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小学语文课
23个回答
展开全部
如何评价一堂小学语文课呢?
一堂小学语文课,从课堂教学的方方面面反映了执教者具有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素质,它具体体现在执教者对教学目标的确立,对教材的处理,教学过程的优化设计,教学方法的运用,媒体辅助教学的选择,教学产生的实际效果等几大教学体系中。小学语文课堂评价应从观念入手,整体考虑,讲究方法,全面评价。
一、 评价一堂小学语文课的教育思想。
教育思想是课堂教学的灵魂。当前,在贯彻落实新一轮课程改革纲要精神情况下,评价一堂小学语文课,应看执教者是否做到了如下几个思想观念转变:
(一) 重传授向重发展转变——树立目标意识。
重发展,就是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在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同时,使学生在语文课上得到人格、智力、能力、情感、态度、习惯等的和谐发展。要树立四会培养目标(学会认识、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与发展)
(二) 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树立个性意识。
每个学生,智力发展水平、个性特长、非智力因素、学习领域都存在差异,语文教学应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
(三) 由重教师“教”向重视学生“学”转变——树立主体意
识。
语文教学过程,应该是在教师组织指导下,学生自主、合作、探
究的学习过程。要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而不是只关注学习的结果。
(四) 由单向信息交流向综合信息转变——树立研究意识。
单向信息交流主要是教师和学生交流,综合信息交流是以讨论研
究为形式的课堂教学结构,信息在师生、生生间达到了最大限度的交流。
(五) 由居高临下向平等和谐融洽转变——树立情感意识。
学生学习过程,伴随着感受、情绪、意志等而展开,思维发展、
创新意识培养需要民主平等的课堂气氛。要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
(六) 由教学模式化向教学个性化转变——树立特色意识。
教学活动是创造性的活动,教师要采用多种方法,创造性的使用
教材,教出个性、教出风格。
二、评价一堂小学语文课的原则
(一)实事求是原则
实事求是指对语文课的分析要以课堂的真实情况为基础,以科学的理论为依据,不带任何偏见,不夹杂感情因素,不分厚薄亲疏,通用一把尺子,一个衡量标准。恰如其分地进行评价。
(二)坦率诚恳原则
所谓坦率诚恳就是对课的长处一定要充分肯定,看准了问题,一定要明确地提出来,不能含含糊糊,一味“好、好”无根据地唱颂歌。对缺点和不足,也不应顾及面子,遮遮掩掩,要直截了当地指出,成绩要说够,缺点要说透。
评课时要考虑教师心理承受力,对年长和心理承受力弱的教师应含蓄、客气一些,对年轻而心理承受力强的教师可坦率直爽一些。
(三)兼顾整体原则
小学语文教学过程是一个完整的过程。评课者应树立整体思想。通常,在分析课堂教学时常常会出现两种倾向。一是只注意到了一节课的整体分析,而忽略对局部的分析。二是脱离整体孤立地对局部进行评价。因此,评课者应注意树立整体意识;坚持在评课中,把点和面,局部和整体结合起来。
(四)激励性原则
评课者科学的艺术性的评课能激发教师钻研教材,研究教法的积极性。对于一些中青年教师如有几次成功的课得到恰当适时的鼓励和评价,可能使他们后来成为教学明星和能手的直接动力因素。运用激励的导向,可以达到:听一堂课促进多堂课,听一个人的课激励一批人,听一门学科推动多门学科。
(五)差异性原则
被评的教师情况不同,对课堂的要求不同,评课的侧重点也应有所不同,评课就应各有侧重。在评课形式上应该因人制宜,灵活多样,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知导人。
(六)讲究方法原则
评课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所以应遵循人的认识规律,符合人的心理过程。首先,要充分尊重讲课者的劳动。一般来说,不管是成功的课,还是失败的课,教师都在不同程度上花费了心血,因此在评课时,评课者通过对问题的分析肯定这一点。其次,要褒贬得当。评课的褒奖与贬斥要有个“度”,决不是褒越多越好,贬越少越佳。过多而不切实际的肯定,会给人虚假逢迎之感。在谈到缺点时要讲分寸,应以商量和提建议的口吻与执教者交换意见。再次,要主次分明,评课时在关键重点问题上要多加分析,道理讲透,而在一般的问题上,则可一带而过。尤其对缺点问题要抓要害,予以分析,一般问题可轻描淡写,留给教者自己去玩味。
三、一堂小学语文课评价的具体内容
(一) 评教学目标与目标意识
1.教学目标要全面、具体、明确,符合语文课程标准、教材和学生实际。
①全面:指能从语文知识、能力、思维品质、思想品德和学习习惯等几个方面确定教学目标。
②具体、明确:指知识目标要有量化要求,要分清“了解”‘理解”“掌握”“运用”这四个层次。能力、思维品质、思想情感目标有明确要求。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
所确定的语文教学目标,能以语文课程标准为指导,体现教材编写意图,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难易适度。
2.重点、难点提出与处理得当,抓住关键,以简驭繁。
能正确理解和掌握小学语文教材,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抓住教材特点和关键,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教师在处理教材时敢于对教材要求的教学内容及重点进行大胆的浓缩,不面面俱到,将知识归纳、分类整理。区分出哪些知识是本课学习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哪些知识是本课学习中要用到的,有助于知识的理解,但以后还要作为重点内容学习的;哪些知识是相关的。然后合理分配学习时间,从而突出重点内容。
(二)评教学程序与主体意识
3.教学思路是教师上课的脉络和主线,反映一系列教学措施的编排组合,以及内容的衔接过渡,安排详略等,而教学思路就是要看思路是不是清晰,符不符合教材和学生实际。
课堂结构是指一节课的组成部分及各部分之间的联系、顺序、过渡和时间过渡,时间分配,看课堂结构就是看结构安排严谨,一环扣一环,环环相扣,环节时间安排合理。
4.面向全体、体现差异、因材施教,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
面向全体,是要求教师在组织语文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树立为全体学生服务的思想。确定的教学目标,运用的教学方法要照顾到面,体现差异,因材施教是指教师要区别不同对象,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分类指导。设计的问题要有层次性,要有针对性。
