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里仁篇》的第四章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各位同学大家好!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论语·里仁篇》的第四章。一起恭诵原文——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这个“恶”有两种解释,一种是念wù,憎恶、厌恶;一种是念è,恶念、恶行。这两种解释可以会通。如果紧接着前面这一章“好人”、“恶人”来讲,那么解释成“厌恶”更贴紧主题。对这两种解释我们兼顾着来讲。
孔子说:“如果一个人立志于仁,就不会厌恶别人了(或者就不会有恶行了)。”《里仁》篇的开始四章,就以多种角度,对“仁”开展出了极为丰富的内涵。
第一章“里仁为美 ”,直截了当地标明宗旨,我们的生命与“仁”息息相关,乃至片刻不能离开。无论是身还是心,必须安住在仁当中,这是最为可贵、最为明智的人生抉择。
紧 接着第二章 ,就说明, 如果我们不在仁当中,你无论面对贫穷这个逆境,还是面对富乐这个顺境,都无法调适身心。 一个有仁德的人一定安住在仁道当中;一个有智慧的人,一定努力去追求仁德。这是讲不仁的过患,以不仁的过患反过来激发我们对仁产生好乐心。
第三章讲仁的功用,爱一个人和厌恶一个人,这是人之常情,但是唯独仁者才可以真正去爱人、恶人,能够产生正向作用;不仁之人无论爱人还是恶人,都是有过失的 。
接下来 第四章就来回答为什么只有仁者才可以爱人或恶人 。仁者虽然在外相上可以显现爱人、恶人的行相,但在体性上,仁与恶势不两立,无中间状态。所以,本章重点诠释“仁”究竟以什么的体性或特征,来实现“仁者无恶”这一我们所追求的生命目标。“苟志于仁矣”,朱熹在《集注》上解释:“苟,诚也。志者,心之所之也。其心诚在于仁,则必无为恶之事矣。”苟,就是诚,至诚,诚心;志,就是内心对某一件事情的向往、仰慕,从而发出决定得到它的内心誓愿。当我们把“仁”作为人生努力追求的目标而坚固地铭刻在内心的时候,就会“无恶也”,不会去作恶,也不会去厌恶、憎恨别人。
这里最关键的是“志”,这是建立在内心深处的志向 。孔子“十又五而志于学”,十五岁就立志、发愿向圣人效学,从而奠定了他一生的成圣之路。想一下,我们平时仰慕什么?向往什么?志心什么?特别是在这个讲究经济和物质的时代,我们是否满脑子都是在忙赚钱,为生存而奋斗,为追求名利而拼命?就是听到这个“仁”字都非常不容易,何况要去求仁?现在我们有幸听到了,而且学到了,如果还是浮浮泛泛,不能把它领纳到内心,让生命产生我所要的终极幸福,就会有点可惜。因为这条路我们从来没有走过,走的过程中必须要与原来的习气作抗争,这非常不容易。所以,一定要有过来人指导。没有过来人指导,我们是不能把它放到心里去的。弄得不好,学到一点道理,把它变成照妖镜,去照别人。一照,全世界都是妖怪,只有自己不是。
朱熹在《集注》上又说“苟志于仁,未必无过举也,然而为恶则无矣。”虽然内心志于仁,但我们在行为上未必没有过失;虽然有过失,但不妨碍我们舍恶取善。因为当我们内心有“仁”的见解和力量推动时,即使行为上还难免有过失,但对犯过的行为非常谨慎、敏锐,一定会及时去追悔、痛击,犯过的力量就会被削弱。从这个角度看,我们的内心已经开始舍恶取善了。这也不妨碍称之为“无恶”。
