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个回答
展开全部
日本推行近代化改革称做明治维新
明治维新始于1871年
明治维新的背景
明治维新始于1871年,在其发生前的两个半世纪(1603-1868),日本也是受到德川幕府统治,而日本的皇族-天皇亦受制于德川政权,换言之,德川政权的大将军在该两个半世纪以来是日本的最高统治者。
在德川幕府统治期间,基于外国人产生恐惧,所以其对外政策上采取了[锁国]政策,亦即将日本断绝和外国的来往,直至十九世纪未,美国海将培里来日,日本才重开门户。
而对内方面,德川幕府将人民分为四等级,依次序是武士、农民、工匠和商人。武士在当时是拥有特权的,除了是唯一可以佩剑的人外,亦可以接受军事训练和教育,由于日本人民于当时不能随意改变其职业和社会地位,因此德川幕府避免了由于社会出现激烈变化而出现的不稳定,所以可以平稳地维持其统治。
可是由于长年的和平,令武士阶级生活开始腐化,以致债台高筑,这严重地影响了日本的社会稳定;而且,商业的发展亦令到商人的重要性不断增加,他们对自己的于社会地位之低产生不满,希望能提高自己的社会和政治地位,因此,他们支持一些能令他们地位提高的活动;再者,计多日本人透过学习早期日本历史明白到自己应效忠的为天王,而不是德川幕府的大将军;再加上当时美国以炮舰政策强迫日本开放门户,暴露了德川幕府的无能,这些不满终于导致了<<尊王攘夷>>运动的发生。
由于该运动得到日本西南大藩如萨摩,长洲等支持,所以于1868年大将军(德川庆喜)被迫将其权力交结年仅15岁的睦仁天皇(后称明治天皇),这一政治运动称为<<王政复古>>,它的出现亦证明了德川幕府长达265年的统治正式结束。
虽然德川幕府政权结束,但是天皇权力还没有真正恢复,新政府领导人大部份也是来自西部四大藩的武士和一些宫廷贵族,他们被称为[明治寡头]。为了获得人民的支持,他们利用天皇的明义来进行统治。由于他们较年青,受过良好教育,因此较有冲劲,他们更明白到自强的重要性,所以着手彻底改革,使日本富强,口号是[富国强兵]。
明治寡头于1868年4月提出了<<五条誓文>>,以表明自己的统治方针,内容虽然十分空泛,但却为明治改革提供了指导性原则,其内容由于太过空泛,令领导人能得到充分理由执行其认为正确的政策,而且<<五条誓文>>亦宣布了日本政府的长远政策,为明治维新的基本,在1871年,明治维新便开始了!
明治维新的胜利原因
<<五条誓文>>发表后三年,全面的改革-<<明治维新>>便正式推行,明治维新是一个十分全面的改革,分别有废藩置县、政制改革、教育改革、军事和经济改革。
在废藩置县中,由于在王政复古后,日本仍有许多封建领地大名仍能在其领地内掌管行政,令日本推行全国性改革有一定困难,因此日本决定废除封建制度。于1869年,长洲、肥前等四大藩率先将他们的土地和军队归还给天皇。天皇之后发怖诏书,命令所有大名以西部的大藩为榜样。全国大名因此被迫放弃其领地,而明治政府则给予他们优厚年薪作为补偿,令日本划分为3府72县(其后于1888年再划分为3府43县)[1]。日本因而成为一个中央集权政府。收入更为稳定,可以更有效推行其它改革。
在政制改革上,由于日本在早期的权力仍只集中在一小撮的明治寡头手上,人民仍未能享有真正的民主,因此日本人民深感不满,由以商人和前度武士阶层的不满声音最为响亮,再者,明治领导人亦希望透过宪法改革以获取西方尊重,所以日本领导人于1881年宣布了一份天皇诏书,诚诺于10年内推行宪法。明治政府派出伊藤博文往西方学习宪法,选取了普鲁士的体制。1889年2月11日,明治天皇颁布宪法,而伊藤博文则被任命为首相。可是,<<明治宪法>>却不是一部民主的宪法,因为天皇拥有最高的权力,国会权力十分有限,因此,明治宪法提供给日本人民的,只是表面上的民主,而且,在明治宪法中,军方享有很大程度上的独立,海陆军首领可直接觐见天皇,令军方地位提高,造成日后日本军国主义的兴起。
