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解读三“课程基本理念”解读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2011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解读三
“课程基本理念”解读
课程基本理念:
(一)全面提高语文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解读】
在新课程改革中,教育理念成为一个时髦的词语,被人们广泛地引用,那么究竟何为理念呢?我想它应该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首先是指观念和思想;其次,它还是一种信念,一种追求,一种精神。《2011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课程基本理念定义了四个方面:(一)全面提高语文学生的语文素养;(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这四个方面既包括了怎样教、怎样学、学什么,又包括了语文教育的理想和追求,包括了语文教育的基本信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它实际上是实施语文教育的“总纲领”。
(一)全面提高语文学生的语文素养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解读】
课程标准中采用“语文素养”这一名称,作为语文课程的核心概念,这是语文课程目标与内容的调整和整合的结果与需要,体现了语文课程对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价值追求。“语文素养”是人的整体素质在语文方面的体现,既包含了在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方面的要求,也包含了对人心理素质和人文修养的要求。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有两层意思:一是提高全体学生的语文素养,二是学生的语文素养要全面提高。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标准,是面向全体学生的。这个标准,是全体受教育者通过九年义务教育能够达到的阶段目标。因此,它具有基础性,是最基本的要求。
“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这一点极为重要,它是对听、说、读、写综合能力的总的描述,是在运用层面上对语文“工具性”内涵的准确概括,是我们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也是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的需要。
“语言积累”和“语感能力”是语文素养中的重要内容。积累是否丰富,是决定一个人语文水平高低的重要因素之一。语文学习中需要积累的内容很丰富,包括字、词、句、篇等语言材料,语言运用素材和案例,语文知识,精彩的语句及其所表达的思想观念等。叶圣陶先生说:“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渐能驾驭文字。”吕叔湘先生也曾主张:“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语文课程标准》高度重视对学生语感的培养,这也体现了对语文学习本质规律的尊重。
“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是人文方面的内容,这些目标应在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中,在听、说、读、写的语文实践中,潜移默化,逐渐达成。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风尚,同时也要尊重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语文课程应特别关注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学生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解读】
“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这句话包含了两层含义:第一,“语文教育的特点”是什么?第二,怎样才算“正确把握”。
按课程标准的界说,语文教育的特点,一是人文性,二是实践性,三是民族性。
语文是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宽广的多维概念,学生接触到的语文都是文化。这些内容都会对学生的精神领域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另一方面,由于文化内容的包容性,学生对其反应不可能是单一和单向的,必然会呈现多元特点。因此,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育应该重视“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语文的实践性特点,决定了这门课程应该从实践中学习。语文实践的基本方式是听、说、读、写,要让学生在听、说、读、写的实践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语文实践不能仅仅理解为书面语言训练,因为是母语课程,所以实践的对象不应限于书本,而应该让学生接触丰富的语文学习资源,重视各种语文学习实践机会。因此,多读书,读好书和多进行写作实践仍然是语文实践的重要内容。
语文的民族性特点,汉语的书写形式为方块字,语法结构灵活,思维方式具有模糊性等等都值得语文教育工作者深入探讨。这方面的教育智慧可更多的从民族传统教育中汲取,如诵读、不求甚解、培养悟性等等。课程标准中特别提到,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这个要求一方面符合我们母语特点和学习规律,另一方面也是纠偏。目前的语文教学忽视了学生的自读体验,忽视了语感的培养,忽视整体感知和把握,这是违反学习和运用语文规律的表现,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并在实践中切实纠正。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语文学习应注重听说读写的相互联系,注重语文和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综合性学习既符合语文教育的传统,又具有现代社会的学习特征,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应该积极提倡。
【解读】
人类的学习活动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体验学习,二是发现学习,三是接受学习。这三种方式在学生的学习中同时存在,互为补充。小学生读一篇课文,要进入人文词语情境,感悟语言符号所代表的生活场景与思想感情,就需要体验或发现学习;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就更多的需要学生经历体验和发现。然而学生年龄小,知识积累有限,人生阅历不深,很多时候需要教师讲解,需要接受学习。但目前我们的教育状态过于强调接受学习,表现在语文教学中,繁琐提问多,字词句训练多,学生死记硬背、疲于应付,因此建立新的教学方式,让体验、发现学习进入语文课堂就成了当务之急。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与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落实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真正做到以生为本。教师在备课时要“备教材”,但更主要的是“备学生”,重在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找出教材内容与学生认知结构之间的结合点,变“教材内容”为学生的“学习内容”;课堂教学是教会学生学习,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角,教师是组织者。教学评价是以学生的学习过程及结果为根本标准,不是看教师讲的如何,而是看教师为学生的学习创造创设的教学条件是否合适,是否有效。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倡导新的学习方式?一是鼓励质疑,引导发现,解放学生的头脑和嘴巴,使他们敢想、敢说,用自己的方式解决疑问。自主意味着每个学生都是学习的主角,意味着个人独立学习、主动探究,意味着教师要尊重学生自己的方式、独到的思维和新颖的见解;二是恰到好处的运用讨论、探究等学习手段。我们的语文课要允许讨论,允许实话实说,甚至允许有争论,有保留意见。“水本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三是注重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任何学习方式都要有一个习得的过程。要把自主、合作、探究变成学生学习与生活的需要,习惯的培养至关重要。
