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倒计时一周,考生和家长要注意些什么
2个回答
展开全部
学生篇
1、正视现实,做最好的自己
什么叫高考成功?就是考试的知识跟平时所学到的差不多,把学的东西都考出来了。这就提示我们,每个人对成功的定义不同,根据自己的情况定下合适的目标,否则就会适得其反。比如,在考前复习时能做对80%的题目,但听说同桌可以做对85%左右,心里就会升腾连续的画面,“我的状态是不是不行啊,为什么只能做对这么多?这个时候就落后了,将来高考岂不差得更远了。”因为和别人盲目比较引起一系列的想象,导致焦虑升级。其实,这时应该做的就是正视现实,接纳现状,这样做的结果,是你能充分享受复习,同时又会不断积累信心。
2、感谢焦虑,与焦虑共舞
据研究,90%的考生在高考前一周都会感到紧张,这就是考试焦虑的表现。比如睡不好、头晕、心跳快、情绪烦躁等,说明你和其他同学一样,已进入了考试状态。心理学表明,焦虑可以调动所有的资源来应对即将到来的挑战,因而,适当的焦虑可以提高考试成绩。为此,应该接纳焦虑,一旦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我不要焦虑”之类的心理状态上,这样反而强化了焦虑,更容易引起注意力分散,导致不必要的紧张。与焦虑共舞,感谢焦虑给我们带来的力量和信心
3、积极暗示,提升自信
暗示是一种仪式化的标定行为,这在催眠现象中可以得到印证。假如催眠师说“你是一个记忆力超强的人”,被催眠者就会表现得极为惊人,这就是因为他接受了催眠师的暗示,相信自己就是一个记忆力超强的人。在复习迎考的时间里,心态不好的时候写一个纸条放在桌子上告诉自己:我能行、镇静、沉着,这些积极的词语会帮助你提高信心。
4、改善氛围,加强沟通
考前一周,家长或许比考生更为紧张,比如父母会突然不说话,也不过问复习的情况,但父母的变化,会通过肢体语言将紧张的信息传递给考生。要知道,让自己处于一个相对安全和舒适的环境有利于提升高考状态。对此,考生可以做些什么呢?可以找一个较好的氛围,和父母分享一些自己的想法,让他们了解自己的考试状态,适当降低对自己的期待,让他们明白,高考只是人生漫长旅途中的一个节点,但并不是人生的终点。
5、学会放松,加强脑力训练
稍带夸张色彩地说,人脑基本上就像是一块肌肉一样:工作时消耗了能力,工作累了之后需要得到充分的休息。在考试前一周,有针对性的脑力训练,能够帮助大脑应对高考压力。至于究竟应该怎样放松训练大脑,这个问题的答案当然是因人而异的。有些人可能只需要在面对巨大压力的时候抽出两、三分钟来,给自己一个安静的空间进行放松训练,就能从自己的双肩上卸下巨大的压力,紧接着他们就能感觉神清气爽,集中注意力的能力也回到了较高的水平之上。
家长篇
1、创造安静平和的复习环境
安静的复习环境有助于孩子平心静气、情绪稳定地进行复习。吵闹的复习环境将使孩子心情烦躁,注意力不能集中,影响复习效果。家长应该同平常一样,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尽量不要给孩子施加压力。同时,家长要保持一个稳定的情绪和愉快的心情。“考试焦虑”在有些家长身上,体现得比孩子还明显,有的变得比平时更严厉,有的变得比平时更亲切,有的食不甘味、夜不安寝,而家长的“不安”,最终会造成考生的“不安”。因此,高考前家长一定要保持愉快的情绪、平和的心态,要为孩子营造宽松、自然、愉快的家庭氛围,坚决避免家庭纠纷,少一分争论就会给孩子多一分温馨。
2、督促孩子娱乐与运动
考前孩子在家复习大都是非常用功的,有时搞得精疲力竭,头昏脑涨,不仅影响心情,也影响复习效率。在这种时候,家长就要适当地提醒孩子做必要的轻度运动,例如做俯卧撑、跳绳,做操等,有助于孩子消除疲劳,焕发精力。也可以提醒孩子适当听听轻音乐,这有助于孩子调整心态,消除疲劳。在考前提示孩子不要看武打片,不要看电视连续剧,以免分散孩子的精力。