而在教育改革中,日本致力吸收西方知识来提高教育水平,令日本于十九世纪未,日本未受过教育的人口少于5%;而且,由于日本大部份人口也受到教育,提供了工业发展所需的人才,令日本工业化成功作出贡献。可是,一些日本领导人害怕日本人民因受西方教育而放弃传统美德,所以学校只教授西方的知识和强调忠君爱国的思想,而不传授西方民主思想,令日后发展成极端民族主义。
经济改革上,明治政府实施了新的税制,所有地主也要按地价付3%的货币税,令明治政府国库收入增加,而且明治政府亦聘请外国专家为顾问,改良耕种方法,增加了农业产量。在经济上,日本亦十力发展工业,由以军事工业为重,此举是为了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由于重工业需要大量资金,故此只能由政府率先发展。除此以外,明治政府亦大力发展通讯、交通和轻工业,令到日本更现代化。在1880年后,为了解决资金短缺的问题,政府将其拥有的非军事工业,低价售给一些被称为财阀的大财团,这有助加速日本工业化的发展。
最后,在军事改革上,明治领导人意识到无论到内或对外上也需要利用强大的军队来控制全国和抵御西方的侵略。于是,明治政府于1873年颁布了[全国征兵法],全国成年男子也虽服三年现役和四年预备役,又按照德国的陆军模式和英国的海军模式建立陆军和海军。虽然日本以西方模式建立军队,但领导人仍以[武士道]精神来鼓舞士气,严格要求士兵服从长官和天皇,甚至向他们灌输极端民族主义思想,令其日后不断向外扩张;亦令日本往后对外战争中获得了胜利,提高了其国际地位。
之后,西方于1899年结束对日本的治外法权,而日本亦于数次对外战争中获得了胜利,令世界也大为震惊,提高了日本的国际地位,印证了明治维新的成功。
明治维新的影响
明治维新获得了空前的成功,其成功为日本甚至为全世界带来一些正面和负面的影响,当中日本经明治维新改革后,变得更富强,因而成为世界强国,军国主义的扩张,令日本在明治维新后不断对外扩张,而对全世界来说,明治维新的成功为他们带来极大的震撼,因为日本一个小小的岛国,竟击败了大国中国,甚至打败欧洲强国之一的俄国,令所有列强也大感震惊.因此明治维新带来的影响是十分大的。
首先,明治维新的经济改革中,日本大力发展通讯和交通设施,令日本工业得以高速发展;而且,明治政府亦对农民征收新的地税和进行币制改革,令明治政府收入更为稳定,有更多资金发展日本,因此,明治维新令日本能变得更富强。
而明治维新中的教育,军事,立宪和经济改革也令日本的军国主义兴起。在教育改革中,由于教师只教授西方知识,而不教授西方的自由思想,而要求学生要忠君爱国,学校变成了灌输思想的地方,因此令到日本青年的极端忠君爱国思想;而在军事改革中,日本的将领以武士道来鼓励士气,强调忠君爱国思,,因而令到日本军国主义兴起;明治维新的立宪改革中,军方在很大程度上拥有自主权,不受国会约束,海陆军将领可直接觐见天皇,加强了军方的地位,有助日本军国主义的兴起。以上提及的各点也令到日本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的兴起,令日本在日后不断对外扩张;而经济改革的成功,亦成为了日本对外扩张的原因,因为日本由于资源有限,而且为了开拓海外市场,所以日本的商人亦支持日本的对外扩张,因此,明治维新的第二个影响是令日本军国主义的扩张。
