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纤维简介

 我来答
花为谁栽1815
2022-10-09 · TA获得超过2136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289
采纳率:0%
帮助的人:54万
展开全部

目录

  • 1 拼音
  • 2 神经纤维的分类
  • 3 神经纤维的作用

1 拼音

shén jīng xiān wéi

神经系统有大量神经元,神经元之间的联系仅表现为彼此互相接触,但无原生质连续。典型的神经元树突多而短,多分支;轴突则往往很长,在其离开细胞体若干距离后始获得髓鞘,成为神经纤维。

神经纤维是由神经元的轴突构成。神经元一般有一条长而分枝少的轴突,几条短而呈树状分枝的树突。有的神经元的树突只有一条,而且比较长。由神经元的轴突或长的树突以及包裹在轴突外的髓鞘构成有髓鞘纤维。还有一种无髓鞘纤维,仅由神经元的轴突和树突二者构成。髓鞘绝缘性很高,有规则地分节段地形成。按传导兴奋的方向不同,又可把神经纤维分为两类:一类是把兴奋从外周传向脑、脊髓的传入神经纤维,也叫感觉神经纤维;另一类是把兴奋从脑、脊髓传向外周的传出神经纤维,又叫运动神经纤维。不同的神经纤维,其长短粗细也很不相同。短的极短,长的可达1米左右。细的直径仅有1~2微米,粗的直径可达数百微米。

2 神经纤维的分类

神经纤维的分类法有两种。一种是根据传导速度和后电位的差异来分类,可将神经纤维分为A、/B、/C三类:

A类:包括有髓鞘的躯体传入和传出纤维,直径为1~22μm,传导速度为12~120m/s。根据其平均传导速度的快慢,又可将A类纤维分为α、β、γ、δ四类。

B类:是有髓鞘的植物性神经的节前纤维,直径1~3μm,传导速度<15m/s,其后电位的特点是没有负后电位而正后电位较明显。

C类:包括无髓鞘的躯体传入纤维和植物性神经的节后纤维,直径0.3~1.3μm,传导速度<2.3m/s。无髓鞘的躯体传入纤维没有负后电位,但正后电位特别明显;植物性神经节后纤维的负后电位则比较明显,正后电位持续时间较长。

另一种分类法是根据纤维直径的大小及来源来划分的,分为Ⅰ、Ⅱ、Ⅲ、Ⅳ四类。Ⅰ类相当于Aα类,Ⅱ类相当于Aβ类,Ⅲ类相当于Aδ类,Ⅳ类相当于C类。目前对传出纤维采用前一种分类法,对传入纤维采用后一种分类法。

3 神经纤维的作用

神经纤维对其所支配的组织能发挥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方面是借助于兴奋冲动传导抵达末梢时突触前膜释放特殊的神经递质,而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从而改变所支配组织的功能活动,这一作用称为功能性作用;另一方面神经还能通过末梢经常释放某些物质,持续地调整被支配组织的内在代谢活动,影响其持久性的结构、生化和生理的变化,这一作用与神经冲动无关,称为营养性作用。关于神经冲动的有关问题,已在第四章中进行了讨论(详见第四章人体的基本生理功能)。这里仅对神经的营养性作用进行讨论。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