孔子曾经说:“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 ”就是你犯了过不去改,这才是真正的过 。明两朝帝师张居正对这一章这样解释:“人性本善,而所为有不善者,皆不仁之念累之也。若其心能专向于仁,而欲以克去己私,复还天理,则一时察识虽未能精,践履虽未能熟,亦可保其必无为恶之事矣。”我们人人都本具良知,之所以还去造作不善,都是因为心性被私欲盖覆,累积了不仁的念头,迷失了本性。如果我们一心求仁,克服私欲,恢复我们内心本有的天理,如此的话,即使认识不一定非常精纯,行仁的实践不一定娴熟,也可以确保不做极恶的事情。张居正将“仁”视作天理,将“恶”定为私欲。天理与私欲不可以并立。只要我们能够志心求天理,私欲也就无容身之地。这是孔子勉励我们一心求仁的一番苦心和用意啊!私欲是我们内心最根本的恶,其它的恶念都是从这个地方流变出来的。什么是私欲?前几章我们已经作过解释,它是与天理的公正相对立的一种自我执取。其中,在自他分别中,执取自己最为超胜;在对待事物的看法上,执取自己的见解最为正确。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执着,使我们面对任何外境,无论外境显现为善的美好境,还是恶的讨厌境;是贫穷的逆境,还是富乐的顺境,都无法调适身心。正如上章讲到的,面对“约”这个贫穷境,我们会抱怨;面对“乐”这个富乐境,我们会产生骄慢。如果一直这样累积下去,其结果导致我们看不惯任何外境,讨厌我生命中遇到的任何一个人,这样就会没有一个地方可以容身。所以, 仁最究竟的内涵 ,是由颜回发问,孔子回答的——“克己复礼”。就是克制私欲,恢复周礼。私欲被克制以后,天下自然归仁。因为我们内心清净了,所有的外境都会随我们清净的心随转,也变得清净;反之,如果我们的心被私欲占领,就会在任何外境上都安立错误的见解,产生错误的情绪,再清净的境都变得不清净了。所以,天下归仁,在我们的内心安立。当我们内心归仁,任何的人和事,在我们眼里都会变得清净美好,何来厌恶、憎恨的情绪呢?
当然,这并不否定我们对善恶的识别和分辨,如果连善恶都不分了,就变成大糊涂虫了。但 不同的是,当我们分别善恶时,不是带着私欲,而是充满了仁爱。 这时我们看到善的就会鼓励他,看到不善的,想去帮助他。这就是孔老夫子的特征。如果仔细检查一下我们的身心,就不难发现平时我们不太会凝视自己的内心,自己的内心到底在想什么,发生了什么,是不太清楚的。我们习惯向外观察,向外寻找苦乐的原因,执取别人的过失。在《宪问》篇中记载说“子贡方人”,就是子贡观别人的过失,孔子教导他:“赐也贤乎哉?夫我则不暇。”意思是“赐啊,难道你就够好了吗?我却没有这闲功夫观他人之过。”
六祖惠能大师在《六祖坛经》中说:“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一个真正修道的人,不会去看世间人的过失。所谓不见,并不是真的不见,而是不会执取他的过失,然后产生排斥、厌恶等烦恼情绪。本章启发我们,在任何时候都不可以怨恨别人、憎恶别人。要在深刻认识什么是仁,什么是私欲等概念之上,以 观功念恩来对治我们观过念怨的习气。 可以说 ,观功念恩也是本章“苟志于仁矣,无恶也”的一个下手处 。如果我们养成看别人的功德和优点的习惯,日积月累,就会将仁德建立在内心,自然能“克己复礼”,心中“无恶”。如果别人身上确实有值得观功念恩的地方,譬如他有很多的优点,有很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他帮助过我很多,那么我观起功来、念起恩来就比较容易。