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注重礼仪的诗句

 我来答
成大文化17
2022-08-02 · TA获得超过1.2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457
采纳率:0%
帮助的人:62.6万
展开全部

1.有关礼仪的诗句有哪些

1、“不学礼,无以立。”

———《论语.季氏》

2、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孟子.离娄下》

3、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礼记.曲礼上》

4、举止是映照每个人自身形象的镜子。

———歌德:《亲和力》

5、文明的最重要任务之一,是使人在他纯粹的物质生活中也受形式的支配,使人在美的王国能够达到的范围内成为审美的人。

———席勒:《审美教育书简》

6、礼貌是一个人自己的真实思想中进行选择的艺术。

———阿.史蒂文斯:《德.斯蒂尔夫人》

7、礼貌使有礼貌的人喜悦,也使那些受人以礼貌相待的人们喜悦。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1. 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自古崇尚投桃报李,礼尚往来。

2. 宽容是中华人明的传统礼仪,我们一定要扞卫他!

3. 世界公认中国是礼仪之邦。

4. 面对长辈要彬彬有礼这是我们必须学会的礼仪。

5. 仪态万方的礼仪小姐款款走上主席台,给获奖人员披红戴花。

6. 亚运会开幕式上,温文尔雅的礼仪小姐给中外来宾留下美好的印象。

7. 经严格训练的礼仪小姐,一举一动都恰到好处。

8. 虽然许多繁文缛节可以省略,但注重礼仪还是必要的。

9. 我礼仪周到,这似乎使他不知所措。

10.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

11. 虽然许多繁文缛节可以省略,但注重礼仪还是必要的。

12. 礼仪,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世界公认中国为礼仪之邦。

2.有关礼仪的诗句有哪些

1、“不学礼,无以立。”

———《论语.季氏》2、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孟子.离娄下》3、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礼记.曲礼上》4、举止是映照每个人自身形象的镜子。———歌德:《亲和力》5、文明的最重要任务之一,是使人在他纯粹的物质生活中也受形式的支配,使人在美的王国能够达到的范围内成为审美的人。

———席勒:《审美教育书简》6、礼貌是一个人自己的真实思想中进行选择的艺术。———阿.史蒂文斯:《德.斯蒂尔夫人》7、礼貌使有礼貌的人喜悦,也使那些受人以礼貌相待的人们喜悦。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1. 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自古崇尚投桃报李,礼尚往来。 2. 宽容是中华人明的传统礼仪,我们一定要扞卫他! 3. 世界公认中国是礼仪之邦。

4. 面对长辈要彬彬有礼这是我们必须学会的礼仪。 5. 仪态万方的礼仪小姐款款走上主席台,给获奖人员披红戴花。

6. 亚运会开幕式上,温文尔雅的礼仪小姐给中外来宾留下美好的印象。 7. 经严格训练的礼仪小姐,一举一动都恰到好处。

8. 虽然许多繁文缛节可以省略,但注重礼仪还是必要的。 9. 我礼仪周到,这似乎使他不知所措。

10.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 11. 虽然许多繁文缛节可以省略,但注重礼仪还是必要的。

12. 礼仪,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世界公认中国为礼仪之邦。

3.关于礼貌 礼仪的名言警句

礼仪周全能息事宁人(儒贝尔)

●头衔愈大,礼仪愈繁(丁尼生)

●生命是短促的,然而尽管如此,人们还是有时间讲究礼仪(爱献生)

●如果把礼仪看得比月亮还高,结果就会失去人与人真诚的信任(培根)

●礼仪是在他的一切别种美德之上加上一层藻饰,使它们对他具有效用,去为他获得一切和他接近的人的尊重与好感(洛克)

●举行盛大的葬礼,与其说是向死者志哀,不如说是为了满足生者的虚荣(拉罗什富科)

●人间的面孔从未像在葬礼中看上去那么世俗(乔·艾琪渥斯)

●一个人如果在街上注意观察的活动,我相信,他一定会在灵车上发现最愉快的表情(乔·斯威夫特)

