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心得016:学而篇1.16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 我来答
清宁时光17
2022-06-24 · TA获得超过1.4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6764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37.7万
展开全部
  1.16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孔子说:“不要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应该担心的是自己不了解别人。”

  类似的话,在论语中并不鲜见。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别人不了解自己,自己却不生气,不也是一位有修养的君子吗?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不担心别人不知道自己,只担心自己没有能力。

  “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君子担心自己没有才能,不担心别人不知道自己。

  这些主要都是强调君子的追求在于加强自身修养,担心的是自己德才是否够高,而不是哗众取宠,主要的是能否过了自己这一关,所以别人是否了解自己也无关紧要,不会因为怀才不遇而怨天尤人,而是反躬自省,从自身找原因,千方百计提高自己的能力,相信若有才能必将见用。但是君子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不能分辨善恶忠奸,从而危害自身祸及他人。

  这里展现了夫子的谦虚、豁达和博大胸怀。另外,既然在论语中出现了的多次,说明当初一定有不少弟子在不同时候对自己的坚持产生过质疑,这应该是夫子对弟子的教导,同时也是夫子的自勉。今天读来,在佩服夫子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一丝隐隐的无尽凄凉和无奈,让人无限唏嘘。

  仔细想来,夫子会没有才能吗?会不为人知吗?会认为自己没有才能吗?夫子会不知人吗?

  显然不是!如果没有才能,如果别人不知道他有才华,当孔鲤出生时夫子不到20岁,凭什么国君会知道,还给他送鱼表示祝贺。甭管礼轻还是礼重,起码证明那时的夫子已经很受关注了。凭什么?夫子又没有显赫的家世,凭的只能是才华。如果夫子对自己的才能没有自信,他怎么会有信心周游列国?如果不为人知,各国国君虽然没有用夫子,为什么会礼遇夫子,又为什么会遭到各国当权大臣的嫉妒诋毁?谁会嫉妒不如自己的人?

  夫子会不了解当时的社会现状吗?会不了解当时的国君卿大夫都是些什么货色吗?

  当然不可能,旁观者清。《论语》14.38 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夫子什么都明白,只是放不下,寄希望于万一罢了。

  所以,窃以为这段话适合写出来贴在教室墙上,被老师用来教导学生;适合贴在书房里,作为自我勉励;适合贴在客厅里,炫耀自己的豁达。不过也就是仅此而已,夫子会用来勉励弟子,弟子对比夫子,把这句话放在自己身上也许会信,至于放在夫子身上,相必弟子们是不会认可的,夫子也是不会当真的。

  臆想当年,也许是夫子又一次游说失败,无奈踏上下一段路程。一次次的失败,一次次的失望,肯定有弟子产生了犹疑,沮丧情绪也慢慢在人群中蔓延。

  大家的神情肯定被夫子捕捉到了,毕竟夫子是个长于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的长者。于是,夫子吩咐大家暂时先歇息一会儿,顺便给大家顺顺气,打打气。

  “大家有什么想法就说说吧,不要憋在心里。”

  “夫子,现今各国礼崩乐坏民不聊生,我们的方法既可以安定社会,又可以富民强国,照顾到了各方面的利益,为什么各国国君不采纳呢?”

  “对呀夫子,他们是笨呢还是瞎呢?”

  “这些尸位素餐的人,值得夫子为他们操心吗?”

  ……

  夫子沉吟半晌说道:“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夫子说得对,我们根本就不用患人之不己知,夫子每到一国都能得到平民、士大夫的关注,受到各国执政者和国君的礼遇,说明他们是知道我们的学说主张的。”

  “是的,我赞成师兄的观点。就像夫子刚才所言,也许我们对各国国君还是不够了解。”

  “要想推行我们的主张,必须依靠各国国君和士大夫们的支持,所以,我们下一步的重点应该放在了解各国国君和卿大夫身上。”

  ……

  “各位师兄,你们真的认为夫子不了解各国国君和卿大夫吗?”

  一位弟子的话,顿时使得众弟子沉默了。

  是啊!夫子真的不了解各国形势吗?只是不愿意承认罢了。只是还存在万一的企望和梦想,盼着会发生奇迹而已。

  在礼崩乐坏的时代,在当政者只考虑私利的时代,在大家都满口仁义道德,实际都腹黑的时代,夫子只能得到表面的礼遇,根本没法实现自己的理想。

  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就得与相反理念作斗争,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夫子难道不如我们?其实,早已过知天命之年的夫子什么都明白,仅仅是不甘心罢了。

  接下来,弟子们肯定又要陷入思考和矛盾之中吧。

  ……

  到后来,夫子颠沛流离大半生,最终也没有得偿所愿一展才华,只能寄希望于自己的弟子们能够得偿所愿。

也许夫子在这里暗含的意思是在告诫学生,希望学生不要重蹈自己的覆辙。要想成功,除了德才兼备,客观评价个人之外,还需知人。要做事先做人,要成事先琢磨人。甚至你得像琢磨敌人一样琢磨君上,将他了解透彻,如果自己的主张能为之所用,就投其所好,想办法公关。如果无法施展自己胸中所学,趁早放弃,另寻他处,不要做无用功。这才有了后面的话:“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