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诗经》十《汝坟》
《国风·周南·汝坟》
该诗写一位妇女在汝河岸边一边砍柴,一边思念远征未归的丈夫。在男耕女织的社会,采樵伐薪本该是男人的事,本诗却写织作在室的妻子执斧劳瘁于汝河岸边。原来丈夫为君王服役不曾归来,养老育弱均落在了妻子柔弱的肩膀之上。诗歌结尾,妻子盼见丈夫归来还得离开,发出了哀怨的质问,透过纸墨,我似乎听见了丈夫无奈的叹息,也隐约可见古代社会,普通百姓身上重如山石的负担。诗中男子尚不知,他的一声哀叹,竟贯串了之后两千余年的封建社会。今逢盛世,捧读《汝坟》,那一叹似仍要穿过纸墨重响在读者耳畔,警醒当下盛世之民,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国富民安!
原文
遵彼汝坟,伐其条枚;未见君子,惄如调饥。
遵彼汝坟,伐其条肄;既见君子,不我遐弃。
“鲂鱼赬尾,王室如毁;虽则如毁,父母孔迩!
释文
⑴遵:循,沿。汝:汝河,源出河南省。坟(fén):濆,水边,岸边。
⑵条枚:山楸树。一说树干(枝曰条,干曰枚)。
⑶君子:此指在外服役或为官的丈夫。
⑷惄(nì):饥,一说忧愁。调(zhōu):早晨。调饥:早上挨饿,以喻男女欢情未得满足。
⑸肄(yì):树砍后再生的小枝。
⑹遐(xiá):远。
⑺鲂(fánɡ)鱼:鳊鱼。赬(chēng成):浅红色。
⑻毁(huǐ):火,齐人谓火为毁。如火焚一样。
⑼孔:甚。迩(ér而):近,此指迫近饥寒之境。
译文
沿着汝河大堤走,采伐山楸那枝条。还没见到我夫君,忧如忍饥在清早。
沿着汝河大堤走,采伐山楸那余枝。终于见到我夫君,请莫再将我远弃。
鳊鱼尾巴色赤红,王室事务急如火。虽然有事急如火,父母穷困谁养活!
析文
全诗用语简洁,比喻奇特,思念和哀怨弥漫于字里行间,纯情感人。首章写丈夫常年行役,妻子忍饥挨饿,大清早便采樵伐薪。凄凉的秋风中一声“未见君子,惄如调饥”令人闻之酸鼻。第二章写妻子终于在劳瘁和等待中,盼见“君子”归来的身影!“既见君子,不我遐弃”二句,似乎看到了女主人公的欢呼。第三章用鲂鱼作形象的比喻,宣告丈夫弃家远役。妻子的欣喜化作绝望,在绝望中发出质问:“虽则如毁,父母孔迩!”,不顾夫妻之爱,那么,父母的死活呢?诗歌以凄凉的质问作结,男子该怎样回答?“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结难解,惟有泪千行,惟有愁断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