●人们最看重的是特权,哪怕是主持葬礼的特权(詹·拉·洛威尔)

●礼者,人道之极也(荀子

●安上治民,莫善于礼(孝经)

●道之以告德,齐之以礼(论语)

●不学礼,无以立(论语)

●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左传

●礼,天之经也,民之行也(左传)

●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荀子)

●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礼记)

●礼以行义,义以生利,利以平民,政之大节也(左传)

●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管子)

●衣食以厚民生,礼义以养其心(元·许衡)

●礼义生于富足,盗窃起于贫穷(汉·王符) 、“不学礼,无以立。” ———《论语.季氏》

2、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孟子.离娄下》

3、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礼记.曲礼上》

4、举止是映照每个人自身形象的镜子。——歌德:《亲和力》

5、文明的最重要任务之一,是使人在他纯粹的物质生活中也受形式的支配,使人在美的王国能够达到的范围内成为审美的人。 ———席勒:《审美教育书简》

6、礼貌是一个人自己的真实思想中进行选择的艺术。 ———阿.史蒂文斯:《德.斯蒂尔夫人》

7、礼貌使有礼貌的人喜悦,也使那些受人以礼貌相待的人们喜悦。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8、讲礼貌不会失去什么,却能得到一切。

———玛.沃.蒙塔古:《书信集》

9、礼节是所有规范中最微小却最稳定的规范。 ———拉罗什福科:《道德箴言录》

10、礼貌是博爱的花朵。不讲礼貌的人谈不上有博爱思想。

———茹贝尔:《名言集》

11、使一个人伟大,并不在于富裕和门第,而在于可贵的行为和高尚的品性。

———奥维:《名人名言录》

12、礼仪不良有两种:第一种是忸怩羞怯;第二种是行为不检点和轻慢;要避免这两种情形,就只有好好地遵守下面这条规则,就是,不要看不起自己,也不要看不起别人。

———约翰.洛克:《教育漫话》 引用

4.有关于文明礼仪的诗

1、人人从我做起来 要让大地绿起来, 要让天空蓝起来, 要让江河清起来, 要让空气净起来, 要让花儿开起来, 要让鸟儿唱起来, 要让环境好起来, 人人从我做起来。

