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真的太累了
读书真的太累了
读书真的太累了,现在的很多人不愿意吃读书的苦,在该读书的年纪不读书,选择放弃,但当自己走向社会后才发现,其实不读书的人生会更苦。以下分享读书真的太累了,一起来看看。
读书真的太累了1
读书,真的那么累吗?
①晨光里的早读。
早晨5点20分,当大多数人还都在睡梦中的时候,高中的同学们就已经开始晨读了。
在这座北方的小城市里,天气已经很寒冷,每一个孩子都是大声地朗读着,嘴里的热气,让他们的面孔看起来都有一点模糊。
②奔跑的校园。
天刚刚亮起来的时候,早自习就结束了。校园里开始到处都是奔跑着的孩子,和时间赛跑,是每一个衡水中学的学生的习惯。
他们不管是去食堂吃饭,还是去宿舍休息,还是去洗手间,都是快速奔跑的,这也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③排队中的学习。
吃饭的时候,食堂里就排起了长长的队伍,这时候没有一个人说话,而是大部分的同学都拿出手里的课本、试卷、小纸条,目不转睛地读起来、背起来。
大家不要以为,他们会有多长时间可以等待,从下课铃响起,到吃完饭回到教室座位,他们总共只有15分钟的时间。而他们当中大部分人,都只是用了差不多一半左右,也就是7、8分钟完成。
所以,很多孩子的吃饭其实就是在路上完成的,买一份食物,一边走,一边吃着就回到了教室。
④无声的课间。
大家印象中的课间活动或者课间休息是什么样的?是不是孩子们都大声说笑或者追逐嬉戏。
在这里,你看不见一个孩子说笑,也许有孩子低头凑在一起,那他们一定是在讨论问题。因为,在衡水中学课间活动叫做“无声课间”,说笑打闹就是违纪了。因为你的声音可能打扰到了那些正在努力学习的同学。
⑤考进北大的学生,高中时期拥有让人震惊的试卷和笔芯。
每一年高考之后,都会有两百多学生从衡水中学走进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的校园。这是多么惊人的成绩,可是这背后的努力,也是很令人吃惊的。
我认识的一个考进北京大学的女生,她的妈妈把她高中时期做过的试卷整理出来,足足有一个成年人那么高的两大摞。
她的家里还有一座特殊的“房子”,是妈妈的一件手工作品。这座房子是妈妈用孩子用完的空笔芯搭建的,一根根粘在一起,没有一千根,也有大几百根了。
这些笔芯、试卷、笔记,每一个高中生都是经历过的,孩子付出了多少心血,才换来了心仪的大学录取啊!
⑥宿舍,也不是孩子能够完全放松的地方。
晚上10点钟,下课灯铃响了,学生们纷纷跑回宿舍。他们有的一边刷牙一边看书,有的一边啃着苹果,一边背诵,也有的顾不上洗漱,就互相讨论难题。
终于,熄灯时间到了,校园里就变得一片漆黑了。休息的时间是很有限的,可是也丝毫阻挡不了学生学习的劲头。
有的同学被窝里亮起来点点灯光,他们打着手电筒,也要把不懂的知识弄明白,才能安心睡觉。
⑦高中生的假期,就是换一个地方学习。
学生都会有寒假和暑假,高中生也不例外。可是,你知道他们的假期是怎么度过的吗?就以寒假为例吧!
北方的寒假,一般都是从农历的腊月二十左右开始的,学生从学校回到了家里。可是,用孩子自己的话说:“只是换了一个地方学习而已!”
依然是早晨五点多,孩子洗漱完毕就开始晨读。晨读结束之后,吃完简单的早餐,就开始了一天的学习计划。
老师布置的寒假作业,是精确到每一个小时的。比如,早晨7点到8点半,完成数学试卷一套。时间到了,就要把试卷拍照传给相应负责的老师,如果晚了,就要说明情况。
每一个时间段,学习什么科目,都要严格遵守和执行。从早晨,一直到深夜,这不就是换了一个地方学习而已吗?
只有农历大年的初一,这一天是没有作业的,爱学习的同学,还会用它来查漏补缺。同学们为了自己的理想,也是拼了!