(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语文课程的建设应继承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注重读书、积累和感悟,注重整体把握和熏陶感染,同时应密切关注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的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养成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要尽可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确立适应时代需要的课程目标,开发与之相适应的课程资源,形成相对稳定而又灵活的实施机制,不断的自我调节、更新发展。
【解读】
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并不是一门单纯的学科,它是人类生活的浓缩。它的内涵极为丰富,包括了自然、社会的各个方面。因此,语文课程的学习,决不能仅仅局限在语文课程本身和语文课堂教学中,应树立大语文教学观,拓宽学生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
那么如何拓宽?一是注重跨学科学习。学科教育蕴含丰富的可用于语文学习的语言材料,学科教育离不开语言的沟通和交流,这个过程是学生学习语言的过程,也是运用语言的过程、二是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丰富语言学习的内容和形式。大量的信息、精彩的图片,为语文学习提供了不可穷尽的资源宝库。网络的互动性又使语文学习更为快捷、方便。
所以,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是我们教学努力的方向。开放的语文课程是以学生的语文生活经验和成长需要为依托,把教科书“这本小书”与生活“这本大书”融为一体,强调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有机联系,密切语文学习生活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既引导学生利用教科书学习语文,又拓宽语文学习的领域和空间,在生活中去学习语文。
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具备如下特点:
1、从功能上看,开放的语文课程应尽可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并能够根据社会的需要不断的自我调节、更新发展。
2、在结构方面,开放的语文课程应包括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等层面。
3、从课程目标上来看,开放的语文课程应包括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态度和情感、语文学习过程和方法等层面,而不应仅仅局限于系统的语文知识的传授。
4、从语文课程存在的方式来看,开放的语文课程不限于教科书、教室,不限于校园,而是与家庭、社会生活密切相连。
5、从实施来看,开放的语文课程强调师生与课程文本的互动,强调师生对课程的构建。
课程标准要求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并要求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以便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语文课程不只是文本课程,更是实践体验课程,它不再只是特定知识的载体,更是师生共同探求新知的过程和平台。
“课程基本理念”解读
课程基本理念:
(一)全面提高语文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解读】
在新课程改革中,教育理念成为一个时髦的词语,被人们广泛地引用,那么究竟何为理念呢?我想它应该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首先是指观念和思想;其次,它还是一种信念,一种追求,一种精神。《2011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课程基本理念定义了四个方面:(一)全面提高语文学生的语文素养;(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这四个方面既包括了怎样教、怎样学、学什么,又包括了语文教育的理想和追求,包括了语文教育的基本信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它实际上是实施语文教育的“总纲领”。
(一)全面提高语文学生的语文素养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解读】
课程标准中采用“语文素养”这一名称,作为语文课程的核心概念,这是语文课程目标与内容的调整和整合的结果与需要,体现了语文课程对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价值追求。“语文素养”是人的整体素质在语文方面的体现,既包含了在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方面的要求,也包含了对人心理素质和人文修养的要求。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有两层意思:一是提高全体学生的语文素养,二是学生的语文素养要全面提高。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标准,是面向全体学生的。这个标准,是全体受教育者通过九年义务教育能够达到的阶段目标。因此,它具有基础性,是最基本的要求。
“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这一点极为重要,它是对听、说、读、写综合能力的总的描述,是在运用层面上对语文“工具性”内涵的准确概括,是我们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也是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的需要。
“语言积累”和“语感能力”是语文素养中的重要内容。积累是否丰富,是决定一个人语文水平高低的重要因素之一。语文学习中需要积累的内容很丰富,包括字、词、句、篇等语言材料,语言运用素材和案例,语文知识,精彩的语句及其所表达的思想观念等。叶圣陶先生说:“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渐能驾驭文字。”吕叔湘先生也曾主张:“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语文课程标准》高度重视对学生语感的培养,这也体现了对语文学习本质规律的尊重。
“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是人文方面的内容,这些目标应在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中,在听、说、读、写的语文实践中,潜移默化,逐渐达成。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风尚,同时也要尊重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语文课程应特别关注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学生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解读】
“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这句话包含了两层含义:第一,“语文教育的特点”是什么?第二,怎样才算“正确把握”。
