早在战国时期,这种工程已经出现,以后一直沿用,这是我国农田水利建设中运用最普遍的一种工程。

渠系工程最著名的有关中的郑国渠和白渠、临漳的漳水十二渠、四川都江堰、北京戾陵堰、宁夏艾山渠、河套引黄灌溉、内蒙古灌区、宁夏灌区等。相对来说,其中的郑国渠和白渠、四川都江堰灌溉工程的影响更为深远。

郑国渠兴建于公元前246年,由韩国水工郑国主持兴建。

郑国渠西引泾水,东注洛水,干渠全长约150千米,灌溉面积扩大到40000余顷。由于郑国渠引用的泾水挟带有大量淤泥,用它进行灌溉又起到淤灌压碱和培肥土壤的作用,使这一带的“泽卤之地”又得到了改良,关中因而成为沃野。

后来“秦以富强,卒并诸侯”。在秦统一六国中,郑国渠起了重要作用。

白渠为汉武帝时修建,位于郑国渠之南,走向与郑国渠大体平行。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1)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