每一年的高考结束之后,都会有人抨击衡中。我问过一个高三的学生:“你觉不觉得学校很过分?”
这位同学笑着说:“和这么多优秀的同学一起学习,是一件很过瘾的事,我们才不理会别人怎么说!”
了解了这些,你认为孩子们读书不累吗?孩子从小学开始,十多年的读书生涯其实也是非常忙碌和累的,父母应该多一点体谅,也多一些鼓励。
读书真的太累了2
读书太辛苦啦!
这人生多好啊,热闹和孤寂相映成趣,进可以谈恋爱,退可以读书。
众所周知,读书是一件苦差事。有人说读书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我恰恰缺乏这种精神力量,左顾右盼从不能专心,空有过剩的精力却不知拿它怎么办好。我的注意力好像一盘散沙,就是那种“越想要握紧越是握不住”的散沙。
我读书最专心,读得最多,其实是在漫长无聊的童年。没有兄弟姐妹,没有电子产品来消耗儿童过剩的精力,剩下的娱乐活动只有图书了。家里有经年屯下来的旧书,大部分我还都看不懂,但是识字就好了,虽然读书如同苦修,但是也比空虚无聊来得有意思。于是我变着法子来折磨自己的精神。
好好地坐着是不行的,非得找个角落窝着,委委曲曲才好读书,有时候是躲着炎热的阁楼上,把家人封箱收起来的旧书翻出来,读得大汗淋漓。四层的小洋楼,除了阁楼我最喜欢从二楼上到三楼的楼梯转折处,那里有一扇美丽的窗,而且楼梯是很适宜坐的,坐下来,脚放在下一级楼梯立起来,把书本摊在膝盖上正好,别人到处也找不着我。
最舒服的`是真的没什么事情可以做的午后,没有人来找我玩,一个人追猫逗狗跑得累了,躺在院子里外婆铺的凉席上,头顶是华盖一般的杨桃树,树上偶尔会掉虫子,外婆采了艾草碾碎抹在我裸露的皮肤上驱蚊虫,有一股香气。
这些时候都很能读进去书,读了很多传奇类的,什么隋唐演义,什么白莲教,都是一些昏天暗地的书,读得人怔怔的,抬头正好能看见外婆要么忙前忙后的,要么在躺椅上休息。
有个成语叫凿壁偷光,讲的是有个穷小子没钱买灯油,在墙壁缝隙偷隔壁家的光亮念书。我很喜欢这个成语,充分展示了语言的魔力,“偷”字太生动,太引起我的兴趣了,“凿”字又太狠,好像牵动着人的行动,使人想象出这样的动作和力气来。我是个怂人,不敢真的偷点什么东西,偷光总可以了吧。偷来的灯光里应该有无穷的乐趣,什么书都读得进去。
我向来是个实践派,尽管不能在我家墙壁上凿出缝隙来,但是我家的房间用木头门,门底下离地面留出来一道一厘米左右宽的门缝,关起门来客厅的亮光像水一样淹进来一点。于是我关起灯关起门来趴在着门缝里翻书,你别说,还真让我偷着这一点光读了很多看不懂的书,虽然书页间的字句排列看起来艰深无聊,但是有“偷光”带来的乐趣,使人想要坚持。
这里可能包含着一个人生奥秘:困难可以克服困难。如果你觉得一件事难,那么就创造出另一件更难的事来吧。大人们发现后并没有赞许我为克服阅读的困难而做出的努力,只是觉得这个小孩黑灯瞎火地在干啥呢?读书也不好好读,在装样子吧!殊不知如果让我舒舒服服地坐在明亮灯光下打开书本,我要么走神,要么就睡着了。
大人对我的解释感到无语,问我,那你怎么不试试“头悬梁锥刺股”啊,正好治你的毛病,我眉头大皱。凿壁偷光这件事之所以让人振奋,正是因为困难来自于外部,自己跟自己是一伙儿的,是战友,自己为自己偷来的光亮,哪怕艰难一点儿也感觉很充实。
“头悬梁锥刺股”却是要我亲手对付我自己,跟自己像仇人一样,逼迫自己,把自己的头发吊起来,拿锥子刺自己的大腿,真是太可怕了,我又不是傻子。
正是这样一个吃不得苦,耐不住性子的人,读书对我来说太辛苦了。如果不是太无聊太寂寞了,我是万万不会读书的。但有一件事情我说出来可能出乎人们的意料,小孩子是最容易感到寂寞的。不要因为他们家庭美满就以为他们头脑简单,不要以为他们头脑简单就觉得他们没有烦恼。
