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文化差异,你和外国人交流的时候闹过什么笑话?
由于文化和语言上的差别。互相了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常常遇到困难。一个中国青年到附近游泳池去游泳,一会儿就回来了。和他同住一室的中国人和一个外国朋友都感到奇怪。他解释说:“游泳池里人太多,水太脏,早该换了。简直象芝麻酱煮饺子。”这个比喻很别致,很生动,和他同住一室的中国朋友笑了,而那个外国人既没有吃过“芝麻酱”也
没有见过“煮饺子”,丝毫不觉得这个比喻幽默,难怪他显出一副茫然不解的神情。西方人形容某地人多、拥挤不堪,常说 It was papked like sardines(塞得象沙丁鱼罐头一样,拥挤不堪)。这种比喻有些中国人可以理解,但不一定能欣赏其妙处,因为见过打开的沙丁鱼罐头的人很少,看到过一个又小又扁的罐头盒里,紧紧塞满整整齐齐的几排手指头长的沙丁鱼的斗基人是不多的。很多例子说明某些事物或概念在一种文化中有,在另一种文化中则没有。
日常谈话中的打招呼和告别
一个在中国学习的美国留学生遇到一位中国朋友从旁边走过,问他:“吃了吗?敏梁”美国留学生笑着点点头,挥挥手表示告别,就走了。他知道,中国朋友的话等于英语中的 Hello或Hi。如果他不知道这一点,会以为,这种打招呼似乎是说:“我也没有吃。走吧,我们一起去吃点东西吧。”或者说:“没有吃的话,我正要请你到我家去呢。”总之,这样打招呼有时意味着邀请对方去吃饭。
社交礼节
西方人过于喜欢说Thank you和 Please,没有必要,甚至叫人不耐烦。另一方面,中国人相信对方知道自己的感激之倩,因此不必多言;但在西方人看来,不说这些客气话就有些失礼,对别人不够尊重。在称赞什么人的问题上,也反映文化方面的差异。人们常听到美国妇女谈她丈夫工作如何努力
,干得怎样出色,历次提级,得到奖励,等等。她也会夸自己的子女多么聪明,学习成绩怎样好,在集邮小组里多么积极,在什么地方的音乐会上演出过,等等。在中国,人们就会认为这样做未免太俗气。他们不会在外人面前夸自己家里的人。有人打了个喷嚏,旁边的人有时会说点什么。中国人可能会说“有人想你了”、“有人说你了”空拿谨或开玩笑地说“谁在骂你”;英国人或美国人则说 God bless you(上帝保佑你)。
中西方的文化有着很多的差异,也存在着很多分歧,其中的很多习俗也产生了很多笑话。但是,不同的文化中的相同点就是这些都为人类的文化发展历程奉献着,这些东西文化的差异不能说谁优谁劣,这是客观形成的,它们的存在必将引起人类文化的继续发展,在当今世界,任何民族和国家都不可能丢掉或摆脱自己的传统文化。因此,让我们共同来维护各种文化的发展,维护国家的安定,东西方的文化互相促进,互相,这样,我相信,人类的文化历程会走得更好。
1、学员Leo,May第一次给他做口测,问“which grade are you in?",他一直没听懂,然后双语讲了下,他马上就听懂了,但是我发现他没听懂,但是他不这么认为,然后我用金山词霸反复发音给他听grade的发音,他一直模仿great,great,连他小学水平的妈妈都听出尾音是/d/,他还是没听明白,后面看了字母才知道自己犯了“先入为主”的错误,认定了grade的发音是great,所以不管我们怎么说,都认为是自己认为的音。
2、学员Sandy,自己很喜欢听老外的课,当外教rainy得知她是两个孩子的妈妈时,棚宏问:”what's your feeling of being a mother?"Sandy脱口而出芹和信:“great 呀”,语调就像是很自豪的说中文:“很棒呀!”在后台听课的我,乐得不行。而英语的标准语调,应该是:“GREAT!"在“great"这个单词上进行语调的变化。
3、很多时候,May在后台听课,总是听到学员跟外教说:“Teacher,.....”,事实上,在西方文化中,老师和学员是一种很平等的关系,都是直接喊英语名,而teacher算是一个职业,不是称谓。
4、学员Esme,一次上课提问Michael老师:“我工作中接触老外的时候,他们表情很夸张,用词很强烈,是不是代表关系跟我更近一步了呀,和我们合作的意向更强了啊?嫌轮”Michael说:“NO,老外天生表情、语言比中国人更丰富,你观察她们的面部表情,会很夸张,用词也比较强烈,比如外教总喜欢表扬你good job,well down,这其实跟我们常说的”一般般“的意思差不多。
所以如果想更好学习英语,学习西方文化,少闹笑话很重要。
我是May,我为立刻说代言,如果你有英语学习兴趣,欢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