文明礼貌 学习争先虽重要, 文明礼貌也要好。 学校规定都遵守, 见到老师有礼貌。

同学之间相友爱, 友谊小手牵的牢。 爱护公物放心上, 树立新风我做到。

文明乘车歌 同学们,要记牢, 上下车时队排好。 上了车,不乱跑, 准备零钱去买票。

车厢里,不大叫, 安安静静秩序好。 有座位,不去抢, 老人孩子照顾到。

下车时,不拥挤, 耽误时间易摔跤。 讲文明,讲礼貌, 开开心心上学校。

都夸白兔有礼貌 小白兔,过小桥, 走到桥上瞧一瞧, 哎呀呀,山羊公公走来了, 摇摇摆摆跨上桥。 小白兔,往回跑, 站在桥头把手招。

“公公请您先过吧, 一步一步要走好。” 河水听了哗哗笑, 鱼儿听了蹦蹦跳, 都夸白兔有礼貌。

校园美 教学楼,真热闹。 杨柳青青花儿俏。

同学们,蹦又跳。 讲文明,懂礼貌。

见老师,问声好。 见同学,问声早。

爱环境,出新招。 有垃圾,专人管。

见废纸,弯腰捡。 护环境,人有责。

校园美,齐欢笑 2、文 明 礼 仪 诗 明德小学 五(6) 沈思琪 早晨见面问声“好”, 告别分手讲“再见”。 礼貌用语记心头, 学做文明小学生。

向人道歉要诚心, 要人帮助需说“请“。 称呼长辈请用“您“, 我是文明小学生。

平时生活不攀比, 学习勤奋要自觉, 团结一心闯难关, 争做文明小学生。 讲究卫生要做到, 牢记“四勤”和“四不”。

服装整洁很重要, 做个文明小学生。 讲礼仪,人高尚;公民德,自修养;面微笑,宽心房;群集体,多礼让;处世人,和为上;重道义,理礼扬;多理解,不对抗。

事三思,免莽撞…… 礼仪是歌, 一首焕发向上的歌; 礼仪是诗, 一首没有结尾的诗; 礼仪是泉, 一股清澈透亮的泉; 遵守礼仪,是你生活中的亮点; 学会礼仪,说明你正走向成熟。 如果礼仪已经在你心中成长,那么用真诚去浇灌,用热情去哺育,用理解去培养! 在它茁壮成长的同时,你也在成长!! 中国礼仪代代传 孔融让梨敬父母 黄香暖被教育人 中国礼仪不能忘 争做礼仪小标兵 3、学校文明礼仪诗 [ 2007-5-11 0:15:00 | By: why6000 ] 校园是个大家庭 我们都是一家人 团结友爱讲文明 和谐美好笑春风 课堂守纪勤思考 积极发言不闲聊 半臂举手请赐教 坐姿端正不溜号 课间玩耍真热闹 追逐嬉戏小心跑 强身健体最重要 相互矛盾不要吵 两操迅速快静齐 动作到位要精细 进出有序脚步轻 不打不闹靠右行 礼貌用语要记牢 老师您好谢谢你 麻烦您了别客气 对不起呀没关系 打架骂人是污染 调皮捣蛋讨人闲 迟到旷课太散漫 翻越围栏太危险 爱护花木不折攀 涂抹刻画不要干 节约水电是奉献 校园整洁大家建 尊老爱幼是美德 孝敬父母不顶撞 勤俭节约不比攀 热爱劳动把活干 在校当个好学生 在家做个好儿孙 言行一致讲诚信 文明礼仪传佳音。

5.文明礼仪的古诗有哪些

1.《经》诗人: 李峤 朝代: 唐代 汉室鸿儒盛,邹堂大义明。

五千道德阐,三百礼仪成。青紫方拾芥,黄金徒满籝。

谁知怀逸辩,重席冠群英。 2.《绝句》诗人: 吕希哲 朝代: 宋代 礼仪三百复三千,酬酢天机理必然。

寒即加衣饥即食,孰为末节孰为先。 3.《绝句》诗人: 王大烈 朝代: 宋代 弧矢重悬旧礼仪,郎君又产玉麟儿。

便烦着眼从头看,的似徐卿二子奇。 4.《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张霸》诗人: 林同 朝代: 宋代 幼也知孝让,居然合礼仪。

休疑汝尚小,须信我饶为。 5.《元日》诗人: 四锡 朝代: 宋代 去年元会立班时,簪绂光辉与礼仪。

今日洺川逢岁旦,延留宾客乐昌期。朝云暖润轻阴散,晚日融明瑞景迟。

遥念皇州春色早,宫花欲发万年枝。

6.急寻讲中华礼仪的古诗词、古语

礼 开放分类: 文化 礼 中国奴隶社会的典章制度,奴隶社会及封建社会的道德规范。

作为典章制度,它是奴隶社会政治制度的体现,是维护宗法与等级制度的上层建筑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人与人交往中的礼节仪式。作为道德规范,它是奴隶主贵族及封建地主阶级一切行为的准则。

在孔子以前已有夏礼、殷礼、周礼。夏、殷、周三代之礼,因革相沿,到周公时代的周礼,已比较完善。

作为观念形态的礼,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是同“仁”分不开的。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他主张“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的德治,打破了“礼不下庶人”的限制。

到了战国时期,随着封建制度的形成,奴隶社会的礼已逐渐废除。孟子把仁、义、礼、智作为基本的道德规范,礼为“辞让之心”,成为人的德行之一。

荀子比孟子更为重视礼,他著有《礼论》,论证了“礼”的起源和社会作用。他认为礼使社会上每个人在贵贱、长幼、贫富等封建等级制中都有恰当的地位。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礼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道德规范和生活准则,对中华民族精神素质的修养起了重要作用;同时,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特别是在封建社会的后期,它越来越成为束缚人们思想、行为的绳索,影响了社会历史的进步和发展。 礼 封建时代维持社会、政治秩序,巩固等级制度,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各种社会关系和权利义务的规范和准则。