孩子的头脑多么复杂啊,这些头脑还没有经过训练,不知道还可以简单粗暴地把事物归因,不知道给世间万物贴上标签就可以停止思考,他们还不会偷懒和回避,因为不懂得回避所以很敏感,看到的遇到的事一刻不停地在脑子里打转,做梦的时候都不休息。
复杂的头脑使他们的时间变长,对大人来说一天转瞬即逝,什么都来不及。孩子们呢?他们在宇宙里遨游一圈回来一看,咦?才过去三分钟耶。长大的过程就是由复杂变简单,从宇宙来到眼前,从万古来到当下。这是每个小孩都要经历的寂寞旅程。
这样寂寞的时候是最适宜读书的,不怕读不懂,因为孩子最擅长就是应对不懂的事情了,以困难克服困难,是我人生的信条。
我还喜欢到书店里去读书,不是那种特别精致的,带咖啡馆的,装潢特别有意境的书店,或者是那种专门设计来展示店主品味的自恋书店,那种地方令人害怕。我喜欢看起来很经济的书店,看起来就要卖很多书来赚钱的那种,让人信赖的书店。
这种书店一般会在书架旁放一两个凳子,但是大部分的顾客都站在书架旁边阅览,要不然干脆盘腿坐在地上翻书。这也是很辛苦的读书方法,它损害人的颈椎,腰臀和眼睛,谋杀人的时间。
从前小镇上有两家书店我经常光顾,其中一家因为在那里订了杂志,所以对它产生了一种“自己人”的理直气壮感,常常在那里一呆就是一个下午。老板看我一个小孩蹲着可怜,给备了一个小板凳。这个书店很小,后面的书架全是教辅类的书,但是前面有好几排的小说和历史类书籍。我在这个书店读完了哈利波特。
另外一家比较面生,我脸皮薄,觉得没买人家的书不好意思总呆在里面,但是那里有所有古龙的书。因家里的古龙只有零星几本,觉得读不够,于是总要探头探脑地潜进去,找到目标书架,磨磨蹭蹭地假装一脸迷茫。
自觉背后粘着一道目光,便发挥出十分的演技来,明明手里拿着的就是魂牵梦萦的那一本,偏偏要在脸上摆出一副不耐烦的表情来,试图向四周散发“我还没找到满意的书”这样的讯息。
后来去得多了,脸皮也不见厚起来,还是那样怀抱着探险的心情。我在那里读完了陆小凤读楚留香,大失所望,觉得已经没什么意思的了,后来又读了他前期的几本,更是深觉辜负了自己不可告人的付出,一直读到欢乐英雄,才稍稍宽怀。
读完古龙读大小仲马,读安娜卡列尼娜,搞得人很累,但是也没办法。奇怪的是这些书虽然落了灰尘好像不常有人翻的样子,却也很旧,有一本《远大前程》,是厚皮封面,捏着书脊一拎起来有一半的书页簌簌地掉下,吓得我!本来站在那个书架旁边已经是冒奇险,还发生这种事!当时从脸到脖子一下热了起来。
之前说了吧,是因为寂寞才读书,人生偶尔也有不寂寞的时候,谈恋爱,游乐,工作,春来不是读书天。所以失恋失意,也是很适合读书的。当热热闹闹的爱恋从心里消逝,正是好大读特读的时候。这时候不用担心注意力的问题,因为最能让人分心,最能占领人的意志的东西已经打闹过一番刚刚离开了。
常听见人说谈恋爱的时候要保持自己,不能过分投入,要多读书。这是不对的,一个人随波涌上浪尖的时候是无法读书的。他如果决心找到自己,应当趁恋爱或者其他一切浪潮好好认识自己热烈的情绪,有些时候,身不由己才是你自己。这人生多好啊,热闹和孤寂相映成趣,进可以谈恋爱,退可以读书,切莫辜负了它。
《重版出来》有一集讲述了出版社的社长在年轻一切不如意,寂寞失意没有出路时曾被宫泽贤治的诗集拯救的故事,这样的事情或许看起来过于理想化,但很奇妙噢,披着理想化外衣而被人们怀疑的故事,其实正是人生的真相,是一种相信才能得到的幸福。
读书真的太累了3
读与不读,人生大不相同
