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专业心理医生开导!

我是一名大学生,不是很聪明,但是也不笨,相貌不好,从小自卑,性格也不好,总希望别人都围着自己转,,总希望每时每刻都得到关心,有自己的爱好也有自己的专业可是无论作什么都不会... 我是一名大学生,不是很聪明 ,但是也不笨,相貌不好,从小自卑,性格也不好,总希望别人都围着自己转,,总希望每时每刻都得到关心,
有自己的爱好 也有自己的专业 可是无论作什么都不会成功, 一件事情总是做到一半发现自己根本没有成功的能力。结果到最后 总是失败,什么都是失败,不喜欢去人多的地方 多疑 敏感,过于在意别人的看法,总是害怕朋友最自己有什么看法,患得患失, 有点小小的虚伪 还有点小小的虚荣,每天 每天都活的很累,受够了这样的日子,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很多的小事 说不清楚 也讲不明白,,感觉这个世界没有任何人能让我有安全感 总是自己在安慰别人 却没有一个人能来安慰我,,有时候希望得到别人的安慰 同时却又害怕别人能看透自己,
希望自己能尽快的张大 尽快的成熟 却总是会有一些幼稚的行为和言行来干扰生活,

总觉得自己的心理有问题,希望能得到懂心理的成熟大哥哥大姐姐 或者叔叔阿姨的帮助
因为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的事情自己不知道该如何解决,希望能找一个能长时间聊天的朋友,,谢谢,,!!!
谢谢!!!
希望有意帮助的我 加QQ306939028
在一次谢谢了!!!
其实这些道理多多少我都懂一些,但是每当遇到事情时 却都忘的一干二净!心态决定命运,可是我调整不过来,,怎么办呢!!!!
展开
 我来答
dasdddd
2007-11-09 · TA获得超过3862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2415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现代社会有许多人有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其实根本原因还在于不明白心理的规律。
河北衡水市心理咨询中心的一修老师,以前患过10来年的心理障碍。后来在试用各种方法,阅读各种资料后,自已领悟到了心理的规律。也帮助了很多的人走出了心理的误区。这些心理规律即使对正常的人的心理也是有很大的指导作用的,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生活和工作。
现代科学的发展,使得心理也被作为一种事物来研究。但心理不同于一般的物理现象。所以好多人对于心理问题走进了误区,机械地看心理问题,现实中的物质一就是一,二就是二,很明确,很机械,但心理就不一样,它变化多端。所以如果医院用药物治疗心理障碍作为主要手段,就是错误的。心理的问题主要就是心理的原因,只要思想变好了,问题就解决了,跟体质没多大关系,除非是心理影响伤害到了身体,需要对身体治疗。
弗洛伊徳的潜意识理论,精神分析理论虽然在科学上有重要意义,但还是很不完善的。而且在我们心理的实际应用上没多大作用,比如你如果对汽车的各部分都相当了解,但是你驾车技术不好的话,你车也是开不到好的,而如有一人对汽车各部分都不了解,但他驾车技术好,他就可以把车开的更好。心理也是一样,我们的心理驾驶技术决定了我们的心理运行的好不好。弗洛伊德晚年的研究使他自己陷入了完全的悲观,不但对心理治疗感到完全的悲观,甚至对整个人类也感到了完全的悲观。弗洛伊德本人并没有实际治愈过一例典型的心理障碍患者,而且弗洛伊德本人也承认这一点。
怎样让我们的心理变的更好呢?从古到今,有着对此各种各样的讨论。其实我们可以从古代的老子,庄子,佛教的禅宗中得到很多有有益的启示。但是一提到宗教,很多人可能就想到那些迷信的东西。当然,想通过神,鬼 使心理变好,那是错误的。但是这些古人的思想中有很多可取之处,比如关于心理方面的一些知识方法,也可以说是技巧。 例如佛教的禅宗,提倡顿悟。其实这个开悟就是对心理规律的技巧方法的掌握,但它不当当是个知识,它是一种体验,它要你自已去真实感受它,要实际运用它,觉得好了,你就会知道了。就比如你没吃过一样东西,不管别人怎么说它的味道,你还是不会知道它真正的味道,只有你亲自吃了后,你就立刻知道。当然,我们也不要把悟当成是什么成佛成仙的事,没有那么神的。我们只把它当成是对自已心理的一种领悟。
这是个什么方法呢?其实它是太简单,简单到你可能不会认为它是个好方法,它才会从我们眼前溜走。我们喜欢把问题复杂化,我们的本能使我们认为简单的东西更不正确。所以才有禅宗里的棒喝,就是师父拿着根木棒要逼徒弟领悟,就是说这么简单的东西你还不知道。
