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几何一道奥数难题(高分悬赏)

设D,E,F分别是正三角形ABC的边BC,CA,AB的中点,点P,Q,R分别在边DE,EF,FD上,且AR与EF相交于点Q,BP与DF相交于R,CQ与DE相交于点P,求S... 设D,E,F分别是正三角形ABC的边BC,CA,AB的中点,点P,Q,R分别在边DE,EF,FD上,且AR与EF相交于点Q,BP与DF相交于R,CQ与DE相交于点P,求S△ABC与S△PQR的比值
答案不是整数。希望能给出证明中间三角形是正三角形的完整过程。各位如果能再给出正三角形的严格完整证明过程我就采纳,十分感谢。
展开
力盼0iV
2012-01-30
知道答主
回答量:2
采纳率:0%
帮助的人:3.2万
展开全部
证△RPQ形状,我提供一种思路。
证:1:对于线段AR,QC已定时,存在B、R、P三点共线,根据此三点共线条件知线段BR斜率等于BP斜率。
2:由此作出平面坐标系,以B点为原点,BC为X轴,与BC垂直的直线y(未画图)为y轴,设BC=AB=AC=2m,设 FQ=x,由此可导出Q、R、P三点坐标。
#思路##若导出x与m的关系,以及证明x是否与RD相等,即证出△RPQ是否为等边三角形###
3:明显Q纵坐标为 根号3倍m。横坐标x+(m/2),即Q(x+(m/2),根号3倍m)
延长QR交BD于S(下面回答有图,借用),则BS=2x(中位线定理)→SD=m-2x,根据△FQR相似于△DSR,过R分别向FQ,SD作高,两条高分别记作h1,h2,
则h1/h2=x/m-2x,可推知R纵坐标为h2=2分之根号3×m × (m-2x) /m-x=根号3倍m × (m-2x) /2(m-x),
设R对SD作高时交SD于K,则可求BK,即R横坐标。
∵KD=RD×COS60°,RD=m×(m-2x) /m-x,→KD=m×(m-2x) /2(m-x )→BK=m-KD
∴ R坐标{m-[m×(m-2x) /2(m-x )],根号3倍m × (m-2x) /2(m-x)
,}
同理分析:求出点P坐标,此时QE=m-x,过Q作BC垂线,交BC于T,前面求得BT=x+(m/2),
CT=BC-BT=(3m/2)-x,
求出PC,PC纵坐标为 2分之根号3×m × m/2m-x,横坐标为 BC-(CT×m/2m-x),
设P,R点 纵坐标 为Y,横坐标为X, 则 :
Yp/Xp=Yr/Xr......(1), 由(1) 推出 x与RD的关系,
重点:由上分析有:只需证明x=RD=m×(m-2x) /m-x , 即证明 FQ=RD,
若 △RPQ是等边三角形,也必然存在此关系。一旦 FQ=RD,由图形对称性质知转换X,Y轴,又可以证明RD=PE,从而证明△RPQ是等边三角形。反之,则不是。
为使证明计算简便,我令的m=2(正式的证明不建议这样做,不严密),由(1)推得x^2-6x+4=0.
而若x=RD=m×(m-2x) /m-x成立,(此处m也令作2),也刚好推出x^2-6x+4=0.
故 命题得证。
至于接下来的求比值,在知道小三角形形状后,不难求。底下也有参考。
你之前的方法算出的结果若自己觉得不怎么对,可以试试我的这种:令m=2求出s△ABC,然后求出x,即FQ,也就求出了FR,再求s△QFR,那就很简单。s△QFR=FR·FQ·sin60°,求出这个,内部的正三角形面积就简单了(此时已证明△RPQ是等边三角形)。
若有什么问题,或是什么疑惑,请尽管找我。

参考资料: 只需

百度网友2a06aeb48
2012-01-28 · TA获得超过286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73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26万
展开全部
以D为原点,BC为X轴,DA为Y轴建立直角坐标系
为了书写方便,设DC长为1
则可知坐标A(0,根号3)B(-1,0)C(1,0)
EF:y=根号3 /2
DF:y=-根号3*x
DE:y=根号3*x
设如下直线
AR:y=k1x+根号3
BP:y=k2x+k2
CQ:y=k3x-k3
他们分别与EF,FD,DE联立解得
P(k3/(k3-根号3),根号3*k3/(k3-根号3))
Q(-根号3/(2*k1),根号3/2)
R(-k2/(k2+根号3),根号3*k2/(k2+根号3))
分别代入BP,CQ,AR,整理如下
根号3k3=2k2k3-根号3k2
根号3k1=-2k1k3-根号3k3
k1k2=3
联立求解得
k1=根号15+2根号3
k2=根号15-2根号3
k3=-根号15/5
所以
P((根号5-1)/4,(根号15-根号3)/4)
Q((2-根号5)/2,根号3/2)
R((根号5-3)/4,(3根号3-根号15)/4)
计算可知PQ,QR,PR相等,为根号(7-3根号5)
S△ABC:S△PQR=4/(7-3根号5)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bd_yyhj
2012-01-28 · TA获得超过2060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614
采纳率:0%
帮助的人:212万
展开全部

13.7082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12-02-09
展开全部
设EP=a,FQ=b,RD=c
不妨设a≥b≥c
调整b,变大为a(即FQ增加),将导致RD即c变小,进一步EP即a变大
但将△ABC逆时针旋转60°,即EP旋转到FQ的位置,此时FQ旋转到了RD的位置,即RD位置变成了b。
两种方法得到的RD位置长度不一样,故矛盾。
所以a=b=c
即FQ=RD=EP,那么FR=DP=EQ
而△EFD为等边三角形,可证△FQR,△DRP,△EPQ全等
所以QP=QR=PR,即△PRQ为等边△

有了这个,也可知P为ED的黄金分割点,Q为EF的黄金分割点,R为FD的黄金分割点
这样求面积比也容易了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呵呵哒12310
2012-02-04 · TA获得超过119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54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40.5万
展开全部

已经做出来了,证明中间三角形是正三角形的完整过程如下图(由于一次只能贴一张图本题求解过程请你追问,我再贴一张上去)。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19)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