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赤霉病有哪些?

 我来答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19-06-24 · 农业农村部直属的大型综合出版社
中国农业出版社
中国农业出版社(副牌:农村读物出版社)成立于1958年,是中国农业领域唯一的一家中央级大型综合性出版社。为社会奉献的图书品种累计达2万多种,总印数4亿多册。
向TA提问
展开全部

症状

小麦生育阶段均能受害,引起苗枯、茎基腐、秆腐和穗腐,在田间以穗腐最常见。通常在乳熟期于小穗颖片基部出现水渍状淡褐色斑点,病情扩展可达整个小穗或多个小穗。病小穗或病穗呈枯黄色,潮湿天气在颖片合缝处或小穗基部长出粉红色粘胶状霉层,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座和分生孢子。若穗轴或穗颈受侵染可造成白穗。在病害发生后期,若遇潮湿天气,长粉红色霉层的地方会长出黑色小颗粒,即病菌子囊壳。种子萌发至幼苗期若病菌侵染幼芽鞘、根鞘或根,可引起褐色腐烂,使种子不出苗或出土后死亡,即苗枯,病部也可长出粉红色霉层。茎基部受害后变褐色,后期变软腐烂,造成整株死亡,即茎基腐。拔起病株时,易在茎基腐烂处撕断,不能连根拔起。

病原

由多种镰刀菌侵染引起。其中最主要的种类为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 Schw.),其大型分生孢子镰刀形,有3~5个横隔;有性世代为玉米赤霉菌〔Gibberelle zeae(Schw.)Petch.〕属子囊菌。子囊壳散生或聚集于病组织表面,卵状至圆锥状,顶部有瘤状突起。子囊壳在最适温度15~20℃之下,2~3天即可形成,在25℃条件下子囊壳5~10天可形成子囊孢子,如土壤湿度80%以上,地面的玉米秸秆即可产生很多子囊壳。子囊孢子在小雨或有露水时释放量最多。子囊孢子萌发最适温为25~30℃。

发病特点

造成麦类赤霉病的初侵染源南方主要是水稻秸秆,华北主要是玉米和棉花秸秆,东北主要是小麦和杂草残体上越冬的子囊壳上产生的子囊孢子。常年以小麦扬花期子囊孢子的1次侵染为主,多雨年分后期的分生孢子也有重复侵染。小麦扬花期多雨是此病流行的主要原因。此外,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土质粘重、偏施氮肥的麦田,因田间潮湿郁闭,发病也重。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种植抗病品种;抓好麦田开沟排水系统,降低田间湿度;清除田间和田头玉米、棉花秸秆等病残体。

(2)药剂防治。扬花初期每667平方米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克或80%多菌灵微粉50克加水10千克进行低容量喷雾,若扬花期碰上连阴雨天气,可第一次药后7天再用药1次。

地天生物
2024-12-11 广告
枯草芽孢杆菌的价格会因为不同的供应商和产品质量而有所不同。一般来说,价格可能从每千克几元到几十元不等。 上海地天生物是一家集科研开发、技术转让为一体的现代化高科技企业,专注于水产养殖领域里的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和推广,拥有多项国家专利技术处于...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地天生物提供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