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康有为、孙中山向西方寻找真理的路径差异!
1、首先是到底推不推翻清政府的问题。康有为主张通过政治手段改良,设议院,开国会,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走君主立宪的道路。但是孙中山主张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废除帝制,走资本主义路线,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实行总统共和制,平均地权。
2、康有为领导的变法运动过于理想,不讲群众基础害怕群众甚至敌视群众。主张变法,但却反对革命。事实上看看西方变法以及日本维新变法都是和军事手段离不开的。
孙中山领导的革命运动其实是参照了国外革命方法,联合其他政治力量、建立军队、废除帝制,而且革命纲领明确可行性强。
扩展资料:
孙中山在政治现代化建设方面,主张渐进主义的军政、训政、宪政三阶段说:“军政时期优先消灭军阀土匪,应实行军管。训政时期优先基础建设与民权初步训练,应实行一党执政。
宪政实行之条件是全国半数以上县市具有选举罢免地方首长之条件,公民具有发动创制复决之条件,则选举召开国民大会制订宪法,还政于民,实行多党竞争的现代政治制度。”推行以王道为基础的区域合作和政治架构:大亚洲主义,以及向国际投资开放的实业计划。
孙中山主张联俄容共,孙中山以“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为自己的座右铭,强调要“内审中国之情势,外察世界之潮流,兼收众长,益以新创”。孙中山注重学习世界上的先进知识和有益思想成果,并希望结合中国的实际用来改造中国。
孙中山十分关注俄国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在世界范围的传播,敏锐地认识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对中国变革的重要影响,毅然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赋予三民主义思想以新的内涵。
三大政策是孙中山的重要政治主张,是他倡导的民族民主革命从屡受挫折转向成功、进而取得显著成就的正确道路。
康有为主张变法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的道路。他认为赋税政策方面的改革主要是”蠲厘金之害以慰民心,减出口之税以扩商务。他猛烈抨击了厘金税,认为它既不利商,又不利农,也不利于国,必须予以裁撤。他说“内地害商之政,莫甚于厘金一事,天下商人久困苦之”。
指出“厘金内之务农工之源,外之损富商之实。既以筹款计,亦徒中饱吏役,而国不受其大益”。他主张通过征收印花税等开辟财源,同时举办银行、邮政等国有事业,用以代替厘金税。
康有为认为商兴才能国富,统治者必须“保商”,而保商的关键在于轻税。指出“中国向者误于抑末之说,乃惟重租税以困辱之。至于吾商出口之税,重于外商人口之税,此与各国保商之道相反,商务安得不困?”
康有为的轻税思想在后期发展为无税论,在《大同书》里他主张“公中更未尝向一人而收赋税,扫万国亘古重征厚敛之苦。”这种观点实际上是超越现实的空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孙中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康有为
(2)成就:创建人民军队,开展武装斗争,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统治,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挫折:机械地学习俄国经验,以城市为中心,搞城市暴动,走“城市中心”道路,犯了“左”倾冒险主义错误;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长征。
(3)“走俄国人的路”指20世纪五六十年代,照搬“苏联经验”,建立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大搞阶级斗争和个人崇拜。社会主义建设虽有成就,但出现长期“左”倾错误,阻碍了继续发展。“走中国自己的路”指1978年以后,中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和四项基本原则,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解决温饱,实现小康,综合国力提高,成果辉煌。(6分,任答两点即可)
(4)马列主义要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相结合。要学习外国长处,但不能照搬外国经验。要依据中国国情,实事求是,注意创新。(2分,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康有为 通过政治手段改良,走君主立宪的道路。
孙中山 通过革命,废除帝制,走资本主义路线。
体制上:
康有为:保持其根本寻求发展之后的戊戌变法为其例证。
孙中山:彻底打破封建统治再立新的技能辛亥革命孕育而生。
思想上:
康有为:持续发展儒家思想,崇信宋明理学。
孙中山:由西方学说整理吸纳立足于,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
形式上:
康有为:君主立宪,反对革命。
孙中山:天下为公……!
2015-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