之后,日本由于不同的问题而先后于中国和俄国开战,更获得了胜利,令列强大为震惊,这些战争的胜利也是由于明治维新的成功而令日本的军队强大而战胜。首先,日本和中国由于朝鲜的主权问题而发生磨擦,而两国开战的直接原因是亲日的朝鲜人金玉均在上海被杀,日本因而兴起反华情绪;在1894年3月,朝鲜发生东学党之乱,中日双方派出军队前往,两军到达前叛乱已经平息,中方要求日军退兵,但日军加以拒绝,更在1894年7月21日攻打朝鲜王宫捉拿朝鲜王,数日后击沈了中国的高升号,于是,8月1日,双方便正式宣战,是次战事为中日甲午战争,日本的军队轻易击败了当时号称全世界第三大的北洋舰队,更轻易战胜中国,中国被迫签订了<<马关条约>>,该条约对中国和日本也造成很大的影响,对于中国而言,该条约需要赔偿大量金钱,构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而且,中国的软弱引起了列强对中国有更多无理的要求,爆发了1895-1899年的租界的争夺,令中国近乎被瓜分;人民亦因战争的失败而要求彻底改革,亦有人支持革命,推翻满清政府;而对于日本而言,<<马关条约>>令其得到大量资金发展其工业,而且,她击败了中国,使到其国际地位得以提升;更因这次战争的胜利而令军国主义在日本得以更盛行,条约得到的利益,使日本明白到战争胜利的好处,所以日后不断对外扩张;最后由于俄国不满条约规定辽东半岛归于日本,于是联同法国和德国强迫日本将辽东半岛还给中国,令日本和俄国关系恶化。
由于三国逼日还辽事件,日本和俄国关系恶化,而且由于朝鲜和满州的纷争,令日本和俄国关系更趋恶劣,而战争的导火线为1902年日俄两国签订了一项协议,俄国需要在18个月内分三次彻兵,可是,俄国在第一期彻兵后,便不再彻兵,日本之后虽尝试与俄国谈判,可是俄国只给日本一个空洞的答复,日本因而明白到只能与俄国开战才能解决问题。1904年2月,日本与俄国正式开战,俄国因对马海峡之役中惨败,加上国内革命爆发,迫使俄国要进行和谈;而日本亦筋疲力尽,并且无力支付军费,因此,她亦愿意进行和谈。结果,两国签订了<<朴次茅斯条约>>。这次战争令日本成为东亚盟主,为日本带来十分大的经济利益,更因战胜而助长了日本的军国主义兴起,因而往后不断对外侵略.对俄国而言,是次战败令国内人民产生不满,引起了1905年的革命,亦促使了英,法,俄三国签订的<<三国协约>>。而且,日俄战争亦令中国主权受辱,因为日俄战争是发生在中国国内,而中国却没有能力制止,因为政府的软弱,令更多人民支持革命,一连串革命因而爆发,最后,朝鲜因日俄战争成了日本的保护国,日本更于1910年以首相伊藤博文被暗杀为借口而吞并。以上的两场战役都是因日本经明治维新改革后变成强国才能战胜两个大国,所以这些亦为明治维新的影响。
日本能成为世界强国,除了能从战胜中俄两国看得出外,亦能从英国与日本签订<<英日同盟>>和日本能参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和会中看出,英国与日本于1902年签订了<<英日同盟>>,并于1905和1911年续签,这是第一次有欧洲强国与亚洲国家签订协议,可见日本的强国地位逐渐被肯定,日本在1914年因覆行<<英日同盟>>而参与第一次世界大战,更参与了战后和会,可见出日本的强国地位已被肯定,这些也是明治维新的影响。
从以上各点看出,明治维新的影响十分之深远,甚至连第二次世界大战也是因明治维新中的改革引致军国主义兴起,日本向亚洲各地区入侵而发生。因此,明治维新的影响是十分大的!
