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T的工作流程是什么?
SMT的工艺流程是印刷--> 检测(可选AOI全自动或者目视检测)-->贴装(先贴小器件后贴大器件:分高速贴片及集成电路贴装)-->检测(可选AOI 光学/目视检测)-->焊接-> 检测(可分AOI 光学检测外观及功能性测试检测)--> 维修--> 分板。
工艺流程简化为:印刷-------贴片-------焊接-------检修(每道工艺中均可加入检测环节以控制质量)
1、锡膏印刷
其作用是将锡膏呈45度角用刮刀漏印到PCB的焊盘上,为元器件的焊接做准备。所用设备为印刷机(锡膏印刷机),位于SMT生产线的最前端。
2、零件贴装
其作用是将表面组装元器件准确安装到PCB的固定位置上。所用设备为贴片机,位于SMT生产线中印刷机的后面,一般为高速机和泛用机按照生产需求搭配使用。
3、回流焊接
其作用是将焊膏融化,使表面组装元器件与PCB牢固焊接在一起。所用设备为回流焊炉,位于SMT生产线中贴片机的后面,对于温度要求相当严格,需要实时进行温度量测,所量测的温度以profile的形式体现。
4、AOI光学检测
其作用是对焊接好的PCB进行焊接质量的检测。所使用到的设备为自动光学检测机(AOI),位置根据检测的需要,可以配置在生产线合适的地方。有些在回流焊接前,有的在回流焊接后。
5、维修
其作用是对检测出现故障的PCB进行返修。所用工具为烙铁、返修工作站等。配置在AOI光学检测后。
6、分板
其作用对多连板PCBA进行切分,使之分开成单独个体,一般采用V-cut与 机器切割方式。
扩展资料
SMT的前景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每年都以20%以上的速度高速增长,规模从2004年起已连续三年居世界第二位。
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快速发展的推动下,中国表面贴装技术(SMT)和生产线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表面贴装生产线的关键设备——自动贴片机在中国的保有量已位居世界前列。
中国是最重要的市场
到2006年底中国约有近2万条SMT生产线,拥有SMT贴片机约近5万台,其中90%是2001年以后购买的。至今,中国自主开发的SMT贴片机还处于试用期,市场上用的SMT贴片机几乎全部是从国外进口的。
从2001年至2006年的六年中,中国自动贴片机市场以年平均27.2%的速度增长。到2006年共进口自动贴片机10351台,进口金额达到17亿美元,中国的SMT贴片机市场已占全球市场份额的40%左右。单台自动贴片机的平均价格已达到16.4万美元。
2006年中国进口的10351台自动贴片机主要来自日本,占77.9%,但德国的自动贴片机单台平均价格最高,单台均价达31.1万美元。2006年中国进口的自动贴片机在广东省占54.4%,列各地区自动贴片机进口的首位,其次是江苏、上海和北京。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SMT
2024-10-28 广告
1. 数据准备:首先需要准备并清洗大规模的平行语料,即源语言和目标语言的对应句子对。
2. 分词和预处理:接下来,对源语言和目标语言的句子进行分词,将它们转换为单词或子词级别的单位。
3. 特征提取:使用各种特征提取方法,例如n-gram语言模型、短语翻译概率和调序模型等,来建模源语言和目标语言之间的关系。
4. 翻译模型训练:利用准备好的平行语料和特征,使用机器学习算法如最大似然估计或最小错误率训练来训练翻译模型。
5. 解码:在翻译阶段,使用训练好的模型进行解码,将源语言句子映射到目标语言句子,找到最可能的目标语言序列。
6. 后处理:进一步对机器翻译的输出进行后处理,例如去除冗余翻译、调整语法和结构等,以提高翻译质量。
7. 评估和调优:利用人工或自动的评估指标,对机器翻译系统的性能进行评估和调优,例如使用BLEU指标来度量机器翻译的质量。
需要注意的是,随着神经网络模型的兴起,传统的SMT方法已经逐渐被神经机器翻译(NMT)取代,NMT使用深度学习模型来直接将源语言映射到目标语言,取得了更好的翻译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