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文学的传承性与变异性怎么体现?
民间文学的传承性主要体现在民间作品的内容、形式和表现手法上。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民间文学也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中不断发展,民间作品的内容形式通过一些作家文学作品和人们的代代相传,在相对稳定的不断传承。
民间文学的发展过程大多是讲述者传给接受者也就是下一个讲述者,这样口口相传、代代相传从而使之不断流传下来。但是由于口头传播的不稳定性(人们心理不同,在讲述中总会带有一定主观色彩),以及传播过程中的时间差(历史发展造成社会环境不同)。
地域差(地区间习俗不同,人民思想不同),文化差(不同时代不同地区,人们所尊崇的文化不同)会出现不同的表述 在内容、情节、主题、形象等各个方面都会有差别。
中国民间文学
中国民间文学为多民族的民间文学,各民族的民间文学存在着相互交流、影响的明显现象。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境内除汉族外,还居住着50多个少数民族。汉族人口数量多,文明发展也较早。但它一开始不是单一的民族,在历史发展中才形成了统一的民族。
在它的整个文化形成中,也包含着本来各自独立的、又各具特色的文化成分。同时在汉族本身的融合、发展中,和许多周围的民族在文化上互相影响和互相促进。因此,汉族的民间文学,与各民族民间文学相互交错、联接。
民族间接触较早或居住交错、毗邻的民族产生的影响痕迹更为显著。各民族民间文学的相互接受大都是以自己民族的生活和文化为基础,对它进行选择、取舍、改造、加工。他们尽力使它民族化。这是民族间文化交流影响的自然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