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语文审美教育有何感悟

 我来答
于氏知识共享
2012-04-05 · TA获得超过4.8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3074
采纳率:66%
帮助的人:1098万
展开全部
审美教育作为教育的一种方式,是人类全面教育的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人类实现自我发展需要的一个重要途径。语文教育与审美教育有许多交叉和包容的地方,它们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努力开拓学生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也给语文教学明确了目标和任务。语文教材作为一种载体,不仅承载着语文知识内容和结构,而且蕴含着道德观念,审美情趣等,并且使这些内容得以保存和发展。语文教学据此可以加强对学生的审美情趣的培养,不断深化学生的审美感受,形成审美特质。
  审美的对象都是一种客观的存在,都是可以感知的。语文课的内容是最直接的感知材料,学生可以调动听觉、视觉等感觉器官去直接感受作品中的美。例如,我们学习《三峡》,对“素湍、绿潭、倒影、绝 、怪柏、悬泉、飞瀑”,可以亲自体验文字的描述,可以听录音,可以看电视录象。教师调动一切可行方式,能让学生有最直接有效的感觉、知觉,来树立美的意识,激发美的情趣。学习《天净沙•秋思》就可以引导学生先吟诵后作画的形式,在头脑中呈现“枯藤、老树、昏鸦”以及萧条、荒凉的秋景,还有以这些景物、景色为背景的“断肠人在天涯”的整体画面,进行感知体验,从形式到内容,从画面到意境形成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美,从而感受到蕴含在画面中游子凄苦的心境和沉郁的情绪。只有通过感知,作为审美主体的学生才能把握审美对象的各种感性状貌,才可以引起美感,不断激发他们学习的强烈兴趣和求知欲望,为进一步赏析、理解奠定感性基础。平常说的“真情实感”,必须要先有“实感”,才能有“真情”。刘勰《文心雕龙•神思》说:“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就是说通过感受,激发人的情感。感知能化无声的文字为有声的语言,学生需调动所有感官“目视、口诵、耳听、心惟”,进行综合的心理体验,形成立体交叉思维,使其从多方面感知作品。
  在审美活动中,想象是不可缺少的。想象在已有的知觉、表象及其相互联系的基础上,对这些知觉和表象予以重新组合与安排,不仅创造出新的知觉和表象,而且赋予他们以新的形式和意义。在当今的教学实际中,许多教师对课文过实、过细的分析,不给学生留有想象的空间,学生只能成为被动的“接受器”,思维被遏制,能力被苑囿。没有想象、联想,对知识的认知就不会扩展和深化,更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实际上大量的作品都存在着一个“意义空白”和不确定区域,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挖掘出可供学生进行丰富联想的语言、情节等因素,让学生插上联想的翅膀,进入作者所创造的情境中,对人物、故事情节等进行合乎情理、符合逻辑的想象,与作者形成共鸣。如教《孔乙己》一课,就可以充分利用人物语言的空白,故事情节的空白,调动学生的联想,训练学生感悟语境,准确表述语言的能力。文中是这样写的:“孔乙己最后一次来酒店,低声说道:‘跌断、跌,跌……’”这里是孔乙己想辩而不能辩的情景,可以让学生根据语境补充未说出的内容。又如《最后一课》中:“‘我的朋友啊,’他说,‘我——我——’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请结合语境,发挥联想,运用准确恰当的语言替韩麦尔表达出所要说的话。经过这样训练,学生运用自己的“内觉体验”去把握,沉浸在作者创设的艺术境界中,感其情、悟其理,发挥联想、想象的优势,将会有一个新的“创造”。
  情感是审美心理最为活跃的因素,想象主要是在情感的推动下,依照情感的逻辑进行的。李白的“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就是有意识地把“蜀道之难”的形象着力加以夸大,从而表达出诗人所感受到的“蜀道之难”的感情。人们在欣赏作品时接受到各种情感的信息,因受感染而动情。教师要在教学中通过自身的情感投入唤起学生进行一种“物我同行”的情感共鸣境界。让学生通过对作品美的认识,作出评价和判断,学习《皇帝的新装》,就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揣摩作者的感情,分角色表演,进行情感的体验,然后再进行理性的探究。学习《背影》可以让学生听录音,看课本剧,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情感氛围中,然后再对课文进行分析。同时可以布置相应的“感实事、悟真情”的同步写作训练,如《沉甸甸的爱》、《我眼中的父亲》、《母亲的那双手》等。这样审美教学,学生既有情绪感染,又有理性分析;既可走进作品中与人物体验悲欢离合,又能走出作品之外进行客观评价;既使情感再次升华,又培养了学生健全的人格。
  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章蕴含“情趣”、“意趣”、“理趣”等,这些深层次的美,还需要探究和思考,需要“理解”去把握。也就是说,美的感受不只是一种形象的直觉,它同时更是一种思维的深化,要有一个理解和欣赏的过程。美感中的“理解”不是抽象的逻辑思维,而是将理化为情,情又融于理。李商隐的诗再好再美,如果没有“理解”,里边的暗喻和象征搞不懂,就不能充分欣赏到它的美质,那将失去它的深沉的意蕴和美学的真髓。学《梅岭三章》在体会作品表现出来的浩然正气的同时,不能忽视对诗中那真挚而深沉、豪迈而悲壮的语言分析。学《背影》感受父子情深的此刻,更应引导学生学习肖像描写的手法及质朴却饱含深情的语言。
  值得注意的是,每个人由于生理因素、文化差异、生活境遇和人生阅历的不同,从审美对象上所产生的审美趣味就会有质和量的差别,在欣赏同一作品时会产生不同的审美效果。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对于同一部《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对于中学生文学欣赏的多样性,教师不应遏制,要根据教材的安排,因势利导、循序渐进的教育学生认识作品中的精华,去粗取精,自觉地欣赏作品中的自然美、真实美、高尚美。
  审美化教学在情感的陶冶、思想的启迪、智力的开拓、健全人格的塑造、创造力的培养等方面发挥的效应是不可低估的,语文教学活动中蕴藏着丰富的美学因素,因而要不断深化学生的审美感受,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http://www.ht88.com/article/article_8484_1.html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汉开
2024-12-11 广告
艺体生文化课辅导需注重以下几点:首先,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根据个人情况合理安排时间;其次,强化基础知识,特别是语文、数学、英语等重点科目;再者,利用多媒体资源,如在线课程和教学软件等辅助学习;然后,针对薄弱环节进行针对性辅导,可以选择参加课...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汉开提供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