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给我一些关于“习惯”影响人的一生的正面或反面的例子?
“习惯”影响人的一生的正面或反面的例子:
一、巴顿
上小学时,他被送进一所走读学校,但因为那里环境与家里完全不同,老师也不像家中长辈那样百般呵护他。小巴顿很不适应,学习很糟糕,与同学关系也紧张。父亲感觉这对小巴顿的成长不利,于是在他刚刚10岁时,把他送到一所寄宿制学校。这所封闭式学校实施军事化管理,学生们都过着军营型的生活。
早晨,只要钟声一响,学生们就要以最快的速度起床、穿衣服、叠被子、刷牙洗脸、出操跑步,日日如此。如果跟不上节奏,就会受到惩罚。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要用凉水洗漱。伙食也就勉强算得上是“粗茶淡饭”......小巴顿简直是从天堂掉进了地狱。
由于条件确实艰苦,小巴顿对这所寄宿学校更不适应,每逢星期一早晨送他去上学时,他就大哭大闹,不愿意去上学,希望父亲能给他重新换一所学校。折腾了几个星期,小巴顿瘦了很多。母亲和姑姑对他父亲的做法很不理解。
但父亲仍然坚持,始终认为磨难和锻炼对巴顿不是坏事,反而是一道十分有益的“营养剂”。这段生活为巴顿日后事业的成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为此,巴顿成名之后十分感谢父亲当年给自己吃的这些苦头。
二、王献之
王献之是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自幼聪明好学,在书法上专攻草书隶书,也善画画。由于众人的夸赞,他不禁有些飘飘然起来。一天,献之问母亲:“我只要再写上三年就行了吧?”母亲摇摇头。“五年总行了吧?”母亲又摇摇头
。献之急了:“那您说究竟要多长时间?”“你要记住,写完院里这18缸水,你的字才会有筋有骨,有血有肉,才会站得直,立得稳。”献之回头,原来父亲站在了他背后。献之不服,啥都没说,一咬牙又练了5年,把一大堆写好的字给父亲看,希望听到几句表扬的话。
谁知,王羲之一张张掀过,一个劲地摇头。掀到一个“大”字,父亲现出了较满意的表情,随手在“大”字下添了一点,然后把字稿全部退还给献之。
三、牙膏的故事
在牙膏刚推出时,当时人们的口腔问题已经非常严重,但是牙膏并没有因此成为畅销品。后来,聪明的设计者在牙膏中加入了可以产生清凉感的精油,让你在刷完牙后立即可以获得一个可以被感知的“奖励”,一个完整的习惯回路产生了。
看到牙膏这个暗示,然后大脑想去获取凉丝丝感觉的这个奖励,你的基底核指挥你不假思索的去做出刷牙这个动作。牙膏就被这个小小的改变,自此变成了畅销品。
四、篱笆的故事
一天早晨,我和叔叔步行穿过农场。当叔叔带着我慢慢靠近用来阻挡家畜的电篱笆时,我不禁暗自揣测起来,我们怎么能从电篱笆那儿穿过呢?就在我疑惑不解之际,叔叔令人吃惊地用手压住电线,挺身跨过了篱笆。
他竟然没有遭到电击?我惊讶得目瞪口呆,叔叔回头招呼时,我还是犹豫了。这毕竟是一道能让人致命的电网啊,而我曾无数次听到过切勿靠近的警告!叔叔看出了我的犹豫,便向我解释,其实电篱笆没有必要一直都带电。
家畜遭到几次电击后,记住了这个教训,就再不会靠近篱笆了,这时电篱笆也就完成了它的使命。我看到篱笆外的草甸是那么的青葱,与篱笆内稀稀浅浅的草坪相比,一定会让家畜垂涎三尺。可就是过去的经验导致的习惯最终战胜了美食的诱惑,让它们在篱笆前永远踯躅不前。
五、老鹰的故事
一个猎人在一次打猎中捡回一只老鹰蛋,回到家里,他把老鹰蛋和母鸡正在孵的鸡蛋放在一起。没过多久,小鹰和小鸡一起出世了。在母鸡的照顾下,小鹰很开心地和小鸡们生活在一起。小鹰当然不知道自己是一只鹰,它和小鸡们一样学习鸡的各种生存本领。
母鸡也不知道它是一只鹰,母鸡按照教育其他小鸡那样教育小鹰。这样这只小鹰一直按照鸡的习惯生活。在它们生活的地方,不时有老鹰从空中飞过。每当老鹰飞过时,小鹰就说:“在天空飞翔多好啊,有一天我也要那样飞起来。”听它这么说,母鸡每次都要提醒它:“别做梦了,你只是一只小鸡!”
其他小鸡也一起附和:“你只是一只鸡,你不可能飞那么高!”被提醒的次数多了,小鹰终于相信它永远不可能飞那么高。小鹰再看到老鹰飞过时,它便主动提醒自己:“我是一只小鸡,我不可能飞那么高。”就这样,这只鹰到死那一天,也没有飞翔过——虽然,它拥有翱翔蓝天的翅膀和体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