明治维新始于1871年
明治维新的背景
明治维新始于1871年,在其发生前的两个半世纪(1603-1868),日本也是受到德川幕府统治,而日本的皇族-天皇亦受制于德川政权,换言之,德川政权的大将军在该两个半世纪以来是日本的最高统治者。
在德川幕府统治期间,基于外国人产生恐惧,所以其对外政策上采取了[锁国]政策,亦即将日本断绝和外国的来往,直至十九世纪未,美国海将培里来日,日本才重开门户。
而对内方面,德川幕府将人民分为四等级,依次序是武士、农民、工匠和商人。武士在当时是拥有特权的,除了是唯一可以佩剑的人外,亦可以接受军事训练和教育,由于日本人民于当时不能随意改变其职业和社会地位,因此德川幕府避免了由于社会出现激烈变化而出现的不稳定,所以可以平稳地维持其统治。
可是由于长年的和平,令武士阶级生活开始腐化,以致债台高筑,这严重地影响了日本的社会稳定;而且,商业的发展亦令到商人的重要性不断增加,他们对自己的于社会地位之低产生不满,希望能提高自己的社会和政治地位,因此,他们支持一些能令他们地位提高的活动;再者,计多日本人透过学习早期日本历史明白到自己应效忠的为天王,而不是德川幕府的大将军;再加上当时美国以炮舰政策强迫日本开放门户,暴露了德川幕府的无能,这些不满终于导致了<<尊王攘夷>>运动的发生。
由于该运动得到日本西南大藩如萨摩,长洲等支持,所以于1868年大将军(德川庆喜)被迫将其权力交结年仅15岁的睦仁天皇(后称明治天皇),这一政治运动称为<<王政复古>>,它的出现亦证明了德川幕府长达265年的统治正式结束。
虽然德川幕府政权结束,但是天皇权力还没有真正恢复,新政府领导人大部份也是来自西部四大藩的武士和一些宫廷贵族,他们被称为[明治寡头]。为了获得人民的支持,他们利用天皇的明义来进行统治。由于他们较年青,受过良好教育,因此较有冲劲,他们更明白到自强的重要性,所以着手彻底改革,使日本富强,口号是[富国强兵]。
明治寡头于1868年4月提出了<<五条誓文>>,以表明自己的统治方针,内容虽然十分空泛,但却为明治改革提供了指导性原则,其内容由于太过空泛,令领导人能得到充分理由执行其认为正确的政策,而且<<五条誓文>>亦宣布了日本政府的长远政策,为明治维新的基本,在1871年,明治维新便开始了!
明治维新的胜利原因
<<五条誓文>>发表后三年,全面的改革-<<明治维新>>便正式推行,明治维新是一个十分全面的改革,分别有废藩置县、政制改革、教育改革、军事和经济改革。
在废藩置县中,由于在王政复古后,日本仍有许多封建领地大名仍能在其领地内掌管行政,令日本推行全国性改革有一定困难,因此日本决定废除封建制度。于1869年,长洲、肥前等四大藩率先将他们的土地和军队归还给天皇。天皇之后发怖诏书,命令所有大名以西部的大藩为榜样。全国大名因此被迫放弃其领地,而明治政府则给予他们优厚年薪作为补偿,令日本划分为3府72县(其后于1888年再划分为3府43县)[1]。日本因而成为一个中央集权政府。收入更为稳定,可以更有效推行其它改革。
在政制改革上,由于日本在早期的权力仍只集中在一小撮的明治寡头手上,人民仍未能享有真正的民主,因此日本人民深感不满,由以商人和前度武士阶层的不满声音最为响亮,再者,明治领导人亦希望透过宪法改革以获取西方尊重,所以日本领导人于1881年宣布了一份天皇诏书,诚诺于10年内推行宪法。明治政府派出伊藤博文往西方学习宪法,选取了普鲁士的体制。1889年2月11日,明治天皇颁布宪法,而伊藤博文则被任命为首相。可是,<<明治宪法>>却不是一部民主的宪法,因为天皇拥有最高的权力,国会权力十分有限,因此,明治宪法提供给日本人民的,只是表面上的民主,而且,在明治宪法中,军方享有很大程度上的独立,海陆军首领可直接觐见天皇,令军方地位提高,造成日后日本军国主义的兴起。
而在教育改革中,日本致力吸收西方知识来提高教育水平,令日本于十九世纪未,日本未受过教育的人口少于5%;而且,由于日本大部份人口也受到教育,提供了工业发展所需的人才,令日本工业化成功作出贡献。可是,一些日本领导人害怕日本人民因受西方教育而放弃传统美德,所以学校只教授西方的知识和强调忠君爱国的思想,而不传授西方民主思想,令日后发展成极端民族主义。
经济改革上,明治政府实施了新的税制,所有地主也要按地价付3%的货币税,令明治政府国库收入增加,而且明治政府亦聘请外国专家为顾问,改良耕种方法,增加了农业产量。在经济上,日本亦十力发展工业,由以军事工业为重,此举是为了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由于重工业需要大量资金,故此只能由政府率先发展。除此以外,明治政府亦大力发展通讯、交通和轻工业,令到日本更现代化。在1880年后,为了解决资金短缺的问题,政府将其拥有的非军事工业,低价售给一些被称为财阀的大财团,这有助加速日本工业化的发展。