但如果遇到一个我不相应的人,毛病非常多的人,甚至找不到一个优点的人,观功念恩就不那么容易了。但圣贤也教会了我们很多方法,譬如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又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等等。但进一步要探索观功念恩的深度,就要去看人性的本质。孔子没有直接说人性是善还是恶,但在《三字经》中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孟子及后来的王阳明,都认为人性中本具光明良知。佛家说得更为清楚,说众生皆有佛性,人人都能成佛。所谓佛性,就是众生心续上的无自性,或者是人人成佛的可能性。如果说我们的心都是无自性的,不是本来如此的,那么我看到某人身上显现出来的恶,也不是他的本来面貌,是他迷失自性之后显现出来的颠倒念头,因缘过去了,他的恶也会消失。这也许是我们可以原谅一个人的永恒的理由。何况作为凡夫的我们,对别人显现出来的恶,我们不一定能判断清楚,他的本地风光到底是什么,如果没有圣人的智慧怎么能够洞察清楚呢?对于人性或者佛性,也许过于高深,我们无法了解。但它的作用——离苦得乐的本能,人人都可以感知。只要透过圣贤、师长的加被和教导,我们的心明确地见到修习仁道的特别利益,不修习仁道的害处,还有了知修习仁道的方法和次第,离苦得乐的本能就会自动地推动我们的心,趋向于去修习仁道,去克己复礼,去改恶从善。而且古圣先贤及历代祖师大德示现了他们生命成功的典范,他们也发愿帮助我们去得到生命的终极幸福。所以,来到我面前的任何一个人,无论他显现何等身相,即便是一无是处,满身是恶,但离苦得乐的本能都会推动他终究弃恶从善,追随圣贤,求取仁德。谁敢断定,一个恶的人,一定不能行善?谁敢断定,一个处在黑暗中的人,一定走不进光明?谁敢断定,一个暂时走得慢的人,一定会比你慢到达理想的彼岸?在生命的旅途中,在追随圣贤学修的路上,我们与每个人的遇见,都是一次美丽的相遇,都是一个美好的缘起。如果我们对一个与自己不相应的人观过念怨,乃至起憎恶和放弃的心,那么我们就失去了一次次与他人切磋琢磨、令生命不断成长的机会,我们的福德不但不能累积,反而有所亏损。蕅益大师说:“千年暗室,一灯能破。”但愿我们能够追圣贤,去点亮心中那盏仁爱的明灯,照破我们被私欲笼罩的千年黑暗!(注:文字部分为讲师手稿,与音频稍有出入。)
思考题:
1、里仁篇前四章,存在怎样的一个逻辑关系?
第一章“里仁为美”,直截了当地标明宗旨,我们的生命与“仁”息息相关,乃至片刻不能离开。无论是身还是心,必须安住在仁当中,这是最为可贵、最为明智的人生抉择。
紧接着第二章,就说明,如果我们不在仁当中,你无论面对贫穷这个逆境,还是面对富乐这个顺境,都无法调适身心。一个有仁德的人一定安住在仁道当中;一个有智慧的人,一定努力去追求仁德。这是讲不仁的过患,以不仁的过患反过来激发我们对仁产生好乐心。
第三章讲仁的功用,爱一个人和厌恶一个人,这是人之常情,但是唯独仁者才可以真正去爱人、恶人,能够产生正向作用;不仁之人无论爱人还是恶人,都是有过失的。
接下来第四章就来回答为什么只有仁者才可以爱人或恶人。仁者虽然在外相上可以显现爱人、恶人的行相,但在体性上,仁与恶势不两立,无中间状态。所以,本章重点诠释“仁”究竟以什么的体性或特征,来实现“仁者无恶”这一我们所追求的生命目标。
2、如何发起立志求仁的志向?
3、我们要对一个满身是恶的人,如何观功念恩?
