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星为什么会自转?
2022-12-14 · 百度认证:北京惠企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官方账号
因为大爆炸之后,各种星体在引力的作用下产生了角动量,旋转的速度得到加快。随着一个恒星系统的稳定,这种旋转也会稳定下来。在太空中既然已经形成了角动量和旋转力,行星就会自传。
因为几乎是在真空中,没有任何阻力,如果没有外来因素的影响,这种转动就会永远的继续下去。
在宇宙发展到一定时期,在星系、恒星和行星的形成过程中,运动——尤其指旋转,自始至终伴随着恒星和行星的形成过程,而不是之后再在某种原因下才开始自转或公转的。
宇宙中充满均匀的中性原子气体云,大体积气体云由于自身星球的转动时宇宙大爆炸初始的能量以及后期引力和斥力导致的,在无阻力的太空中这种转动不会轻易改变。
太阳系是银河系几千亿颗恒星中一颗很普通的恒星系统,太阳系也在围绕着银河系中心旋转,旋转一个周期大概需要2.5亿年。银河系又是本星系团几十个星系中的一个,也在围绕着本星系团中心进行公转,大约要1000亿年转一圈。
扩展资料
至今为止在太阳系内一共已经发现了约70万颗小行星,但这可能仅是所有小行星中的一小部分,只有少数这些小行星的直径大于100千米。到1990年代为止最大的小行星是谷神星,在柯伊伯带(KuiperBelt)内发现的一些小行星的直径比谷神星要大。
2002年发现的夸欧尔(Quaoar)直径为1280千米,2004年发现的2004DW的直径甚至达1800千米。2003年发现的塞德娜(小行星90377)位于柯伊伯带以外,其直径约为1500千米。
根据估计,小行星的数目大概可能会有50万。最大的小行星直径也只有1000公里左右,微型小行星则只有鹅卵石一般大小。
直径超过240公里的小行星约有16个。它们都位于地球轨道内侧到土星的轨道外侧的太空中。而绝大多数的小行星都集中在火星与木星轨道之间的小行星带。其中一些小行星的运行轨道与地球轨道相交,曾有某些小行星与地球发生过碰撞。
小行星是太阳系形成后的物质残余。有一种推测认为,它们可能是一颗神秘行星的残骸,这颗行星在远古时代遭遇了一次巨大的宇宙碰撞而被摧毁。但从这些小行星的特征来看,它们并不像是曾经集结在一起。
参考资料来源:
2023-06-06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