最后,在军事改革上,明治领导人意识到无论到内或对外上也需要利用强大的军队来控制全国和抵御西方的侵略。于是,明治政府于1873年颁布了[全国征兵法],全国成年男子也虽服三年现役和四年预备役,又按照德国的陆军模式和英国的海军模式建立陆军和海军。虽然日本以西方模式建立军队,但领导人仍以[武士道]精神来鼓舞士气,严格要求士兵服从长官和天皇,甚至向他们灌输极端民族主义思想,令其日后不断向外扩张;亦令日本往后对外战争中获得了胜利,提高了其国际地位。
之后,西方于1899年结束对日本的治外法权,而日本亦于数次对外战争中获得了胜利,令世界也大为震惊,提高了日本的国际地位,印证了明治维新的成功。
明治维新的影响
明治维新获得了空前的成功,其成功为日本甚至为全世界带来一些正面和负面的影响,当中日本经明治维新改革后,变得更富强,因而成为世界强国,军国主义的扩张,令日本在明治维新后不断对外扩张,而对全世界来说,明治维新的成功为他们带来极大的震撼,因为日本一个小小的岛国,竟击败了大国中国,甚至打败欧洲强国之一的俄国,令所有列强也大感震惊.因此明治维新带来的影响是十分大的。
首先,明治维新的经济改革中,日本大力发展通讯和交通设施,令日本工业得以高速发展;而且,明治政府亦对农民征收新的地税和进行币制改革,令明治政府收入更为稳定,有更多资金发展日本,因此,明治维新令日本能变得更富强。
而明治维新中的教育,军事,立宪和经济改革也令日本的军国主义兴起。在教育改革中,由于教师只教授西方知识,而不教授西方的自由思想,而要求学生要忠君爱国,学校变成了灌输思想的地方,因此令到日本青年的极端忠君爱国思想;而在军事改革中,日本的将领以武士道来鼓励士气,强调忠君爱国思,,因而令到日本军国主义兴起;明治维新的立宪改革中,军方在很大程度上拥有自主权,不受国会约束,海陆军将领可直接觐见天皇,加强了军方的地位,有助日本军国主义的兴起。以上提及的各点也令到日本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的兴起,令日本在日后不断对外扩张;而经济改革的成功,亦成为了日本对外扩张的原因,因为日本由于资源有限,而且为了开拓海外市场,所以日本的商人亦支持日本的对外扩张,因此,明治维新的第二个影响是令日本军国主义的扩张。
之后,日本由于不同的问题而先后于中国和俄国开战,更获得了胜利,令列强大为震惊,这些战争的胜利也是由于明治维新的成功而令日本的军队强大而战胜。首先,日本和中国由于朝鲜的主权问题而发生磨擦,而两国开战的直接原因是亲日的朝鲜人金玉均在上海被杀,日本因而兴起反华情绪;在1894年3月,朝鲜发生东学党之乱,中日双方派出军队前往,两军到达前叛乱已经平息,中方要求日军退兵,但日军加以拒绝,更在1894年7月21日攻打朝鲜王宫捉拿朝鲜王,数日后击沈了中国的高升号,于是,8月1日,双方便正式宣战,是次战事为中日甲午战争,日本的军队轻易击败了当时号称全世界第三大的北洋舰队,更轻易战胜中国,中国被迫签订了<<马关条约>>,该条约对中国和日本也造成很大的影响,对于中国而言,该条约需要赔偿大量金钱,构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而且,中国的软弱引起了列强对中国有更多无理的要求,爆发了1895-1899年的租界的争夺,令中国近乎被瓜分;人民亦因战争的失败而要求彻底改革,亦有人支持革命,推翻满清政府;而对于日本而言,<<马关条约>>令其得到大量资金发展其工业,而且,她击败了中国,使到其国际地位得以提升;更因这次战争的胜利而令军国主义在日本得以更盛行,条约得到的利益,使日本明白到战争胜利的好处,所以日后不断对外扩张;最后由于俄国不满条约规定辽东半岛归于日本,于是联同法国和德国强迫日本将辽东半岛还给中国,令日本和俄国关系恶化。