读书与不读书,隔一天看,没有任何区别,隔一个月,差别也不明显,但是从五年十年看,那就是天差地别。
有人说读书无用,那是因为他们从来没有尝到过读书的甜头,多读一本书,将来就会少说一句求人的话。
有人说读过的书什么也没记住,但其实知识已经像每天摄入的营养一样融入身体,无声无息,滋养着灵魂。
读书是人生的分水岭。“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非复吴下阿蒙”,这是鲁肃对吕蒙的评价。
知识可以改变命运,古往今来,皆是如此。读书不是唯一的出路,但是读书却是最公平、最好走的路。
唯有读书这条路,不看重出身,不看重天赋,只看重努力和付出。只要你想,可以随时徜徉在书的海洋中,只要你付出,就会有收获。
曾国藩出身农民家庭,家族中500年来没有出过一个秀才,他天赋不高,甚至称得上笨,连小偷的天赋都比他高。
但是他却通过读书这条路,一步步从秀才奋斗成进士,进士被点翰林。后来又因为读书,修身养性,成为一代“完人”。
能获得如此高的成就,靠的正是读书。读书是向上走的敲门砖,如果不读书,可能连门都找不到。
读书不苦,不读书的人生才苦
在该读书的年纪不读书,走向社会后才发现,不读书的人生更苦,读书才是最容易的。
读书的苦,苦一阵子;不读书的苦,苦一辈子。
很多人不愿意吃读书的苦,归根结底,是怕吃苦,所以选择放弃。他们也不愿意吃生活的苦,但是生活的苦,他们不能拒绝,只能接受。
曾国藩少时读书出了名的勤奋,每天都要完成自己的读书任务,完不成不睡觉。
就是考秀才都考了六次,每次考试,天还没亮就要起床,收拾好东西,走山路去赶考,天刚蒙蒙亮就进考场,在窄小的空间里待一天,其中艰辛可想而知。
读书要不怕辛苦,才能有所收获,还要找到正确读书的方法。
曾国藩教导子孙:“凡读书,不必苦求强记。只须从容涵泳,今日看几篇,明日看几篇,久久自然有益。”
也就是说读书不必死记硬背,要沉浸其中,反复玩味推敲,让读书变得轻松愉悦。
读书要持之以恒,“不可一日不读书”,重视积累,日益精进,如此方得读书之法。
孩子,不要在该吃苦的年纪选择安逸,否则,生活会让你在以后的日子中加倍吃苦。在该读书的年纪,吃读书的苦,是为了以后少吃生活的苦。
读过的书,就是你的格局
人不读书,一日则尘俗其间,二日则照镜面目可憎,三日则对人言语无味。
如果不读书,第一日会变得庸俗,第二日照镜子竟觉得面目可憎,第三日和人说话的时候索然无味、没有生机。
读过的书,就是你的格局。同样面对困境,有的人哭天喊地埋怨命运不公,有的人信奉“苦心人天不负,百二秦关终属楚”。
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
——曾国藩
读书,可以改变自身的气质,提升自己的格局。
曾国藩三十岁之前,为人庸俗、格局小、气量小。而立之年他立志做圣人,通过什么方法呢?首先最便捷的道路就是读书,汲取前人的精神和知识。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从一点一滴改变自身,随着时间的流逝,曾国藩的气质一天天在改变,最终完成从“庸人”到“完人”的蜕变。
读过的书,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你,开阔你的眼界,提升你的格局,改变你的一生。
读书和不读书,最终的结果截然不同;总认为读书苦,难道不读书就不苦了吗?
未来的路在你脚下,由你选择,读过的书,早已和你融为一体,改变你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