礼既是中国封建法律的渊源之一,也是封建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 孔子(见孔丘)说,殷因于夏礼,而有所损益,周因于殷礼,而有所损益。

由此可知夏、殷时代已有礼。孔子又说,他能讲述夏礼和殷礼,但由于文献不足,他虽能言之,却不能“征之”。

孔子时代已是如此,后世就更无法知其究竟了。 周公制礼,典章制度较前代更为完备,发展到了“郁郁乎文哉”(《论语·八佾》)的程度,使孔子赞叹不已,宣称“吾从周”。

周人本以“尊礼”著称,到了春秋时代,王室衰微,礼乐征伐自诸侯出,陪臣执国命,封建等级制度破坏,统治阶级内部对于礼任意僭用,礼崩乐坏,所以司马迁说,“孔子之时,周室微而礼乐废”(《史记·孔子世家》)。但由于周代礼制深入人心,仍为士大夫所向往,力图予以恢复。

春秋时代,孔子以前的人,如师服、内史过等,与孔子同时的人,如叔向、晏婴、游吉等,论礼的很多。但论礼最多,并自成体系的首推孔子。

他一生以诗书礼乐教弟子,《论语》中有34处记载孔子论礼。他从理论上说明礼的重要性,立身治国都非有礼不可。

礼与仁义是儒家学说的核心。 礼的本质 儒家鼓吹的理想封建社会秩序是贵贱、尊卑、长幼、亲疏有别,要求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符合他们在家族内的身份和社会、政治地位,不同的身份有不同的行为规范,这就是礼。

礼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差别性。所以古人指出礼的特征为“别异”(《荀子·乐论》)或“辨异”(《礼记·乐记》)。

春秋、战国和汉代论礼的人,一致强调礼的作用在于维持建立在等级制度和亲属关系上的社会差异,这点最能说明礼的涵义和本质。荀子(见荀况)云:“人道莫不有辨,辨莫大于分,分莫大于礼。”

又云:“故先王案为之制礼义以分之,使贵贱之等、长幼之差、知贤愚能不能之分,皆使人载其事而各得其宜。”《礼记》云:“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

又云:“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也。”韩非子(见韩非)云:“礼者……君臣父子之交也,贵贱贤不肖之所以别也。”

董仲舒云:礼者“序尊卑、贵贱、大小之位,而差外内远近新故之级者也。”《白虎通德论》云:礼所以“序上下、正人道也。”

这些话都证明礼是有差别性的行为规范,决非普遍适用于一切人的一般规范。 礼既是富于差别性、因人而异的行为规范,所以“名位不同,礼亦异数”(《左传·庄公十八年》)。

每个人必须按照他自己的社会、政治地位去选择相当于其身份的礼,符合这条件的为有礼,否则就是非礼。举例来说,八佾舞是天子的礼,卿大夫只许使用四佾,鲁季氏以卿行天子之礼,八佾舞于庭,孔子认为非礼,愤慨地说:“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树塞门和反坫是国君所用的礼,管仲采用,孔子批评他不知礼。

历代冠、婚、丧、祭、乡饮等礼,都是按照当事人的爵位、品级、有官、无官等身份而制定的,对于所用衣饰器物以及仪式都有繁琐的规定,不能僭用。在家族中,父子、夫妇、兄弟之礼各不相同。

夜晚为父母安放枕席,早晨向父母问安,出门必面告,回来必面告,不住在室的西南角(尊者所居),不坐在席的中央,不走正中的道路,不立在门的中央,不蓄私财,是人子之礼。只有通过不同的礼,才能确定家族内和社会上各种人的身份和行为,使人人各尽其本分。

“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礼记·曲礼上》),便是此意。 统治阶级内部和庶人都受礼的约束。