这个方法就是“接纳”。就是诚心接纳你所有的感觉,感受,想法,行为,痛苦,害怕,高兴等等一切。就这么简单。要注意是一切,不管再怎么痛苦,再怎么难受,再怎么不合理,都接受它,接纳了,你就会好。在接纳的同时,你也可以观察自已的心理到底在想什么,去感觉自已的感受,就好象看另外一个人一样。这就好象佛教里的俗语,“观照”和“觉知”。当然,你没去想怎样接纳,你也可以是在接纳。
这个方法对于正常人,对于有心理障碍的人都是一样有用的。其实所谓正常人和不正常人的区分界限是不大的,甚至就在一念之间。
我们可以用一个有心理障碍的人做为例子,这样更容易理解。比如,有个有心理障碍的人,他每天总在睡前要看一下门关了没有,即使他已经知道门关好了,他还是要去重关一下,如不去,他就不舒服,而且几乎每次门都是已经关好的。他意识到这是个病,为此很烦。如果运用接纳的方法就是,你就接纳有这种想法,有这种行为,接纳自已为此而产生的烦恼。那你就会变好。其实我们有古怪的想法是很正常的,我们为什么就不能有这种想法呢,为什么不那样想就是正常的,我们如果把有那种想法和没那种想法都看着是正常的,那我们胸怀就更宽广。就比如庄子的家人死了,他一点都不伤心,反而敲乐器,别人觉得不正常 ,就问他为什么不难过,他说,人死了就是难过的事吗,人死了,与天地同眠,难道不是值得高兴的事吗。
那个总关门的人,就是为有这样的想法而烦,所以他就努力压制这样的想法,但是心理就是这样,你越压制,他越对抗。这样相互对抗,冲突就会越来越大。这是愚蠢的做法。可笑的是,世上的许多人恰恰喜欢这样做,还美其名说坚强,其实,如果他去接纳这种想法,接纳这种行为,那么渐渐的反而就会变好。当然,这是个渐变的过程,这点很重要,我们可以把它叫做蜕变,在不知不觉中我们就会变好。就象我们在睡觉时,我们是在不知不觉中睡着的,你从不会知道是哪一刻睡着的。当然这个蜕变的时长因人而异,有些人很快,只需一会儿,有些人则要几天或者几十天。
当接纳时,我们的心理反而慢慢不再对抗了,这时我和我们的心理成为一体了,就象“无我”那样。有一个典故,有人问佛,我为什么烦恼呢,佛跟他解释后,他立即顿悟了,佛大概的意思就说,是你自已在烦,是你自已一直在纠缠你的心,本来你是不烦的,你为什么要去纠缠它呢,也就是说你接纳你的烦恼,你就不会烦了。所以也有个典故,神秀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惠能就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样惠能得到了师父的衣钵。勤拂拭正是自已没有必要的纠缠。所以佛教常常以小故事来启发人们。
那个关门的人其实更多的是为有那种想法而烦,当他接纳后,他可以常去关门,甚至还可以喜欢上关门,但他也可以不去关门,如果不关门有不舒服就接受不舒服。这样渐渐地,关不关门对他就无所谓了。心理也没什么障碍不障碍了。这个过程其实是一个很微妙的过程,我们话语有时难以表达清楚,但只要去体验就容易明白的,而且重要的是我们要去实际体验。
另外我们也要相信接纳就会好,信则有,不信则无,这虽然很主观,但心理就是这样的,你不信的话,你连体验它正不正确的机会都没有了。我们可以把它叫做客观的心理科学。禅宗的悟也是客观的心理科学。
再比如有些人会失眠。对于失眠,药物治疗是没什么用的。完全是心理原因。当失眠时,你就这样想,我就让它失眠,一直醒着到天亮我也真的接受,有烦恼有担心我也接受,当然你闭上眼睛,摆好了睡觉的姿势。你要相信接纳就会好的。而的确实际上就是会好的,慢慢地,不知不觉你肯定会进入梦中。这个过程也是很微妙的。
总之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其实都大同小异。解决的方法也差不多。有心理障碍也不一定是坏事,正所谓没有迷哪来的悟,没有悟也就没有迷。
其实我们还可以由这种体验领悟到很多道理。还有象老庄的“无为而无不为”,我们的工作是工作,如果我们不工作时,就是在玩吗?不工作时,我们的身体在运行,嘴巴在呼吸,在一定意义上不可以说是工作吗。所以你即使一事无成,和做成大事,在一定意义上是一样的,这就是你的思想要有包容性。有时候世俗的思想是片面的。还有老庄思想的柔弱能胜强硬等等,都是很有道理的。
当我们接纳了自已时,我们还可以体验到更多的感受,有时候即使你一个人静坐时也能感受到无比的愉悦,你也会知道快乐和痛苦是相对的,一波又一波,而且不受我们想法控制。很多时侯你的思考变的根本不重要了,你只需去体验,你没去想接纳,但你是在接纳,而且接纳的更好。我们的思考有时反而束缚了我们,丢开了可笑的思想,我们会变的更自由,更精彩。我们的心是很大的,我们体验到的只是很小一部分。
