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说说陈百强在乐坛的成就?
4个回答
展开全部
成名前:
15岁参加全港电子琴大赛,18岁美国返港期间继续参赛,19岁再战琴赛。
同年,携自己谱曲和填词的作品参加“流行歌曲创作大赛”,由琴界跨入发挥性更大的个人音乐领域。
坚毅的斗志,对音乐的热爱,和从小形成的自我训练已初步可见。
成名时:
21岁首张个人大碟,中英文对半,参与词曲创作;22岁举行首场个人演唱会,奠定乐坛地位,凭借才情和俊美形象成为香港第一位“偶像”,由此在第二年23岁时展开青春偶像影视剧拍摄,但影视工作并未获得陈百强本人太大的兴趣,反而希望放缓在娱乐圈的脚步,去校园充电。
成名后:
1982年24岁,事业如日中天之际,表示不再拍电视剧,自断影视后路,下半年离开被镁光灯追随的香港,飞美国修读音乐。
同期他被法国娱乐界伯乐看中,在巴黎做了一场特为西方人而设的东方音乐欣赏会。
这件事令中国情结颇重、把“带东方音乐去西方”视为己任的陈百强深受鼓舞。
巴黎之后陈百强回香港完成第六张个人唱片,再飞回美国校园,继续充电,为将来的宏志做准备。
在娱乐圈,陈百强不太注重宣传、媒体曝光率的“作风”正好可以侧面反映出他对音乐追求本质上的那一份“单纯”,相反,对自我提升、自我训练,则有着较高的要求。
25岁,陈百强在美国洛杉矶实现了到欧美灌录唱片的梦想。
展开全部
乐坛成就应该说是多方面的综合体现,不过相信最重要、最客观、也最好量化的还是唱片销售成绩。这里引用一下别人发表的统计文章:
---------------
陈百强的唱片销量数字,从未有过正式记录(IFPI也只是含糊提供何张为白金唱片),因此十分值得研究。
在香港乐坛中,每次出碟,都有一定的气派,那个人一定是陈百强。由于陈百强一出道即上了正轨(这在香港乐坛也难找到相若的例子),唱片销量之佳,这一点绝无疑问。不仅如此,陈百强不但被乐坛认定他的创作才华,还认定他是香港第一个“偶像派“歌手(黄沾语),不受当时所局,成功创造另一形象。
陈百强之后加盟了正值在香港立足的华纳唱片,首炮《几分钟的约会》一样卖座,说陈百强是香港华纳的开国功臣绝不为过。后来像《突破精选》(15万张)、《倾诉》(18万张)都奠定陈百强在乐坛的崇高地位。到了《深爱着你》、《等精选》,乐迷对陈百强的评价越来越高之际(销售量仍维持在高位),其乐坛的奖项反而越来越少了。这是由于在此际,以谭咏麟、张国荣为首的歌手崛起,并一统江湖之故(与歌者实力无关,与人气有关)。但唱作出色到陈百强这种程度,销量自然不差。从《凝望》开始那一段,均稳夺双白金(10万张)或以上的销量,直至《无声胜有声》,陈百强终于以5白金的销售数字力压当年谭咏麟的《迷惑》与《拥抱》,张国荣的《Virgin Snow》与《Hot Summer》登顶。《无声胜有声》并非陈百强评价最高的一张唱片(当中没有一首个人创作),比不上DMI那几张几乎划一销量的唱片,可见做唱片之难。至于陈百强在次阶段于华纳现身,除了《一生何求》(15万张),《试问谁没错》(5万张)销量却大不如前,这对一直壮志凌霄的陈百强而言实在是一大打击。因为像《Love in LA》、《只因爱你》仍然一流(这点乐迷是听得到的),此事印证不是当靠努力或创意就会被大众接受的。
陈百强的唱片长卖长有,那是毋庸置疑的,一张当年卖5万张的唱片,现在(累积下来)可能有10万张,大热作品应该不止。
精选唱片是现时唱片公司最为著重的,因为有销量上的保证。可惜唱片公司来去只是选那一批歌曲,就是不肯(可能也不知)收录那些沧海遗珠。据出版单位的透露,陈百强每一张唱片的累积销量最起码都有10万张以上,那些经典专辑更高达50万张以上。其实能否卖得多,也要看唱片公司的意愿(多数是羊群心态),结果是强片越卖越多,反而那些较被忽略的再版得不多,或者发行的数量极少,结果达不到更高的销量。
有一点不解的是,叫好叫座的《眼泪为你流》(陈百强首张个人唱片)大碟竟然不入IFPI的白金甚至金唱片榜,与当年的《唱片骑师报》号称此碟五度断市似乎不符,而且不应输给很多同期的“半冷门”作品才对。
---------------
记得当年内地多数都卖的盒装磁带,买唱片的极少,这些数字自然也是不可能记入销量的,后来的CD碟片不知道内地的有无计入统计量。
---------------