所谓“礼不下庶人”,并非庶人无礼,只是说庶人限于财力、物力和时间,不能备礼,更重要的是贵族和大夫的礼不适用于庶人。例如庶人无庙祭而祭于寝。

礼的范围 礼的内容繁多,范围广泛,涉及人类各种行为和国家各种活动。《礼记》说“以之居处有礼故长幼辨也,以之闺门之内有礼。

7.有关于文明礼貌的名句

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 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 吃水不忘打井人 粗暴无礼,是内心虚弱的人用来使自己显得貌似强大的手段。

——埃里克【美】 怀着善意的人,是不难于表达他对人的礼貌的。 ——卢梭【法】 身不修则德不立,德不立而能化成于家者盖寡矣,而况于天下乎? 有一种内在的礼貌,它是同爱联系在一起的:它会在行为的外表上产生出最令人愉快的礼貌。

修养之于心地,其重要犹如食物之于身体。 源静则流清,本固则丰茂;内修则外理,形端则影直。

1.礼貌是一种语言。它的规则与实行,主要要从观察,从那些有教养的人们举止上去学习。

——洛克 2.有文化教养的人能在美好的事物中发现美好的含义。这是因为这些美好的事物里蕴藏着希望。

——王尔德 3.性情的修养,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自己增强生活能力。 ——池田大作 4.礼貌出自内心,其根源是内在的,然而,如果礼貌的形式被取消,它的精神与实质亦随之消失。

——约翰·霍尔 5.仁义礼善之于人也,辟之若货财粟米之于家也。 ——荀子 6.满招损,谦受益,莫伸手,终日乾乾,自强不息。

——陈毅 7.没有伟大的品格,就没有伟大的人,甚至也没有伟大的艺术家,伟大的行动者。——罗曼·罗兰 8.在男人身上,智慧和教养最要紧,漂亮不漂亮,对他来说倒算不了什么!要是你头脑里没有教养和智慧,那你哪怕是美男子,也还是一钱不值。

——契诃夫 9.教养中寄寓着极大的向往——对美好和光明的向往。它甚至还有一个更大的向往——使美好和光明战胜一切的向往。

——阿诺德 10.礼貌使有礼貌的人喜悦,也使那些受到人家礼貌相待的人们喜悦。——孟德斯鸠 11.我深信,再也没有比人的外表(与其说是外表本身,不如说是对外表动人不动人的信念)对于人的发展会有这样惊人的影响。

——列夫·托尔斯泰 12.无知的人总以为他所知道的事情很重要,应该见人就讲。但是一个有教养的人是不轻易炫耀他肚子里的学问的,他可以讲很多东西,但他认为还有许多东西是他讲不好的。

——卢梭 13.人之所以为贵,以其有信有礼;国之所以能强,亦云惟有信与义。——唐·张九龄 14.良好的礼仪的功用或目的只在使得那些与我们交谈的人感到安适与满足,没有别的。

要能做到通过恰如其分的普通的礼节与尊重,表明你对他人的尊敬、重视与善意。这是一种很高的境界,要能做到这种境地,而又不被人家疑心你谄媚、伪善或卑鄙,是一种很大的技巧。

——洛克 15.人类追求的无非是快乐,因此有礼貌的人较之有用处的更能得到别人的欢迎,一个真挚朋友的能力、真诚和善意,往往不易抵消他的严肃与坚实的表示所产生的不安。——洛克 16.知识必需用礼貌来装饰并抚平他在世间的道路,没有它们,知识就像一颗硕大而粗糙的钻石,为了好奇与它实质上的价值而收置在树里固然好,但是琢磨之后却更为珍贵。

——查里德菲尔 17.要想有教养,“就要去了解全世界在谈论和思索的最美好的东西”。——阿诺德 18.生活里最重要的是有礼貌,它比最高的智慧,比一切学识都重要。

——佚名 19.一人勇敢而率真的灵魂,能用自己的眼睛去观照,用自己的心去爱,用自己的理智去判断。不做影子,而做人。

——罗曼·曼兰 20.切忌浮夸铺张。与其说得过分,不如说得不全。

——列夫·托尔欺泰 21.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 ——徐悲鸿 22.衣冠不正,则宾者不肃。