3、帮助孩子调整心态和生物钟
家长要多表扬、多倾听、多鼓励、多疏导、学会欣赏孩子,用孩子优势去激励他们弥补劣势。建议在高考前家长常跟孩子聊聊天,谈谈心,利用吃饭后的时间散散步,相互沟通,让孩子把心里的压力、心里的话、心里的苦恼说出来,说出来就是做好心理调节成功的一半。当然,聊天的内容不要过多涉及高考,找些轻松的话题。
帮助孩子调整好生物钟。按高考的要求进行生物钟的调整和适应,让作息时间安排尽量与高考时同步,保持情绪的稳定和精神的饱满,以良好的生理状态去迎接高考。做到中午必须休息、晚上11:30前必须就寝。
4、防止对孩子的过分关注
高考前,有些家长过分关注孩子,一会儿给孩子冲杯热牛奶,一会儿给孩子送块西瓜,有的家长甚至在旁边陪读。这种过度关怀孩子的做法使孩子产生压力,心想一旦考不好,怎么对得起父母对我的关心。
基本保持原有的饮食习惯。不要贸然给孩子添加营养品或从未吃过的“特别食物”,绝对不要吃海鲜,避免闹肚子。有些家长误认为高考前应该给孩子加强营养,给孩子吃大鱼大肉。其实根本没有必要,孩子平时吃什么就吃什么,孩子爱吃什么就吃什么,只要孩子食欲好,营养就会得到满足。市场上各种标榜提神醒脑的产品,家长要慎选。
5、做好考前物品准备
考前家长要做好必要的督促检查,对孩子的考试用品,如准考证、身份证、文具等要仔细检查,对考场的路线、赴考时间做好必要的提示。
准备一个小药箱。高考前,孩子在家备课期间有可能身体上出现一些小毛病,比如感冒、胃肠不适等。家里准备一个小药箱,孩子一旦出现什么身体上的不适,服点药就可以解决了,没有必要往医院里跑。
6、陪孩子去看考场
注意以下几点:一是估算好行程所需的时间,要留有余地,有没有延误考试的隐患,准备好对策。二是考察考场周边环境,如考场办公室及厕所的位置,场地光线及通风状况等。三是检查书桌、坐椅是否对书写试卷有影响,万一发生不愉快的事情,请用平和的态度去争取更换或调整,千万不要因此事影响次日参加考试的心情。
1、正视现实,做最好的自己
什么叫高考成功?就是考试的知识跟平时所学到的差不多,把学的东西都考出来了。这就提示我们,每个人对成功的定义不同,根据自己的情况定下合适的目标,否则就会适得其反。比如,在考前复习时能做对80%的题目,但听说同桌可以做对85%左右,心里就会升腾连续的画面,“我的状态是不是不行啊,为什么只能做对这么多?这个时候就落后了,将来高考岂不差得更远了。”因为和别人盲目比较引起一系列的想象,导致焦虑升级。其实,这时应该做的就是正视现实,接纳现状,这样做的结果,是你能充分享受复习,同时又会不断积累信心。
2、感谢焦虑,与焦虑共舞
据研究,90%的考生在高考前一周都会感到紧张,这就是考试焦虑的表现。比如睡不好、头晕、心跳快、情绪烦躁等,说明你和其他同学一样,已进入了考试状态。心理学表明,焦虑可以调动所有的资源来应对即将到来的挑战,因而,适当的焦虑可以提高考试成绩。为此,应该接纳焦虑,一旦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我不要焦虑”之类的心理状态上,这样反而强化了焦虑,更容易引起注意力分散,导致不必要的紧张。与焦虑共舞,感谢焦虑给我们带来的力量和信心
3、积极暗示,提升自信
暗示是一种仪式化的标定行为,这在催眠现象中可以得到印证。假如催眠师说“你是一个记忆力超强的人”,被催眠者就会表现得极为惊人,这就是因为他接受了催眠师的暗示,相信自己就是一个记忆力超强的人。在复习迎考的时间里,心态不好的时候写一个纸条放在桌子上告诉自己:我能行、镇静、沉着,这些积极的词语会帮助你提高信心。
4、改善氛围,加强沟通
考前一周,家长或许比考生更为紧张,比如父母会突然不说话,也不过问复习的情况,但父母的变化,会通过肢体语言将紧张的信息传递给考生。要知道,让自己处于一个相对安全和舒适的环境有利于提升高考状态。对此,考生可以做些什么呢?可以找一个较好的氛围,和父母分享一些自己的想法,让他们了解自己的考试状态,适当降低对自己的期待,让他们明白,高考只是人生漫长旅途中的一个节点,但并不是人生的终点。