按课程标准的界说,语文教育的特点,一是人文性,二是实践性,三是民族性。
语文是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宽广的多维概念,学生接触到的语文都是文化。这些内容都会对学生的精神领域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另一方面,由于文化内容的包容性,学生对其反应不可能是单一和单向的,必然会呈现多元特点。因此,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育应该重视“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语文的实践性特点,决定了这门课程应该从实践中学习。语文实践的基本方式是听、说、读、写,要让学生在听、说、读、写的实践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语文实践不能仅仅理解为书面语言训练,因为是母语课程,所以实践的对象不应限于书本,而应该让学生接触丰富的语文学习资源,重视各种语文学习实践机会。因此,多读书,读好书和多进行写作实践仍然是语文实践的重要内容。
语文的民族性特点,汉语的书写形式为方块字,语法结构灵活,思维方式具有模糊性等等都值得语文教育工作者深入探讨。这方面的教育智慧可更多的从民族传统教育中汲取,如诵读、不求甚解、培养悟性等等。课程标准中特别提到,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这个要求一方面符合我们母语特点和学习规律,另一方面也是纠偏。目前的语文教学忽视了学生的自读体验,忽视了语感的培养,忽视整体感知和把握,这是违反学习和运用语文规律的表现,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并在实践中切实纠正。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语文学习应注重听说读写的相互联系,注重语文和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综合性学习既符合语文教育的传统,又具有现代社会的学习特征,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应该积极提倡。
【解读】
人类的学习活动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体验学习,二是发现学习,三是接受学习。这三种方式在学生的学习中同时存在,互为补充。小学生读一篇课文,要进入人文词语情境,感悟语言符号所代表的生活场景与思想感情,就需要体验或发现学习;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就更多的需要学生经历体验和发现。然而学生年龄小,知识积累有限,人生阅历不深,很多时候需要教师讲解,需要接受学习。但目前我们的教育状态过于强调接受学习,表现在语文教学中,繁琐提问多,字词句训练多,学生死记硬背、疲于应付,因此建立新的教学方式,让体验、发现学习进入语文课堂就成了当务之急。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与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落实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真正做到以生为本。教师在备课时要“备教材”,但更主要的是“备学生”,重在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找出教材内容与学生认知结构之间的结合点,变“教材内容”为学生的“学习内容”;课堂教学是教会学生学习,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角,教师是组织者。教学评价是以学生的学习过程及结果为根本标准,不是看教师讲的如何,而是看教师为学生的学习创造创设的教学条件是否合适,是否有效。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倡导新的学习方式?一是鼓励质疑,引导发现,解放学生的头脑和嘴巴,使他们敢想、敢说,用自己的方式解决疑问。自主意味着每个学生都是学习的主角,意味着个人独立学习、主动探究,意味着教师要尊重学生自己的方式、独到的思维和新颖的见解;二是恰到好处的运用讨论、探究等学习手段。我们的语文课要允许讨论,允许实话实说,甚至允许有争论,有保留意见。“水本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三是注重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任何学习方式都要有一个习得的过程。要把自主、合作、探究变成学生学习与生活的需要,习惯的培养至关重要。
(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语文课程的建设应继承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注重读书、积累和感悟,注重整体把握和熏陶感染,同时应密切关注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的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养成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要尽可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确立适应时代需要的课程目标,开发与之相适应的课程资源,形成相对稳定而又灵活的实施机制,不断的自我调节、更新发展。
【解读】
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并不是一门单纯的学科,它是人类生活的浓缩。它的内涵极为丰富,包括了自然、社会的各个方面。因此,语文课程的学习,决不能仅仅局限在语文课程本身和语文课堂教学中,应树立大语文教学观,拓宽学生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
那么如何拓宽?一是注重跨学科学习。学科教育蕴含丰富的可用于语文学习的语言材料,学科教育离不开语言的沟通和交流,这个过程是学生学习语言的过程,也是运用语言的过程、二是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丰富语言学习的内容和形式。大量的信息、精彩的图片,为语文学习提供了不可穷尽的资源宝库。网络的互动性又使语文学习更为快捷、方便。
所以,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是我们教学努力的方向。开放的语文课程是以学生的语文生活经验和成长需要为依托,把教科书“这本小书”与生活“这本大书”融为一体,强调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有机联系,密切语文学习生活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既引导学生利用教科书学习语文,又拓宽语文学习的领域和空间,在生活中去学习语文。
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具备如下特点:
1、从功能上看,开放的语文课程应尽可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并能够根据社会的需要不断的自我调节、更新发展。
2、在结构方面,开放的语文课程应包括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等层面。
3、从课程目标上来看,开放的语文课程应包括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态度和情感、语文学习过程和方法等层面,而不应仅仅局限于系统的语文知识的传授。
4、从语文课程存在的方式来看,开放的语文课程不限于教科书、教室,不限于校园,而是与家庭、社会生活密切相连。
5、从实施来看,开放的语文课程强调师生与课程文本的互动,强调师生对课程的构建。
课程标准要求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并要求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以便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语文课程不只是文本课程,更是实践体验课程,它不再只是特定知识的载体,更是师生共同探求新知的过程和平台。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