学生的基础,智力的水平,学习态度,家庭环境等不可能完全相同,这就要求教师正确、科学地认识每个学生的学习潜能和可塑性。用发展变化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不能随意放弃对某个学生的培养教育。既要面向全体学生,提出统一要求,又要照顾个别差异,把集体教学和个别指导结合起来,使每个学生的才能和特长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5.传授知识的量,训练能力的度要适中,突出重点、抓住关键。把教学目标里确定的教学内容教给学生就可以了,不要追求面面俱到,不要胡子眉毛一把抓,要分清层次、突出重点。不要片面追求传授知识的量,而要在乎传授知识的质。也就是说,既要让学生吃得饱、吃得好,还要使学生消化得了,吸收得好。
语文能力训练要有个度,要循序渐进,扎扎实实地一步一步走,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往上去。要知道量太大,要求过高,可能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所谓欲速则不达,过犹不及,就是这个道理。
6.给学生创造机会,让他们主动参与,主动发展。
课堂教学的侧重点由教师的“教”转变为学生的“学”,还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成为学习的主人。给学生创造参与教学全过程的机会,以此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爱学、乐学、会学,进而发展和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课堂教学中要多一些引导、点拨和指导,少一些讲解,改变那种牵着学生走的状况。让学生人人动脑、动口、动手,善于独立思考,让每一个学生思维活跃起来,多角度,多方向去分析问题,敢于质疑问难,主动去探索知识规律,获取知识。
7.教学民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民主一方面是指教师以身作则,言行一致,以循循善诱的态度管理课堂,进行教学。教师信任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师丰系。另一方面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把自己看做是真理的化身,而是要注意倾听学生的意见,吸纳学生的观点,不可强求一致的标准答案,使学生改变记忆的机器之地位,真正成为学习的人。教师主导地位的发挥要通过学生学习主体作用来实现。学生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才能真正体现学生的聪明才智,使学生创新精神得到培养和发展。教师要保护学生的创新意识,要给他们提供能够创新的机会。要引导学生善于找到创新途径,学会创新的方法。
8.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结论由学生自悟与发现
让学生参与语文教学过程,通过学生的不断探索形成知识体系,从而培养学生表述、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参与学习、训练,给学生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一些结论的推导过程及结论的得出应让学生自己来完成。教师要相信学生,不能越俎代庖。只要通过教师的启发、点拨,学生能得出结论的,都可让学生去发现、去领悟。这样既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能培养学生的多方面能力。
(三)评教学方法与训练意识
9.精讲精练,体现思维训练为重点、落实“双基”
要求教师要抓住教材的精华和要点,作有针对性的讲解,力求化繁为简,变难为易,且要言不繁,一字干金。教师讲课占用的时间不能超过1/3。练,要具有典型性,力求一举多得。教师在设计课堂练习时要有针对性,针对重点,难点,易混淆的知识进行练习。且练习要有坡度、深度和一定的广度。题型和练习方法多样化,题量适当,使学生当堂理解、消化所学内容。
应寓思维训练于教学的全过程之中,着重培养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多途径地求索答案,使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得到培养和发展。
10.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
教学方法既包括教师的“教”,又包括学生的“学”,是“教”的方法与“学”的方法之统一。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好的教学方法要适合教材,学生和教师的特点。教学方法只有尊重教材,抓住教学内容特点,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教师只有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才能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收获;教师只有选择那些能够或容易发挥自己特长,施展自己才华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才能形成自己的教学个性。
在教学中可以以一种方法为主,多种方法为辅,也可以多种方法综合运用。关键在于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获得进一步学习的能力。
11.教学信息多向交流,反馈及时,矫正有效。
课堂教学是由师生共同组成的一个信息传递的动态过程。多向的信息交流可把学生个体自我反馈,学生群体间的信息交流,与师生间的信息反馈交流及时普遍联系起来,形成多层次、多通道、多方面的立体信息交流网络。多采用讨论法、探究——研讨法的交流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矫正要有针对性,要注重实效。不是每个问题都给以矫正,而是要抓典型性的问题和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及时给以恰如其分的矫正。矫正也可以由学生来完成。
12.现代教学媒体的运用
根据教学需要,从教材实际出发,恰当使用教学挂图、实物、投影仪、录音机、教学电影、电脑等各种教学媒体辅助教学。
(四)评情感教育与情感意识
13.师生平等和谐、课堂气氛融洽、尊重学生
要搞好课堂管理,组织好教学的全过程,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基础。师生关系的核心是尊师爱生,而其主导方面是爱生。教师对学生人格上的尊重、信任,生活上的关心体贴,思想上的耐心教育,特别是教师对学生在学习方面的赞赏和表扬,常使学生激动不已,唤发出极大的学习热情,甚至可以影响他一生。学生对学习有了兴趣,对未来充满了信心,也因此会转变为对老师的爱,对老师的尊重与信任,更把对老师的爱迁移到对老师所教的课上来。
