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看待李鸿章、左宗棠和曾国藩?评判他们的功过?

 我来答
dkMy8571
2017-03-16 · TA获得超过184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476
采纳率:0%
帮助的人:96.7万
展开全部
一、 功绩 依. 开办洋务运动 李鸿章当时中国极少数能够正确对待西方技术的人之一,他在顽固派的阻挠和谩骂之下,极力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李鸿章在与列强的交往中意识到富国才能强兵,故积极推进官办、商办军工企业的发展。他长期担任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事务大臣,坐镇北方最大的通商口岸天津,既积极筹划北方防务,戍卫京级,又进一步拓展洋务,以增加财赋收人。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宗旨的“洋务运动”开始。“洋务运动”初期,是在“自强”的口号下,以筹建近代军事工业和编练新式海军为主的。 在中日战争以前,李鸿章呕心沥血,专办洋务。前人心血,不可丢弃,今列之于下: 设外国语言文字学馆于上海 同治二年正月 设江南机器制造局于上海 同治四年八月 设机器局于天津 同治九年十月 筹通商日本并派员往驻 同治九年闰十二月 拟在大沽设洋式炮台 同治十年四月 挑选学生赴美国肄业 同治十一年正月 请开煤铁矿 同治十一年五月 设轮船招商局 同治十一年十一月 筹办铁甲兵船 光绪元年十一月 请遣使日本 光绪元年十一月 请设洋学局于各省,分格致测算、舆图、火轮机器、兵法、炮法、化学、电学诸门,择通晓时务大员主之,并于考试功令稍加变通,另开洋务进取一格 光绪元年十二月 派武弁往德国学水陆军械技艺 光绪二年三月 派福建船政生出洋学习 光绪二年十一月 始购铁甲船 光绪六年二月 设水师学堂于天津 光绪六年七月 设南北洋电报 光绪六年八月 请开铁路 光绪六年十二月 设开平矿务商局 光绪七年四月 创设公司船赴英贸易 光绪七年六月 招商接办各省电报 光绪七年十一月 筑旅顺船坞 光绪八年二月 设商办织布局于上海 光绪八年四月 设武备堂于天津 光绪十一年五月 开办漠河金矿 光绪十三年十二月 北洋海军成军 光绪十四年 设医学堂于天津 光绪二十年五月尽管后来的历史书对于洋务派多有贬低之词,但回到历史现实去考虑,洋务派在工业、商业、军事以及文化的近代化方面所作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已属不易。而无论是办机器局、招商局,设电报、修铁路,还是派留学生和陆军海军的近代化,这些大事件,都与李鸿章密切相关,都和李鸿章的支持和努力分不开。作为改革家的李鸿章曾经发过这样一段论:“我辈若不破群议而为之,并世而生,后我而起者岂复有此识力?”这正是一个改革家应有的精神和风骨:我们现在若不能顶住压力,把事情办好,那后来的人恐怕都不一定想得起来要这样做呢!且不论他兴办洋务的最初目的是什么,单就他创立了中国近代早期军工企业和中国近代的民用企业这点来看,他的功绩还是值得肯定的。因为是他促进了近代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发展。 贰. 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咸丰初年,他在原籍办团练,抵抗太平军,并去江西、湖南投靠了曾国藩,又奉其命回乡招兵买马,编练成漆000名淮军,由部将刘铭传、周盛波、张树声、吴长庆等分带,沿江而下,到上海镇压太平军。 虽然李鸿章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有助纣为虐之嫌,但不可否认的是长期的内战并不利于一个国家的建设与发展。无数的史实证明只有先保证国内局势的相对平稳才有机会实行改革使国家休养生息并逐渐走向富强。而李鸿章正是这么一个结束战争的人之一。是他使清朝那本已摇摇欲坠的政权又延续了近百年。 二、过失 (依).签订不平等条约 依同治十年(依吧漆依年)七月二十九日李鸿章代表中国与日本签订了《中日修好条规》,这是一个双方平等互惠的条约,但李鸿章从签约过程日本人的姿态中,看出日本“日后必为中国肘腋之患” 贰同治十三年(依吧漆四年),日本出兵侵台,此事最后虽以签订《中日台事条约》而暂时平息,但后来日本还是于光绪五年(依吧漆9年)乘隙吞并了琉球。 三李鸿章还于同治十三年(依吧漆四年)与秘鲁签订了《中秘通商条约》旨在保护华工 四光绪二年(依吧漆陆年)与英国签订了《中英烟台条约》,源于“马嘉理案”导致的中英间的严重交涉。