——管仲 23.进退无仪,则政令不行。 ——管仲 24.修养的本质如同人的性格,最终还是归结到道德情操这个问题上。

——爱默生 25.怀着善意的人,是不难于表达他对人的礼貌的。 ——卢梭 26.一个人要帮助弱者,应当自己成为强者,而不是和他们一样变成弱者。

对于他们已经做了坏事,不防宽大为怀,如果你愿意。对于他们将做未做的坏事可决不能放松。

——罗曼·罗兰 27.让一得百,争十失九。 ——马克 28.谦逊是美德的色彩。

——提奥格尼斯 29.礼之大本,以防乱也。 ——柳宗元 30.德行比人情世故更难获得;青年人失掉了德行是很少能够再恢复的。

怯懦无能和不懂人情世故是大家归给私家教育的过错,其实这并不是在家庭里面进行教育的必然结果,也并不是无法医治的毛病。如果说家里溺爱太过,常常使人懦弱无能,应该竭力避免,那主要是因为我们的目的是为了德行的缘故。

——洛克 31.彬彬有礼的风度,主要是自我克制的表现。 ——爱默生 32.这种落于俗套的高贵和风雅是再平庸低劣不过的。

——雨果 33.其交也以道,以接也以礼。 ——孟子 34.贫而无诌,富而无骄。

——子贡 35.没有经过琢磨的钻石是没有人喜欢的,这种钻石戴了也没有好处。但是一旦经过琢磨,加以镶嵌之后,它们便生出光彩来了。

美德是精神上的一种宝藏,但是使它们生出光彩的则是良好的礼仪。——洛克 36.骄傲的人必然嫉妒,他对于那最以德性受人称赞的人便怀忌恨。

——斯宾诺莎、37.这就是纯朴性格的好处:如果说这种性格有时会叫人做出非常笨拙的事情,如果说这种性格在上流社会几乎可以肯定会让具有它的人遭到毁灭,那么从另一方面说,这种性格对于具有相近性格的人来说,它的影响却是迅速的,具有决定性意义的。 ——司汤达 38.有。

8.我要找关于文明礼仪的句子

“不学礼,无以立。”

———《论语.季氏》

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孟子.离娄下》

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礼记.曲礼上》

举止是映照每个人自身形象的镜子。

———歌德:《亲和力》

文明的最重要任务之一,是使人在他纯粹的物质生活中也受形式的支配,使人在美的王国能够达到的范围内成为审美的人。

———席勒:《审美教育书简》

礼貌是一个人自己的真实思想中进行选择的艺术。

———阿.史蒂文斯:《德.斯蒂尔夫人》

礼貌使有礼貌的人喜悦,也使那些受人以礼貌相待的人们喜悦。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讲礼貌不会失去什么,却能得到一切。

———玛.沃.蒙塔古:《书信集》

礼节是所有规范中最微小却最稳定的规范。

———拉罗什福科:《道德箴言录》

礼貌是博爱的花朵。不讲礼貌的人谈不上有博爱思想。

———茹贝尔:《名言集》

使一个人伟大,并不在于富裕和门第,而在于可贵的行为和高尚的品性。

———奥维:《名人名言录》

礼仪不良有两种:第一种是忸怩羞怯;第二种是行为不检点和轻慢;要避免这两种情形,就只有好好地遵守下面这条规则,就是,不要看不起自己,也不要看不起别人。

———约翰.洛克:《教育漫话》

9.论语中关于礼节的名句要6条 谢谢大家 麻烦了

1.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2.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3.恭近于礼,远耻辱也。

4.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5.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6.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7.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甯戚。”

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8.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

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9. 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10.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

11.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12.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13. 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子见南子,子路不说。 14.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15.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16.子曰:“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

拜下,礼也;今拜乎上,泰也。” 17.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

18.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19.“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20.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

21.子曰:“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22.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 23.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

24.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 25.子曰:“上好礼,则民易使也。”

26.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

’鲤退而学《礼》。 27.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 28.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

29.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 30.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