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曾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来解释“仁”。这句话的大意是什么?并举例说明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欲: 希望 ;勿:不要;施:施加。自己不 愿意 的,不要加给 别人 。
成语出处: 《论语·颜渊》:“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成语例句: 同一 不知 ,在卑人则毫无忿怼,在郡主则视若寇仇,恐亦非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之 恕道 也。
繁体写法: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近义词: 己所不欲,毋加诸人
成语语法: 主谓式;作主语;用于劝戒之语
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孔子的学生仲弓问孔子如何处世才能合乎仁道?孔子立即回答道:“一个人待人接物要严肃认真对待,自己不喜欢的事不要强加给别人,不论在朝在野都不要去发牢骚。”仲弓感谢道:“我虽迟钝,但一定要牢记先生的话。”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 复句式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英语翻译: do not do to others what you do not want tobe done to yourself.
俄语翻译: чегó себé не хóчешь,тогó другóму не желáй.
日语翻译: 已の欲せざる所は人に施す勿(なか)れ
读音注意: 施,不能读作“sī”。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