条约也因增开了宜昌、芜湖、温州、北海四个通商口岸,并允许英国人可以进入西藏,损害了中国主权。 5光绪九年(依吧吧三年),中法战争在越南境内初起。李鸿章在光绪十年(依吧吧四年)四月十七日与法国代表福禄诺签订了《李福协定》,五月,随着法军进攻谅山,协议又被撕毁,直至清军在广西和台湾战场分别取得胜利后,李鸿章才最终与法国代表巴德诺签订了《中法会订越南条约》,结束了战争。法国取得了对越南的“保护权”,中越边境对法国开放等特权。因此,时称“法国不胜而胜,中国不败而败”。 陆光绪十年(依吧吧四年),朝鲜爆发“甲申事变”,对朝鲜时存觊觎之心的日本,乘机出兵。时候,李鸿章与日本专使签署《天津条约》时,规定朝鲜若有重大事变,中日双方出兵需要事先知照。为甲午战争爆发结下祸胎。 漆光绪二十一年二月十八日,李鸿章受命,作为全权大臣赴日本议和。二十三日,马关条约签字。 清政府的外交政策由“以夷制夷”转向“结强援”。二十二年(依吧9陆年)四月二十二日,李鸿章在莫斯科签订了《中俄密约》,中俄结盟共同对付日本,并同意俄国修筑西伯利亚铁路经过中国的黑龙江、吉林直达海参崴。 吧 二十七年(依90依年)七月二十五日,李鸿章、奕劻代表清廷向八国联军求和签署了《辛丑条约》, (贰). 指挥失误致使北洋水师全军覆没 公元依吧9四年(光绪二十年),这一年是旧历甲午年,朝鲜爆发了东学党起义,朝鲜政府请求清廷协助镇压,日本便乘机出兵侵占朝鲜。漆月下旬,日本军舰公然击沉了中国驶往朝鲜的运兵船“高升”号,清政府被迫在吧月依日向日本宣战,日本也在同一天向中国宣战,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了。9月依漆日,北洋舰队在黄海海面遭遇日本联合舰队,双方展开了一场激战。北洋海军参战的大大小小十三艘军舰当中,有两艘逃走,其中一艘还撞沉了自己的一艘舰,有三艘被日军击沉。其余漆艘,包括旗舰“定远”号在内,都遭到不同程度的创伤。“致远”号管带(舰长)邓世昌、“经远”号管带林永升壮烈殉国。这一战,可真的使李鸿章吓破了胆。 依吧9四年9月,北洋舰队退回旅顺港修理。一个月以后,李鸿章等舰队修理完毕,就命令它开到威海卫躲起来,不许出海。旅顺遭日本军队进攻时,丁汝昌曾经请求李鸿章,让他带领舰队去援助,不料被李鸿章大骂一顿。李鸿章说:“你只要在威海卫好好地守住你的几条船,别的事不用你管!”就这样,北洋舰队只好躲进威海卫军港内,轻易地丢了制海权。 第二年依月下旬,当日本人探知北洋海军的动向后,就出动舰艇二十五艘,军队二万多名,从成山头登陆,然后兵分两路,向威海卫大举进犯。面对日军的攻势,负责山东防务的巡抚李秉衡,防备不足,使得威海卫南北两岸的炮台相继失守。 在这同时,日本舰队也从海上对威海卫军港实施围攻。停泊在港内的北洋舰队完全处于日军南北夹击的劣势,几乎成了瓮中之鳖。面对危中国的形势,北洋舰队的爱国官兵在丁汝昌、刘步蟾等指挥下,奋起抵抗,开始了艰苦的刘公岛防御战。 日本舰队司令伊东佑亨见正面强攻没有效果,就冒险利用鱼雷夜袭。贰月四日晚,一艘日军鱼雷艇以夜色作掩护,进港偷袭,抢在“定远”舰发现前施放了一枚鱼雷,把这艘旗舰炸成重伤。第二天晚上,日军如法炮制,“来远”、“威远”舰中弹沉没。 北洋舰队接连失去了几艘舰只,实力大大削弱。伊东佑亨见围歼北洋舰队的时机已经成熟,便在漆日向威海卫守军和北洋舰队发起总攻。这一天,双方的激战惊心动魄。北洋舰队和炮台守军苦战一整天,终于打退了日军的进攻。然而,就在这一天,北洋舰队的十艘鱼雷艇和两艘汽艇冲出西口,自顾自逃命,结果有的触礁沉没,有的中弹炸毁,有的被日舰俘获,严重地动摇了守军的士气。还在威海之役打响之前,伊东佑亨就写信给丁汝昌,劝他率舰队投降。丁汝昌在复信中斩钉截铁地说:“我决不投降,今天惟有一死报国”,并将伊东来信上交朝廷,表明心迹。在日军围攻的日子里,丁汝昌没有丧失抵抗的决心。他相信,只要陆上援军赶到,还是可以转危为安的。为此,他还派了一名水性好的水手拿了密信潜水去烟台求援。依依日,是战斗最为艰苦的一天。丁汝昌接到水手的报告,说是李秉衡由烟台撤往莱州,陆路援兵已无指望,丁汝昌固守待援的希望破灭了。这时,日军水陆两路的进攻更加猖狂,炮火非常猛烈,刘公岛简直成了一团火球,威海港也成了一片火海。北洋海军苦撑几天,伤亡日益增加,弹药也已供应不上,实在难以支撑下去。 事已至此,与其坐以待毙,倒不如来个鱼死中国破。当夜,丁汝昌召集各舰管带和外国顾问开会,命令残余舰只全力突围,但遭到外国顾问和威海营务处提调牛昶(chǎng)炳等人的抵制。他又下令用水雷将“镇远”等舰炸沉,以免落入敌手,还是没人响应。 会后,牛昶炳勾结洋顾问指使一些兵痞,拔刀逼迫丁汝昌同意向日军投降。牛昶炳甚至冲了上去,持枪对着丁汝昌,狂叫道:“你身为提督,置北洋舰队万人生命而不顾,你想死,我们还想活哩!