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人类都喊自己的母亲为妈妈
母爱是世间最伟大的力量。
同一个单词的发音在不同的语言中是不同的,甚至差异非常大,以至于需要翻译。然而,在成千上万的单词中,只有一个单词不需要翻译,即使通过不同语言说出来我们也可以理解它。这个词就是妈妈。如汉语叫“妈妈”,英语叫“mummy”或“Mum”,还有俄语、德语、意大利语、希腊语对妈妈的叫法也是一样或类似的。
为什么如此多的不同种类的语言中对妈妈的叫法都是大同小异的呢,目前,有三种说法是流传较广的,我们来逐个分析:
▪ 观点一:婴儿因饥饿等原因发出的声音演化而成
该观点认为,婴儿因饥饿或不舒服而高声哭叫时,牙齿或嘴唇呈张开状态,而且软腭向下,这样便发出了ma这样的音。在婴儿哭啼时,总是妈妈给他喂奶或换尿布。于是,人们就用ma这个音来表示“妈妈”了。
这种说法是讲母亲这一角色联系到了婴儿饥饿等需要人照顾的行为上得出的,由于人类的新生儿从自然界角度来讲属于早产儿,所以需要有人在其身边陪护,而这个人从古至今基本都是母亲,所以就自然将照顾孩子的人的称谓联系到了孩子需要照顾时发出的声音,也就是“mama”。
▪ 观点二:婴儿吃母乳的声音演化而成
婴儿吃奶时常伴有一种轻微的鼻音,这是吃奶时能发出的唯一的声音,而且是一种满足的声音。后来,这种声音发展成一种想要吃东西的标志,或者一种等待母亲(哺乳者)的不耐烦情绪。
当嘴里没有食物时,M后面自然跟着最简单的a音,这是婴儿能发出的最简单的音。由于大多数婴儿由母亲喂养,婴儿的愿望大多是向她提出的,所以从婴儿嘴里发出的“MAMA”的称呼自然而然地被喂养其的母亲承担了。
▪ 观点三:同源语言传播造成
在印欧语系中,“母亲”的称谓相对一致。它的发音与“MA”相似。首字母是双唇的m,如波斯语的modeler、荷兰语的Moeder、德语的mutter、法语的mère、西班牙语的Madre、意大利语的Madre等,它们在英语中与mother同源。
这也是较流行的说法之一,但个人并不是十分赞同,因为在汉语里也有妈妈这种类似的发音,其也不属于印欧语系,所以这个语言现象也无法单纯用语言传播现象来解释。
总结:
虽然一开始我们发出妈妈的声音并非是叫妈妈,可能只是饿了,但用妈妈这个声音喊她,已经作为一种信号。当“mama”成为母亲最具代表性的词时,它被人类固定下来,从此“mama”成为全世界母亲的共同名字。
人的嘴唇所能发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亲,最美好的呼唤,就是“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