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车费用越来越贵,司机收入越来越少,这是为何?
打车费用越来越贵,司机收入越来越少,这是由于平台通过刚开始的烧钱战术打败竞争对手后,进入了垄断阶段,开始寻找盈利了。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互联网经济得到发展,共享经济也出现了。自2010年在北京成立易用汽车以来,借助手机平台进行预订汽车已成为一种新兴事物,随后出现了许多在线汽车预订软件,丰富了人们的出行方式。
平台行业的发展呈现出从竞争到垄断的趋势。当进入某个领域有利可图时,大量平台企业将进入该领域以吸引双边用户。平台企业生存的关键是拥有最低的“关键数量”用户,并且平台正在发展初始阶段,需要采取免费基本服务甚至补贴双边用户的策略,以引导双边用户加入该平台。经过一系列“烧钱大战”,一些用户规模无法达到临界值,无法承受财务压力的平台企业将退出市场竞争。此时,几家市场份额较大的平台企业将进入更高水平的竞争与垄断并存的阶段。
在线打车业利用大数据技术对老用户和新用户进行分类,并根据数据信息实施有针对性的补贴策略,在稳定老客户的基础上,吸引更多的新用户使用出租车软件,从而达到市场竞争的目的。但是,在线软件为不同的消费者提供相同的服务,但对不同的消费者提供不同的待遇。这种行为是为了利用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侵犯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对于消费者而言,大数据获取过程也是侵犯消费者个人隐私的过程。在使用软件的过程中,通常会授权消费者获得相关信息。如果消费者希望继续使用该软件,则只能同意该软件来获取信息。如果他们不同意获得信息的授权,他们将无法顺利使用该软件,这严重限制了消费者的选择权。而如果企业没有能力完全保护所获取的消费者信息,导致消费者信息的泄漏,将对消费者的利益造成更大的损害。近年来,频繁发生的个人信息泄露事件和迪迪旅行经常受到人类疾病影响的安全风暴,就是不能很好地保护乘客的个人信息,进而对乘客造成人身安全威胁。因此,有必要规范市场,以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于是,消费者抱怨打车越来越贵,司机抱怨收入越来越少,一时间也成为舆论焦点,不少网友称滴滴目前至少30%左右抽佣,特惠快车是随机抽取35%至45%之间。
乘客花了不少钱,司机又不懂计算方式,一切矛头似乎都指向了滴滴这个平台。
可能是迫于无奈,滴滴于近日正式披露了抽成的比例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