陈百强的唱片销量数字,从未有过正式记录(IFPI也只是含糊提供何张为白金唱片),因此十分值得研究。
在香港乐坛中,每次出碟,都有一定的气派,那个人一定是陈百强。由于陈百强一出道即上了正轨(这在香港乐坛也难找到相若的例子),唱片销量之佳,这一点绝无疑问。不仅如此,陈百强不但被乐坛认定他的创作才华,还认定他是香港第一个“偶像派“歌手(黄沾语),不受当时所局,成功创造另一形象。
陈百强之后加盟了正值在香港立足的华纳唱片,首炮《几分钟的约会》一样卖座,说陈百强是香港华纳的开国功臣绝不为过。后来像《突破精选》(15万张)、《倾诉》(18万张)都奠定陈百强在乐坛的崇高地位。到了《深爱着你》、《等精选》,乐迷对陈百强的评价越来越高之际(销售量仍维持在高位),其乐坛的奖项反而越来越少了。这是由于在此际,以谭咏麟、张国荣为首的歌手崛起,并一统江湖之故(与歌者实力无关,与人气有关)。但唱作出色到陈百强这种程度,销量自然不差。从《凝望》开始那一段,均稳夺双白金(10万张)或以上的销量,直至《无声胜有声》,陈百强终于以5白金的销售数字力压当年谭咏麟的《迷惑》与《拥抱》,张国荣的《Virgin Snow》与《Hot Summer》登顶。《无声胜有声》并非陈百强评价最高的一张唱片(当中没有一首个人创作),比不上DMI那几张几乎划一销量的唱片,可见做唱片之难。至于陈百强在次阶段于华纳现身,除了《一生何求》(15万张),《试问谁没错》(5万张)销量却大不如前,这对一直壮志凌霄的陈百强而言实在是一大打击。因为像《Love in LA》、《只因爱你》仍然一流(这点乐迷是听得到的),此事印证不是当靠努力或创意就会被大众接受的。
陈百强的唱片长卖长有,那是毋庸置疑的,一张当年卖5万张的唱片,现在(累积下来)可能有10万张,大热作品应该不止。
精选唱片是现时唱片公司最为著重的,因为有销量上的保证。可惜唱片公司来去只是选那一批歌曲,就是不肯(可能也不知)收录那些沧海遗珠。据出版单位的透露,陈百强每一张唱片的累积销量最起码都有10万张以上,那些经典专辑更高达50万张以上。其实能否卖得多,也要看唱片公司的意愿(多数是羊群心态),结果是强片越卖越多,反而那些较被忽略的再版得不多,或者发行的数量极少,结果达不到更高的销量。
有一点不解的是,叫好叫座的《眼泪为你流》(陈百强首张个人唱片)大碟竟然不入IFPI的白金甚至金唱片榜,与当年的《唱片骑师报》号称此碟五度断市似乎不符,而且不应输给很多同期的“半冷门”作品才对。
---------------
记得当年内地多数都卖的盒装磁带,买唱片的极少,这些数字自然也是不可能记入销量的,后来的CD碟片不知道内地的有无计入统计量。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陈百强(Danny Chan,1958年9月7日-1993年10月25日),生于香港,籍贯广东台山,中国香港歌手、演员陈百强是1980年代粤语流行音乐的主要歌手之一,被视为 香港第一代偶像歌星。就音乐修为而言,陈百强可称得上是一位多面手。他擅长演绎浪漫情歌,亦能自己创作歌曲,在香港乐坛像陈百强这样“周身刀”的歌手不多见 。在音乐力求完美的他在加入华纳唱片以后,不仅声线与歌唱技巧更加成熟,而且对歌曲情绪的把握、运气吐字、声音的收放都显得游刃有余。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专辑销量很好
first love 5万
不再流泪 5万
几分钟的约会 8万
有了你 10万
突破精选 15万
倾诉 18万
偏偏喜欢你 22万
百强84 15万
深爱着你 15万
当我想起你 12万
凝望 20万
痴心眼内藏 15万
梦里人 20万
神仙也移民 22万
无声胜有声 25万
冬暖 15万
一生何求 18万
等待你 8万
一生不可自决 12万
只因爱你 10万
first love 5万
不再流泪 5万
几分钟的约会 8万
有了你 10万
突破精选 15万
倾诉 18万
偏偏喜欢你 22万
百强84 15万
深爱着你 15万
当我想起你 12万
凝望 20万
痴心眼内藏 15万
梦里人 20万
神仙也移民 22万
无声胜有声 25万
冬暖 15万
一生何求 18万
等待你 8万
一生不可自决 12万
只因爱你 10万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