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命名

 我来答
乡村西施
2022-10-18 · TA获得超过1967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72
采纳率:0%
帮助的人:53万
展开全部
分类: 理工学科
问题描述:

什么是双名法?这样命名有什么依据呢?????

解析:

自然界中的生物种类极其繁多,每种生物都有它自己的名称。由于世界上各种语言之间差异很大,同一种生物在不同的国家、地区、民族往往有不同的叫法。名称不统一,常常造成混乱,妨碍了学术交流。因此,生物学家在很早以前就对创立世界通用的生物命名法问题进行探索,提出了很多命名法。但由于不太科学,没有广泛采用。直到1768年,瑞典著名的植物学家林奈(Carolus Linnaeus,1707—1778)在《自然系统》这本书中正式提出科学的生物命名法——双名法,这个问题才得以解决。按照双名法,每个物种的科学名称(即学名)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属名,第二部分是种加词,种加词后面还应有命名者的姓名,有时命名者的姓名可以省略。双名法的生物学名部分均为拉丁文,并为斜体字;命名者姓名部分为正体。例如,银杉的学名为Cathaya argytophylla Chu Kuang。

林奈从小喜爱大自然,对植物特别有兴趣,只要有机会,他就钻到树林里去观察和采集植物。老师和同学都称他是“小植物学家”。上大学以后,家庭的贫困给他带来很大的压力,但这丝毫也没有影响他研究植物的热情。为采集标本,他历尽艰辛,但他从未因困难和危险而退缩。

林奈毕生从事动植物尤其是植物的分类研究,硕果累累。他一生收集的植物标本多达14 000号,动物标本中仅贝类就有7 000号。他撰写的《自然系统》是植物学史上划时代的著作。书中对生物所做的系统分类,揭示了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对研究生物的进化有很大帮助。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广州赛诚生物
2024-05-11 广告
作为广州赛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深知病毒包装载体在基因治疗、生物制药等领域的重要性。第二代与第三代病毒包装载体在安全性与功能上有显著差异。第二代载体去除了部分毒力因子,增强了安全性,但仍存在潜在风险。第三代载体则进一步提高了安全性,...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广州赛诚生物提供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