在生命的旅途中,在追随圣贤学修的路上,我们与每个人的遇见,都是一次美丽的相遇,都是一个美好的缘起。如果我们对一个与自己不相应的人观过念怨,乃至起憎恶和放弃的心,那么我们就失去了一次次与他人切磋琢磨、令生命不断成长的机会,我们的福德不但不能累积,反而有所亏损。蕅益大师说:“千年暗室,一灯能破。”
这个“恶”有两种解释,一种是念wù,憎恶、厌恶;一种是念è,恶念、恶行。这两种解释可以会通。如果紧接着前面这一章“好人”、“恶人”来讲,那么解释成“厌恶”更贴紧主题。对这两种解释我们兼顾着来讲。
孔子说:“如果一个人立志于仁,就不会厌恶别人了(或者就不会有恶行了)。”《里仁》篇的开始四章,就以多种角度,对“仁”开展出了极为丰富的内涵。
第一章“里仁为美 ”,直截了当地标明宗旨,我们的生命与“仁”息息相关,乃至片刻不能离开。无论是身还是心,必须安住在仁当中,这是最为可贵、最为明智的人生抉择。
紧 接着第二章 ,就说明, 如果我们不在仁当中,你无论面对贫穷这个逆境,还是面对富乐这个顺境,都无法调适身心。 一个有仁德的人一定安住在仁道当中;一个有智慧的人,一定努力去追求仁德。这是讲不仁的过患,以不仁的过患反过来激发我们对仁产生好乐心。
第三章讲仁的功用,爱一个人和厌恶一个人,这是人之常情,但是唯独仁者才可以真正去爱人、恶人,能够产生正向作用;不仁之人无论爱人还是恶人,都是有过失的 。
接下来 第四章就来回答为什么只有仁者才可以爱人或恶人 。仁者虽然在外相上可以显现爱人、恶人的行相,但在体性上,仁与恶势不两立,无中间状态。所以,本章重点诠释“仁”究竟以什么的体性或特征,来实现“仁者无恶”这一我们所追求的生命目标。“苟志于仁矣”,朱熹在《集注》上解释:“苟,诚也。志者,心之所之也。其心诚在于仁,则必无为恶之事矣。”苟,就是诚,至诚,诚心;志,就是内心对某一件事情的向往、仰慕,从而发出决定得到它的内心誓愿。当我们把“仁”作为人生努力追求的目标而坚固地铭刻在内心的时候,就会“无恶也”,不会去作恶,也不会去厌恶、憎恨别人。
这里最关键的是“志”,这是建立在内心深处的志向 。孔子“十又五而志于学”,十五岁就立志、发愿向圣人效学,从而奠定了他一生的成圣之路。想一下,我们平时仰慕什么?向往什么?志心什么?特别是在这个讲究经济和物质的时代,我们是否满脑子都是在忙赚钱,为生存而奋斗,为追求名利而拼命?就是听到这个“仁”字都非常不容易,何况要去求仁?现在我们有幸听到了,而且学到了,如果还是浮浮泛泛,不能把它领纳到内心,让生命产生我所要的终极幸福,就会有点可惜。因为这条路我们从来没有走过,走的过程中必须要与原来的习气作抗争,这非常不容易。所以,一定要有过来人指导。没有过来人指导,我们是不能把它放到心里去的。弄得不好,学到一点道理,把它变成照妖镜,去照别人。一照,全世界都是妖怪,只有自己不是。
朱熹在《集注》上又说“苟志于仁,未必无过举也,然而为恶则无矣。”虽然内心志于仁,但我们在行为上未必没有过失;虽然有过失,但不妨碍我们舍恶取善。因为当我们内心有“仁”的见解和力量推动时,即使行为上还难免有过失,但对犯过的行为非常谨慎、敏锐,一定会及时去追悔、痛击,犯过的力量就会被削弱。从这个角度看,我们的内心已经开始舍恶取善了。这也不妨碍称之为“无恶”。
