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该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
2021-12-09
社交能力,对孩子未来的生活和职业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社交能力强的孩子,往往情商也比较高,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获得成功,因此,现在越来越多的父母注重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
有的孩子生性外向,擅长交际;有的孩子性格内敛,不太喜欢主动与人交流。很多父母都觉得社交能力是孩子天生的性格,很难改变,其实,和其它技能一样,社交技能也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锻炼出来的。
首先,父母应该清楚认识各个年龄段儿童不同的社交技能,因为孩子在社交方面所需要的帮助,会随着他们的成长发生不同的变化。
其次,父母应该明白:善于交际或外向,并不是培养孩子社交能力的最终目标,更重要的是,帮助孩子和别人建立起积极的关系,能够有同理心并有礼貌地和别人交往,此外,在遇到一些比较尴尬的社交情境时,能有足够的智慧和情商去适应和处理。
以下是几个帮助孩子提高社交能力的方法,可供家长朋友借鉴:
1 .学会观察
观察是一件知易行难的事情,因为我们不仅需要用眼睛,更要用心灵去观察;不仅要看到孩子的外在表现,更要看到孩子的内心深处。
要帮助孩子提高社交技能,首先要仔细观察孩子和别人互动时的表现,用心去理解他们的情感表达方式,发现孩子行为背后的心理原因。只有这样,才能更有效地和孩子进行讨论,并在观察的过程中,引导孩子如何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感情,如何学会与人相处。
2.关注情绪
情绪的管理能力其实是学龄前儿童社交能力发展的关键。孩子在社交活动中的行为表现,很多时候是由情绪驱使。当孩子能够正确地面对、理解和管理自己的情绪时,他们的社交行为会更加友好,更受同伴的欢迎。
因此,父母平时可以多和孩子聊聊关于情绪的话题,和他们讨论什么情况下会开心、什么情况下会不开心、有负面情绪时该如何表达自己。如果父母能够经常为孩子解释不同的情绪和它们的起因,孩子也就能更好地管理并表达自己的情绪。
3.设定规则
孩子需要了解家长对他们的预期。如果父母不给孩子设定规则,他们的行为自然会没有边界,但是,如果设定了明确的规则,并向他们解释清楚设定规则的原因之后,孩子就会慢慢懂得尊重规则。
有的孩子在与他人的交往中,会以自我为中心,不顾及别人的感受,这是一种很不受欢迎的社交行为。这种情况下,需要父母给孩子制定规则,建立一个行为框架,明确指出哪些行为是不被允许的,用规则引导孩子正向的社交行为。当然,父母要注意强调规则中积极的一面,不要让孩子觉得被管束得失去自由。
4.提供机会
社交技能的提高,需要有更多尝试和锻炼的机会,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平常多鼓励孩子和别人一起玩耍。
此外,家长也可以有意识地为孩子营造一些有益的社交机会,让他们能够在不同的情境中,和别人共同完成某个任务。让孩子们在玩之前先一起做些家务,也是教导他们团队合作的好方法。
5.以身作则
孩子是先从家里开始学习社交的,在和小伙伴交往之前,孩子的社交对象首先是家庭中的成员,尤其是父母的言谈举止,会对孩子日后的社交行为产生很大的影响。
身教大于言传,作为父母,我们需要为孩子做出自信、友善、乐于助人、尊重他人的行为典范,孩子才能够从中汲取到提高社交技能的养分。
6.不贴标签
如果你的孩子天生就比较害羞或缺乏安全感,那也无需给他们贴上这样的标签,并逼迫他们去改变。正确的做法是,发现他们在社交中感到焦虑的时候,与他们一起面对内心真实的感受,并告诉孩子,这种恐惧是可以被克服的,帮助他们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社交活动。
父母不要过度紧张孩子的社交能力,孩子其实和成人一样,也是在错误和实践中学习社交技巧的。如果没有什么严重的问题,无需太过干涉他们的学习过程,毕竟学习是一件要靠自己的事情。给一些时间、一些合适的帮助和引导,相信孩子会从社交中获得自信与快乐。
让孩子学习与陌生人说话
有的父母怕孩子单独外出会闯祸,而吓唬孩子,孩子变得胆小,怕见生人;有的父母怕孩子外出受到别人的欺侮,怕吃亏、学坏,认为还是关在家中好;有的怕孩子与人接触传染疾病,情愿将孩子闭门独处。
事实是,只有与不安全的陌生人交往才是不安全的。所以父母应该创设外出活动和与人交往的条件,放手鼓励孩子和周围的小朋友玩耍,让孩子在和陌生的小朋友的交往中自然地提高交往能力。譬如:和经常左邻右舍打个招呼,问个好;和熟悉的、性情温和的、年龄稍大几岁的小朋友一起游戏;再慢慢过渡到走亲访友,去公园和同伴嬉戏,利用乘车、散步的机会和陌生人接触等。
引导孩子购物
