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亦何欢,死亦何苦?喜乐悲愁,皆归尘土。请问这两句是什么意思?出自哪里?
意思是:活着有什么喜悦的?死亡又有什么悲苦的?无论是欢喜快乐还是悲伤忧愁,最终都是要归为尘土。
金庸在这里有一段很精彩的描写:
当此之际,明教和天鹰教教众俱知今日大数已尽,众教徒一齐挣扎爬起,除了身受重伤无法动弹者之外,各人盘膝而坐,双手十指张开,举在胸前,作火焰飞腾之状,跟着杨逍念诵明教的经文:“焚我残躯,熊熊圣火。生亦何欢,死亦何苦?为善除恶,惟光明故。喜乐悲愁,皆归尘土。怜我世人,忧患实多!怜我世人,忧患实多!”
金庸先生描写了杨逍等魔教中人面对生死的从容、达观,是从佛教教义中演化出来的对生死的看法。
扩展资料
《倚天屠龙记》是以安徽农民朱元璋揭竿而起建立明朝天下为背景,以张无忌的成长为线索,叙写江湖上的各帮各派、各种人物的恩怨情仇,它把中国历史上元朝的兴衰和江湖道义、恩仇平行交叉起来。该书表达了作者既反对异族侵略,也反对本民族暴政的思想。
金庸先生对《倚天屠龙记》作品共做过两次改动,也就是说一共发表过三次《倚天屠龙记》的作品。
《倚天屠龙记》第一次并不是以单本小说发表,而是以报纸连载刊登,发表于《明报》。
这一版报纸连载中的张无忌是自小受母亲调教,是个工于心计,机灵狡猾的孩子,随着岁月成长江湖阅历才逐渐变得宅心仁厚起来。结局是周芷若大彻大悟,自己削发为尼,并将峨眉派委托于张无忌,而张无忌最后接替了峨眉掌门,写了封长信将明教教主之位让与杨逍,自己则信守了答应赵敏的第三件事此后天天为她画眉。
第二版本则是修订版,也有很多人称之为《三联版》,因其由三联出版社出版。根据原来连载版内容,其中修改部分大部分由金庸口述,做出了出版修改,这个版本最早发表于1961年。
七十年代后金庸先生着手修订此作品,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面向市场。这版本也是大陆市场看到最多最广的作品,很多影视剧也是根据这部改编的。
最后结局也有很大不同,在修订版的《倚天屠龙记》中明教最后有了比较明确的描写,张无忌被朱元璋设计陷害,最后与赵敏逃脱远走,将教主之位传于杨逍,而杨逍年事已高,朱元璋也已经羽翼丰满,登了皇位,并残害了不少明教兄弟,常遇春病死,徐达遇害。
而周芷若却并未出家,而是就隐在她们身边,最后出现也让张无忌答应自己一件事,张无忌心头百感交集,手一颤,笔掉桌上。这相对是一个比较开放的结局,留给读者无限的想象空间,因为在第一次的连载版中,周芷若落发为尼的结局招来了很多读者和金庸先生一些朋友的不满,所以在新修版中金庸先生对此结局做了较大修改。
1999年,金庸先生又耗时三年,对这部作品做出了一定的修改,于2002年后面世,也被成为世纪新修版。新修版对于许多人物和《九阳神功》有了更详细的描写,一些内容也做了细微调整。
世纪新修版中没有张无忌被朱元璋设计捉去那一段,而是通过韩林儿遇害来衬托出明教后期的内部矛盾。朱元璋也没有那么阴险,而是立了诸多战功,最后依旧不忘明教,将国号改之为“明”。
张无忌与赵敏远走蒙古,也允诺一生为赵敏画眉,这时周芷若出现,却要张无忌应她不许与赵敏拜堂成亲,却可做夫妻生娃娃,然后飘然而去。张无忌心中若然想起其她曾与之相伴的如小昭、蛛儿,也想起这几位女子的不同好处,他只记得别人对他的好处,别人的缺点过失他都忘记了,于是,人人都是好人,人人都很可爱。
这就是金庸先生最终修改的世纪修订版的《倚天屠龙记》。由此可见,金庸先生对于这部作品也是用功不少,数次认真修订已达到最佳再呈现于读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明教
意思是磊落光明,甘愿牺牲
这两句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