5、学会放松,加强脑力训练
稍带夸张色彩地说,人脑基本上就像是一块肌肉一样:工作时消耗了能力,工作累了之后需要得到充分的休息。在考试前一周,有针对性的脑力训练,能够帮助大脑应对高考压力。至于究竟应该怎样放松训练大脑,这个问题的答案当然是因人而异的。有些人可能只需要在面对巨大压力的时候抽出两、三分钟来,给自己一个安静的空间进行放松训练,就能从自己的双肩上卸下巨大的压力,紧接着他们就能感觉神清气爽,集中注意力的能力也回到了较高的水平之上。
家长篇
1、创造安静平和的复习环境
安静的复习环境有助于孩子平心静气、情绪稳定地进行复习。吵闹的复习环境将使孩子心情烦躁,注意力不能集中,影响复习效果。家长应该同平常一样,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尽量不要给孩子施加压力。同时,家长要保持一个稳定的情绪和愉快的心情。“考试焦虑”在有些家长身上,体现得比孩子还明显,有的变得比平时更严厉,有的变得比平时更亲切,有的食不甘味、夜不安寝,而家长的“不安”,最终会造成考生的“不安”。因此,高考前家长一定要保持愉快的情绪、平和的心态,要为孩子营造宽松、自然、愉快的家庭氛围,坚决避免家庭纠纷,少一分争论就会给孩子多一分温馨。
2、督促孩子娱乐与运动
考前孩子在家复习大都是非常用功的,有时搞得精疲力竭,头昏脑涨,不仅影响心情,也影响复习效率。在这种时候,家长就要适当地提醒孩子做必要的轻度运动,例如做俯卧撑、跳绳,做操等,有助于孩子消除疲劳,焕发精力。也可以提醒孩子适当听听轻音乐,这有助于孩子调整心态,消除疲劳。在考前提示孩子不要看武打片,不要看电视连续剧,以免分散孩子的精力。
3、帮助孩子调整心态和生物钟
家长要多表扬、多倾听、多鼓励、多疏导、学会欣赏孩子,用孩子优势去激励他们弥补劣势。建议在高考前家长常跟孩子聊聊天,谈谈心,利用吃饭后的时间散散步,相互沟通,让孩子把心里的压力、心里的话、心里的苦恼说出来,说出来就是做好心理调节成功的一半。当然,聊天的内容不要过多涉及高考,找些轻松的话题。
帮助孩子调整好生物钟。按高考的要求进行生物钟的调整和适应,让作息时间安排尽量与高考时同步,保持情绪的稳定和精神的饱满,以良好的生理状态去迎接高考。做到中午必须休息、晚上11:30前必须就寝。
4、防止对孩子的过分关注
高考前,有些家长过分关注孩子,一会儿给孩子冲杯热牛奶,一会儿给孩子送块西瓜,有的家长甚至在旁边陪读。这种过度关怀孩子的做法使孩子产生压力,心想一旦考不好,怎么对得起父母对我的关心。
基本保持原有的饮食习惯。不要贸然给孩子添加营养品或从未吃过的“特别食物”,绝对不要吃海鲜,避免闹肚子。有些家长误认为高考前应该给孩子加强营养,给孩子吃大鱼大肉。其实根本没有必要,孩子平时吃什么就吃什么,孩子爱吃什么就吃什么,只要孩子食欲好,营养就会得到满足。市场上各种标榜提神醒脑的产品,家长要慎选。
5、做好考前物品准备
考前家长要做好必要的督促检查,对孩子的考试用品,如准考证、身份证、文具等要仔细检查,对考场的路线、赴考时间做好必要的提示。
准备一个小药箱。高考前,孩子在家备课期间有可能身体上出现一些小毛病,比如感冒、胃肠不适等。家里准备一个小药箱,孩子一旦出现什么身体上的不适,服点药就可以解决了,没有必要往医院里跑。
6、陪孩子去看考场
注意以下几点:一是估算好行程所需的时间,要留有余地,有没有延误考试的隐患,准备好对策。二是考察考场周边环境,如考场办公室及厕所的位置,场地光线及通风状况等。三是检查书桌、坐椅是否对书写试卷有影响,万一发生不愉快的事情,请用平和的态度去争取更换或调整,千万不要因此事影响次日参加考试的心情。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