我们的世界是复杂的。有太多的问题我们不明白。好多人喜欢问为什么,有时对于一些问题,你不要去想为什么,不要去钻牛角尖,你想也想不明白,一句话,世界本来就是这样的。我们的脑子的思考力实在是很渺小。我们的世界也是很矛盾的,真理和错误都是相对的,真理在一定意义下是错的,错误在某种意义下又可能是对的。有时我们的言语很难表达出好多事情,言语表达也有许多不完整性,所以争辩也是没有多少意义,你争赢了也不一定是对的,争输了也不一定是错的。只要我们体会到其中的真正的意思也就足了。
如果你觉得好,以后一定多帮别人回答这类问题
妞妞看社会2022lw
2007-11-07 · TA获得超过1289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445
采纳率:70%
帮助的人:589万
展开全部
你的性格更多的偏向内向.内向的人常常会有这样的想法.是属于正常的.想要改变性格,这还需要慢慢来.造成这样的原因,有这几个原因,一是环境的影响,第二就是自己本身遇到过什么事而变成这样的.等等...上帝只救自救的人.找心理医生未必有效.他们常给病人吃药而已,只要只会给身体上多了些副作用.要学会多交流,放松.现实中如果不够大胆,可以在网络中找,总是会找到的.时常多到外面去散散步,不要把自己关在家,听听轻音乐,晚上早点休息,在10点前最好去休息,早上最好5点多起床去运动一下,或是在阳台呼吸新鲜空气,做做运动.做任何事都要顺其自然,以平常心去对待.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冰9Y
2007-11-07 · TA获得超过338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17
采纳率:0%
帮助的人:71.8万
展开全部
朋友,你有严重的心理抑郁症.\
<1>你总想让别人围你转,那是自私的表现,要想跨越这个界限 ,必须试着主动和别人交往.只要你能很友好的对待别人,那你得到的回报与付出成正比例.
<2>既然你有自己的专业,有自己的爱好,为什么不去培养呢?为什么总是做不完就认为自己到最后也不会成功呢?再想想,万物有始有终,你只注重"始",不注意"终",能成功吗?凡事需要善始善终才能成功.
对待问题的态度要认真\端正,自信必不可少!
<3>多疑 敏感 为什么总是那么苦恼呢?学会信任,学会对周围的事物分析判断.多疑 敏感 似魔鬼,是缺乏自信,自卑的体现. 建议你平常多参加一些体育锻炼或户外活动,调节一下自闭情绪.
<4>安全感不是别人给的,是靠自己创造的.别人给的只能是感觉,是否安全完全是你的主观判断能力!不要存在依赖心理,那样你将永远长不大,不成熟.
椐我分析,究其根源,你是不自信,依赖心强,自私造成的.
解决问题前必须得找出问题.
祝你早日走出困惑,我期待你康复的佳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cillayfd
2007-11-06 · TA获得超过1001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330
采纳率:0%
帮助的人:202万
展开全部
既然你自己能写出这些文字,能够意识到这些,就说明问题还不严重
多和人交流,多参加学校里的活动,多进行体育锻炼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人人都后优点都有缺点,不要把注意力过于放在这些琐事上面,培养自己的大胸怀,大视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慢慢来
你会成为你想成为的人的
相信自己
一切都会OK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亓官南Jz
2007-11-06 · 超过10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知道答主
回答量:49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找点儿哲学呀心理学方面入门的书,比如像是苏菲的世界,如果对这个不感兴趣的话~~~人物周刊这个杂志不错.
看这些东西有助于你更透彻的了解这个世界,了解别人是怎么活着的,虽说不能确切的知道他们是怎么想的,但是却能知道在外界的影响下他们是怎么反映的.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7)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