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MnCr5是什么材质 什么价格?
3个回答
2021-04-29 · 百度认证:上海勃西曼特钢集团有限公司官方账号
关注

展开全部
16MnCr5
16MnCr5简介:
16MnCr5是从德国引进的钢种,相当于我国16CrMnH钢(参照GB/T 5216-2004),有较好的淬透性和切削性,对较大截面零件,热处理后能得到较高表面硬度和耐磨性,低温冲击韧度也较高。16MnCr5齿轮钢经渗碳淬火后使用,主要用于制造齿轮、蜗杆、密封轴套等零部件。
16MnCr5标准:
EN 10084-2008
16MnCr5对应牌号:
1.7131,EC80
16MnCr5化学成分:
碳 C :0.14~0.19
硅 Si:0.15~0.40
锰 Mn:0.00~1.30
硫 S :≤0.035
磷 P :≤0.035
铬 Cr:0.80~1.10
16MnCr5规格:
16MnCr5圆棒、16MnCr5扁钢、16MnCr5钢管、16MnCr5板
展开全部
13000/吨左右 树脂砂生产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2025-09-17 · 百度认证:上海秉争实业有限公司官方账号
生产经销铜及铜合金(锡青铜,铝青铜,铬锆铜,铍铜等)高温合金、镍基合金、精密合金,司太立合金,哈氏合金,蒙乃尔合金,双相钢、超级不锈钢、铜镍合金、耐蚀合金、进口不锈钢及配套焊材、无磁模具钢
向TA提问
关注

展开全部
16MnCr5 是一种低碳合金结构钢,属于渗碳钢(表面硬化钢),其核心特性、应用场景及工艺优势如下:
一、材质特性:化学成分与性能平衡
化学成分(质量分数%):
碳(C):0.14~0.19
作为硬度与韧性的关键调节元素,低含量碳确保材料在渗碳后表面硬化,同时保持芯部韧性。
锰(Mn):1.00~1.30
提高淬透性,促进马氏体形成,增强耐磨性;同时抑制硫的有害影响,减少热脆性。
铬(Cr):0.80~1.10
显著提升淬透性,使大截面零件热处理后性能均匀;增强耐磨性和耐腐蚀性,延长使用寿命。
硅(Si):≤0.40
脱氧剂,提高钢的纯净度;固溶强化提升强度,但过量会降低韧性。
硫(S)、磷(P):≤0.035
严格限制有害元素,避免焊接裂纹和低温脆性。
力学性能(退火状态):
抗拉强度:880~1180 MPa
屈服强度:≥590 MPa
伸长率:≥9%
硬度:≤297HB
冲击韧性:较高低温冲击值,适应冲击载荷环境。
渗碳淬火后性能:
表面硬度:HRC 58~62(渗碳层深度0.5~2.0mm可定制)
芯部硬度:HRC 28~35(取决于淬火工艺)
实现“表面耐磨+芯部抗冲击”的复合性能,满足高负荷工况需求。
二、应用场景:高负荷传动部件的核心材料
齿轮制造
汽车变速器齿轮:承受高转速、大扭矩冲击,16MnCr5的耐磨性与抗疲劳性确保换挡顺畅,延长使用寿命。
工业齿轮箱:在重载、低速场景下,其高淬透性保证大截面齿轮性能均匀,减少失效风险。
轴类零件
传动轴、半轴:需同时承受扭矩和弯曲应力,16MnCr5的强度-韧性平衡可防止断裂,保障动力传输稳定性。
其他机械部件
蜗杆、密封轴套:耐磨性要求高,渗碳后表面硬度提升显著降低磨损率。
塑料模具:硬度与韧性匹配,适应频繁开合操作,延长模具寿命。
三、工艺优势:热处理与加工性能的协同优化
热处理工艺
渗碳淬火+低温回火:
渗碳阶段:在900~950℃使碳扩散至表面,形成高碳层;
淬火阶段:油淬或水淬快速冷却,生成马氏体组织;
回火阶段:200℃回火消除内应力,调整硬度与韧性平衡。
金相组织:回火马氏体,兼具高硬度与抗冲击性。
加工性能
切削性:退火状态下硬度适中(HB170~207),车削、铣削加工效率高;渗碳后需磨削精加工。
焊接性:可焊接,但需预热至150~200℃并焊后去应力退火,避免裂纹。
成型性:锻造、冲压性能良好,适应复杂形状零件制造。
四、标准与生产:国际规范与国内应用
执行标准
欧标:EN 10084(渗碳钢,热轧或锻造状态)
国标:GB/T 5216-2004(对应16CrMnH钢)