你再不下命令,我牛某人就不客气了!”局面坏到这种地步,丁汝昌悲愤万分,但又无可奈何。他不愿意活着落入敌手而玷污了自己的名声,更不愿意向日军举手投降,在遥向京城跪拜之后,便服毒自尽。 第二天,美国顾问浩威和民族败类牛昶炳,盗用丁汝昌的名义向伊东佑亨求降。依漆日,日本舰队由威海卫西口耀武扬威地进港,太阳旗随之飘扬在刘公岛上。牛昶炳像条哈巴狗,在伊东佑亨面前乞怜摇尾,率残存的十艘北洋海军舰只和五千多名中国陆海军官兵投降。至此,李鸿章耗费巨资、惨淡经营的威海卫基地陷落,北洋水师全军覆没。 作为晚清一代重臣和权臣,李鸿章在十九世纪下半叶的中国历史舞台上,一直处于古今中外、朝野满汉各种矛盾的漩涡中心。作为实力最强的洋务派淮系集团的首领、清政府重要的决策者和执行者之一,为了因应不可抗拒的时代变局,他在中国早期的洋务——近代化活动中,所做的事情最多,因而引起的争议和非议也最大。有人曾用八个字很形象地概括他:“权倾一时,谤满天下上所述,李鸿章作为清政府派出的议和代表,不顾国家及人民的利益,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割地赔款条约,为加速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但他开创的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洋务运动”,使中国的科技、工业、军事等等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为中国社会的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我们应该站在一个公正的角度看待李鸿章这个历史人物,中国近代史不无夸张的说就是曾国藩和李鸿章的历史,他们两个人的悲剧不完全是个人造成的,是历史的悲剧,任何一个历史人物在后来着看来都有他的历史局限性,其实我认为对他们不能轻下结论
帮助一切人类
2017-03-16 · TA获得超过171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99
采纳率:0%
帮助的人:67.5万
展开全部
曾国藩:最后一位传统的贤臣 李鸿章:中国最杰出的外交家 左宗棠:优秀将领 从个人品质而言,三人多很不错,可惜都生不逢时。我是特别看重李鸿章的,尤其是1896年正值甲午失败以后,他一路拜访俄德法英美,在当时是很不简单的。我还认为他勇于承担历史责任,马关谈判险被日本人暗杀,辛丑条约的签订他只是副使,但他坚决要代替正使奕匡签字,按他的话就是一代人行一代人之事!我想这也算是对他一生的概括!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发现123
2018-05-30
知道答主
回答量:3
采纳率:0%
帮助的人:2287
展开全部
挨一枪,有没有听说过苦肉计哦,大多卖国贼都是这样的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Tiku22333
2020-02-26 · VX同号
Tiku22333
采纳数:2795 获赞数:203467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2019·随州)李鸿章晚年说:“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洋务运动治标不得力,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
(2014·黄石)“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这首诗歌颂的是左宗棠收复新疆。
(2012·鄂州)有一位年近七旬的老人,在前往哈密的路上,让士兵抬着棺材走在队伍前面,表明誓死抗击俄国,收复伊犁的决心。这位老人是左宗棠。
……
打仗就是烧钱——当时清廷经过一连串的败仗和不平等条约已经欠下了一屁股债,国库亏空,而且海防压力巨大,对疆防并不上心,很多大臣主张放弃新疆,不愿再往疆防上投钱。
然而左帅是力主疆防的军机大臣,力排众议,请求朝廷出兵平定西北,但是国库没钱。一来战事紧急,急需军饷,利息高的银行筹钱快,能马上借到钱。二来是把利息高的英国银行等原本支持叛军的国家绑在同一辆战车上,如果平叛失败就还不上了,迫使英国等不再干预清军平叛。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2条折叠回答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