14.注重学生动机、兴趣、习惯、信心等非智力因素的训练培养
(五)评教学基本功与技能意识
15.教学语言
教师应说比较标准的普通话,不说方言土语。发音要准确,用词要规范,语言要简洁、流畅、生动形象,富于启发性。
16.教态
教态亲切、自然、端庄、从容、精神饱满。衣着打扮整洁、大方。
17.板书
板书规范美观、重点突出、言简意赅,脉络清晰,书写娴熟。
18.操作
运用和操作各种教具及现代化教学手段熟练,形成技巧。
19.应变与调控
知识面广,能灵活处理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和驾驭课堂能力。
(六)评教学效果与效率意识
20.教学目标达成,教学效果好
知识、能力、思维训练、思想情操等目标已达到了教学要求,学生受益面大,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进步,受益成度高。
21.学生会学,学习主动,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会了方法,能自己处理教材中的问题,获得了举一反三的能力。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全过程,积极思考,敢于并善于提出问题,有创新精神。
22.信息量适度,学生负担合理,短时高效
难易适度,负担合理,使学生在规定时问内经过努力可以学好,并留有余地,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学习,促进全面发展。
23.教学有个性,形成特点与风格。
(七)评教学个性与特色意识
千人一面,千课一法是课堂教学的大忌,要提倡有个性的教学,教学方法有特点,教学艺术有特色。有个性的教学就是教学特点突出,教学方法形成一种模式,教学艺术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此项可根据每个教师显现程度酌情打分。
一堂小学语文课,从课堂教学的方方面面反映了执教者具有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素质,它具体体现在执教者对教学目标的确立,对教材的处理,教学过程的优化设计,教学方法的运用,媒体辅助教学的选择,教学产生的实际效果等几大教学体系中。小学语文课堂评价应从观念入手,整体考虑,讲究方法,全面评价。
一、 评价一堂小学语文课的教育思想。
教育思想是课堂教学的灵魂。当前,在贯彻落实新一轮课程改革纲要精神情况下,评价一堂小学语文课,应看执教者是否做到了如下几个思想观念转变:
(一) 重传授向重发展转变——树立目标意识。
重发展,就是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在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同时,使学生在语文课上得到人格、智力、能力、情感、态度、习惯等的和谐发展。要树立四会培养目标(学会认识、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与发展)
(二) 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树立个性意识。
每个学生,智力发展水平、个性特长、非智力因素、学习领域都存在差异,语文教学应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
(三) 由重教师“教”向重视学生“学”转变——树立主体意
识。
语文教学过程,应该是在教师组织指导下,学生自主、合作、探
究的学习过程。要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而不是只关注学习的结果。
(四) 由单向信息交流向综合信息转变——树立研究意识。
单向信息交流主要是教师和学生交流,综合信息交流是以讨论研
究为形式的课堂教学结构,信息在师生、生生间达到了最大限度的交流。
(五) 由居高临下向平等和谐融洽转变——树立情感意识。
学生学习过程,伴随着感受、情绪、意志等而展开,思维发展、
创新意识培养需要民主平等的课堂气氛。要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
(六) 由教学模式化向教学个性化转变——树立特色意识。
教学活动是创造性的活动,教师要采用多种方法,创造性的使用
教材,教出个性、教出风格。
二、评价一堂小学语文课的原则
(一)实事求是原则
实事求是指对语文课的分析要以课堂的真实情况为基础,以科学的理论为依据,不带任何偏见,不夹杂感情因素,不分厚薄亲疏,通用一把尺子,一个衡量标准。恰如其分地进行评价。
(二)坦率诚恳原则
所谓坦率诚恳就是对课的长处一定要充分肯定,看准了问题,一定要明确地提出来,不能含含糊糊,一味“好、好”无根据地唱颂歌。对缺点和不足,也不应顾及面子,遮遮掩掩,要直截了当地指出,成绩要说够,缺点要说透。
评课时要考虑教师心理承受力,对年长和心理承受力弱的教师应含蓄、客气一些,对年轻而心理承受力强的教师可坦率直爽一些。
(三)兼顾整体原则
小学语文教学过程是一个完整的过程。评课者应树立整体思想。通常,在分析课堂教学时常常会出现两种倾向。一是只注意到了一节课的整体分析,而忽略对局部的分析。二是脱离整体孤立地对局部进行评价。因此,评课者应注意树立整体意识;坚持在评课中,把点和面,局部和整体结合起来。
(四)激励性原则
评课者科学的艺术性的评课能激发教师钻研教材,研究教法的积极性。对于一些中青年教师如有几次成功的课得到恰当适时的鼓励和评价,可能使他们后来成为教学明星和能手的直接动力因素。运用激励的导向,可以达到:听一堂课促进多堂课,听一个人的课激励一批人,听一门学科推动多门学科。
(五)差异性原则
被评的教师情况不同,对课堂的要求不同,评课的侧重点也应有所不同,评课就应各有侧重。在评课形式上应该因人制宜,灵活多样,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知导人。
(六)讲究方法原则
评课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所以应遵循人的认识规律,符合人的心理过程。首先,要充分尊重讲课者的劳动。一般来说,不管是成功的课,还是失败的课,教师都在不同程度上花费了心血,因此在评课时,评课者通过对问题的分析肯定这一点。其次,要褒贬得当。评课的褒奖与贬斥要有个“度”,决不是褒越多越好,贬越少越佳。过多而不切实际的肯定,会给人虚假逢迎之感。在谈到缺点时要讲分寸,应以商量和提建议的口吻与执教者交换意见。再次,要主次分明,评课时在关键重点问题上要多加分析,道理讲透,而在一般的问题上,则可一带而过。尤其对缺点问题要抓要害,予以分析,一般问题可轻描淡写,留给教者自己去玩味。
三、一堂小学语文课评价的具体内容
(一) 评教学目标与目标意识
1.教学目标要全面、具体、明确,符合语文课程标准、教材和学生实际。
①全面:指能从语文知识、能力、思维品质、思想品德和学习习惯等几个方面确定教学目标。