孔子曾经说:“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 ”就是你犯了过不去改,这才是真正的过 。明两朝帝师张居正对这一章这样解释:“人性本善,而所为有不善者,皆不仁之念累之也。若其心能专向于仁,而欲以克去己私,复还天理,则一时察识虽未能精,践履虽未能熟,亦可保其必无为恶之事矣。”我们人人都本具良知,之所以还去造作不善,都是因为心性被私欲盖覆,累积了不仁的念头,迷失了本性。如果我们一心求仁,克服私欲,恢复我们内心本有的天理,如此的话,即使认识不一定非常精纯,行仁的实践不一定娴熟,也可以确保不做极恶的事情。张居正将“仁”视作天理,将“恶”定为私欲。天理与私欲不可以并立。只要我们能够志心求天理,私欲也就无容身之地。这是孔子勉励我们一心求仁的一番苦心和用意啊!私欲是我们内心最根本的恶,其它的恶念都是从这个地方流变出来的。什么是私欲?前几章我们已经作过解释,它是与天理的公正相对立的一种自我执取。其中,在自他分别中,执取自己最为超胜;在对待事物的看法上,执取自己的见解最为正确。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执着,使我们面对任何外境,无论外境显现为善的美好境,还是恶的讨厌境;是贫穷的逆境,还是富乐的顺境,都无法调适身心。正如上章讲到的,面对“约”这个贫穷境,我们会抱怨;面对“乐”这个富乐境,我们会产生骄慢。如果一直这样累积下去,其结果导致我们看不惯任何外境,讨厌我生命中遇到的任何一个人,这样就会没有一个地方可以容身。所以, 仁最究竟的内涵 ,是由颜回发问,孔子回答的——“克己复礼”。就是克制私欲,恢复周礼。私欲被克制以后,天下自然归仁。因为我们内心清净了,所有的外境都会随我们清净的心随转,也变得清净;反之,如果我们的心被私欲占领,就会在任何外境上都安立错误的见解,产生错误的情绪,再清净的境都变得不清净了。所以,天下归仁,在我们的内心安立。当我们内心归仁,任何的人和事,在我们眼里都会变得清净美好,何来厌恶、憎恨的情绪呢?
当然,这并不否定我们对善恶的识别和分辨,如果连善恶都不分了,就变成大糊涂虫了。但 不同的是,当我们分别善恶时,不是带着私欲,而是充满了仁爱。 这时我们看到善的就会鼓励他,看到不善的,想去帮助他。这就是孔老夫子的特征。如果仔细检查一下我们的身心,就不难发现平时我们不太会凝视自己的内心,自己的内心到底在想什么,发生了什么,是不太清楚的。我们习惯向外观察,向外寻找苦乐的原因,执取别人的过失。在《宪问》篇中记载说“子贡方人”,就是子贡观别人的过失,孔子教导他:“赐也贤乎哉?夫我则不暇。”意思是“赐啊,难道你就够好了吗?我却没有这闲功夫观他人之过。”
六祖惠能大师在《六祖坛经》中说:“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一个真正修道的人,不会去看世间人的过失。所谓不见,并不是真的不见,而是不会执取他的过失,然后产生排斥、厌恶等烦恼情绪。本章启发我们,在任何时候都不可以怨恨别人、憎恶别人。要在深刻认识什么是仁,什么是私欲等概念之上,以 观功念恩来对治我们观过念怨的习气。 可以说 ,观功念恩也是本章“苟志于仁矣,无恶也”的一个下手处 。如果我们养成看别人的功德和优点的习惯,日积月累,就会将仁德建立在内心,自然能“克己复礼”,心中“无恶”。如果别人身上确实有值得观功念恩的地方,譬如他有很多的优点,有很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他帮助过我很多,那么我观起功来、念起恩来就比较容易。但如果遇到一个我不相应的人,毛病非常多的人,甚至找不到一个优点的人,观功念恩就不那么容易了。但圣贤也教会了我们很多方法,譬如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又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等等。