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教育存在哪些弊端

 我来答
百度网友99a64c7
2012-04-12
知道答主
回答量:0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北宋的教育事业比起前朝有巨大发展,太学和各地的州县学、书院蓬勃兴起。宋神宗时,在太学实行三舍法,即外舍、内舍和上舍的升级制度,这是中国以至世界教育史上的首创,实为现代教育分级制的先河。北宋对前代的教育分科也有所发展,在太学之外,先后建立武学、律学、医学、算学、书学、画学等,尽管对其他学科重视不够,但无疑是高等教育实行分科的萌芽。另外由于印刷术的发展,教育普及工作大大进步于前朝。在肯定宋代教育成就的同时,也应指出正是从北宋开始,完成了经学、教育和科举三位一体的紧密结合,因而将教育的功能简单地、狭隘地与仕途相联系,这就孕育着此后中国教育转向落后的因素。而教育密切关乎国家长远发展,故中国后来落伍于世界不能不说与宋朝教育有关,此实为最大悲哀。

宋朝教育其实可以说是为科举培养人才的过程,故而先来看看官方与私立的学校。宋初,朝廷大力利用科举选拔人才,而忽视培养人才的学校。宋仁宗时的范仲淹,宋神宗时的王安石,先后严厉批评这种只取才不养人的错误作法,努力兴办学校,官方学校得到长足发展,形成了较完备的管理制度。但是官方学校招收生源仍有等级限制,且沦为科举附庸,这乃是官方学校的悲哀。书院一般为著名学者私人创建或主持的高等学府。可是由于统治者为了更直接地控制教育,一方面大力兴办官学,一方面推重科举。读书士子就学门路增多,而且非经科举,难得入仕之途,因而不愿长守山林便对书院失去了兴趣,以至“书院至崇宁末乃尽废”。其实书院与官学的根本不同之点,即在自由讲学,但自由讲学必然为封建专制主义所不容。这或许可称之为私立学校的悲哀。总体来讲,宋朝的学校教育较完备多样,但培养出来的未必是有真才实学的经世致用之人。

科举考试是对教育成果的检验选拔,宋代的科举,大体同唐代一样,有常科、制科和武举。相比之下,宋代常科的科目比唐代大为减少,其中进士科仍然最受重视,进士一等多数可官至宰相,所以宋人以进士科为宰相科。进士科之外,其它科目总称诸科。宋代科举,在形式和内容上都进行了重大的改革,可思想统治愈益强化。科举目的也仍然是培养皇帝的忠实奴仆,使“天下英雄入吾彀中”,所以考试内容还是跳不出儒家藩篱。宋朝科举开始实行糊名和誉录,并建立防止徇私的新制度。但是,到了北宋末年,由于政治日趋腐败,此项制度也就流于形式了。宋代在考试形式上的改革,不但没有革除科举的痼疾,反而使它进一步恶化。宋代科举内容基本上沿袭唐制,进士科考帖经、墨义和诗赋,弊病很大。进士以声韵为务,多昧古今;明经只强记博诵,而其义理,学而无用。

宋代的科举放宽了录取和作用的范围,把进士分为三等:一等称进士及等;二等称进士出身;三等赐同进士出身。由于扩大了录取范围,名额也成倍增加。唐代录取进士,每次不过二、三十人,少则几人、十几人。宋代每次录取多达二、三百人,甚至五、六百人。对于屡考不第的考生,允许他们在遇到皇帝策试时,报名参加附试,叫特奏名。也可奏请皇帝开恩,赏赐出身资格,委派官吏,开后世恩科的先例。加之北宋有荫补制度,且不止于直系子孙,而且可以推到旁支、异姓,甚至于门客。所以一遇郊祀之年,就有许多人涌入官序之中,增加了官僚机构的壅滞之弊。进士过多进一步造成北宋的官僚机构庞大臃肿,办事效率低下,开支甚巨。