②具体、明确:指知识目标要有量化要求,要分清“了解”‘理解”“掌握”“运用”这四个层次。能力、思维品质、思想情感目标有明确要求。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
所确定的语文教学目标,能以语文课程标准为指导,体现教材编写意图,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难易适度。
2.重点、难点提出与处理得当,抓住关键,以简驭繁。
能正确理解和掌握小学语文教材,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抓住教材特点和关键,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教师在处理教材时敢于对教材要求的教学内容及重点进行大胆的浓缩,不面面俱到,将知识归纳、分类整理。区分出哪些知识是本课学习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哪些知识是本课学习中要用到的,有助于知识的理解,但以后还要作为重点内容学习的;哪些知识是相关的。然后合理分配学习时间,从而突出重点内容。
(二)评教学程序与主体意识
3.教学思路是教师上课的脉络和主线,反映一系列教学措施的编排组合,以及内容的衔接过渡,安排详略等,而教学思路就是要看思路是不是清晰,符不符合教材和学生实际。
课堂结构是指一节课的组成部分及各部分之间的联系、顺序、过渡和时间过渡,时间分配,看课堂结构就是看结构安排严谨,一环扣一环,环环相扣,环节时间安排合理。
4.面向全体、体现差异、因材施教,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
面向全体,是要求教师在组织语文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树立为全体学生服务的思想。确定的教学目标,运用的教学方法要照顾到面,体现差异,因材施教是指教师要区别不同对象,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分类指导。设计的问题要有层次性,要有针对性。
学生的基础,智力的水平,学习态度,家庭环境等不可能完全相同,这就要求教师正确、科学地认识每个学生的学习潜能和可塑性。用发展变化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不能随意放弃对某个学生的培养教育。既要面向全体学生,提出统一要求,又要照顾个别差异,把集体教学和个别指导结合起来,使每个学生的才能和特长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5.传授知识的量,训练能力的度要适中,突出重点、抓住关键。把教学目标里确定的教学内容教给学生就可以了,不要追求面面俱到,不要胡子眉毛一把抓,要分清层次、突出重点。不要片面追求传授知识的量,而要在乎传授知识的质。也就是说,既要让学生吃得饱、吃得好,还要使学生消化得了,吸收得好。
语文能力训练要有个度,要循序渐进,扎扎实实地一步一步走,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往上去。要知道量太大,要求过高,可能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所谓欲速则不达,过犹不及,就是这个道理。
6.给学生创造机会,让他们主动参与,主动发展。
课堂教学的侧重点由教师的“教”转变为学生的“学”,还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成为学习的主人。给学生创造参与教学全过程的机会,以此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爱学、乐学、会学,进而发展和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课堂教学中要多一些引导、点拨和指导,少一些讲解,改变那种牵着学生走的状况。让学生人人动脑、动口、动手,善于独立思考,让每一个学生思维活跃起来,多角度,多方向去分析问题,敢于质疑问难,主动去探索知识规律,获取知识。
7.教学民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民主一方面是指教师以身作则,言行一致,以循循善诱的态度管理课堂,进行教学。教师信任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师丰系。另一方面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把自己看做是真理的化身,而是要注意倾听学生的意见,吸纳学生的观点,不可强求一致的标准答案,使学生改变记忆的机器之地位,真正成为学习的人。教师主导地位的发挥要通过学生学习主体作用来实现。学生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才能真正体现学生的聪明才智,使学生创新精神得到培养和发展。教师要保护学生的创新意识,要给他们提供能够创新的机会。要引导学生善于找到创新途径,学会创新的方法。
8.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结论由学生自悟与发现
让学生参与语文教学过程,通过学生的不断探索形成知识体系,从而培养学生表述、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参与学习、训练,给学生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一些结论的推导过程及结论的得出应让学生自己来完成。教师要相信学生,不能越俎代庖。只要通过教师的启发、点拨,学生能得出结论的,都可让学生去发现、去领悟。这样既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能培养学生的多方面能力。
(三)评教学方法与训练意识
9.精讲精练,体现思维训练为重点、落实“双基”
要求教师要抓住教材的精华和要点,作有针对性的讲解,力求化繁为简,变难为易,且要言不繁,一字干金。教师讲课占用的时间不能超过1/3。练,要具有典型性,力求一举多得。教师在设计课堂练习时要有针对性,针对重点,难点,易混淆的知识进行练习。且练习要有坡度、深度和一定的广度。题型和练习方法多样化,题量适当,使学生当堂理解、消化所学内容。
应寓思维训练于教学的全过程之中,着重培养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多途径地求索答案,使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得到培养和发展。
10.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
