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谢中书书原文及注释
原文:《答谢中书书》
南北朝: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译文: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欣赏赞叹的。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常存。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
词句注释
⑴答:回复。谢中书:其人为谁,有多种说法。书。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记事陈情。
⑵共谈:共同谈赏。
⑶五色交辉:这里形容石壁色彩斑斓。五色,古代以青黄黑白赤为正色。交辉,指交相辉映。
⑷青林:青葱的树林。翠竹:翠绿的竹子。
⑸四时:四季。俱:都。
⑹歇:消。
⑺乱:此起彼伏。
⑻夕日欲颓:太阳快要落山了。颓,坠落。
⑼沉鳞竞跃: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跳出水面。沉鳞,潜游在水中的鱼。竞跃,竞相跳跃。
⑽实:确实,的确。欲界之仙都:即人间仙境。欲界,佛家语,佛教把世界分为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是没有摆脱世俗的七情六欲的众生所处境界,即指人间。仙都,仙人生活在其中的美好世界。
⑾康乐:指南朝山水诗人谢灵运,他继承他祖父的爵位,被封为康乐公。
创作背景
《答谢中书书》是陶弘景俊赏山林、心灵净化之后所作。谢中书(谢微)与陶弘景都卒于南朝梁武帝大同二年(536年)。谢微任中书舍人的后限是梁普通七年(526年),任中书郎在梁中大通四年(532年),都在陶弘景七十岁之后。因此这篇文章当为陶弘景晚年的作品。
《答谢中书书》,以清新明快的语言,层次有序的叙事描绘了美好醉人的自然山川。开篇直抒山河之美,自古以来,人人乐道。接下来分别从不同的视角描绘作者所沉醉其中的美景。
从仰观到俯察,目光从高耸入云的山峦延续到清澈见底的河水,从远视到近观,从夹岸的五彩斑斓的石壁到四季葱葱的翠竹,目光所及、视线所接都是祥和清新的秀美山水,而人在画中游,这“山川之美”让诗人流连忘返,从“晓雾将歇”的清晨到“夕日欲颓”的傍晚。
作者醉心于这美景之中,与自然融为一体,耳闻鸟兽啼叫,眼观潜鳞竞跃,心情无比闲适舒畅,于是作者说这是人间的仙境。而作者面对这美景感叹自谢灵运以来,没有谁能够欣赏这奇绝幻妙的景色。
原文:《答谢中书书》
南北朝: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译文:
山川的美丽,自古以来是文人雅士都会谈论的。高耸的山峰穿入云霄,河流清澈见底,两岸的石壁有美丽的色彩,色彩斑斓,交相辉映。清葱的树林,翠绿的竹子四季都存在。清晨的雾将要消散,猿猴和鸟儿的叫声此起彼伏。夕阳就要下山的时候,潜游在水里的鱼儿竞相跃出水面,这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之后,就在没有人能欣赏这奇丽的景色了。
词句注释
⑴答:回复。
⑵共谈:共同谈赏。
⑶五色交辉:这里形容石壁色彩斑斓。五色,古代以青黄黑白赤为正色。交辉,指交相辉映。
⑷青林:青葱的树林。翠竹:翠绿的竹子。
⑸四时:四季。俱:都。
⑹歇:消。
⑺乱:此起彼伏。
⑻夕日欲颓:太阳快要落山了。颓,坠落。
⑼沉鳞竞跃: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跳出水面。沉鳞,潜游在水中的鱼。竞跃,竞相跳跃。
⑽实:确实,的确。欲界之仙都:即人间仙境。欲界,佛家语,佛教把世界分为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是没有摆脱世俗的七情六欲的众生所处境界,即指人间。仙都,仙人生活在其中的美好世界。
⑾康乐:指南朝山水诗人谢灵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