附加标准:EN 10263(冷轧棒材)、EN 10297(无缝钢管)
生产控制
冶炼:电弧炉或转炉+LF/VD精炼,降低氧含量与夹杂物,提升纯净度。
连铸:控制过热度,避免中心偏析。
热轧:优化加热温度与轧制规程,确保组织均匀。
先进工艺:控轧控冷、形变热处理,进一步挖掘性能潜力。
五、市场与趋势:性价比优势驱动长期应用
市场需求
汽车工业:齿轮钢年消费量超200万吨,16MnCr5占比逐年提升。
工程机械:高负荷传动部件需求增长,推动中高端齿轮钢应用。
价格与性价比
价格比普通碳钢高30~50%,但性能提升与寿命延长带来综合经济效益显著。
未来趋势
材料优化:通过微合金化提升强度,同时保持韧性。
工艺升级:数字化热处理实现性能精准控制。
应用拓展:在风电设备、高端装备等领域替代部分高端材料,平衡性能与成本。
一、材质特性:化学成分与性能平衡
化学成分(质量分数%):
碳(C):0.14~0.19
作为硬度与韧性的关键调节元素,低含量碳确保材料在渗碳后表面硬化,同时保持芯部韧性。
锰(Mn):1.00~1.30
提高淬透性,促进马氏体形成,增强耐磨性;同时抑制硫的有害影响,减少热脆性。
铬(Cr):0.80~1.10
显著提升淬透性,使大截面零件热处理后性能均匀;增强耐磨性和耐腐蚀性,延长使用寿命。
硅(Si):≤0.40
脱氧剂,提高钢的纯净度;固溶强化提升强度,但过量会降低韧性。
硫(S)、磷(P):≤0.035
严格限制有害元素,避免焊接裂纹和低温脆性。
力学性能(退火状态):
抗拉强度:880~1180 MPa
屈服强度:≥590 MPa
伸长率:≥9%
硬度:≤297HB
冲击韧性:较高低温冲击值,适应冲击载荷环境。
渗碳淬火后性能:
表面硬度:HRC 58~62(渗碳层深度0.5~2.0mm可定制)
芯部硬度:HRC 28~35(取决于淬火工艺)
实现“表面耐磨+芯部抗冲击”的复合性能,满足高负荷工况需求。
二、应用场景:高负荷传动部件的核心材料
齿轮制造
汽车变速器齿轮:承受高转速、大扭矩冲击,16MnCr5的耐磨性与抗疲劳性确保换挡顺畅,延长使用寿命。
工业齿轮箱:在重载、低速场景下,其高淬透性保证大截面齿轮性能均匀,减少失效风险。
轴类零件
传动轴、半轴:需同时承受扭矩和弯曲应力,16MnCr5的强度-韧性平衡可防止断裂,保障动力传输稳定性。
其他机械部件
蜗杆、密封轴套:耐磨性要求高,渗碳后表面硬度提升显著降低磨损率。
塑料模具:硬度与韧性匹配,适应频繁开合操作,延长模具寿命。
三、工艺优势:热处理与加工性能的协同优化
热处理工艺
渗碳淬火+低温回火:
渗碳阶段:在900~950℃使碳扩散至表面,形成高碳层;
淬火阶段:油淬或水淬快速冷却,生成马氏体组织;
回火阶段:200℃回火消除内应力,调整硬度与韧性平衡。
金相组织:回火马氏体,兼具高硬度与抗冲击性。
加工性能
切削性:退火状态下硬度适中(HB170~207),车削、铣削加工效率高;渗碳后需磨削精加工。
焊接性:可焊接,但需预热至150~200℃并焊后去应力退火,避免裂纹。
成型性:锻造、冲压性能良好,适应复杂形状零件制造。
四、标准与生产:国际规范与国内应用
执行标准
欧标:EN 10084(渗碳钢,热轧或锻造状态)
国标:GB/T 5216-2004(对应16CrMnH钢)
附加标准:EN 10263(冷轧棒材)、EN 10297(无缝钢管)
生产控制
冶炼:电弧炉或转炉+LF/VD精炼,降低氧含量与夹杂物,提升纯净度。
连铸:控制过热度,避免中心偏析。
热轧:优化加热温度与轧制规程,确保组织均匀。
先进工艺:控轧控冷、形变热处理,进一步挖掘性能潜力。
五、市场与趋势:性价比优势驱动长期应用
市场需求
汽车工业:齿轮钢年消费量超200万吨,16MnCr5占比逐年提升。
工程机械:高负荷传动部件需求增长,推动中高端齿轮钢应用。
价格与性价比
价格比普通碳钢高30~50%,但性能提升与寿命延长带来综合经济效益显著。
未来趋势
材料优化:通过微合金化提升强度,同时保持韧性。
工艺升级:数字化热处理实现性能精准控制。
应用拓展:在风电设备、高端装备等领域替代部分高端材料,平衡性能与成本。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