教学方法既包括教师的“教”,又包括学生的“学”,是“教”的方法与“学”的方法之统一。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好的教学方法要适合教材,学生和教师的特点。教学方法只有尊重教材,抓住教学内容特点,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教师只有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才能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收获;教师只有选择那些能够或容易发挥自己特长,施展自己才华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才能形成自己的教学个性。
在教学中可以以一种方法为主,多种方法为辅,也可以多种方法综合运用。关键在于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获得进一步学习的能力。
11.教学信息多向交流,反馈及时,矫正有效。
课堂教学是由师生共同组成的一个信息传递的动态过程。多向的信息交流可把学生个体自我反馈,学生群体间的信息交流,与师生间的信息反馈交流及时普遍联系起来,形成多层次、多通道、多方面的立体信息交流网络。多采用讨论法、探究——研讨法的交流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矫正要有针对性,要注重实效。不是每个问题都给以矫正,而是要抓典型性的问题和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及时给以恰如其分的矫正。矫正也可以由学生来完成。
12.现代教学媒体的运用
根据教学需要,从教材实际出发,恰当使用教学挂图、实物、投影仪、录音机、教学电影、电脑等各种教学媒体辅助教学。
(四)评情感教育与情感意识
13.师生平等和谐、课堂气氛融洽、尊重学生
要搞好课堂管理,组织好教学的全过程,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基础。师生关系的核心是尊师爱生,而其主导方面是爱生。教师对学生人格上的尊重、信任,生活上的关心体贴,思想上的耐心教育,特别是教师对学生在学习方面的赞赏和表扬,常使学生激动不已,唤发出极大的学习热情,甚至可以影响他一生。学生对学习有了兴趣,对未来充满了信心,也因此会转变为对老师的爱,对老师的尊重与信任,更把对老师的爱迁移到对老师所教的课上来。
14.注重学生动机、兴趣、习惯、信心等非智力因素的训练培养
(五)评教学基本功与技能意识
15.教学语言
教师应说比较标准的普通话,不说方言土语。发音要准确,用词要规范,语言要简洁、流畅、生动形象,富于启发性。
16.教态
教态亲切、自然、端庄、从容、精神饱满。衣着打扮整洁、大方。
17.板书
板书规范美观、重点突出、言简意赅,脉络清晰,书写娴熟。
18.操作
运用和操作各种教具及现代化教学手段熟练,形成技巧。
19.应变与调控
知识面广,能灵活处理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和驾驭课堂能力。
(六)评教学效果与效率意识
20.教学目标达成,教学效果好
知识、能力、思维训练、思想情操等目标已达到了教学要求,学生受益面大,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进步,受益成度高。
21.学生会学,学习主动,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会了方法,能自己处理教材中的问题,获得了举一反三的能力。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全过程,积极思考,敢于并善于提出问题,有创新精神。
22.信息量适度,学生负担合理,短时高效
难易适度,负担合理,使学生在规定时问内经过努力可以学好,并留有余地,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学习,促进全面发展。
23.教学有个性,形成特点与风格。
(七)评教学个性与特色意识
千人一面,千课一法是课堂教学的大忌,要提倡有个性的教学,教学方法有特点,教学艺术有特色。有个性的教学就是教学特点突出,教学方法形成一种模式,教学艺术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此项可根据每个教师显现程度酌情打分。
展开全部
评价课的优劣,不同的时期,标准不尽相同。随着新的课程观的确立,评价一节好课的标准也将发生改变。我们认为课堂教学不必为刻意迎合某些规定而改变自己的教学风格,让教师按照自己的理解上课,根据学生的需要教学。提倡富有个性和特色,“学生喜欢、质量不错”就是好课。至于教学重点难点、教学用具、板书设计等具体教学环节,让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决定。对教案的要求也不再苛求篇幅和字数,而是好用、实用、有新意。以下就我校教研活动中成功课例作好课的评析。
一、设计匠心独具
假如一个教师只是按照一套现成的教学设计去教学,就与以前的机械教学没有本质的区别,这对实践新课程和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是没有好处的。一堂好课要创建凸显个人特色的鲜活教学设计。
林赛军老师在上小学二年级乘法复习的数学课时,把语文课中学生学过的感兴趣的故事《小猴子过生日》的内容贯穿在整堂数学课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认识数学知识。让学生耳目一新,整堂课都兴致勃勃。
二、学生主动参与
随着学生主体观的重新确立,看一堂好课首先要看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好课应让学生主动参与,议论纷纷。指的是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发言声不绝于耳,教师方式多样,灵活多变地组织说话训练,使课堂上人人参与,个个活跃,议论纷纷。每一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都有参与的愿望,使每一个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快乐,获得心智的发展。
陈建金老师在上美术课《帽子》时,用招聘帽子设计师的形式让同学们画外形美观,功能奇特的帽子。设计完以后进行作品展示,把自己设计的帽子画粘到墙上黑板上,并介绍自己设计的特色。最后,集体参评,让大家拿红星粘到你认为设计的最好的作品上,红星多的为优胜。同学们兴趣盎然。
三、教师语言生动
讲课中对语言有三点基本要求:清楚、得当、艺术。做到用词准确,用语恰当,讲话的速度不快不慢,声音不高不低,情绪不急不缓,既在关键时刻有激情,又注意讲课的大部分时间心平气和。要求语言简捷、生动、自然、有哲理。
在指导学生朗读时,张飞侠老师是这样处理的:“这么美的课文,老师也很想读,给老师一个机会好吗?”当这位老师声情并茂地成功范读博得学生热烈的掌声时,她马上接着说:“老师读得好的地方,你可以试着学一学。如果你觉得不够好的地方,请你改一改,再试着美美地读一读,好吗?”这是多么友好、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啊!
