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量不要用方程去解决小学数学里的问题

经常看到回答小学数学里的问题时,用方程来解决的,有的甚至用到了二元一次方程,分数方程(未知数在分母位置上),我始终觉得,小学四五年级或小学奥数题,在解决时尽量不要用方程,... 经常看到回答小学数学里的问题时,用方程来解决的,有的甚至用到了二元一次方程,分数方程(未知数在分母位置上),我始终觉得,小学四五年级或小学奥数题,在解决时尽量不要用方程,要站在小学课本所学的知识角度来分析解决问题,通常将复杂问题简化成许多小问题后,一步步找到答案,如果都用方程来解决,为什么这些问题不放到初中课本去呢??,通过这些数学题来提高小学生熟练运用自己所学知识,煅炼小学生推理分析思维能力应该才是出题才真正的本意。毫不夸张地说,小学四五年级的有些题目,如果要大家用算术方法来做,有时一个大学生也不一定能做好,原因就是我们大学生已习惯于万能的方程解法,不愿意通过深入分析其问题的本质来解决问题。
不知道大家同意不同意我的说法。
数学应该向更利于创新思维方式上发展,童年和少年创新能力优于成年,有一部分原因在于不受传统固定式思维的束缚,引发积极性思维。以下是个数学例子,甲和乙玩扑克牌游戏,甲将一幅完整的牌洗好后,由上往下顺序发牌,每次甲先发一张给乙,然后将第二张牌放到一幅牌的最低下,直至所有的牌全发到乙手上,乙等甲发完后,打开一看,甲发给他牌的顺序正好是按花色从大到小排列(大小王,黑K...A,红。。。,梅,,,方。。),让你猜一下甲原来再洗完牌后,手上牌的正确顺序??
展开
 我来答
若以下回答无法解决问题,邀请你更新回答
日出东方明珠5y
2012-04-25
知道答主
回答量:12
采纳率:0%
帮助的人:4.7万
展开全部
同意你的观点。想要用算术方法去解决问题,最好的办法是画图分析数量关系。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yixiantian444
2012-04-26 · TA获得超过891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15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14万
展开全部
小学阶段主要是认识方程,能够通过方程解决简单的应用题,并会解简单的方程就可以了,而在解简单方程和简单应用题是也是在培养孩子的逆推逻辑思维能力,并不是要真正的去学习如何列方程、解方程;真正的小学应用题的解题方法就是算术法,算书法是一种特定的做题思路,小学阶段就是要学习这种特定的思路去解题,而不是通过方程去解题。
看到了你的问题补充,如果是一年级的孩子的话,我想应该是这样教孩子:如果小花5个苹果,小丽有3个苹果,那么小花应该给小丽几个苹果,他们俩才能同样多呢?孩子肯定能回答出来给1个,那么实际上小花比小丽多几个苹果呢?多2个,让孩子得出结论:如果给对方苹果使两人苹果数量一样多,就是求两个人苹果多出来的个数的一半。
追问
一年级小学生对20以内的加法应该熟练掌握,即直接口答,对30以内的加法可不要求直接口答,100以内的两位数加法可用竖式,进位加法,凑整的方法来算。例子中的问题我想一方面是考察他们的思考分析能力,另一方面也是考察他们直接口答20以内数加法熟练掌握程度:我认为较好的方法应该是先算出小花比小丽多几个苹果:24-8=16,然后让小花把多的这16个苹果拿出来两人平分,每人会分多少个呢?当然是8+8=16 (16是两个8相加应该掌握)
追答
你的方法也很好,我也很赞同,可能对逻辑思维比较好的孩子说,比较容易掌握,思维能力稍微差点的,可以用简单数字进行理解!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经典1367638230
2012-05-03
知道答主
回答量:22
采纳率:0%
帮助的人:6.2万
展开全部
24—8=16,8+8=16,小花要给小丽8个苹果后,她俩的苹果数才一样多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开心的漫步者
2012-05-05
知道答主
回答量:26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1.3万
展开全部
可以,但是不要经常用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访漫08
2012-05-05
知道答主
回答量:12
采纳率:0%
帮助的人:7.6万
展开全部
未知数在分母位置上是分式方程。 而且小学的高次方程绝对可以降次。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12-05-19
展开全部
在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就已经解除了方程。开始用方程做应用题、解答题。
很多需要用方程的题目是学习范围以内的,这个是可以用方程去解的,而且尽量用方程去解。一是让学生对方程的运用有更深刻的认识,二是增强学生找等量关系的能力。
而有的题目是超出所学范围的,会涉及二元一次方程等很多更深奥的东西,所以这些题目是不是和用方程去解的。一是解不出来,没学过。二也会增加学生的负担:现在有很多学生总是对一道题目耿耿于怀,不解出来誓不罢休,当他烦躁的时候,又会失去对这道题的兴趣,甚至失去对这一门课的兴趣。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12-05-10
展开全部
小学生三年级学习方程,四年级学习代数,五年级学习连数方程,六年级学习N次方程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34条折叠回答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