由于三国逼日还辽事件,日本和俄国关系恶化,而且由于朝鲜和满州的纷争,令日本和俄国关系更趋恶劣,而战争的导火线为1902年日俄两国签订了一项协议,俄国需要在18个月内分三次彻兵,可是,俄国在第一期彻兵后,便不再彻兵,日本之后虽尝试与俄国谈判,可是俄国只给日本一个空洞的答复,日本因而明白到只能与俄国开战才能解决问题。1904年2月,日本与俄国正式开战,俄国因对马海峡之役中惨败,加上国内革命爆发,迫使俄国要进行和谈;而日本亦筋疲力尽,并且无力支付军费,因此,她亦愿意进行和谈。结果,两国签订了<<朴次茅斯条约>>。这次战争令日本成为东亚盟主,为日本带来十分大的经济利益,更因战胜而助长了日本的军国主义兴起,因而往后不断对外侵略.对俄国而言,是次战败令国内人民产生不满,引起了1905年的革命,亦促使了英,法,俄三国签订的<<三国协约>>。而且,日俄战争亦令中国主权受辱,因为日俄战争是发生在中国国内,而中国却没有能力制止,因为政府的软弱,令更多人民支持革命,一连串革命因而爆发,最后,朝鲜因日俄战争成了日本的保护国,日本更于1910年以首相伊藤博文被暗杀为借口而吞并。以上的两场战役都是因日本经明治维新改革后变成强国才能战胜两个大国,所以这些亦为明治维新的影响。
日本能成为世界强国,除了能从战胜中俄两国看得出外,亦能从英国与日本签订<<英日同盟>>和日本能参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和会中看出,英国与日本于1902年签订了<<英日同盟>>,并于1905和1911年续签,这是第一次有欧洲强国与亚洲国家签订协议,可见日本的强国地位逐渐被肯定,日本在1914年因覆行<<英日同盟>>而参与第一次世界大战,更参与了战后和会,可见出日本的强国地位已被肯定,这些也是明治维新的影响。
从以上各点看出,明治维新的影响十分之深远,甚至连第二次世界大战也是因明治维新中的改革引致军国主义兴起,日本向亚洲各地区入侵而发生。因此,明治维新的影响是十分大的!
展开全部
明治维新
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上的一次政治革命。它推翻德川幕府,使大政归还天皇,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方面实行大改革,促进日本的现代化和西方化。明治维新的主要领导人是一些青年武士,他们以“富国强兵”为口号,企图建立一个能同西方并驾齐驱的国家。1871年废藩置县,摧毁了所有的封建政权。同年成立新的常备军。1873年实行全国义务兵制和改革农业税。另外还统一了货币。在19世纪70年代中期,这些改革遭到两方面的反对:一方面是失意的武士,他们纠集对农业政策不满的农民多次兴行叛乱;另一方面是受西方自由主义思想影响的民权论者,他们要求实行立宪,召开议会,万事决于公论。明治政府在各方面的压力下,1885年实行内阁制,翌年开始制宪,1889年正式颁布宪法,1890年召开第一届国会。在政治改革的同时,也进行经济和社会改革。明治政府的主要目标是实现工业化。军事工业以及交通运输都得到很大发展。1872年建成第一条铁路,1882年成立新式银行。为了满足现代化的需要,大量介绍西方的科学技术。到20世纪初,明治维新的目标基本上已经完成,日本在现代工业国的道路上前进。
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上的一次政治革命。它推翻德川幕府,使大政归还天皇,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方面实行大改革,促进日本的现代化和西方化。明治维新的主要领导人是一些青年武士,他们以“富国强兵”为口号,企图建立一个能同西方并驾齐驱的国家。1871年废藩置县,摧毁了所有的封建政权。同年成立新的常备军。1873年实行全国义务兵制和改革农业税。另外还统一了货币。在19世纪70年代中期,这些改革遭到两方面的反对:一方面是失意的武士,他们纠集对农业政策不满的农民多次兴行叛乱;另一方面是受西方自由主义思想影响的民权论者,他们要求实行立宪,召开议会,万事决于公论。明治政府在各方面的压力下,1885年实行内阁制,翌年开始制宪,1889年正式颁布宪法,1890年召开第一届国会。在政治改革的同时,也进行经济和社会改革。明治政府的主要目标是实现工业化。军事工业以及交通运输都得到很大发展。1872年建成第一条铁路,1882年成立新式银行。为了满足现代化的需要,大量介绍西方的科学技术。到20世纪初,明治维新的目标基本上已经完成,日本在现代工业国的道路上前进。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明治维新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说得这么详细,我还能说虾米涅?明治维新啦!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