四、师生教学相长
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这样的课堂,老师、学生都会有不同感悟。在新课程的课堂上,我们将看到这样的景象:即使是知识、技能的传授,也融入了师生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也充满了美丽的想像。因此,这样的每一堂课,都是师生人生中美好的记忆,都是不可重复的生命体验。这样的课堂师生都有所获。
五、好课意义深远
好课会让学生受益一生。素质教育环境下的课堂教学,需要的是完整的人的教育。它的真正贡献不仅是让学生获得一种知识,还要让学生拥有一种精神,一种立场,一种态度,一种不懈的追求。影响一个人对世界的感受、思考及表达方式,并最终积淀成为人的精神世界中最深层、最基本的东西——价值现和人生观。好课留给学生的精神是永恒的,这是一堂好课的真正价值所在。许多人就是因为一堂好的课,而激发了他一生的追求。
好的课还是教师生命力的载体和再现,它凝聚着教师对教学的理解、感悟和教育的理想、追求,闪烁着教师的教学智慧和创造精神,并与教师课堂教学现实实现融合,而使教师不断丰富自己,提高自己,获得旺盛的生命力。
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概括,那么就是:焕发出生命活力的课堂才是理想的课堂。对教师和学生都是如此。
九年义务教育教材语文课本从第六册起,除了在基础训练中安排作文外,还在课文后面安排了“练笔”,如第六册就安排了五次练笔。由于它是一种新的作文训练形式,为了提高训练效率,有必要弄清其特点、作用乃至教学方法。现以第六册中的“练笔”为例,初步探讨如下:
一、“练笔”的特点和作用
“练笔”,安排在课文之后,体现了读与写的直接结合。在写法上,以仿写为主。既仿内容,也仿写法,可以把课文中学到的写作方法直接迁移到“练笔”的实践上来 。如我爱故乡的杨梅》,“练笔”安排的是写一种水果,和课文内容相对应;在写法上,要求写出它的样子、颜色、味道,同课文的写法也相对应。根据心理学迁移原理,相似点越多,越容易实现迁移。因此,这类“练笔”,较容易使学生把从课文中学到的写作方法应用到练习上来。
“练笔”的作用有四:(1)弥补基础训练中作文训练量的不足。统编教材中每学期安排8次作文,实践证明是不够的;“练笔”的设置,使作文训练量增加50%以上。(2)加深对课文写作方法的理解。“练笔”安排在课文后面,在让学生理解了课文是怎样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内容之后,通过仿写实践,使学生加深对课文写作方法的理解,从而提高阅读能力。(3)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练笔”次数的增加,使观察的对象多样化,这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4)多进行片断练习,为基础训练中的作文做好铺垫。“练笔”同基础训练中的作文比较,从要求来看,两者的要求一致。如第四组课文中的两次习作(一是“练笔”写水果,二是作文写校园活动),都要求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从写作范围来看,一是状物,二是记事。从与课文的联系来看,“练笔”内容、写法、与课文内容、写法更密切,可以直接仿写,因而难度小些,而基础训练中的作文则和课文直接联系较少。如第二组基础训练中的作文是记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和本组课文没有内容上的直接联系,习作时只能间接模仿,因此难度大些。大多相似,模仿容易;不尽相似,仿作较难。先易后难,能促进迁移能力的初步形式。
二、“练笔”的教学方法
1.从读悟写
阅读教学要不折不扣地贯彻教学大纲指出的“指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正确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提高认识,受到教育,教师还要指导学生理解语言文字是怎样表达思想感情的。”特别是安排“练笔”的课文,更要走完后半段,即从思想内容回到语言文字,做到从读悟写,把练笔建立在理解、吸收、积累上。如教学《我爱故乡的杨梅》,在逐段理解课文内容后,要指导学生回头看作者是怎样写杨梅果的样子、颜色、味道等特点的,并注意通过板书揭示写作方法:
样子 圆 遍身生刺 几乎是黑的 (先……随后……最后……,品尝 所见)
味道 未熟透 又酸又甜 熟透 甜津津 甜中带酸 (品尝 感觉)
回头看表达,学生的注意力放在学习表达上,而不是放在对内容的理解上,这有利于把读中学到的写作知识迁移到“练笔”上来。
2.从扶到放
(1)扶。先摆出一种水果,让学生当场观察、练笔。老师当堂巡视,发现典型,然后讲评。采用对比讲评法,先讲评一个好的片断,评好在哪里?是怎样写出样子、颜色、味道方面的特点的?再讲评一个差的片断:差在哪里?要怎样帮助修改?以上的扶,是扶中有放,放中有扶,把老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结合在一起。
(2)放。课后练笔,让学生在课后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水果来写,然后带到班上在小组中交流,把写得好的作文贴在学习园地上。
必须指出的是,基础训练中的作文安排有专门的训练时间,而“练笔”则没有,一般是阅读教学过程中进行,因此,要提高“练笔”的效率,必须科学安排阅读教学过程,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保证腾出时间安排练笔。否则,“练笔”会由于没有时间保证走过场。
