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总喜欢攀比,怎么办
孩子主要通过对榜样人物的行为进行观察,模仿是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不要大吼大叫!否则只会适得其反。
如果父母总是喜欢与朋友、邻居进行比较、攀比,经常炫耀自己有什么好东西,孩子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也会学会和周围的小朋友攀比。
当孩子看见别人有好东西时,便会滋生自己也拥有的心态,当自己有“宝物”时就会知道要拿出来展现,从而成为引人瞩目的焦点,吸引更多的眼球。了解孩子渴望获得关注和认可心理有些孩子缺乏安全感和自信心,总是希望获得别人的关注和认可来满足自己,而在他们的认知里,只有自己比别人更好,更优于其他人,或拥有一个较好的物件这样才会被众多人关注,将更多的眼光聚集在自己的身上,同时得到别人的认可。
所以,就会产生攀比的心理,看到好的贵的,下意识的就想要拥有它。面对孩子的攀比心理,父母如何应对1、
让孩子参与家庭收支记录明明家庭经济条件很一般,却始终打肿脸充胖子,面对孩子提出毫无理由的需求也一味满足,这样不仅让孩子的攀比心理更严重,甚至还会造成娃毫无生存自理能力,未来成为啃老之人。父母可以让孩子参与家庭的收入和支出的记录,让其了解家庭的经济状况,从而能合理的提出物质需求,但对于孩子正常的物质需求,父母一定要尽力满足,对于一些过分、无理的要求要坚守底线决不妥协。
2、父母以身作则孩子的模仿能力不容小觑, 家长的攀比行为直接影响了他们的心理,所以,父母要及时纠正自己的坏习惯,不仅如此,爸妈最好不要总拿自家娃与别人家孩子作比较,以免助长攀比之风。所以,父母要以身作则,树立好的榜样和旗帜,让孩子学习和模仿。
3、让孩子适当的拥有“绿叶心态”每次的演出只有一个主角,不可能每次都是自己当主角,别人当配角。所以父母要让孩子明白,成为配角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只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无论是“红花”还是“绿叶”都能发光出彩。
4、给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不要总是过分的强调某方面的优越感,尤其是金钱方面的认知。家长要给孩子灌输正确的价值观,让其量力而行,积极努力就可以,而不是一味的给他们施压,要让其能客观的评价自己,并建立正确的认知。
关注“贝贝之家”百家号,给你轻松愉快的阅读体验!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父母给予孩子越来越多的物质满足,然而攀比现象也越趋严重。攀比心是天生的,任何人都有攀比心,孩子也不例外。适当的攀比能够促进孩子的进步,
但攀比过了头,处处想比别人强,就会损害孩子的心理健康。如何引导孩子去适当地攀比,成了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
这时候父母应该正确地引导孩子,不要太过重视这种优越感,自己追求的目的是为了自己更好,而不是受别人的关注。父母在孩子教育中承担着最重要的角色,正确引导孩子的价值观、人生观,让孩子有好的追求才是父母应该做的。
要让孩子减少攀比,家长首先应当以身作则,改善自己的消费观念,达到言传身教的目的。此外家长还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在生活细节上给孩子做出榜样。
教育的重点可以放在让孩子明白:一个人的价值不是由外在的东西决定的;攀比的内容应该是凭自己努力赢得的结果,而不是从他人那里获取的结果。
肯定孩子的审美观念,你想要的东西是挺不错的,可是我们可以欣赏它,并不一定要拥有它。世界上美好的事物很多,我们不可能都揽为己有,先肯定接纳孩子的情绪,让孩子的情绪得以安放,父母再提建议,会更有利于接受,直接拒绝说不行,孩子一时扭过弯来,会据理力争。
2、辨析是否有要的价值
和孩子讨论,是否真正地需要拥有,如果家里已经有了类似的物品,我们还用得不错,买了只是浪费,那么可以不买。如果没有,在家庭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地满足孩子的合理要求,如果孩子所要的物品太过昂贵,不是普通家庭所能承担的,就坦诚相告:“如果买了你想要的,咱家的生活就要受到影响,甚至进入财政赤字状态,入不敷出。”顺便给孩子普及一下理财观念,做到理性消费。
3、树立正确的攀比心理
把攀比心理正确引导到理性竞争方面,不是在物质上比享受,比阔气,而是在其它精神方面,比如心灵的富足,学业的优秀,有句话讲“不比新衣比志气,”内心的富足要比单纯物质上的享受更富有,
同时告诉孩子即使我们现在没有足够强大的经济能力,希望通过未来的努力和奋斗,可以创造更好的幸福,也拥有助人的能力,有时给予比接受更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