但进一步要探索观功念恩的深度,就要去看人性的本质。孔子没有直接说人性是善还是恶,但在《三字经》中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孟子及后来的王阳明,都认为人性中本具光明良知。佛家说得更为清楚,说众生皆有佛性,人人都能成佛。所谓佛性,就是众生心续上的无自性,或者是人人成佛的可能性。如果说我们的心都是无自性的,不是本来如此的,那么我看到某人身上显现出来的恶,也不是他的本来面貌,是他迷失自性之后显现出来的颠倒念头,因缘过去了,他的恶也会消失。这也许是我们可以原谅一个人的永恒的理由。何况作为凡夫的我们,对别人显现出来的恶,我们不一定能判断清楚,他的本地风光到底是什么,如果没有圣人的智慧怎么能够洞察清楚呢?对于人性或者佛性,也许过于高深,我们无法了解。但它的作用——离苦得乐的本能,人人都可以感知。只要透过圣贤、师长的加被和教导,我们的心明确地见到修习仁道的特别利益,不修习仁道的害处,还有了知修习仁道的方法和次第,离苦得乐的本能就会自动地推动我们的心,趋向于去修习仁道,去克己复礼,去改恶从善。而且古圣先贤及历代祖师大德示现了他们生命成功的典范,他们也发愿帮助我们去得到生命的终极幸福。所以,来到我面前的任何一个人,无论他显现何等身相,即便是一无是处,满身是恶,但离苦得乐的本能都会推动他终究弃恶从善,追随圣贤,求取仁德。谁敢断定,一个恶的人,一定不能行善?谁敢断定,一个处在黑暗中的人,一定走不进光明?谁敢断定,一个暂时走得慢的人,一定会比你慢到达理想的彼岸?在生命的旅途中,在追随圣贤学修的路上,我们与每个人的遇见,都是一次美丽的相遇,都是一个美好的缘起。如果我们对一个与自己不相应的人观过念怨,乃至起憎恶和放弃的心,那么我们就失去了一次次与他人切磋琢磨、令生命不断成长的机会,我们的福德不但不能累积,反而有所亏损。蕅益大师说:“千年暗室,一灯能破。”但愿我们能够追圣贤,去点亮心中那盏仁爱的明灯,照破我们被私欲笼罩的千年黑暗!(注:文字部分为讲师手稿,与音频稍有出入。)
思考题:
1、里仁篇前四章,存在怎样的一个逻辑关系?
第一章“里仁为美”,直截了当地标明宗旨,我们的生命与“仁”息息相关,乃至片刻不能离开。无论是身还是心,必须安住在仁当中,这是最为可贵、最为明智的人生抉择。
紧接着第二章,就说明,如果我们不在仁当中,你无论面对贫穷这个逆境,还是面对富乐这个顺境,都无法调适身心。一个有仁德的人一定安住在仁道当中;一个有智慧的人,一定努力去追求仁德。这是讲不仁的过患,以不仁的过患反过来激发我们对仁产生好乐心。
第三章讲仁的功用,爱一个人和厌恶一个人,这是人之常情,但是唯独仁者才可以真正去爱人、恶人,能够产生正向作用;不仁之人无论爱人还是恶人,都是有过失的。
接下来第四章就来回答为什么只有仁者才可以爱人或恶人。仁者虽然在外相上可以显现爱人、恶人的行相,但在体性上,仁与恶势不两立,无中间状态。所以,本章重点诠释“仁”究竟以什么的体性或特征,来实现“仁者无恶”这一我们所追求的生命目标。
2、如何发起立志求仁的志向?
3、我们要对一个满身是恶的人,如何观功念恩?
在生命的旅途中,在追随圣贤学修的路上,我们与每个人的遇见,都是一次美丽的相遇,都是一个美好的缘起。如果我们对一个与自己不相应的人观过念怨,乃至起憎恶和放弃的心,那么我们就失去了一次次与他人切磋琢磨、令生命不断成长的机会,我们的福德不但不能累积,反而有所亏损。蕅益大师说:“千年暗室,一灯能破。”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