一、设计匠心独具
假如一个教师只是按照一套现成的教学设计去教学,就与以前的机械教学没有本质的区别,这对实践新课程和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是没有好处的。一堂好课要创建凸显个人特色的鲜活教学设计。
林赛军老师在上小学二年级乘法复习的数学课时,把语文课中学生学过的感兴趣的故事《小猴子过生日》的内容贯穿在整堂数学课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认识数学知识。让学生耳目一新,整堂课都兴致勃勃。
二、学生主动参与
随着学生主体观的重新确立,看一堂好课首先要看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好课应让学生主动参与,议论纷纷。指的是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发言声不绝于耳,教师方式多样,灵活多变地组织说话训练,使课堂上人人参与,个个活跃,议论纷纷。每一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都有参与的愿望,使每一个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快乐,获得心智的发展。
陈建金老师在上美术课《帽子》时,用招聘帽子设计师的形式让同学们画外形美观,功能奇特的帽子。设计完以后进行作品展示,把自己设计的帽子画粘到墙上黑板上,并介绍自己设计的特色。最后,集体参评,让大家拿红星粘到你认为设计的最好的作品上,红星多的为优胜。同学们兴趣盎然。
三、教师语言生动
讲课中对语言有三点基本要求:清楚、得当、艺术。做到用词准确,用语恰当,讲话的速度不快不慢,声音不高不低,情绪不急不缓,既在关键时刻有激情,又注意讲课的大部分时间心平气和。要求语言简捷、生动、自然、有哲理。
在指导学生朗读时,张飞侠老师是这样处理的:“这么美的课文,老师也很想读,给老师一个机会好吗?”当这位老师声情并茂地成功范读博得学生热烈的掌声时,她马上接着说:“老师读得好的地方,你可以试着学一学。如果你觉得不够好的地方,请你改一改,再试着美美地读一读,好吗?”这是多么友好、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啊!
四、师生教学相长
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这样的课堂,老师、学生都会有不同感悟。在新课程的课堂上,我们将看到这样的景象:即使是知识、技能的传授,也融入了师生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也充满了美丽的想像。因此,这样的每一堂课,都是师生人生中美好的记忆,都是不可重复的生命体验。这样的课堂师生都有所获。
五、好课意义深远
好课会让学生受益一生。素质教育环境下的课堂教学,需要的是完整的人的教育。它的真正贡献不仅是让学生获得一种知识,还要让学生拥有一种精神,一种立场,一种态度,一种不懈的追求。影响一个人对世界的感受、思考及表达方式,并最终积淀成为人的精神世界中最深层、最基本的东西——价值现和人生观。好课留给学生的精神是永恒的,这是一堂好课的真正价值所在。许多人就是因为一堂好的课,而激发了他一生的追求。
好的课还是教师生命力的载体和再现,它凝聚着教师对教学的理解、感悟和教育的理想、追求,闪烁着教师的教学智慧和创造精神,并与教师课堂教学现实实现融合,而使教师不断丰富自己,提高自己,获得旺盛的生命力。
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概括,那么就是:焕发出生命活力的课堂才是理想的课堂。对教师和学生都是如此。
九年义务教育教材语文课本从第六册起,除了在基础训练中安排作文外,还在课文后面安排了“练笔”,如第六册就安排了五次练笔。由于它是一种新的作文训练形式,为了提高训练效率,有必要弄清其特点、作用乃至教学方法。现以第六册中的“练笔”为例,初步探讨如下:
一、“练笔”的特点和作用
“练笔”,安排在课文之后,体现了读与写的直接结合。在写法上,以仿写为主。既仿内容,也仿写法,可以把课文中学到的写作方法直接迁移到“练笔”的实践上来 。如我爱故乡的杨梅》,“练笔”安排的是写一种水果,和课文内容相对应;在写法上,要求写出它的样子、颜色、味道,同课文的写法也相对应。根据心理学迁移原理,相似点越多,越容易实现迁移。因此,这类“练笔”,较容易使学生把从课文中学到的写作方法应用到练习上来。
“练笔”的作用有四:(1)弥补基础训练中作文训练量的不足。统编教材中每学期安排8次作文,实践证明是不够的;“练笔”的设置,使作文训练量增加50%以上。(2)加深对课文写作方法的理解。“练笔”安排在课文后面,在让学生理解了课文是怎样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内容之后,通过仿写实践,使学生加深对课文写作方法的理解,从而提高阅读能力。(3)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练笔”次数的增加,使观察的对象多样化,这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4)多进行片断练习,为基础训练中的作文做好铺垫。“练笔”同基础训练中的作文比较,从要求来看,两者的要求一致。如第四组课文中的两次习作(一是“练笔”写水果,二是作文写校园活动),都要求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从写作范围来看,一是状物,二是记事。从与课文的联系来看,“练笔”内容、写法、与课文内容、写法更密切,可以直接仿写,因而难度小些,而基础训练中的作文则和课文直接联系较少。如第二组基础训练中的作文是记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和本组课文没有内容上的直接联系,习作时只能间接模仿,因此难度大些。大多相似,模仿容易;不尽相似,仿作较难。先易后难,能促进迁移能力的初步形式。