科举考试录取后的“状元”地位之高,恐怕是难以用语言表达的,考中“状元”之后,无论年龄大小,均可由柴门而一步登仕。录取者大多入翰林或外放为官,然而文学造诣高未必代表执政能力强。比较有意思的是宋朝所有的科考录取者几乎都是寒门子弟,究其原因,是因为开国皇帝赵匡胤认为:“官宦子弟,唯知饮酒,弹琵琶尔,安知民间疾苦?”由此他觉得官宦子弟不堪大用;一方面他很看重普通老百姓的才华,但另一方面却不能不说是一种偏激的做法。虽然从某种角度讲这种做法甚至优于当代,可它同时也扼杀了大量的人才。
宋朝武举一改唐朝武举只重武艺,不问文章的做法,注重考察武举子的军事理论素养,欲选拔出才兼文武之儒将。宋朝虽然历经坎坷,但终将武学制度化,并编订了教材——《武经七书》。但要注意的是从宋朝立国开始,限制武官,防范武臣是宋朝的重要特点,官吏中的武臣从属于文臣。宋朝重视文科的选拔,而对军事人才的培养几乎是零,文武兼备的武臣很少。宋朝对文武兼备的人才多猜疑,能够得到信任赏识的往往是那些有勇无谋的勇夫。实际上宋朝文进士的人数是武进士人数的十八倍还多,武举从某种意义上讲徒有其表。

北宋王朝传至神宗已愈百年,朝政日益腐败,内忧外患,危机四伏。熙宁二年(1069),王安石受命危难之时,立志通过改革,“均天下之财,使百姓无贫”,开始大力推行改革。在他看来,科举仅以强记博诵取人,学校费了许多光阴,专门去做科举考试的预备工夫,而不教以天下国家实用之事,及第之后,所学完全无用。为了扭转社会重科举轻学校的风气,他强调要发挥学校在培养人才中的积极作用。他建议逐步使取才与养才统一于学校,即凡在中央官学学习的学生,通过了学校的考试,不必再经由科举而直接授官。把取士纳入养士之中,即把选拔人才的职能部分地赋予学校与学校教育工作紧密结合,既充分发挥了学校培养人才的积极作用,又提高了学校的社会地位。对于考试内容他变单一经学为多科目,以求才贵适用,为变法服务。但由于操之过急,用人不当,保守派实力较大等种种原因各项改革措施最终都被因循守旧的保守势力所挫败,这是教育改革的悲哀。

另外宋朝建国后,偃武修文,重内轻外,中央高度集权。虽然避免了藩镇割据的局面,但导致地方积贫积弱,也让终宋一代外患不止。宋朝是唯一不抑兼并的朝代,故百姓为生计所迫大多从事手工业,所以宋朝也是少有的工商业税收大于农业税收的王朝。但面临灾荒或通货膨胀时,统治者往往采取募兵之法防止人民造反,使正规军人数竟达上百万,严重削弱战斗力,并造成巨大开支。宋朝统治者重文轻武对社会风气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习文之风日盛,而尚武之风日衰。尽管宋朝经济繁荣,由于重文轻武的社会影响,致使经济实力和文明成果难以向军事方面转化,导致宋朝屡战屡败,称臣纳贡。宋朝科举乃至教育总是受到诸多外在不利形势的影响,可看作是外在的悲哀。

陈寅恪先生曾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但自古以来宋朝便被打上了弱宋的标记,即使在文化教育领域也不得不说仍有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虽然以今人观古人未免有不当之处,但设想若宋朝有效改革其教育尤其是科举制度,或许历史将有极大改写,文艺复兴,资产阶级革命等可能就首发于中国了。总之,回顾宋朝的教育和科举实在有无尽的悲哀,但愿今人不重蹈覆辙,须知毒害了教育,也便扼杀了未来。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zdf357850
2012-04-12
知道答主
回答量:0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人才选拔重诗赋记诵 官吏任用重科资历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2条折叠回答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