3至7岁的孩子完全可以在父母的引导下购物。例如让他买自己喜欢的小玩具、小卡片、文具、零食等。孩子在与售货员交流的时候,也学习了与人沟通的技巧。如果孩子一开始有困难的话,妈妈可以在一边鼓励,教孩子说“请售货员阿姨拿一下那个玩具狗”、“请问要付多少钱”、“谢谢”等话,渐渐地让孩子自己能开口说。
鼓励孩子邀请小朋友到家里来玩
现代父母常有一个误区,就是想时刻保持一个整齐完好的家。所以,父母们不太愿意让自己的孩子邀请左邻右舍的小朋友来家玩,最多也是在小区里简单交往。如果父母鼓励孩子邀请小朋友到家里来玩,孩子们就会有更多的时间在一起,也会有更多的机会学习处理游戏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纠纷。
鼓励自己的孩子到小朋友家去做客
孩子的交往也如同成人的交往,既可以请进来,也可以走出去,两者同样重要。为了避免自己的孩子给别人添麻烦,您可以让孩子带些小礼物去小朋友家,这样既周到、也礼貌,还能让孩子学会分享。
给孩子充分的自由
如果您细心观察,可以发现:有些孩子喜欢和比自己小一点的孩子玩,有些孩子喜欢和比自己大一些的孩子玩。
有的父母担心自己的孩子如果和比他大一些的孩子玩会吃亏,就限制自己的孩子和大孩子玩。但事实更可能是:孩子与比自己大些的孩子玩耍能学习小哥哥小姐姐的交往方式;与比自己小一些的孩子交往又可能学会了照料别人。
所以,请您充分尊重孩子,赋予孩子自由选择小朋友的权利,您只需在必要的情况下帮助做些参考。
带孩子到处走走
旅游能扩展孩子的交往范围,增加他的交往对象。同时,多走多看也会增加孩子对于异域文化或风俗的了解。
教孩子使用礼貌用语
培养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使孩子形成谦虚有礼的行为方式更好地适应社会交往。教给孩子与人交往的礼貌用语,如与人打招呼、接电话的用语,如何回答别人的问题、向他人问路、请教等等。
当孩子在熟人或者陌生人面前能够很好地使用礼貌用语的时候,通常会得到对方的良好反馈,这对增强孩子交往的信心大有益处。当孩子得到别人的赞扬和鼓励的时候,他也会更乐于交往,这在无形中增加了孩子主动交往的机会,孩子的交往能力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
修正交往中的不当行为
和大人们一样,孩子在交往过程中也可能出现不当行为,如欺负小朋友或者过分吝啬等。这些交往中的不当行为都可能使孩子在小朋友中不受欢迎。这时,父母的任务就是要帮助孩子认识自己行为的不当之处,帮助他改进行为,重新获得持久的友情。
尊重孩子的交往个性
尽管良好的交往能力对孩子的成功和快乐都非常有益,但请您不要过分干涉孩子交往的方式。实际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交往能力的提高也不只是朋友数量上的增加。您应该知道,即使是个人独处,也可以成为一种很好的生活方式。如果您的孩子愿意用他自己的方式与人交往,您就应该尊重他。
1、如果孩子是从一个新的地方要加入到这个环境里,或者他以前没有这样的意识要跟其他人在一起玩,现在希望找到新的玩伴的时候,父母需要教导孩子:
(1)首先给孩子建立一个本身让他有一个心理建设要做好,我们要给孩子多一点的鼓励,如反复地教孩子对自己说“加油,不怕,一定会顺利的”。
(2)在孩子行动之前,可以跟他商量一下,怎么说怎么做会更自然一些,更容易被接受,然后在家里面更可以去排练一下。
2、教孩子加入群体的小技巧:
如果他想要加入小朋友的群体,可以在其中选择一两个看起来比较友好或者有话语权的小朋友,对他们来说效果可能会更好。如果孩子暂时没有交到朋友,不妨教他转而关注那些同样独自玩耍的小伙伴,然后提出交友的邀请。
3、当然,孩子想要加入别人的朋友圈,可能会遭到的结果也有可能是拒绝,父母需要让孩子做好必要的心理准备。但是在这之前想要安慰好孩子,首先父母要淡定,千万不要因为孩子交友受挫,我们自己先乱了阵脚了。
4、无论是结交个人还是融入到一个小的团体当中,孩子首次要求和邀请都显得非常地重要。孩子们比较适用的沟通技巧:
(1)首先,我们告诉孩子“你去接触对方的时候有没有带着善意啊?比如你有没有面带微笑啊?”
(2)另外,教孩子“可以看着对方的眼睛说话,因为这样既代表尊重,又能够及时地看到其他小朋友的反应,以便你可以调整自己说话的音量和内容。你注意发出邀请的时候,我们要用什么样的顺序。”
(3)我们要告诉孩子的不管是邀请到单个小朋友还是想要加入他们已经有的小组,你都有可能会遭到拒绝。即使没有被拒绝,顺利地进入到了新团体,交到了朋友,也有可能会因为各种矛盾而翻脸。
5、父母亲自示范如何社交,也要有一些注意的地方:
比如最好能够持续做一段时间,不要觉得“好像没有什么效果”,然后自己先打退堂鼓了。开始的时候,最好每天见到的是同一拨孩子,这样他就不用再花时间去适应新的朋友了。这一点也很关键。
金句分享:
① 孩子一时不能融入集体并不意味着他永远都融入不了集体,不意味着他永远会孤单一人,因为任何的群体,他本来就不是能够涵盖所有人的。
② 想要让孩子在集体生活当中应对自如,我们不要太担心他会遇到挫折,关键是鼓励孩子迈出第一步,在教授他一些技巧的时候,给他充分的自由。
③ 每个孩子重要的第一步都离不开家长的耐心引导和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