二、“练笔”的教学方法
1.从读悟写
阅读教学要不折不扣地贯彻教学大纲指出的“指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正确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提高认识,受到教育,教师还要指导学生理解语言文字是怎样表达思想感情的。”特别是安排“练笔”的课文,更要走完后半段,即从思想内容回到语言文字,做到从读悟写,把练笔建立在理解、吸收、积累上。如教学《我爱故乡的杨梅》,在逐段理解课文内容后,要指导学生回头看作者是怎样写杨梅果的样子、颜色、味道等特点的,并注意通过板书揭示写作方法:
样子 圆 遍身生刺 几乎是黑的 (先……随后……最后……,品尝 所见)
味道 未熟透 又酸又甜 熟透 甜津津 甜中带酸 (品尝 感觉)
回头看表达,学生的注意力放在学习表达上,而不是放在对内容的理解上,这有利于把读中学到的写作知识迁移到“练笔”上来。
2.从扶到放
(1)扶。先摆出一种水果,让学生当场观察、练笔。老师当堂巡视,发现典型,然后讲评。采用对比讲评法,先讲评一个好的片断,评好在哪里?是怎样写出样子、颜色、味道方面的特点的?再讲评一个差的片断:差在哪里?要怎样帮助修改?以上的扶,是扶中有放,放中有扶,把老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结合在一起。
(2)放。课后练笔,让学生在课后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水果来写,然后带到班上在小组中交流,把写得好的作文贴在学习园地上。
必须指出的是,基础训练中的作文安排有专门的训练时间,而“练笔”则没有,一般是阅读教学过程中进行,因此,要提高“练笔”的效率,必须科学安排阅读教学过程,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保证腾出时间安排练笔。否则,“练笔”会由于没有时间保证走过场。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小学语文课应该像下面这样评:
评课即课堂教学评价,是在听课活动结束之后,对上课教师的课堂教学是否确立现代化教学观,课堂教学的得失,成败进行评议的一种活动,是加强常规管理,开展教科研活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评课也是一种技能和方法,需要一定的学习和培训,并不是什么人都能观懂课、观清课、议好课。评课者一方面应具备一定的教学修养和经验,一方面应掌握一定的观课技术要领,需要以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经验为基础,以看、听、想、记、谈等多种评课活动协调为保证的立体性综合技能。
评课可以从很多角度出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展开:可以评教学目标,可以评教科书处理,可以评教学程序,可以评授课者的教学时间设计,可以评教师的教学基本功,还可以评课堂效果。这些内容只是普通的评课内容,重要的是转变方式,从学生的角度来聆听分析一堂课,有的放矢地研究剖析一节课,实实在在地解决一两个问题,这样的评课才是有效有益的。
评课即课堂教学评价,是在听课活动结束之后,对上课教师的课堂教学是否确立现代化教学观,课堂教学的得失,成败进行评议的一种活动,是加强常规管理,开展教科研活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评课也是一种技能和方法,需要一定的学习和培训,并不是什么人都能观懂课、观清课、议好课。评课者一方面应具备一定的教学修养和经验,一方面应掌握一定的观课技术要领,需要以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经验为基础,以看、听、想、记、谈等多种评课活动协调为保证的立体性综合技能。
评课可以从很多角度出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展开:可以评教学目标,可以评教科书处理,可以评教学程序,可以评授课者的教学时间设计,可以评教师的教学基本功,还可以评课堂效果。这些内容只是普通的评课内容,重要的是转变方式,从学生的角度来聆听分析一堂课,有的放矢地研究剖析一节课,实实在在地解决一两个问题,这样的评课才是有效有益的。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评老师,评学生,评课的设计是否合理,有没有突出重难点,有没有有效的解决,评整个教学过程是否流畅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要根据每堂课的类型去评价。
低中高段也不一样。
不过我认为教师的课前准备很重要,明确该堂课的学习重点,并围绕这一点去展开。
还有一点,就是老师的激情也相当重要。只有教师入情入境,充满激情,才能带动学生的情感。
低中高段也不一样。
不过我认为教师的课前准备很重要,明确该堂课的学习重点,并围绕这一点去展开。
还有一点,就是老师的激情也相当重要。只有教师入情入境,充满激情,才能带动学生的情感。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